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流外海的养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698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洋流外海的养鱼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品养殖装置,特别是一种洋流外海的养鱼装置。
本实用新型包括本体、结合于本体的倍力架及组设于本体顶、底面四周的浮筒;本体为于两端形成开口的两平行板体;于本体两端开口及上、下位置设有叠置的大小不同网目的网片;倍力架结合于本体两平行板之间,并呈相互交错状支撑于本体两板体的内侧壁上;组设于本体顶面浮筒延设工作平台。
其中自顶面浮筒延设的工作平台上设有工作门;设置于本体两端开口位置的网片顶缘及本体两平行板体之间设有位于工作平台下方并与工作平台构成收鱼舱的隔舱板,于隔舱板上设有用于收获捕捞用的隔舱门。
本体两端中的一端处设有使其两端在流体中产生阻力差的导流板。
组设于本体顶、底面四周的浮筒构成气腔;气腔内设有将其分隔成复数对称小气腔的隔板。
与本体结合的倍力架结合于本体两平行板之间,并呈相互交错状支撑于本体两板体的内侧壁上。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本体、结合于本体的倍力架及组设于本体顶、底面四周的浮筒;本体为于两端形成开口的两平行板体;于本体两端开口及上、下位置设有叠置的大小不同网目的网片;倍力架结合于本体两平行板之间,并呈相互交错状支撑于本体两板体的内侧壁上;组设于本体顶面浮筒延设工作平台。使用时,将鱼苗置于本实用新型内,驶至洋流外海。藉由大小不同网目的网片阻挡外来的浮木或大型物、较大鱼的攻击及防止养殖于本体内的鱼群逃逸,并便于海水于本体内不断自然流通。当因台风等海象不佳时,藉由浮筒以使其下沉;不仅刚性强、不易变形,而且便于清洗,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示意图。
本体2为于两相对第一、二端4、5形成开口的两平行板体20;于本体2两相对的第一、二端4、5开口及上、下位置设有叠置的大网目、中网目及细网目的网片6、7、8。于本体2第一、二端4、5开口位置的网片6、7、8的顶缘及本体2两平行板体20之间设有隔舱板12,并于隔舱板12上设有用于收获捕捞用的隔舱门13。并于第一端4处设有使本体2第一、二端4、5在流体中产生阻力差的导流板14,以使第二端5持续迎向洋流。
倍力架3结合于本体2两平行板20之间,并呈相互交错状支撑于本体2两板体20的内侧壁上,以加强本体2的刚性。
组设于本体2顶、底面四周的浮筒9构成气腔;气腔内设有将其分隔成复数对称小气腔的隔板11;顶面浮筒9延设位于隔舱板12上方并与隔舱板12构成收鱼舱16的工作平台17;工作平台17上设有与隔舱板12上隔舱门13相对应的工作门15。
使用时,如图4所示,将鱼苗置于本实用新型内,驶至洋流外海。当因台风等海象不佳时,可令浮筒9气腔排气以使其下沉,并盖上工作平台17上的工作门15,使外物无法入侵;并藉由大网目的网片6直接阻挡外来的浮木或大型物的撞击;藉由中网目的网片7阻挡较大鱼的攻击;藉由细网目的网片8防止养殖于本体2内的鱼群逃逸,并便于海水于本体2内不断自然流通。
藉由延伸的工作平台17便于作业人员对鱼群喂食、观察、休息或仓储。藉由本体2第一端4的导流板14使本体2第一、二端4、5在流体中产生阻力差,以使第二端5持续迎向洋流。
当收获捕捞养殖鱼时,藉由组设于本体2顶、底面四周的浮筒9,调整本实用新型洋流外海的养鱼装置1上升、下沉及上下翻转,令本体2翻转并上浮迫使鱼只通过隔舱板12上的隔舱门13进入收鱼舱16内,并关闭隔舱门13再将本体2翻转复原,使鱼群位于浅水的收鱼舱16内,以便经工作门15收获捕捞。
权利要求1.一种洋流外海的养鱼装置,其特征在它包括本体、结合于本体的倍力架及组设于本体顶、底面四周的浮筒;本体为于两端形成开口的两平行板体;于本体两端开口及上、下位置设有叠置的大小不同网目的网片;倍力架结合于本体两平行板之间,并呈相互交错状支撑于本体两板体的内侧壁上;组设于本体顶面浮筒延设工作平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洋流外海的养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顶面浮筒延设的工作平台上设有工作门;设置于本体两端开口位置的网片顶缘及本体两平行板体之间设有位于工作平台下方并与工作平台构成收鱼舱的隔舱板,于隔舱板上设有用于收获捕捞用的隔舱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洋流外海的养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两端中的一端处设有使其两端在流体中产生阻力差的导流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洋流外海的养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设于本体顶、底面四周的浮筒构成气腔;气腔内设有将其分隔成复数对称小气腔的隔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洋流外海的养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与本体结合的倍力架结合于本体两平行板之间,并呈相互交错状支撑于本体两板体的内侧壁上。
专利摘要一种洋流外海的养鱼装置。为提供一种刚性强、不易变形、便于清洗的水产品养殖装置,提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本体、结合于本体的倍力架及组设于本体顶、底面四周的浮筒;本体为于两端形成开口的两平行板体;于本体两端开口及上、下位置设有叠置的大小不同网目的网片;倍力架结合于本体两平行板之间,并呈相互交错状支撑于本体两板体的内侧壁上;组设于本体顶面浮筒延设工作平台。
文档编号A01K61/00GK2520660SQ0220029
公开日2002年1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10日
发明者解岗 申请人:解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