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贮甘草渣粗饲料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6164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微贮甘草渣粗饲料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贮甘草渣粗饲料技术我国的甘草资源非常丰富,广泛应用与制药、食品、酿造和轻工等行业,是生产甘草浸膏或流浸膏、甘草甜素、甘草次酸等制品的原料。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甘草渣,一般只作肥料垃圾堆积,燃烧等简单粗放的方式处理,既浪费有限的资源,又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目前,畜牧业中养羊业、养牛业等育肥一般以饲喂棉籽壳、秸杆、贮草等粗饲料为主。干草渣的纤维素含量虽然较高,但甘草渣不仅碳源丰富,而且还含有许多药物成分,具有保健功能。利用干草渣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制备养羊业、养牛业等育肥粗饲料,即可解决能量饲料资源缺乏的有效途径,也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又能产生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发明目的在于,研制的微贮甘草渣粗饲料是以甘草渣为原料,以麸皮、玉米粉、棉籽饼、氯化钠、鱼粉、红糖、另加占原料总量的尿素、乳酸为辅料进行混合,分别与制备的菌剂发酵或与市售的商品海星药剂发酵或与市售的商品FP4药剂发酵制成甘草渣粗饲料。所述菌剂中的菌种分别从甘草厂废水、塘泥、甘草渣及土壤样品中分离纯化出细菌、放线菌、酵母菌、丝状真菌;采用生物技术,进行多菌种混合发酵,获得了混合菌,然后利用混合菌对甘草渣进行发酵,即可得到甘草渣粗饲料。也就是说,将人工分离纯化得到的多种微生物配合到一起,给以适宜的营养、温度、湿度等条件刺激,使多种微生物在甘草渣的微生态环境中利用微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协同生长、繁殖。由于微生物的生长,产生大量的微生物酶的作用,从而使甘草渣的物理、化学性质改变,提高了其适口性、消化吸收率和营养价值。由于在甘草渣中含有少量的甘草浸膏、甘草甜素及甘草次酸等成分,这些成分对止咳镇痛、抗菌消炎及抗病变都有良好的作用,因此,利用干草渣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制备养羊业、养牛业等育肥粗饲料不仅解决了甘草渣的处理问题变废为宝,同时还解决了能量饲料资源缺乏的问题,增加了有限资源的高效利用,经验证对饲喂对象还有明显的医疗保健效果,据观察,用该饲料饲喂的“卡拉库尔羔羊”的发病率明显低于一般粗饲料饲喂的“卡拉库尔羔羊”。
本发明所述的微贮甘草渣粗饲料技术,该饲料是以甘草渣为原料,以麸皮、玉米粉、棉籽饼、氯化钠、鱼粉、红糖、另加占原料总量的尿素、乳酸为辅料进行混合,分别与制备的菌剂发酵或与市售的商品海星药剂发酵或与市售的商品FP4药剂发酵制成甘草渣粗饲料;制备的菌剂中的菌种是分别从甘草厂废水、塘泥、甘草渣及土壤样品中分离纯化出细菌、放线菌、酵母菌、丝状真菌作为初选菌;细菌为乳酸细菌、纤维素分解菌;丝状真菌为毛霉、根霉、青霉、曲霉、木霉。
以甘草渣为原料与制备菌剂发酵制成甘草渣粗饲料按下列步骤进行首先制备培养基平板点种用培养基将甘草渣1-9克、琼脂2克、水100克,PH自然配好后分装三角瓶,包扎,用0.11兆帕灭菌30分钟。
