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盐碱水稻壮秧肥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97阅读:5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抗盐碱水稻壮秧肥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盐碱地水稻专用肥。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水稻旱育苗稀植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水稻育秧肥种类很多,但从使用效果看,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水稻苗床立枯病,青枯病等病害,尤其盐碱土地水稻产区苗床发病率更高,盐碱地土壤中含浓度较高的多种盐类,其毒性最大的是苏达,含量超过0.005%即产生毒害,所形成的碱性土壤溶液可溶性盐份多,土壤板结,妨碍水稻吸收水份,以致生理缺水,所以这类地区,常因育不出壮苗,出现病害而大量死苗,导致缺苗插不上秧而误农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盐碱水稻壮秧肥,用于盐碱土壤上使用,可消除板结,改良盐碱,恢复地力,并具有增肥、调酸、抗病、育壮秧苗的功能。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抗盐碱水稻壮秧肥由有机肥、无机肥、调酸剂和消毒剂混配而成。
主要原料为有机肥由秸杆和草炭腐熟发酵而成,重量占15~25%;无机肥包括硫酸铵20~25%,过磷酸钙15~25%,硫酸钾或氯化钾10~15%,活性Zn、Si肥及B、Ca、Mo、Mg、Fe、Mn等中微量元素占0.5~1%;调酸剂重量占20%,由康醛及稻壳碳化吸附硫酸并加入1-15%的石膏粉配制而成;消毒剂为恶霉灵或甲福合剂重量占0.02~0.2%。
混配方法将有机肥(秸杆、草炭)经过腐熟发酵与无机肥充分混合拌均匀后检斤包装为A袋;用康醛与稻壳碳化吸附硫酸,并加10~15%的石膏粉增加制剂的酸度、脱盐性及苗床有机质,检斤包装为B袋;恶霉灵或甲福合剂0.02~0.2%与载体(陶土等)经过均匀混拌后检斤包装为C袋;将ABC三小袋统一装入一个包装袋成为成品。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1、采用吸附性强的糠醛、稻壳等原料,最大限度地吸附浓硫酸,使壮秧肥酸度明显增多,有效地中和苗床土壤水溶液的碱性,生成了无毒的盐和水,便于水稻幼苗正常吸水。
2、增加草炭生物有机肥料成份。草炭是改良碱性土的优良有机肥料,脱盐率可达60%,生物肥可增加土壤微生物总量,可抑制镰刀菌减少病害发生,防病抗病,生物肥能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活力与养份的吸收,提高水稻幼苗的抗逆性,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供肥全面,时间长。
3、利用石膏粉进行化学改良,石膏有机物混合脱盐率高,并能降低PH值。
4、该产品具有增肥、调酸、抗病和壮苗功能,盐碱地育苗应用效果显著,水稻秧苗根长、根多、根重、茎粗,茎叶挺拔、有弹性,水稻秧苗素质好。
用该产品对水稻进行试验,并与同类产品比较;试验方式施用本发明抗盐碱水稻壮秧肥,每40平方米平均施肥15公斤;结果表明,叶数较对照平均多0.5片,叶宽多0.07cm,茎粗多0.06cm,分蘖多0.51个,根数平均多1.5条,茎粗平均多0.6mm,百株鲜重重4.1g,干重0.9g;表现根深、苗壮,具有明显的增肥、调酸、抗病、壮苗作用,解决了盐碱地水稻壮秧的技术难题。
权利要求
1.一种抗盐碱水稻壮秧肥,由有机肥、无机肥、调酸剂和消毒剂混配而成,其特征在于主要原料为有机肥由秸杆和草炭腐熟发酵而成,重量占15~25%;无机肥包括硫酸铵20~25%,过磷酸钙15~25%,硫酸钾或氯化钾10~15%,活性Zn、Si肥及B、Ca、Mo、Mg、Fe、Mn等中微量元素占0.5~1%;调酸剂重量占20%,由康醛及稻壳碳化吸附硫酸并加入1-15%的石膏粉配制而成;农药为恶霉灵或甲福合剂重量占0.02~0.2%。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抗盐碱水稻壮秧肥,该肥由有机肥、无机肥配合,加入微量元素,适量的调酸剂和适量的消毒剂混配而成。有机肥由秸杆和草炭腐熟发酵而成,重量占15~25%;无机肥包括硫酸铵20~25%,过磷酸钙15~25%,硫酸钾或氯化钾10~15%,活性Zn、Si肥及B、Ca、Mo、Mg、Fe、Mn等中微量元素占0.5~1%;调酸剂重量占20%,由康醛及稻壳碳化吸附硫酸并加入10~15%的石膏粉配制而成;消毒剂为恶霉灵或甲福合剂重量占0.02~0.2%。通过加包装而成的无污染抗盐碱型水稻壮秧肥。该产品具有增肥、调酸、抗病和壮苗功能,盐碱地育苗应用效果显著,水稻秧苗根长、根多、根重、茎粗,茎叶挺拔、有弹性,水稻秧苗素质好,并可消除板结,改良盐碱,恢复地力。
文档编号A01G16/00GK1475469SQ0213278
公开日2004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17日
发明者吴嫦华 申请人:吴嫦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