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71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驱虫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虫组合物,包含米尔倍霉素(milbemycin)衍生物(第一成分)和第二成分作为活性成分;和使用它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已经知道米尔倍霉素或阿凡曼菌素(avermectin)系列化合物对多种寄生虫具有优异的杀虫活性,不过,本发明的由下式(I)代表的米尔倍霉素衍生物、包含它的组合物和它们的生物活性按照惯例是未知的。
发明的公开本发明人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目的是获得一种组合物,在口服给药和局部给药时对多种内寄生虫和外寄生虫表现强大的活性,外寄生虫例如跳蚤,消化道寄生虫,例如蛔虫,内寄生虫例如丝虫,其结果是已经发现了包含特定米尔倍霉素衍生物和第二成分、例如吡喹酮类作为活性成分的组合物表现优异的驱虫活性,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涉及驱虫组合物,包含一种或多种第一成分,选自由式(I)代表的米尔倍霉素衍生物 (其中R1代表甲基、乙基、异丙基或仲丁基;R2代表乙酰基、甲氧基乙酰基、三氟乙酰基、氰基乙酰基或甲磺酰基)或其盐,和一种或多种第二成分,选自由吡喹酮类、fipronil类、苯并咪唑类和新类烟碱(neonicotinoides)组成的组,作为活性成分;和使用它的方法。
作为本发明活性成分并且由上式(I)代表的化合物是在口服给药和局部给药时对多种内寄生虫和外寄生虫表现强大活性的化合物,外寄生虫例如跳蚤,消化道寄生虫例如蛔虫,内寄生虫例如丝虫。
作为本发明活性成分的化合物(I)中,(1)R1优选地是甲基或乙基,(2)R2优选地是甲氧基乙酰基。
作为本发明活性成分的化合物(I)中,优选的是R1是甲基或乙基,R2是甲氧基乙酰基。
作为本发明活性成分的化合物(I)的代表性化合物例如可以引用下表所述化合物,不过化合物(I)不限于这些化合物。
另外,表格中的“Me”代表甲基,“Et”代表乙基,“iPr”代表异丙基,“sBu”代表仲丁基。
表1 化合物R1R2No.
1 EtMeCO2 EtCF3CO3 EtNCCH2CO4 EtMeOCH2CO5 EtMeSO26 MeMeCO7 MeCF3CO8 MeNCCH2CO9 MeMeOCH2CO10 MeMeSO211 iPr MeCO12 iPr CF3CO13 iPr NCCH2CO14 iPr MeOCH2CO15 iPr MeSO216 sBu MeCO17 sBu CF3CO18 sBu NCCH2CO19 sBu MeOCH2CO20 sBu MeSO2
作为本发明活性成分的化合物(I)中,优选的化合物是所例举的第1、2、3、4、5、6、7、9、10、13、14、15、16、17、19和20号化合物,更优选的化合物是所例举的第1、3、4、5、6、7、9和10号化合物,进一步更优选的化合物是所例举的第1、3、4、5、9和10号化合物。
若作为本发明活性成分的化合物(I)或其盐在分子内具有不对称碳原子,则可以存在立体异构体,它是R构型或S构型,这两种个别的异构体和它们按任意比例的化合物都包括在本发明中。这样一种立体异构体例如可以使用旋光分离的起始化合物或旋光分离合成的化合物(I)加以合成,如果需要的话利用通常的旋光分离方法或分开方法。
作为本发明活性成分的化合物(I)或其盐可以形成溶剂化物,这样一种溶剂化物盐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活性成分中。例如,若置于大气中或者重结晶,化合物(I)可以吸收水,获得所吸收的水或者生成水合物,这类含水化合物的盐也包括在作为本发明活性成分的米尔倍霉素衍生物中。
作为本发明活性成分的吡喹酮类是对绦虫纲(Cestoidea)有效的化合物,而米尔倍霉素或阿凡曼菌素对其不太有效(Parasitorogy Today,Vol 1,No 1,10-17,1985),是由下式代表的化合物 (其中若n是1,则该化合物是吡喹酮,若n是2,则该化合物是依西太尔)。
