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817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连接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钓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环。
背景技术
在钓鱼活动中,钓线组上所需要串联组合的元件相当多,每一元件都有其特殊而固定的功能。就以连接环而言,是用于连接钓线组或元件结构连接的介质,在钓具中占据重要角色。
目前钓具中普遍使用的连接环概分为台式及美式两种,兹分述如下如图1、2所示,为台式连接环10结构,主要在呈中空椭圆状本体11两端枢接有旋转环体12组成;两旋转环体12是在一线杆一端形成凸大嵌结部13,另一端弯折环圈14再圈绕于平直段上,由凸大嵌结部置于本体11两端再经冲压枢接成一体。
上述的连接环10的本体11与两旋环体12是以冲压方式结合,在本体11两端开口15收合时无法达到水平均称正园收合,开口15形成偏斜嵌结状态(如图2放大部分所示),导致旋转环体12仅能获得单边顶靠本体,造成鱼儿拉扯时,很容易由开口或凸大部发生不佳,及顶靠单边呈偏斜旋转稳定度差,相对旋转灵活度也不佳。
如图3、4所示,为美式连接环20结构,主要在呈中空正园柱状本体21两端枢接有旋转环体22组成;两旋转环体22是由一线杆弯折略呈Ω状,再由末端两外弯短杆23置于中空正园柱状本体21两端再经滚压枢接成一体。
上述的本体21为中空正园柱,两旋转环体22在置于两端开口24是以滚压枢接成一体,虽能有效将开口24以水平正园收合,达到牢固结合拉力强度佳的效果;该两旋转环体22仅由末端外弯两短园杆23与本体21套接,在嵌接相互依附面积较少下(如图4所示),造成连接环两端旋转环体与本体间旋转稳定性较不足,若旋转度不佳,则该连接环在整个钓线组上应用,就会使效果大大折扣。
上述不论是台式或美式连接环,不是嵌结牢固性结构强度不足,就是旋转功能不佳,各有优、劣而无法达到双向兼具的效果,所以,两者皆为不太理想的创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连接环,其嵌结牢固性佳,结合拉力强度强,又能产生灵活度佳的旋转效果;相邻连接环间也可配合一工字状连接介质形成串联组接,转向更具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在一连接环本体两端枢接有旋转环体并以滚压枢接成一体;该本体是呈中空正园柱体,两旋转环体,由一线杆的平直段一端形成环圈后在圈绕平直段上,平直段另端则形成一凸大嵌结部;两旋转环体置于本体两端滚压枢接时,本体开口能获得水平正园收合,以提供凸大嵌结部与本体为点状正园依附平稳转动,以达到结合拉力强度及灵活度佳的旋转效果。


图1是习用连接环一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习用连接环一的组合断面示意图;图3是习用连接环二的立体组合图;图4是习用连接环二的组合断面示意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断面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呈串联组接的实施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5、6所示,本实用新型连接环30主要是在一连接环本体31两端各枢接有旋转环体32;其中,本体31是呈一中空正园柱体,两旋转体32,主要是由一线杆33一端形成凸大嵌结部34,与本体31枢固定位,另端弯折环圈后再圈绕于平直段上定位形成。
如图7所示,因本实用新型的本体31是呈中空正园柱体,以使与两旋转环体32间能利用滚压方式枢固成一体,有效将本体31的开口35以水平正园收合,以达到牢固性佳的结合,具有提高结合拉力强度的功效,又两旋转环体32的嵌结部34是呈凸大状,能与本体31两开口35形成点状正圆相互依附顶靠,相对能提高两旋转体与本体旋转顺畅性,而让旋转效果更兼具有灵活性。再者,如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也可再配合有工字状连接介质41,将相邻连接环40形成串联组接,连接环转向灵活度更能提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连接环确实能突破习用存在的缺点,进而达到结合拉力强度强,旋转效果更稳定,灵活度更佳的效果,同时可提高就饵机率,本实用新型具有产业上的利用性与进步性,且本实用新型未见于任何刊物,也具有新颖性,符合专利法规定,现依法提出实用新型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连接环,主要是在一连接环本体两端各枢接一旋转环体,其特征在于该本体是呈中空正园柱体,两旋转环体由一线杆一端形成凸大嵌结部,另一端弯折环圈后再圈绕于平直段上定位;两旋转环体凸大嵌结部置于本体两端开口内枢固成一体。
专利摘要一种连接环,主要是在一连接环本体两端各枢接一旋转环体,其特征在于:该本体是呈中空正圆柱体,两旋转环体由一线杆一端形成凸大嵌结部,另一端弯折环圈后再圈绕于平直段上定位;两旋转环体能由凸大嵌结部置于本体两端开口内,再经滚压收合枢固成一体;通过本实用新型,本体两端开口可获得水平均称收合效果,达到提高结合拉力强度及灵活度更佳的旋转效果。
文档编号A01K91/00GK2515952SQ01232370

公开日2002年10月16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24日
发明者林国阳 申请人:林国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