单菌固体发酵培养基甘草渣100%,0.11兆帕/小时,料水比1∶1.1,PH自然,用0.11兆帕灭菌30分钟。
固体发酵培养基甘草渣80%、麸皮10%、玉米粉5%、棉籽饼1%、氯化钠1%、鱼粉1%、红糖2%、另加尿素0.3%、乳酸0.5%、料水比1∶1.1,PH值自然,121℃高温灭菌2小时。
液体发酵培养基甘草渣100克、红糖20克、硫酸镁2克、磷酸二氢钾2克、酵母膏1克、硫酸铵5克、水1000毫升、PH自然、0.11兆帕灭菌30分钟。
制备菌剂首先制备混合菌将样品中分离纯化出的细菌、放线菌、酵母菌、丝状真菌通过纤维素酶活性测定保留纤维素分解菌,通过乳酸产量分析保留乳酸菌,通过增殖力比较保留酵母菌,根据放线菌的生长速度保留放线菌,根据菌丝生长状况择优保留霉菌,然后进行多菌种混合发酵,即可获得混合菌。
液体菌剂制备将保留的试管斜面混合菌种转接新鲜的无菌试管斜面上进行活化,满管后用无菌水配成菌液等量混合,接种到新鲜的无菌液体培养基中,25℃下摇瓶振荡培养3天,然后分装保存即得液体菌剂。该液体菌剂特性为PH值1.0-3.0,活菌数达1010个/毫升,由醇香味及较强的酸味,表面有白色菌膜。
固体菌剂制备将保留的试管斜面混合菌种转接新鲜的无菌试管斜面上进行活化,满管后用无菌水配成菌液等量混合,接种到新鲜的无菌液体培养基中,25℃下摇瓶振荡培养3天,再转接到无菌固体培养基上,25-30℃条件下培养10天,分装保存即得固体菌剂。该菌剂特性,PH值3-5,活菌数不低于1010个/克千重,料间见白色菌丝体,有较浓的醇及果酸香味,手感柔软、松散、湿润。
制备饲料用固体混合菌剂或液体混合菌剂按1∶10的比例接种固体发酵培养基培养3-7天,待用;在已粉碎的甘草渣上喷洒1.4倍甘草渣重量的水分,然后以原料甘草渣75-85%、辅料麸皮10-15%、玉米粉2-5%、棉籽饼0.5-1.0%、氯化钠0.5-1.0%、鱼粉0.5-1.0%、红糖1.5-2.0%、另加占原料总量的尿素0.3-0.5%、乳酸0.3-0.5%进行混合,充分搅拌,将搅拌后的甘草渣装入密闭塑料袋中喷洒配制好的菌剂进行发酵,其发酵条件为料水比为1∶1.1,PH5-7,接种量10-30%,培养温度25-30℃,培养时间10-20天,原料不灭菌,即可得到甘草渣粗饲料。
以甘草渣为原料,并配以辅料与市售商品海星药剂发酵制成甘草渣粗饲料按下例步骤进行用市售商品海星药剂每袋净重3克,每袋处理500千克甘草渣将海星药剂倒入200毫升自来水中,加入4克白糖,充分溶解,在常温下静置2小时得到复活菌液;将复活后的菌液倒入充分溶解的1%食盐溶液中搅拌均匀,加入5%的麸皮搅拌均匀待用;在已粉碎的甘草渣上喷洒1.4倍甘草渣重量的水分,然后以原料甘草渣75-85%、辅料麸皮10-15%、玉米粉2-5%、棉籽饼0.5-1.0%、氯化钠0.5-1.0%、鱼粉0.5-1.0%、红糖1.5-2.0%、另加占原料总量的尿素0.3-0.5%、乳酸0.3-0.5%进行混合,充分搅拌,将搅拌后的甘草渣装入密闭塑料袋中喷洒配制好的菌液进行发酵,用重力夯实,密闭袋口即可。
以甘草渣为原料,并配以辅料与市售商品FP4药剂发酵制成甘草渣粗饲料按下例步骤进行用市售商品FP4药剂每袋净重3克,每袋处理500千克甘草渣;将FP4药剂倒入200毫升自来水中,加入4克白糖,充分溶解,在常温下静置2小时得到复活菌液;将复活后的菌液倒入充分溶解的1%食盐溶液中搅拌均匀,加入5%的麸皮搅拌均匀待用;在已粉碎的甘草渣上喷洒1.4倍甘草渣重量的水分,然后以原料甘草渣75-85%、辅料麸皮10-15%、玉米粉2-5%、棉籽饼0.5-1.0%、氯化钠0.5-1.0%、鱼粉0.5-1.0%、红糖1.5-2.0%、另加占原料总量的尿素0.3-0.5%、乳酸0.3-0.5%进行混合,充分搅拌,将搅拌后的甘草渣装入密闭塑料袋中喷洒配制好的菌液进行发酵,用重力夯实,密闭袋口即可。