作为本发明活性成分的fipronil类是对节肢动物、例如昆虫和螨具有瞬时效果的化合物,例如,由下式代表的fipronil(参见日本临时专利公报No.63-316771)
由下式代表的vaniliprole(参见日本临时专利公报No.10-338678) 和由下式代表的化合物 (其中若R是甲基,X是氯原子,则该化合物是acetprole,若R是乙基,X是三氟甲基,则该化合物是ethiprole)是已知的。除了这些以外,可以提到如WO 98/40359、WO 98/02042、WO 98/45274、WO98/28277、WO 98/28278、WO 98/28279、WO 99/31070、WO 00/62616、WO 01/07413或WO 01/00614所述的化合物。其中,优选的是fipronil和vaniliprole。
作为本发明活性成分的苯并咪唑类用作消化道寄生虫的驱虫剂,例如,阿苯达唑、氟苯达唑和甲苯达唑是已知的(The benzimidazoleanthelmintics-chemistry and biological activity,S.Sharma and S.Auzar,Progress in Drug Research Vol 27,85-161)。
至于作为本发明活性成分的新类烟碱,例如,imidacloprid、thiamethoxam、nitenpyram和acetamiprid是已知的。其中,imidacloprid用作跳蚤驱除剂,类似于fipronil类局部给药。
本发明的第二成分优选地是吡喹酮类或fipronil类,更优选吡喹酮、依西太尔或fipronil。
作为本发明活性成分的米尔倍霉素可以借助下示步骤A至D的方法加以制备。

其中R1和R2代表上述相同含义,X代表硝基或由式-NR2H代表的基团。
作为起始化合物的式(III)15-羟基米尔倍霉素衍生物是一种公知的化合物,如日本临时专利公报N0.60-158191所述。
步骤A步骤A中,在惰性溶剂中,在三氟甲磺酸——它是一种强有机酸——或三甲基甲硅烷基三氟磺酸酯的存在下,使化合物(III)与由下式代表的羧酸反应
生成由式(IV)代表的化合物。
三氟甲磺酸或三甲基甲硅烷基三氟磺酸酯的用量在原则上是催化量,不需要与化合物(III)重量相等。不过,依赖于所采用的羧酸的反应性,可以大幅改变用量。
此外,若向反应系统加入无机化合物粉末,则将在一定程度上加速反应,将得到良好的结果。作为这类无机化合物,可以提到金属盐,例如三氟甲磺酸铜、碘化亚铜、碘化锌、碘化钴和碘化镍;C盐;硅胶;和氧化铝,铜盐是优选的,例如三氟甲磺酸铜或碘化亚铜,碘化亚铜是最优选的。
若所用羧酸难溶于溶剂,则可以使用羧酸的甲硅烷基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这样一种方法,在三氟甲磺酸或其三甲基甲硅烷基酯作为催化剂的存在下,使羧酸与等量烯丙基三甲基硅烷反应,再向所得三甲基甲硅烷基酯溶液加入化合物(III)。
用在反应中的溶剂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它不抑制反应,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溶解原料即可。适合地,可以提到芳族烃,例如苯、甲苯和二甲苯;和卤代烃,例如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和氯仿。
反应温度从-10℃至100℃,优选0℃至50℃。反应时间主要因反应温度、起始化合物或所用溶剂的种类而异,一般从5分钟至6小时,优选10分钟至2小时。
步骤B步骤B中,在惰性溶剂的存在下,使化合物(IV)与还原剂反应,例如硼氢化钠,转化5-位羰基为羟基,生成由式(V)代表的化合物或作为本发明活性成分的化合物(I)。
所用还原剂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它是已知可还原羰基为羟基的还原剂即可,例如,它可以是金属硼氢化物,例如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锂,优选硼氢化钠。
