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装叠合式禽笼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465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拼装叠合式禽笼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拼装叠合式禽笼,尤指一种利用禽笼相对应构合片衔接面设有嵌接槽沟并向上端或两侧突出之嵌接轴,将具有嵌接轴的两侧构合件略向内弯曲,使其嵌设于上下构件两侧上端的嵌接槽沟,形成一可折动叠合状态,使具有嵌接轴的前后构件下端依序分别嵌接于底座部突出嵌接槽成为可折动状,而其上端的嵌接槽即各自嵌合于上座部向外突出的嵌接轴形成一立体型禽笼而勿需使螺钉等衔接,不使用时可以任意叠合,减少空间体积,并可随时拆卸更新之拼装叠合式禽笼装置总成。
<二>背景技术传统式之可供作为运输用禽笼,系作成固定方式,当搬运或收藏时因其所形成的体积大,占有空间大,甚难处理。一般之折叠式箱体大都采用铰链或扣钩作为折合与组装之用,惟该等构造仅适合于可供钉结之木质或铝铁皮材料者为限,其他如藤制品或塑胶成型品即无以奏效,由于此种箱体需得利用钉锤等工具将该等材料以铰链钉设衔接,在制作上,必需浪费大量人工,加之装设速度缓慢,影响生产率的提高。
再者,钉设或衔接成箱体后,即成为固定型,如箱体中某一块或某一部分因损坏或受污秽而拟更换新品时,即无从更新,非整体报废不可,所以此种传统式固定式禽笼很不实用,极待改进。
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拆卸叠合成小体积,且折叠后体积较小且较平均方便于搬运及收藏。其拼装构件宜用塑胶成型,并藉由各构件上下侧的嵌接轴及槽沟相互嵌合形成可折动叠合状态,免用工具及螺钉可依单一动作迅速组卸,构造简单且牢固,可大批量生产。<三>发明内容1、一种拼装叠合式禽笼,包括一密闭型的底板部,铰接于上下板四隅角突缘沟槽之两侧板,及嵌系于底板部前后缘之沟槽和搭扣于上板前后缘突出之系扣及系钩所构成。其特征在于,两侧板上下端两侧之突轴系分别铰接于上下板四隅角突缘嵌槽,形成一可折合的通口式四方箱体,前后板下端之系钩即分别嵌接于底板的突缘沟槽,而上端部突缘系孔系嵌接于上板部系扣,构成一整体之禽笼。
2、其中两侧板与前后板系呈对称,且每一隔板及上板皆备有通风口。
3、其中所述之各隔板为彼此可单独存在,且可分别铰接于上下板突缘嵌槽及沟槽,相互牵制形成一坚固的叠合式禽笼。
4、其中在上板部前方设有一开口部,另由一小门板嵌接于该开口部后侧缘且搭扣于上板前缘的突扣上,构成一可供启闭自如的小门。
5、其中该等构合元件为塑胶之单一模塑品件。
6、其中该等构合元件亦可由其他材料制作。
本发明其优点是禽笼组装折叠自如,且其折叠操作可依单一而迅速之动作完成,遇部分配件损坏时可立即予以替换更新,不必全部废弃,其使用价值大为提高。
<四>
图1本实用新型组合成型后的立体图。
图2本实用新型叠合后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前、后隔板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两侧板单元片示意图。图中标号如下1、2、3、4、5、6板片 31沟槽 311系槽 11、51、61系钩521、621系孔 14、32、52、62、121突缘12开口部 122突扣 13门片 131、132嵌轴141槽孔15纵横突纹 16洞孔 17系扣18平板型系钩 21框架 22支架 222突轴221突出轴 33隔板 53(63)长方格54(64)菱形孔穴<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单元禽笼,包括一笼体胚料,其中有四片所述笼体隔板板片1、2、3、4,其两端分别铰接形成为一体,并可相互折叠叠合与竖立,且于底板3的前后端缘分别设有沟槽31,在该沟槽31的相对内侧设有一系槽311,藉由前后相对隔板板片5、6下端之系钩51、61,分别嵌接于系槽311之内,形成可折合状态,该隔板板片5、6的上端缘设有系孔521、621…之突缘52、62…,依次嵌接或扣持于上板片1前端之系钩11…上,构成一种可装卸自如且可折叠的完整禽笼。
上述禽笼之构合元件为塑胶模塑片,因本身具有可挠性,故其搭接扣合皆可由扳弯元件利用其弹性恢复力,将各元件侧缘之嵌接笋槽相互嵌合榫接,并由其搭扣榫合之诸片板相互牵制形成可资开启及拆卸之单独完整的叠合式禽笼。