本发明所述的微贮甘草渣粗饲料技术,该饲料中所述的菌种分别从甘草厂废水、塘泥、甘草渣及土壤样品中分离纯化出细菌、放线菌、酵母菌、丝状真菌;各菌种的特性为细菌乳酸细菌细胞卵球形,多成对或成短链状,革兰氏阳性细菌,菌落光滑,微白,有光泽。
纤维素分解菌杆状菌,芽孢偏端生,革兰氏阳性,滤纸上生长呈现褐色斑点。
放线菌有发达的菌丝体,菌丝体分板,无隔膜,菌落正面为紫色,反面为棕色,生长速度较快。
酵母菌细胞球形或卵圆形,在麦芽引培养基上,菌落灰白色,中凹,边缘锯齿状,表面光滑湿润。
丝状真菌毛霉菌丝初为白色,后转为黄褐色,孢子囊梗后期可后枝,孢子囊球形,褐色。
根霉耐高温,生长快,菌落厚密,假根褐色,葡萄菌丝较短、密集,产生孢子后菌落呈黑色。
青霉分生孢子梗不对称,菌落为绿色。
曲霉有足细胞,顶囊近球形,顶囊上着生两层辐射状小梗,菌落呈绿色。
木霉绿色木霉。
本发明所述的微贮甘草渣粗饲料技术经测试其营养成分见下表1表1(%)
本发明将微贮甘草渣粗饲料部分替代棉籽壳进行育肥,对比试验期为31天,规模为1000只羊,取平均值,见下表2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第2组和第3组的日增重相同,第1组的日增重高于第2组,第2、3组的日增重高于第4组。从料肉比上看第1组低于第2、3组,第2、3组低于第4组;说明第1组的饲料报酬较高,第2、3组的饲料报酬高于的4组的饲料报酬。
实施例1以甘草渣为原料与制备菌剂发酵制成甘草渣粗饲料按下列步骤进行首先制备培养基平板点种用培养基将甘草渣1-9克、琼脂2克、水100克,PH自然配好后分装三角瓶,包扎,用0.11兆帕灭菌30分钟。
单菌固体发酵培养基甘草渣100%,0.11兆帕/小时,料水比1∶1.1,PH自然,用0.11兆帕灭菌30分钟。
固体发酵培养基甘草渣80%、麸皮10%、玉米粉5%、棉籽饼1%、氯化钠1%、鱼粉1%、红糖2%、另加尿素0.3%、乳酸0.5%、料水比1∶1.1,制备菌剂PH值自然,121℃高温灭菌2小时。
液体发酵培养基甘草渣100克、红糖20克、硫酸镁2克、磷酸二氢钾2克、酵母膏1克、硫酸铵5克、水1000毫升、PH自然、0.11兆帕灭菌30分钟。
制备菌剂首先制备混合菌将样品中分离纯化出的细菌、放线菌、酵母菌、丝状真菌通过纤维素酶活性测定保留纤维素分解菌,通过乳酸产量分析保留乳酸菌,通过增殖力比较保留酵母菌,根据放线菌的生长速度保留放线菌,根据菌丝生长状况择优保留霉菌,然后进行多菌种混合发酵,即可获得混合菌。
液体菌剂制备将保留的试管斜面混合菌种转接新鲜的无菌试管斜面上进行活化,满管后用无菌水配成菌液等量混合,接种到新鲜的无菌液体培养基中,25℃下摇瓶振荡培养3天,然后分装保存即得液体菌剂。该液体菌剂特性为PH值1.0-3.0,活菌数达1010个/毫升,由醇香味及较强的酸味,表面有白色菌膜。
固体菌剂制备将保留的试管斜面混合菌种转接新鲜的无菌试管斜面上进行活化,满管后用无菌水配成菌液等量混合,接种到新鲜的无菌液体培养基中,25℃下摇瓶振荡培养3天,再转接到无菌固体培养基上,25-30℃条件下培养10天,分装保存即得固体菌剂。该菌剂特性,PH值3-5,活菌数不低于1010个/克千重,料间见白色菌丝体,有较浓的醇及果酸香味,手感柔软、松散、湿润。
制备饲料用固体混合菌剂或液体混合菌剂按1∶10的比例接种固体发酵培养基培养3-7天,待用;在已粉碎的甘草渣上喷洒1.4倍甘草渣重量的水分,然后以原料甘草渣75%、辅料麸皮15%、玉米粉5%、棉籽饼1.0%、氯化钠1.0%、鱼粉1.0%、红糖2.0%、另加占原料总量的尿素0.3%、乳酸0.5%进行混合,充分搅拌,将搅拌后的甘草渣装入密闭塑料袋中喷洒配制好的菌剂进行发酵,其发酵条件为料水比为1∶1.1,PH5-7,接种量10-30%,培养温度25-30℃,培养时间10-20天,原料不灭菌,即可得到甘草渣粗饲料。
实施例2以甘草渣为原料与市售商品海星药剂发酵制成甘草渣粗饲料按下例步骤进行用市售商品海星药剂每袋净重3克,每袋处理500千克甘草渣;将海星药剂倒入200毫升自来水中,加入4克白糖,充分溶解,在常温下静置2小时得到复活菌液;
