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温式孵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262阅读:5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恒温式孵化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孵化机,特别是给种蛋创造一个更稳定的环境温度的孵化机。
对于孵化机来说,主要问题就是在确保孵出优质雏的基础上提高孵化率,而提高孵化率首先就必须精确控制孵化机内的温度。图3所示为现有大型孵化机,在箱体内装入蛋架车2,将6台蛋架车并列排好,每个蛋架车有数千个蛋,蛋架车从左开始依次是入孵后的第3天、6天、9天……。然后把控制好温度的空气,用风扇3强制送至蛋架车2内,使装在蛋架车上的种蛋在一定的时间内孵化。这种结构的孵化机是在风扇3的附近设置加热/冷却装置(加热管和冷却用的热交换器),它是由蛋架车出口处的温度传感器4控制温度。当温度传感器4的测定温度比设定温度值高时,冷却装置对空气进行冷却;当测定温度比设定温度低时,加热装置对空气加热;在设定温度范围内时,只有风扇3强制送风。
这种结构的孵化机里,温度传感器4是只检测流入蛋架车里的空气温度。它虽能准确地控制温度传感器4附近的空气温度(即流入蛋架车里的空气温度),但是在巷道式的孵化机里,由于种蛋自身的发热影响,经过种蛋排出来的空气温度即蛋架车进口处(B点)的温度会随着种蛋的装入状态而变化,使温度不能恒定,导致孵化率降低。因为孵化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孵化时间的长短,而孵化时间过短或过长不仅对孵化率有影响,也对禽雏的质量有影响。
可见,在孵化机的控制中,最棘手的是控制空气流经过种蛋后排出的回归温度(即蛋架车进口处B点的温度)。即使将A点的温度精确地控制在一定温度,但是B点的温度因受种蛋数量、上蛋日期的变化等因素的影响而不稳定。但是如果仅利用传感器测出B点的温度来控制加热冷却装置,并以此控制蛋架车里的空气温度,实际上也是不可行的。因为A点的温度被加热冷却装置控制以后,它影响B点的温度需要滞后30分钟-60分钟,因而也不可能精确地控制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克服现有孵化机的不足,提供一种不受蛋架车上蛋状况的影响,使种蛋在一个理想的恒定温度环境条件下孵化,提高孵化率且能孵出优质的雏的恒温式孵化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恒温式孵化机,包括箱体及箱体内的若干蛋架车,风扇,以及由测温度传感器、空气加热/冷却装置、温度设定装置组成的温控装置,该温度设定装置是依据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来控制加热冷却装置,还包括一湿度传感器,其特点是所述温度传感器分为主传感器和校正传感器,主传感器安装于蛋架车的出口处,校正传感器安装于蛋架车的进口处,温度设定装置根据校正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信号来修正主传感器的设定温度。
本实用新型恒温式孵化机的温度设定装置依据主传感器4A检测的温度信号控制加热/冷却装置5,由校正传感器4B的输出信号设定温度。即测B点温度的校正传感器4B并不直接控制加热冷却装置5,而是由主传感器4A的测定温度控制加热/冷却装置5,校正传感器4B只是修正主传感器4A的设定温度值,被修正过的主传感器4A直接控制加热冷却装置5,使B点的回归温度达到设定值。由于加热/冷却装置5是由时间滞后现象很小的主传感器4A控制,所以控制过程中回归温度不会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其次,测回归温度的校正传感器4B始终在对主传感器器4A的设定温度进行校正,所以回归温度不受上蛋情况的变化影响,而被稳定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因此,本实用新型在孵化时最大限度地减少种蛋入孵情况对孵化率的影响,能以较恒定的控制温度,使种蛋在一个理想的温度环境条件下孵化,提高孵化率以及孵出优质雏。
以下结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对恒温孵化机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
图1中箱体部分的俯视图;图3为现有孵化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参见
图1、2,恒温式孵化机包括一箱体1,多个蛋架车2横向排列箱体1内,若干个风扇3成排安装于箱体1的空气入口端(蛋架车2的入口处),对蛋架车2强制送风。
用于加热或冷却空气的加热/冷却装置5设于箱体1内风扇3附近,它包括设在风扇吸风处加热空气的加热管5A和流通冷水的冷盘管5B。
空气温度控制装置包括检测空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4;加热/冷却装置受温度传感器4的温度信号控制,对风扇3强制送来的空气进行加热或冷却;使空气温度保持在设定温度内的温度设定装置6。
