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丸子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306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丸子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自动丸子机涉及丸子食品的生产设备,属饮食机械。
当前丸子机有多种,功能档次有别,大部分属丸子成型机,自动油炸丸子机专利号ZI88102121.0档次较高,但结构复杂,效率不高,大小不可调。有的丸子机功能单一如鱼丸机只能做鱼丸,肉丸机只能做肉丸。
本实用新型自动丸子机目的在于克服以上不足之处,生产一类效率高,可调整,用途广的丸子机,以适应各种大中小产量客户需要。
本实用新型自动丸子机的技术方案是,自动丸子机由自动成型部分、自动炸煮部分、自动捞出器、加热及稳控系统、液面自控系统、自动加油系统、电子记数显示装置、以及机电传动控制部分组成。它的成型部分由均压定量挤出器和成型器组成,均压定量挤出器的结构是,一个方筒形糊仓,糊仓下部装有挤出料管,挤出料管水平穿过糊仓前后两面,两端向外伸出,前端伸入成型器体进料侧孔内,并与之配合,后端伸出部分管内穿入一推料管,推料管作水平往复直线运动。挤出料管在糊仓内部的部分有一段向上开口为进料口,挤出料管上面糊仓中部装一齿辊(齿辊端面与齿轮相似故称齿辊),齿辊在生产中作匀速转动,齿辊将其糊仓内上部分与下部的糊馅隔开,挤出丸糊不受糊仓上部丸糊多少所产生的压力的影响,故称为均压齿辊。以上诸件构成均压定量挤出器。挤出料经挤出料管由推料棒推入成型器。成型器的结构是,它的成型器体是一个上下垂直的筒形器件,中心是一个圆筒形的内腔,它的下部有一个与内腔垂直相贯的侧孔,内腔内装一成型棒模,棒模下部模型为一个球冠形,棒模在偏心(或曲柄)连杆机构的拖动下做上下垂直往复运动,与均压定量挤出器互相协作,将一个个糊丸推入锅里,挤出料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它与成型器的数量是一致的,每一个挤出料管推料棒与一套成型器构成一套成型头,我们叫它“头”,因而一台机可有一头或多头的成型装置以适应不同要求,而它的糊仓、齿辊却只有一个。它的自动炸煮部分是一个自动炸煮锅,自动炸煮锅的结构是,它由三环体锅体、多孔转盘、迷宫、浆叶、漏掌式自动捞出器涌道构成,如果它的自动炸煮锅仅由三环体锅体、多孔转盘两部分构成(不要迷宫、浆叶、漏掌式自动捞出器),它与本文所述的成型部分结合,则可构成一种半自动丸子机。三环体锅体的结构如下它的内环是一个向上突出的圆筒形套筒,套在中心支柱上,圆筒下部向外伸展形成一环行平锅底,侧面向上一个环行圈形成一个环行的平底锅。它的外环是一个与环行平底锅相似的环行平底锅,只是外缘高度较低,它是一个储液箱,可设辅助结构,如烟道,它的上部有捞出器涌道隔开,下部则与捞出器涌道的溢流孔相通,捞出器涌道上部分设有溢流孔,溢流孔的上口既锅内液面的高度,锅内多余的液体将由此溢流孔流入储液箱,以保证锅内液面保持一定的高度,,它与液泵形成液面自动控制装置,液泵是用来将储液箱的加热介质提到锅内,中间有管路系统支持,若不设捞出器则无此涌道。多孔转盘的结构是,中心是一个圆筒形套筒,套筒套在三环体锅体向上突出的圆筒芯子外面,套筒上部外侧装有浆叶,浆叶下部开口处与迷宫上部的环行圆圈上缘部分相配合,但不相接触,套筒的下部向外是一个环行的、有许多微孔的多孔转盘,多孔转盘的边缘向上翘起,并与锅内腔有很小的能使其自由转动的间隙。迷宫装在多孔转盘的上面,浆叶的下面,它是控制丸子在锅内按规律运动的主要部件,它的结构是一个倒过来的漏斗形,只是它的上面漏斗形的圆管的直径很大,像一个环行圆圈,它大过多孔转盘中心套筒处直径很多,并与其形成一个环行空间,上口的环行圆圈上缘卡在浆叶下面的,由内向外的第一个开口内。倒漏斗的上面锥面上向上可根据需要设二道或多道环行圆圈,这些环行圆圈的上缘都在一个等高线上,卡在浆叶的开口内,并不相接触。这些环行圆圈之间以及最里面的环行圆圈与多孔转盘套筒之间形成一个个环行涌道,这些环行涌道,由弧板在同一个半径径向线的部位将其每一个涌道的环行内圈与环行外圈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好象螺旋线一样的通道,各弧板间的外圈处则开成豁口,即为内外涌道的连接涌道,直到与捞出器涌道相接,它的各个弧板的上缘是在一个等高线上,它的高度在液面以下略低于浆叶的下线,能使浆叶在其上面顺利通过。迷宫的边缘,糊仓入口处要开一孔,以便成型的糊丸入锅。自动捞出器是一个回旋体,它由八个漏掌互相联结在轮架的外面组成,它的前面装有一个个有两叶片的拨轮,将熟了的丸子拨入捞出器的漏掌内,由捞出器翻出锅外。,它是一个带拨轮的漏掌式自动捞出器。有关本机的温度控制装置,电子记数装置,自动加油系统以及机电传动控制装置均系常规技术,本文不予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的效果是,可以系列生产各种规模的自动丸子机和半自动丸子机以适应各种用户需要。