将复活后的菌液倒入充分溶解的1%食盐溶液中搅拌均匀,加入5%的麸皮搅拌均匀待用;在已粉碎的甘草渣上喷洒1.4倍甘草渣重量的水分,然后以原料甘草渣80%、辅料麸皮12%、玉米粉4%、棉籽饼0.7%、氯化钠0.8%、鱼粉0.80%、红糖1.7%、另加占原料总量的尿素0.4%、乳酸0.4%进行混合,充分搅拌,将搅拌后的甘草渣装入密闭塑料袋中喷洒配制好的菌液进行发酵,用重力夯实,密闭袋口即可。
实施例3以甘草渣为原料与市售商品FP4药剂发酵制成甘草渣粗饲料按下例步骤进行用市售商品FP4药剂每袋净重3克,每袋处理500千克甘草渣;将FP4药剂倒入200毫升自来水中,加入4克白糖,充分溶解,在常温下静置2小时得到复活菌液;将复活后的菌液倒入充分溶解的1%食盐溶液中搅拌均匀,加入5%的麸皮搅拌均匀待用;在已粉碎的甘草渣上喷洒1.4倍甘草渣重量的水分,然后以原料甘草渣85%、辅料麸皮10%、玉米粉2%、棉籽饼0.5%、氯化钠0.5%、鱼粉0.5%、红糖1.5%、另加占原料总量的尿素0.5%、乳酸0.3%进行混合,充分搅拌,将搅拌后的甘草渣装入密闭塑料袋中喷洒配制好的菌液进行发酵,用重力夯实,密闭袋口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微贮甘草渣粗饲料技术,其特征在于该饲料是以甘草渣为原料,以麸皮、玉米粉、棉籽饼、氯化钠、鱼粉、红糖、另加占原料总量的尿素、乳酸为辅料进行混合,分别与制备的菌剂发酵或与市售的商品海星药剂发酵或与市售的商品FP4药剂发酵制成甘草渣粗饲料;制备的菌剂中的菌种是分别从甘草厂废水、塘泥、甘草渣及土壤样品中分离纯化出细菌、放线菌、酵母菌、丝状真菌作为初选菌;细菌为乳酸细菌、纤维素分解菌;丝状真菌为毛霉、根霉、青霉、曲霉、木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贮甘草渣粗饲料技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甘草渣为原料与制备菌剂发酵制成甘草渣粗饲料按下列步骤进行首先制备培养基平板点种用培养基将甘草渣1-9克、琼脂2克、水100克,PH自然配好后分装三角瓶,包扎,用0.11兆帕灭菌30分钟。单菌固体发酵培养基甘草渣100%,0.11兆帕/小时,料水比1∶1.1,PH自然,用0.11兆帕灭菌30分钟。固体发酵培养基甘草渣80%、麸皮10%、玉米粉5%、棉籽饼1%、氯化钠1%、鱼粉1%、红糖2%、另加尿素0.3%、乳酸0.5%、料水比1∶1.1,PH值自然,121℃高温灭菌2小时。液体发酵培养基甘草渣100克、红糖20克、硫酸镁2克、磷酸二氢钾2克、酵母膏1克、硫酸铵5克、水1000毫升、PH自然、0.11兆帕灭菌30分钟。制备菌剂首先制备混合菌将样品中分离纯化出的细菌、放线菌、酵母菌、丝状真菌通过纤维素酶活性测定保留纤维素分解菌,通过乳酸产量分析保留乳酸菌,通过增殖力比较保留酵母菌,根据放线菌的生长速度保留放线菌,根据菌丝生长状况择优保留霉菌,然后进行多菌种混合发酵,即可获得混合菌。液体菌剂制备将保留的试管斜面混合菌种转接新鲜的无菌试管斜面上进行活化,满管后用无菌水配成菌液等量混合,接种到新鲜的无菌液体培养基中,25℃下摇瓶振荡培养3天,然后分装保存即得液体菌剂。该液体菌剂特性为PH值1.0-3.0,活菌数达1010个/毫升,由醇香味及较强的酸味,表面有白色菌膜。固体菌剂制备将保留的试管斜面混合菌种转接新鲜的无菌试管斜面上进行活化,满管后用无菌水配成菌液等量混合,接种到新鲜的无菌液体培养基中,25℃下摇瓶振荡培养3天,再转接到无菌固体培养基上,25-30℃条件下培养10天,分装保存即得固体菌剂。该菌剂特性,PH值3-5,活菌数不低于1010个/克千重,料间见白色菌丝体,有较浓的醇及果酸香味,手感柔软、松散、湿润。