视觉形式,visual form
1)visual form视觉形式
1.By analysing the relation between daylight and space in this essay, the important effect of architecture form on leading daylight and visual form expression and spirit ambience creation of daylight is discussed.通过对自然光与建筑空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建筑形式在引导自然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自然光在空间中的视觉形式的表现和精神情境的创造。
2.The unique visual form and deep culture inside of Chinese ideograph have determined its enormous vitality.汉字独特的视觉形式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决定了它的巨大生命力。
3.From the angles of visual form and aural form,the author justifies the importance of faithful translation of poetic form and the necessity of occasional formal treason.诗歌的形式美包括鉴赏主体的视觉和听觉可以直接感受到的形式美,即视觉形式美和听觉形式美。
英文短句/例句

1.On Psychology of Visual Form Simplification in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论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形式的简化心理
2.visual representation as by photography or painting.用摄像或者绘画的视觉形式表现。
3.FLASH: A New Form of Web Arts;FLASH:网络催生的新视觉形式
4.The Changes and Reconstructions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Symbol (Vision Form)中国传统符号(视觉形式)的变迁与重构
5.Research on Sex Characteristic and Design Method of Product Vision Form Essential Factors;产品视觉形式要素的性征与设计方法研究
6.Researching on Design Image Form of Vol-Grass Pattern during Wei-Jin Dynasty and North-South Dynasty;魏晋南北朝时期卷草纹样视觉形式语言研究
7.How the fine arts influence the visual image of modern architecture;绘画艺术对现代建筑表皮的视觉形式的影响
8.The dynamic and static processes express alternately the Synchronism and Diachronic of the visual arts.视觉形式中的动态过程和静态过程交替变化所表达的是共时性与历时性交叠的视觉艺术。
9.Brands have a visual representation in the form of a logoLogo的形式就是品牌的视觉表现。
10.The power of font vision language--Discussion about the individualized vision expression form of Chinese fonts in graphic design;文字视觉语言的力量——平面设计中文字个性化的视觉表现形式
11.the arts visual language power of expression make up visual information pattern and color, prevalence of substance information;视觉艺术语言的表达方式,以各种视觉信息形态、色彩所构成的视觉,来表达信息内容;
12.The Changes of P-VEP With pattern stimulus therapy In Esotropic Amblyopic kittens;模式刺激治疗斜视性弱视猫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改变观察
13.Main Manifes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Vision Culture Communication;网络视觉文化传播的主要表现形式及特性
14.A Study of the Systematic Evolution Pattern of the Graphics in the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视觉传达设计中图形的系统演化方式研究
15.On Posters Visual Language Estern Element and Western Form;论海报视觉语言的东方元素和西方形式
16.Impact of Outdoor Ad Vision to Audience Attention;楼宇户外广告视觉表现形式对受众注意的影响
17.Discuss the the New Form of Visual Transmis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active Network Advertisement;从互动性网络广告谈视觉传达的新形式
18.AN ERGONOMICAL STUDY OF DIFFERENT CUE WAYS IN THE MULTI GRAPHIC VISUALDISPLAY;不同提示方式的多元图形视觉显示工效学研究
相关短句/例句

vision form视觉形式
1.The vision form,the game function,vision thinking of the poem are all received unprecedented attention.电子网络传播是人类诗歌由口头传播到纸质书面传播后的第二次大飞跃,传播方式的改变带来诗的文体特征及美学特征的改变,使诗的视觉形式、诗的游戏功能、诗的视觉思维都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2.Beginning with various vision forms of Public Rites, this thesis inspe.本文首次以设计学的角度重新解释了这一公共行为的文化意义,从关注公共仪式的视觉形式入手,考察了公共仪式的基本性质,详细分析了组成其视觉性结构的三个方面,探寻了其形式变更的内在机缘和规律,对现代仪式价值功能的转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进一步归纳了仪式形式的变化对于文化传承的影响。
3)form of visual force视觉力形式
4)forms&elements of vision形式与视觉元素
5)vision expression form视觉表现形式
1.The power of font vision language——Discussion about the individualized vision expression form of Chinese fonts in graphic design;文字视觉语言的力量——平面设计中文字个性化的视觉表现形式
6)Visual form of language视觉形式语言
延伸阅读

