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淡水河蚌养殖珍珠的插核方法

文档序号:186537阅读:40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淡水河蚌养殖珍珠的插核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养殖珍珠的方法,尤其是用淡水河蚌养殖珍珠的插核方法。
现在,世界上用淡水河蚌养殖珍珠的方法中,一般是在河蚌的外套膜中插入用外套膜制成的细胞小片,用此方法生产出来的珍珠称为无核珍珠,无核珍珠直径较小,市场售价较低,因此经济效益不高。
海水珍珠养殖的方法为插核育珠,生产的珍珠称为海水有核珍珠,其插核方法是将珠核及细胞小片分别插入珠母贝体内,采用“先送核后送片”,或者“先送片后送核”的插核方法,二次动作才能完成一个插核位置。采用海水珠母贝的插核法进行淡水河蚌的插核作业,是无法成功的,因为海水珠母贝的外套膜制作细胞小片是用全膜,细胞小片厚,单独送入后能与珠核紧贴在一起;而用河蚌外套膜制作细胞小片时,只用河蚌外套膜的外侧细胞膜的单层膜,所以细胞小片薄而软,单独送入后无法与珠核紧贴在一起,形成的珍珠多为尾巴珠、乌珠等劣珠,极少成为优质珠而无法进行生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使插核手术方便、快捷、成功率高,且留核率、成珠率高,产出的珍珠直径大,经济价值高的淡水河蚌养殖珍珠的插核方法。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先将细胞小片紧贴在珠核上,然后用送核器将贴有细胞小片的珠核送入河蚌的外套膜或者内脏囊中核位上。
所述的细胞小片位于珠核的前面本发明由于采用了核片同送的插核法,使原来用二个动作才能完成一个插核位置的作业,变为用一个动作就可完成,手术作业方便、快捷,并能保证珠核、细胞小片在手术时不会分开,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特别适用于大规模的珍珠养殖。留核率、成珠率高,外套膜插核粒数多,一般每只3-4龄、体重500g的河蚌可插入φ6-8mm的圆珠核或φ11.5mm的扁珠核8-12粒;内脏囊可插入φ8-12mm的特大型珠核1-2粒。经济价值高、经济效益好,应用本发明,插核育珠蚌留核率在80%以上,成珠率高达90%以上,有核珍珠的经济价值比普通无核珍珠的经济价值提高十倍以上。
下面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为使细胞小片能与珠核紧贴,根据细胞小片薄而软的形态,采用插核前先将细胞小片贴在珠核上,并整平使细胞小片与珠核紧贴在一起;手术插核时,将贴有细胞小片的珠核送入河蚌的外套膜或者内脏囊中的核位上,一次动作完成一个插核位置。在插核时,细胞小片位于珠核的前面,这种方法称为“核片同送,小片在前”的插核法。当然,细胞小片也可不位于珠核前面而在珠核的其它位置,如珠核的侧面或者片侧面;细胞小片也可位于珠核的上面或者下面,这种情况适用于扁圆形珠核。
插核时可使用不同的送核器,以插入不同形状的珠核用镊子送核是插核时,用镊子夹持贴有细胞小片的珠核,将其送入河蚌的外套膜中或者内脏囊中的核位上。本方法适于插入扁圆核、椭圆核、方片核、长方片核等。
用吸管送核器送核是插核时,是用吸管吸附贴有细胞小片的珠核,将其送入河蚌的外套膜中或者内脏囊中的核位上。本方法适应于插入圆珠核等。
用粘着送核器送核是插核时,是用粘着送核器粘着贴有细胞小片的珠核,将其送入河蚌的外套膜中或者内脏囊中的核位上。
权利要求
1.一种用淡水河蚌养殖珍珠的插核方法,其特征在于先将细胞小片紧贴在珠核上,然后用送核器将贴有细胞小片的珠核送入河蚌的外套膜或者内脏囊中的核位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胞小片位于珠核的前面及其附近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胞小片位于珠核的上面或者下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插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插核时用吸管吸附贴有细胞小片的珠核,将其送入河蚌的外套膜中或者内脏囊中的核位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插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插核时用镊子夹持贴有细胞小片的珠核,将其送入河蚌的外套膜中或者内脏囊中的核位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插核方法,其特征在于插核时用粘着送核器粘着贴有细胞小片的珠核,将其送入河蚌的外套膜中或者内脏囊中的核位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先将细胞小片紧贴在珠核上,然后用送核器将贴有细胞小片的珠核送入河蚌的外套膜或者内脏囊中核位上。所述的细胞小片位于珠核的前面。本发明由于采用了核片同送的插核法,使原来用二个动作才能完成一个插核位置的作业,变为用一个动作就可完成,手术作业方便、快捷,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留核率、成珠率高,经济价值高、应用本发明,插核育珠蚌留核率在80%以上,成珠率高达90%以上,经济价值比普通无核珍珠的经济价值提高十倍以上。
文档编号A01K61/00GK1294844SQ00117190
公开日2001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0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00年6月20日
发明者谢绍河 申请人:澄海市新溪珍珠养殖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