作为反应的溶剂,可以使用任意溶剂无需特别限制,只要它不参与反应即可,尤其优选使用低级醇,例如甲醇、乙醇或丙醇;或醚,例如四氢呋喃或二甲氧基乙烷。
反应温度通常从0℃至50℃,反应时间通常从1小时至10小时。
步骤C步骤C中,在惰性溶剂中,还原化合物(V)的硝基,生成具有氨基的化合物,由式(VI)代表。
就硝基的还原而言,可以采用常用的方法。作为这类方法之一,可以提到使用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还原。作为用在反应中的催化剂的优选实例,可以提到披钯碳、披钯硫酸钡、氧化铂等。
作为适合用在反应中的溶剂,可以提到醇,例如甲醇或乙醇,醚,例如四氢呋喃或二噁烷,和酯,例如乙酸乙酯。
反应温度通常从10℃至80℃,反应时间通常从10分钟至5小时。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还原方法,可以提及的是在乙酸溶剂中用锌粉还原。
反应温度通常从0℃至室温,反应时间通常从30分钟至12小时。
作为更优选的还原方法,可以提及的是在镍催化剂的存在下用硼氢化钠还原。
作为镍催化剂,可以使用镍盐,例如氯化镍或溴化镍。优选的是这些镍盐的三苯膦配合物。
作为适合用在反应中的溶剂,例如可以提及的是醇,例如甲醇或乙醇,和醚,例如四氢呋喃或二噁烷。
反应温度通常从0℃至室温,反应时间通常为约10分钟至120分钟。
步骤D步骤D中,在惰性溶剂中,使由式(VI)代表的化合物的氨基与由式R2-OH(其中R2代表上述相同含义)代表的酸或其反应性衍生物反应,生成由式(I)代表的化合物,它是本发明的活性成分。
作为由式R2-OH代表的酸的反应性衍生物,可以提及的是常用在缩合反应中的那些,例如酰卤(酰氯、酰溴等)、酸酐、混合酸酐、活性酯或活性酰胺。
若使用由式R2-OH代表的酸,则使用脱水剂,例如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碘化2-氯-1-甲基吡啶鎓、对-甲苯磺酸或硫酸,优选地这样一种脱水剂是碘化2-氯-1-甲基吡啶鎓。脱水剂的用量通常从1至5当量,优选1至2当量,相对于由式R2-OH代表的酸而言。
所用溶剂没有特别限制,只要它不抑制反应,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溶解原料即可,例如,它可以是烃,例如己烷、石油醚、苯或甲苯;卤代烃,例如氯仿、二氯甲烷或1,2-二氯乙烷;醚,例如乙醚或四氢呋喃;酰胺,例如N,N-二甲基甲酰胺;亚砜,例如二甲基亚砜;腈,例如乙腈;和这些溶剂的混合物。优选的是二氯甲烷或1,2-二氯乙烷。
反应温度通常从-70℃至90℃,优选0℃至60℃。反应时间主要因反应温度、起始化合物、反应试剂或所用溶剂的种类而异,通常从15分钟至一昼夜,优选30分钟至6小时。
若上述反应性衍生物是酰卤,则反应优选地在碱的存在下进行。作为优选的碱,例如,可以提到有机碱,例如三乙胺、N,N-二甲基苯胺、吡啶、4-二甲氨基吡啶、1,5-二氮杂二环[4.3.0]壬烯-5(DBN)和1,8-二氮杂二环[5.4.0]十一碳烯-7(DBU)。
酰卤的用量通常从1至10当量,碱的用量通常从2至8当量,相对于化合物(VI)而言。
用在反应中的溶剂、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各自与使用羧酸本身时的条件相同。
反应温度通常从0℃至50℃,反应时间通常从5分钟至2小时。
上述每一步完成后,借助公知的方法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每一所需化合物,即化合物(IV)、(V)和(I),如果必要的话,再借助已知方法纯化,例如柱色谱法。
作为化合物(III)原料的天然米尔倍霉素及其衍生物是发酵产物,可以是任意的单一化合物或其混合物。因此,化合物(I)还可以被制成单一的化合物或其混合物。
可以将作为本发明活性成分的米尔倍霉素衍生物与作为另一种活性成分的第二成分按某一比例混合,制成适合于口服给药或局部给药的制剂。
作为米尔倍霉素衍生物与第二成分的组合,可以提到化合物(I)与吡喹酮类、化合物(I)与fipronil类和化合物(I)、吡喹酮类与fipronil类。进而,若使用多种化合物作为第二成分,化合物的掺合比例可以因组合方法和预期目的而异。例如,可以使用这样一种组合,若把化合物(I)视为1,则fipronil是0.2,吡喹酮是0.5,按重量比计。
