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传输协议/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P/RTCP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RTP Control Protocol实时传输协议实时传输控制协议
3)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Real-time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RTP/RTCP)实时传输协议/实时控制协议
4)RTC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
1.It calculates network parameters such as delay and loss rate based on RTCP,and then maps them to different speech quality scores.分析了影响因特网语音通信质量的主要因素,根据实时传输控制协议计算延迟、丢包率等网络参数,并利用RBF神经网络将参数映射为语音质量评分,根据评分值的变化动态地调整语音终端的编码速率,在保证一定语音质量的同时,缓解网络拥塞。
2.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and performance of web camera, the paper points out that RTP and RTCP protocol are more suitable for video transmission though the internet than TCP protocol, and that embedded platform is the right choice for web camera because of its portability and lower price.基于对网络摄像机这种特定应用的需求分析,指出了视频信号网络传输的特点在于实时性要求高,而可靠性要求相对较低,因此RTP(实时传输协议)和RTCP(实时传输控制协议)协议比TCP协议更适合应用于网络视频传输。
3.In this project,the protocol of UDP and RTP/RTCP was used.运用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 ,实时传输控制协议 (RTP/RTCP)和H 。
5)RTCP(realtime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实时传输控制协议RTCP
6)RTP/RTCP实时传输与控制协议
延伸阅读

传输媒介  信息传输所经由的空间或实体。它是电信系统的组成部分,其作用是将发信设备所发出的信息传输至收信设备。信息在媒介中传输时的特性对于通信系统的构成、特征和通信质量有重要影响。    媒介对于电磁波传播有两方面的主要影响,一是由于传播时的扩散以及媒介物的吸收或反射,使能量减弱,表现为传输损耗。损耗的大小和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是媒介的重要特性。二是在媒介中传播时产生失真。例如,由于信号中不同频率成分在媒介中传输速度不同(色散效应)而造成的失真,限制了媒介的传输频率范围;或由于空间存在多径效应而使接收信号失真甚至不稳定;或由于媒介中还有其他电磁波传播,其中有人为的、也有自然界的,造成对所需信号的干扰。这些都会使收到的信号不同于原来的信号,严重时不可辨认。    按电磁波传播的方式,媒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收发信设备之间有导引电磁波的实体线路,如导线、同轴管、波导管或光导纤维等,电磁波沿线路传播,能量集中在导线附近或约束在导波的管内,这称为有线方式,其构成的信道称为有线信息;另一类是收发信设备之间无实体线路相连,利用电磁波在空间传播而传输信息,这称为无线方式,其构成的信道称为无线信道。    有线信道 包括明线、电缆、波导、光缆等。它们传输稳定、干扰小,有较大的容量和较强的保密性。但是须敷设线缆,沿线路建设增音站以补偿线路损耗,投资大,建设时间长。因此,扩大系统容量、提高线路利用率和降低每个话路的成本,是有线通信的重要问题。有线线路有以下几种。    架空明线  由一对或多对裸铜导线构成的通信线路。通常在30千赫以下提供三个双向载波话路,在30~150千赫之间提供12个双向载波话路。频率再高时,损耗和电磁辐射增加较快,频率超过150千赫只在少数情况下利用。长距离平行线对之间的相互串扰是用线对交叉技术来减弱的。