明视觉和暗视觉  不同波长的光刺激在两种亮度范围内作用于视觉器官而产生的视觉现象。光刺激的亮度在约3个坎德拉(cd)以上时,主要由人眼锥体细胞获得的视觉称明视觉或锥体细胞视觉;光刺激的亮度约在10-3尼特以下,即在暗适应情况下主要由杆体细胞获得的视觉称暗视觉或杆体细胞视觉。人眼视网膜中央凹内锥体细胞最多,视网膜边缘只有少数锥体细胞掺杂在杆体细胞中。杆体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边缘,中央凹内没有杆体细胞,而偏离中央凹20°时,单位面积上的杆体细胞密度最大。明视觉主要是中央视觉,而暗视觉则是边缘视觉。因此在微光条件下,如想发现发光暗淡的星星,把目标保持在视觉注视中心反而不如以边缘视觉观察时清楚。    在明视觉的情况下,人眼能分辨物体的细节,也能分辨颜色,但对不同波长可见光的感受性不同,因此能量相同的不同色光表现出不同的明亮程度。一般说来黄绿色看着最亮,光谱两端的红色和紫色则暗得多。不同波长的光的这种相对发光效率通常称作光谱相对视亮度函数(简称V(λ)函数)或相对发光效率函数、视见函数等,可用光谱相对视亮度曲线表示(见图 )。V(λ)函数是人们看不同色光时产生同等亮度感觉所需要的能量的倒数,即V(λ)=1/E(λ)。式中:V(λ)为相应波长λ的光谱视亮度函数值;E(λ)为波长λ的单色光能量。目前通用的V(λ)函数主要是K.S.吉布森和E.P.T.廷德尔用步进法与W.科布伦茨和W.B.埃默森用闪烁法测定结果的平均值。1924年为国际照明委员会(简称CIE)所采纳。其峰值在555纳米处。      CIE V(λ) 函数是根据白种人眼的测定材料确定的。后来有好几位学者对不同人种(埃及人、高加索人、中非人等)的V(λ)函数进行过测定。结果表明,非白种人的视亮度函数在短波段比CIE V(λ)低些。中国心理学家和生理学家近年来用闪烁法对V(λ)函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①中国人眼的V(λ)函数与CIE V(λ)函数很一致。目前尚无充分证据证明人种学上的差别影响V(λ)函数;②随着年龄的增长,光谱短波一侧的V(λ)函数有降低的趋势,这主要是由于水晶体发黄所致。    近60年来不断有人对CIE V(λ)函数提出异议,比较集中的意见是短波段偏低。1951年D.B.贾德提出对CIE V(λ)函数在短波段的修正值。随着气体放电光源和单色光源的发展,CIE V(λ)函数越来越不能满足需要。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协作,用异色明度匹配法研究V(λ)函数。实验数据已被国际照明委员会采纳,列入1988年CIE第75号出版物推荐的V(λ)2°视场(简称Vb12(λ))和V(λ)10°视场(简称Vb110(λ))的国际平均值中。    除年龄外,实验条件和采用的研究方法均影响V(λ)函数,如在明视觉条件下,观察大面积表面时,由于黄斑色素的影响不同和杆体细胞参加,V(λ)曲线比2°视野的V(λ)曲线略有变动。    就正常人眼来说,杆体细胞本身并不能产生彩色视觉,它们只产生无彩色的白、灰和黑的视觉,反以在微光条件下,一切物体呈中性色。暗视觉的光谱相对视亮度函数(简称V′(λ)函数)曲线较V(λ)曲线向短波方面偏移如上图。这说明对长波的感受性降低,而对短波的感受性提高了。这种现象称为普尔金耶现象。    CIE V′(λ)函数是1951年 CIE根据B.H.克劳福德用直接比较法和G.沃尔德用阈限法所得结果推荐使用的。其峰值在507纳米处。这条曲线代表30岁以下经过完全暗适应的观察者,在刺激物离开中央凹超过5°时杆体细胞的平均光谱感受性。V′(λ)曲线的形状主要决定于杆体细胞的感光化学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吸收特性。视紫红质的吸收曲线与V′(λ)曲线很相似。近年来中国心理学家用直接比较法测定了中国人的V′(λ)结果表明:①V′(λ)曲线形状与CIE V′(λ)曲线形状比较接近,峰值稍向长波位移;②年龄对函数也有影响。    人眼对于亮度约为 10-3~3尼特的光刺激的感觉叫做间视觉。在间视觉中杆体细胞和锥体细胞同时活动并相互作用,它们的相应关系不断变化,致使人们对颜色判断很不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