如下图1、自动丸子机总体结构的俯视图。
图2、自动丸子机的总体结构纵向中心立面剖视图。图1的A-A剖视图。
图3、捞出器立面剖视图,C-C剖试图。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列作进一步详述
图1、自动丸子机的总体结构俯视图,本图是一种三个头的自动丸子机,图2是自动丸子机的总体结构纵向立面剖视图,即图1的A-A向剖视,为了明白期间图1、图2同时叙述图中糊仓<4>内装有水平向均压齿辊<19>,糊仓<4>下部装有挤出料管<2>,共三根,挤出料管<2>内穿有推料棒<1>,也是三根,挤出料管<2>在料仓内部分向上开一入料口<38>,挤出料管<2>前端伸出部分插入成型器<7>的侧孔内,成型器<7>也是三个头,成型器<7>上面装有成型棒模<40>和棒模架<6>,棒模架<6>由偏心连杆机构<25>和<3>拖动,<5>是液泵及其管路装置。<8>是三环体锅体底座、<20>是锅体支架,<28>是中心立轴,中心立轴<28>是由蜗轮<9>拖动旋转,底座<8>装在底板<18>上,<10>是三环体锅体。三环体锅体<10>中心向上突出的圆筒芯子外面外套有多孔转盘<11>的套筒部分,这个套筒部分上端面固定在中心立轴<28>上并随其转动,多孔转盘<11>的套筒部分的上部装有水平的4支浆叶<12>,浆叶<12>下面,多孔转盘<11>的侧面和上面是迷宫<13>,迷宫<13>固定在三环体锅体<10>的内壁上。迷宫在图1中的a、b、c表示的是迷宫的弧板,ab之间bc之间的间隙即是所开的豁口。①、②、③则分别是第一涌道,第二涌道,第三涌道,④为捞出器涌道,<14>是支架板,<15>是捞出器拨轮,<16>是漏掌式捞出器,<17>是电仪柜,<18>是底板,<36>是外皮装饰层,<22>是糊仓支架,<24>、<26>、<27>、<29>、<39>、<41>是拖动推料棒<1>的偏心连杆机构极其支持件,<25>是拖动成型棒模<40>的偏心连杆机构,<23>是变速箱。
图3、捞出器立面剖视图即C-C剖视图,图中架轮<3>中心是捞出器轴<32>,架轮<3>外面装有互相连接的八只漏掌<30>围成一周。<29>即为下隔板<35>端头处形成的溢流口,拨轮<15>由拨叶<34>和轮轴<33>构成。
权利要求1.本实用新型自动丸子机,它由自动成型部分、自动炸煮部分、自动捞出器、加热及温控系统、液面自控系统、加油(水)系统、电子数字记数显示装置以及机电动力传动控制部分组成,其特征是,它的自动成型部分由均压定量挤出器和成型器构成,均压定量挤出器的结构是一个方筒形糊仓、糊仓下部装有挤出料管,挤出料管穿过糊仓前后两端伸出,前端伸入成型器体侧孔内,后端穿入推料棒,挤出料管在糊仓内的部分,有一段向上开口,糊仓的中部,挤出料管的上面装一齿辊。
2.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丸子机其特征是它的自动炸煮部分是一个自动炸锅,自动炸锅的结构是,三环体炸锅中心向上突出的园筒芯子外面外套有多孔转盘的套筒部分,多孔转盘的套筒部分固定在中心立轴上并随其转动,多孔转盘的套筒部分的侧面和上面是迷宫,迷宫固定在三环体炸锅的内壁上,迷宫的上面,多孔转盘的套筒部分上部侧面装有4只浆叶,多孔转盘的下部外周缘与三环体炸锅内壁之间有一个能使其自由转动间隙。
3.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动丸子机其特征是它的炸煮部分的自动炸锅的结构是三环体自动炸锅中心向上突出的园筒芯子外面外套有多孔转盘的套筒部分,多孔转盘的套筒部分固定在中心立轴上并随其转动,多孔转盘的下部外周缘与三环体炸锅内壁之间有一个能使其自由转动间隙。
4.据权利要求1和2所述,自动丸子机其特征是它的自动炸煮部分的自动炸锅的迷宫的边缘,糊仓入口处要开一孔,以便成型后的糊丸顺利入锅。
专利摘要自动丸子机属炊事机械,它用来油炸和水煮各种素肉鱼丸,由于要自动连续生产,它包括以下环节,自动成型部分、自动炸煮部分、自动捞出部分、油温自控部分、液面自控系统、自动加油系统、电子记数显示装置以及机电传动装置。它的自动成型部分由均压定量挤出器与成型器组成。它的自动炸煮部分由三环体锅体、多孔转盘、迷宫、浆叶构成。如果自动炸煮部分不装迷宫和浆叶,不装三环体锅体和多孔转盘组成,不装自动捞出器则构成半自动丸子机。它的自动捞出部分是带拨轮的漏掌式自动捞出器。本技术可以按规格大小系列化生产制造大、中、小型各种生产能力的自动与半自动丸子机。
文档编号A23P1/00GK2607930SQ02235829

公开日2004年3月31日 申请日期2002年5月16日 优先权日2002年5月16日
发明者李林增 申请人:李林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