温度传感器分为主传感器4A和校正传感器4B,主传感器4A安装在蛋架车2的进气处附近;能检测流入蛋架车2的进气温度;校正传感器4B安装在蛋架车2的排气侧,它能检测出蛋架车2排气测的回归温度。温度设定设置6根据校正传感器4B的测定温度信号来修正主传感器4A的设定温度。
为保证孵化率,除控制气温外,还须调整湿度和CO2含量,本装置内还包括一湿度传感器9。
本恒温式孵化机的空气流方向如
图1所示在蛋车上方按箭头方向从左到右流动,在箱体的右侧落下,再从右到左进入蛋架车2,然后从蛋架车2出来的空气再次被风扇3吸入循环流动。在孵化机里并列排放的蛋架车2在置放大量的种蛋供孵化的同时,还形成空气风道。
加热/冷却装置5工作时,除了加热管或水冷盘管外,也可采用其他加热或冷却的方法,如可直接将冷空气从外部吸进箱体1内冷却空气。吸入冷空气的方法如
图1所示箱体1的天顶部分有换气口7,换气口7的开闭及开口大小,由风门驱动马达8来实现。
加热/冷却装置5是由程序设定(CPU)来控制的。设定方法是控制加热/冷却装置5将主传感器4A的检测温度与设定值控制在相同值,当主传感器4A的测定温度比设定值低时让加热管加热空气;当主传感器4A的测定温度比设定值高时则水冷盘管通过冷水使空气强制冷却。
主传感器4A的设定温度是根据种蛋的情况自动调整,即主传感器4A的设定温度被校正感器4B的检测温度控制。校正传感器4B不直接用于检测温度控制加热/冷却装置5,而是用校正传感器4B的输出信号先修正主传感器4A的设定温度,然后设定程序CPU控制加热冷却装置5,使主传感器4A的检测温度同设定温度一致。
温度设定装置6是根据每一个时间计时器设定的时间内,用校正传感器4B测定的回归温度来校正一次主传感器4A的设定温度。时间计时器的设定时间是由主传感器4A的设定温度校正一次所需的温度幅度、加热冷却的时间滞后、翻蛋时间等因素计算后所决定的。
主传感器4A的设定温度是由校正传感器4B的测定值(测定回归温度值)和设定温度的高低来决定的。此时设定装置校正主传感器4A的设定方法大体有以下二种。
简单的方法是只检测校正检测4B的测定值和设定值的高低,不计算和设定温度的温度差。校正传感器4B的检测温度比设定值高时,以设定好的温度幅度来调低主传感器4A的设定温度;校正传感器4B的检测温度比设定值低时,用一定的温度幅度来调高主传感器4A的设定温度。
另一种控制方法是先检测校正传感器4B的测定温度值和设定温度值之差,若差距越大校正温度幅度越大。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其工作程序如下先将空气开关NF1-NF5全部打开,然后打开主开关CS1,给控制回路送电。当主开关CS1闭合,MC1接通,风扇3运转。CS2控制孵化机的灯光。主传感器TEMP(4A)、校正传感器R-T(4B)和湿度传感器HUM(9)连接于控制线路板CPU(6)的输入端。主传感器与校正传感器分别有其实际温度和设定温度。
当主传感器实际测得的温度比设定温度高时,校正传感器就把主传感器的设定温度调低,然后主传感器比较自己的实际温度和设定温度(1)当主传感器的实际温度大于设定温度时,CPU经计算后通过32脚输出到COOL制冷端,使电磁阀SV的线圈接通,水冷管工作;(2)当主传感器的实际温度小于设定温度时,CPU经21脚输出信号到CN34和AUX HEAT加热端,当CN34有输出时固态继电器SSR导通,使主加热管MAIN HEATER工作;当AUX HEAT端有输出时继电器X3线圈有电,使X3的常开开关闭合,辅助加热管AUX HEATER开始工作。
当校正传感器实际测得的温度比设定温度低时,校正传感器就把主传感器的设定温度调高后控制孵化机,其控制方法同上。
HUM为湿度传感器9,当实际湿度比设定湿度低时,33脚输出信号导通电磁阀SV,加湿系统SPRAY工作,直至达到所需湿度,加湿系统停止工作。
权利要求1.一种恒温式孵化机,包括箱体(1)及箱体内的若干蛋架车(2),风扇(3),由测温度传感器(4)、空气加热/冷却装置(5)和温度设定装置(6)组成的温控装置,所述温度设定装置(6)依据温度传感器(4)的检测信号控制加热冷却装置(5),还包括一湿度传感器(9),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4)由主传感器(4A)和校正传感器(4B)组成,所述主传感器安装于蛋架车(2)的出口处,所述校正传感器安装于蛋架车的进口处,温度设定装置(6)根据校正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信号来修正主传感器的设定温度。
专利摘要恒温式孵化机,包括:箱体及箱体内的若干蛋架车,风扇,及由测温度传感器、空气加热/冷却装置、温度设定装置组成的温控装置,温度设定装置依据温度传感器的检测信号控制加热/冷却装置,以及一湿度传感器9,其特点是:温度传感器由主传感器和校正传感器组成,主传感器安装于蛋架车的出口处,校正传感器安装在蛋架车进口处,温度设定装置根据校正传感器检测的温度信号来修正主传感器的设定温度,由此可保障使种蛋在恒温条件下孵化。
文档编号A01K41/00GK2448101SQ0024990
公开日2001年9月19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2日
发明者范洪昌, 邹灵 申请人:上海石井畜牧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