制备饲料用固体混合菌剂或液体混合菌剂按1∶10的比例接种固体发酵培养基培养3-7天,待用;在已粉碎的甘草渣上喷洒1.4倍甘草渣重量的水分,然后以原料甘草渣75-859%、辅料麸皮10-15%、玉米粉2-5%、棉籽饼0.5-1.0%、氯化钠0.5-1.0%、鱼粉0.5-1.0%、红糖1.5-2.0%、另加占原料总量的尿素0.3-0.5%、乳酸0.3-0.5%进行混合,充分搅拌,将搅拌后的甘草渣装入密闭塑料袋中喷洒配制好的菌剂进行发酵,其发酵条件为料水比为1∶1.1,PH5-7,接种量10-30%,培养温度25-30℃,培养时间10-20天,原料不灭菌,即可得到甘草渣粗饲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贮甘草渣粗饲料技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甘草渣为原料,并配以辅料与市售商品海星药剂发酵制成甘草渣粗饲料按下例步骤进行用市售商品海星药剂每袋净重3克,每袋处理500千克甘草渣;将海星药剂倒入200毫升自来水中,加入4克白糖,充分溶解,在常温下静置2小时得到复活菌液;将复活后的菌液倒入充分溶解的1%食盐溶液中搅拌均匀,加入5%的麸皮搅拌均匀待用;在已粉碎的甘草渣上喷洒1.4倍甘草渣重量的水分,然后以原料甘草渣75-85%、辅料麸皮10-15%、玉米粉2-5%、棉籽饼0.5-1.0%、氯化钠0.5-1.0%、鱼粉0.5-1.0%、红糖1.5-2.0%、另加占原料总量的尿素0.3-0.5%、乳酸0.3-0.5%进行混合,充分搅拌,将搅拌后的甘草渣装入密闭塑料袋中喷洒配制好的菌液进行发酵,用重力夯实,密闭袋口即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贮甘草渣粗饲料技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甘草渣为原料,并配以辅料与市售商品海星药剂发酵制成甘草渣粗饲料按下例步骤进行用市售商品FP4药剂每袋净重3克,每袋处理500千克甘草渣;将FP4药剂倒入200毫升自来水中,加入4克白糖,充分溶解,在常温下静置2小时得到复活菌液;将复活后的菌液倒入充分溶解的1%食盐溶液中搅拌均匀,加入5%的麸皮搅拌均匀待用;在已粉碎的甘草渣上喷洒1.4倍甘草渣重量的水分,然后以原料甘草渣75-85%、辅料麸皮10-15%、玉米粉2-5%、棉籽饼0.5-1.09%、氯化钠0.5-1.0%、鱼粉0.5-1.0%、红糖1.5-2.0%、另加占原料总量的尿素0.3-0.5%、乳酸0.3-0.5%进行混合,充分搅拌,将搅拌后的甘草渣装入密闭塑料袋中喷洒配制好的菌液进行发酵,用重力夯实,密闭袋口即可。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贮甘草渣粗饲料是以甘草渣为原料,以麸皮、玉米粉、棉籽饼、氯化钠、鱼粉、红糖、另加占原料总量的尿素、乳酸为辅料进行混合;采用生物技术,将分离纯化出细菌、放线菌、酵母菌、丝状真菌,进行多菌种混合发酵,获得了混合菌,然后利用混合菌对甘草渣进行发酵,即可得到甘草渣粗饲料。将该饲料用于养羊业、养牛业等育肥粗饲料不仅解决了甘草渣的处理问题变废为宝,同时还解决了能量饲料资源缺乏的问题,增加了有限资源的高效利用。
文档编号A23K1/14GK1322483SQ0111762
公开日2001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1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1年4月29日
发明者郭明, 李莲瑞, 龚明福 申请人:塔里木农垦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