电杆上所能架设的线对不多,所以明线系统容量不大,而且易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对称电缆  缆芯由一对或多对相互绝缘的金属导线组成,外护套由金属或其他复合材料制成。由于芯线对地对称,故称对称电缆。线对之间的串音是通过扭绞和平衡来减弱的。对称电缆多半是埋于地下而且有外护套屏蔽,因而电磁辐射小,抗干扰和保密性能优于明线。其中,有适用于音频通信的音频电缆和适用于载波通信的高频电缆。高频电缆中一对芯线可通60或 120个单向载波电话,其最高复用频率分别为252或552千赫。对最高频率的限制主要是串音,在无需考虑串音时,复用频率还可提高。    同轴电缆  缆芯由若干个同轴管组成,同轴管则由相互绝缘的两导体同心套置而成。由于外导体在高频时的屏蔽作用,外来的电磁干扰和同轴管间的相互串扰已减弱到可以忽略的程度。同轴电缆可在很宽的频带内保证很高的通信质量,适于用作大容量系统的传输媒介。损耗近似按的规律变化,因此复用频率f 越高,损耗就越大,增音段距离也越短。表列出两种规格的同轴电缆的系统容量和平均增音段距离。      更大的同轴电缆(如尺寸为3.7/13.5毫米)用得不多。另外还有专门用于数字传输系统的微同轴电缆(0.7/2.9毫米)。敷设在海底的电缆往往采用单管同轴结构,外部用钢丝铠装,根据需要可在内导体中装钢绞线以增加其抗拉强度。    波导  能传送频率极高的电磁波的金属管。50年代末期,曾研制适宜用作长距离传输媒介的圆形波导,在频率为40~110吉赫时,其损耗低于5分贝/公里。因此,它可用来构成超大容量(几万至几十万话路)的毫米波波导通信系统。但是,波导的制作和敷设的要求极高,从而限制了这种传输系统的实用和发展。    光导纤维和光缆  单色光可以携带的信息量极大,因此,从1960年发明激光以来,人们一直高度重视研究适于传输激光的媒介,其中最有成效的是用高纯度的石英玻璃纤维来导引光波。在单模光纤中,光波以单一的波型传输,色散失真较小,传输速率可超过10吉比/秒)。因此,单模光纤是极有希望的大容量或超大容量系统的传输媒介,但因它的芯径仅几微米,所以耦合和连接所要求的精度极高(见光纤通信)。    无线信道 无线电通信已成为重要的通信手段。由于频谱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开辟新波段以避免相互干扰是发展无线电通信的重要问题。从使用的波长来说,长的已扩到超长波、极长波;短的已缩至毫米波、亚毫米波,以至于光波。从利用的空间来说,也已发展到地下、水下以至外层空间。电磁波通过媒介的传播方式可分为地球表面传播、电离层反射传播和视距传播三种。    电磁波沿地球表面传播  也称地波。其传播能力一方面取决于电波沿地球曲面的绕射能力,包括绕过地面障碍物的能力;另一方面取决于地面对电波的吸收损耗。长波、超长波和极长波绕射能力强,吸收损耗小,从而沿地面传播的能力最强,可达几千以至几万公里。但是,频率范围窄,信道容量小,大气干扰较大,设备和天线庞大。频率越高,沿地面传播的能力越差。例如,短波用地波只能传播几十公里,至于微波,一般不使用地波(见地波传播)。    电波沿地面传播时,部分能量传入地下或水下,可用以实现部分的地下或水下通信。波长越长,穿透能力越强,可以达到几米或几十米(见地下通信、水下通信)。    电磁波经电离层反射传播  也称天波。电离层对长、中、短波均有反射作用,其中短波最适于利用天波传播,可以用较小的设备和天线实现远距离以至全球的通信。但是,短波的频带窄,容量不大。超短波和微波能穿出电离层,不能靠电离层反射传播。利用天波通信时,由于电离层的变化(如昼夜不同、四季不同、太阳黑子的变化等因素均会影响电离层)对电波传播影响极大,因而通信的稳定性较差(见电离层电波传播)。    对流层中的不均匀气团对超短波和微波有散射作用,可用以实现数百公里的散射通信。但由于色散效应的限制,有效的传输带宽较窄,只能满足中小容量通信的需要(几十或几百个话路)。    电磁波视距传播  从发信端经由空间媒介按直线传播到收信端。超短波和微波多用这种方式传播。若收、发信端均在地面时,传播距离限于直视范围,约几十公里。要实现远距离通信,必须建立若干个接力站,将信号按站依次传向远端,故称为接力通信(见微波接力通信)。虽然这种方式投资较大、机动性差,但其频率范围较中、短波宽得多,从而容量也大得多,而且传输比较稳定,所以发展很快。但在毫米波和亚毫米波波段,大气的温度和水汽含量变化影响已较显著,雨、雪也会造成严重衰减,对通信的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若通信一端在地面,另一端在外层空间,构成地-空通信(见空间通信),则必须选择不被电离层反射而且雨、雾等吸收尚不严重的频率范围,即所谓地-空通信的"窗口"。    参考书目   程新民编:《无线电波传播》,人民邮电出版社,北京,1982。   简水生主编:《通信线路原理》,人民铁道出版社,北京,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