本实用新型其禽笼的叠合情形如图2所示,于上板部板片1前端部具有一开口部12,于该开口部12的后端外侧缘设有一圆形槽孔之突缘121、121,且在上板板片1前框中央部设有并列突扣122,门片13之后两翼及前端中央分别设有嵌轴131、131、132,其中后两侧嵌轴131、131系铰接于突缘121、121内侧槽孔,形成可折合状态,而前端嵌轴132即搭扣于突扣122上,形成自由启闭状。上板片1之四隅角具有下垂突缘14…,并彼此相对开设槽孔141…,在该板片1上具有纵横突纹15可作为补强之用,预留之洞孔16供作通风之需,上隔板板片1之前后端缘部设有相对应的L型系扣17、17及平板型系钩18,该二遮板(即二前后隔板板片)5、6,并无顺序差异,可相互换用。其他如两侧板板片2、4系彼此呈对称状态,于其上下框架21的延伸部设有一圆条形支架22,呈有两端突出轴221…,可分别铰接于上底板板片1、3四隅边角上端之突缘14…,32,…成为可资折合状态。底板部板片3为一密闭底面隔设有一隔板33,用以承接鸡只所排泄的粪便。前后隔板板片5、6的形状构造如图3所示,其下端部相对应地设有一系钩51、61,且于其上端部分别设有系孔521、621…之突缘52、62,并于其中央部设有长方格53(63)而上方则凿开有并列之菱形孔穴54(64),除作为通风孔使用外更兼具有装饰上的效果。隔板板片5、6系钩51、61系依次嵌接于底板部板片3前后端缘之沟槽31内侧面的系槽311,形成为折动状态,其上端部之突缘52、62系孔521、621即各自搭扣于上板1前后侧缘之系扣17、17及平板型系钩18,相互间之构合元件彼此牵制固定成一整体的禽笼,且前后隔板板片5、6可将卸扣反折重叠于底板板片3的背面,相铰接之箱体可以折叠而与反折在底板板片3背面的前后隔板板片5、6形成为一扁平状,减少所占空间体积,方便于空笼运输及储放收藏。
上述之方形沟槽31复兼具有禽笼本体的垫脚使用。
至于本实用新型拼装折叠式禽笼的组合方式如下所述,先将两侧板板片2、4下端侧之突出轴221…分别铰接于底板板片3两侧端之沟槽31孔穴,再使其上端侧突轴222铰接于上板部板片1四隅角突缘14…,亦即铰接后之禽笼方格体形成可折合状态,其次使前后隔板板片5、6下部之系钩51、61嵌接铰合于底板前后端缘之沟槽31,将上端部的嵌接槽突缘52、62钩结于上板前后侧缘之系扣17、17及平板型系钩18,上板部板片1门片13的后两侧之嵌轴131、131即分别铰接于开口部12后侧突缘121、121槽孔,把前端嵌轴132搭扣于突扣122上,即可将禽笼组卸完成。折叠时仅需将搭扣于笼本体前后隔板板片5、6扣持于上板系扣17、17扳拉反折叠置于底板板片3背部,禽笼本体部即可折合成扁平状,方便于储放搬运。
权利要求1.一种拼装叠合式禽笼,包括一密闭型的底板部,铰接于上下板四隅角突缘沟槽之两侧板,及嵌系于底板部前后缘之沟槽和搭扣于上板前后缘突出之系扣及系钩所构成;其特征在于两侧板上下端两侧之突轴分别铰接于上下板四隅角突缘嵌槽,形成一可折合的通口式四方箱体,前后板下端之系钩即分别嵌接于底板的突缘沟槽,而上端部突缘系孔系嵌接于上板部系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装叠合式禽笼,其特征在于其中,两侧板与前后板系呈对称,且每一隔板及上板皆备有通风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装叠合式禽笼,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之各隔板为彼此单独存在,且可分别铰接于上下板突缘嵌槽及沟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装叠合式禽笼,其特征在于其中,在上板部前方设有一开口部,另由一小门板嵌接于该开口部后侧缘且搭扣于上板前缘的突扣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装叠合式禽笼,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等构合元件为塑胶之单一模塑品件。
专利摘要一种拼装叠合式禽笼,包括一密闭型的底板部,铰接于上下板四隅角之突缘沟槽之两侧板,及嵌系于底板部前后缘之沟槽和搭扣于上板前后缘突出之系扣及系钩所构成。其特征在于两侧板上下端两侧之突轴系分别铰接于上下板四隅角突缘嵌槽,形成一可折合的通口式四方箱体,前后板下端之系钩即分别嵌接于底板的突缘沟槽,而上端部突缘系孔系嵌接于上板部系扣,构成一整体之禽笼。其中两侧板与前后板系呈对称,且每一隔板及上板皆备有通风口。其中所述之各隔板为彼此可单独存在,且可分别铰接于上下板突缘嵌槽及沟槽,相互牵制形成一坚固的叠合式禽笼。其中该等构合元件为塑胶之单一模塑品件亦可由其他材料制作。禽笼组装折叠自如,遇部分配件损坏时可立即予以替换更新,不必全部废弃,其使用价值大为提高。
文档编号A01K31/06GK2575980SQ0228160
公开日2003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11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11日
发明者王琼惠 申请人:王琼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