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虾池补充水的防病快速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122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养虾池补充水的防病快速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殖用的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封闭式养虾池补充水的防病快速处理装置。
当前对虾池塘养殖补充水(或换水)的防病处理都用贮水池(或水处理池、沉淀池等),将水源水经粗滤用水泵(或借潮差)注入贮水池,然后加消毒药物处理,解毒后,再注入养虾池。这一做法的缺点是(1)要占用较大的贮水池(一般为养虾池面积的1/3-1/2;有的甚至大于养虾池);(2)因为贮水池是开放的,在工作中很容易受到病原的再污染;(3)用水要按批次处理,不能保证随时安需供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养虾池补充水的防病快速处理装置,它能弥补现在技术的上述不足。
一种养虾池补充水的防病快速处理装置,包括一水泵和初级滤网,其特征是水泵的进水口伸入初级滤网内,水泵的出水口结扎次级滤袋,后者置于三级滤箱内;还有一消毒液输入器,它的出液口与水泵的进水口连通。
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处理水的贮水池,结构简单,能连续工作,随时供水,容易操作,省时省力,能有效地除去疾病媒介生物和杀灭游离于水中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而且工作效率高。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
本实用新型。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有一水泵3和初级滤网2,水泵3的进水口置于初级滤网2中。初级滤网2使进入的水受到初滤,以除去较大的颗粒悬浮物。水泵3的输水管8的出水口结扎由中等网目筛绢制成的次级滤袋6,后者置于三级滤箱4中,次级滤袋6能滤去水中的中等颗粒悬浮物。三级滤箱4中有圆钢钳制成桶形的框架5,该框架5内覆细目筛绢(图中未画出),上面开口,能滤去水中的微细颗粒悬浮物。三级滤箱4的箱体由玻璃钢制成,设有排水口,连接排水软管7,该软管7将处理好的水注入虾池。消毒液输入器1有药液容器和导出管。工作时,将能快速杀灭细菌、病毒的药液按要求流量(按需要浓度及水泵流量计算)从水泵3入水口注入处理装置内。养殖用水经本处理装置处理,三级过滤去除了全部的虾病媒介生物,而消毒液又杀灭了游离于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全部的微生物病原体,从而完成了彻底的防病处理。
经实验和试用,2×2×1.5m的初级滤网2、直径1m长1.5m的次级滤袋6和容量为4m3的三级滤箱4,可保证流量为200m3/h的水泵正常工作,连续工作12小时无需清理滤网。清理一次,一人操作只需1小时。如此算来,假定池塘的渗漏蒸发为2cm/天,每天作8小时,上述规格的处理装置可负担100亩虾池的水补给任务;如果整天连续工作(一般电动潜水泵均能做到),则可负担300亩虾池的补给任务。
权利要求1.一种养虾池补充水的防病快速处理装置,包括一水泵(3)和初级滤网(2),其特征是水泵(3)的进水口伸入初级滤网(2)内,水泵(3)的出水口结扎次级滤袋(6),后者置于三级滤箱(4)内;还有一消毒液输入器(1),它的出液口与水泵(3)的进水口连通。
专利摘要一种养虾池补充水的防病快速处理装置,包括一水泵和初级滤网,其特征是水泵的进水口伸入初级滤网内,水泵的出水口结扎次级滤袋,后者置于三级滤箱内;还有一消毒液输入器,它的出液口与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处理水的贮水池,结构简单,能连续工作,随时供水,容易操作,省时省力,能有效地除去疾病媒介生物和杀灭游离于水中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而且工作效率高。
文档编号A01K63/04GK2453679SQ0025680
公开日2001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27日
发明者李德尚 申请人:青岛海洋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