本发明的组合物中,第二成分与化合物(I)的掺合比例因所用第二成分的种类和用途而异。例如,若第二成分是fipronil,则比例通常从0.1至5,优选0.2至1.0。若第二成分是吡喹酮,则比例通常从0.1至2,优选0.2至0.5。若第二成分是苯并咪唑,则比例通常从1.0至100,优选2.0至20。若第二成分是新类烟碱,则比例通常从0.2至10,优选0.5至2.0。另外,若使用多种化合物作为第二成分,则每一成分的掺合比例可以分别在上述范围内。
在本发明组合物用作动物或人的内与外驱虫剂时,它可以作为液体饮料被口服给药。液体饮料是适当的无毒性溶剂或水的溶液、悬液或分散体,其中含有悬浮剂,例如膨润土,和湿润剂或其他赋形剂。液体饮料一般还可以含有防沫剂。活性组分在饮用制剂、例如液体饮料中的含量通常从0.01至0.5%,按质量计,优选0.01至0.1%,按质量计。
若需要口服给以干燥固体单元剂型的本发明组合物,则通常采用含有所需量活性成分的胶囊剂、丸剂或片剂。这些剂型是这样制备的,将活性成分与适合的粉碎了的稀释剂、填充剂、崩解剂和/或粘合剂均匀混合,例如淀粉、乳糖、滑石、硬脂酸镁、植物胶等。这类单元剂量制剂可以在重量和杀虫剂含量上各不相同,依赖于所治疗的宿主动物物种、感染的程度、寄生虫的物种和宿主的体重。
若借助动物饲料给以本发明的组合物,则将组合物均匀分散在饲料中,用作顶部敷料或者以颗粒的形式使用。活性成分在最终饲料中的含量通常从0.0001至0.02%,按质量计,目的是实现所需的驱虫效果。
进而,可以将溶解或分散在液体载体赋形剂中的产品肠胃外给药至动物的前胃、肌肉或气管,或者借助皮下注射给药。就肠胃外给药而言,优选地将活性成分与适合的植物油混合,例如花生油或棉籽油。活性成分在这类制剂中的含量一般从0.05至50%,按重量计。
进而,另一种所需的给药方式是这样一种方法,其中将制备物溶于溶剂,直接给药至局部部位。关于这样一种溶剂,下列溶剂的使用是优选的醇,例如乙醇、异丙醇、油醇或苯甲醇;羧酸,例如月桂酸或油酸;酯,例如乙酸乙酯、肉豆蔻酸异丙酯或碳酸丙烯酯;亚砜,例如二甲基亚砜;或酰胺,例如N-甲基吡咯烷酮,它们已知可提高经皮吸收性,单独或者混合使用。
本发明中,活性成分的用量因所治疗的动物物种和寄生虫感染的类型与程度而异,通常从0.01至100mg、优选从0.5至50.0mg每1kg动物体重,口服给药是可取的。这样一种剂量可以分单次或多次给药,历经相对短的时间阶段,例如1至5天。
本发明组合物对多种内寄生虫或外寄生虫具有较高的驱虫活性,对由寄生在动物上的昆虫和寄生虫所导致的多种疾病表现优异的控制效果。
也就是说,本发明组合物对寄生在宠物或人上的跳蚤发挥优异的杀虫效果,作为跳蚤驱虫剂是极为有效的。
至于所针对的跳蚤,可以提到猫(木节)头蚤、犬(木节)头蚤等。
在兽医领域,本发明组合物可以用于对抗多种有害的动物寄生虫(内寄生虫和外寄生虫),例如昆虫和蠕虫。作为这些动物寄生虫的实例,可以提到胃蝇属、螯蝇属、啮毛虱属、红猎蝽属、皮下蝇属、狂蝇属、血虱属等。进而,本发明组合物对寄生在动物上的硬蜱科、皮刺螨科、疥螨科、隐缘蜱科、Dermanyssid和痒螨科具有优异的杀螨活性。
本发明组合物作为动物和人用驱虫剂具有优异的杀寄生虫活性,尤其可有效对抗感染家畜、家禽和宠物的线虫,例如猪、绵羊、山羊、牛、马、狗、猫和家禽。作为这类线虫,例如可以提到血茅线虫属、毛圆线虫属、胃线虫属、细颈线虫属、库柏线虫属、蛔虫属(Ascaris)、Bunostomum、结节线虫属、夏氏线虫属、鞭虫属、圆线虫属、Trichonema、网尾线虫属、毛细线虫属、异刺线虫属、弓蛔虫属、蛔虫属(Ascaridia)、尖尾线虫属、钩口线虫属、钩虫属、弓蛔线虫属和Parascaris。尤其是,细颈线虫属、库柏线虫属和结节线虫属的某些种攻击肠,而血茅线虫属和胃线虫属的某些种寄生于胃,网尾线虫属的寄生虫可以见于肺,本发明组合物也表现对抗这些寄生虫的活性。进而,属于丝虫科和Setariidae的寄生虫可以见于其他组织和器官,例如心脏、血管和皮下与淋巴组织。本发明组合物也表现对抗这些寄生虫的活性。
本发明组合物也表现对抗绦虫和吸虫的活性。作为绦虫,例如可以提到犬复孔绦虫、巨颈绦虫、猪肉绦虫、牛肉绦虫、缩小膜壳绦虫、Moniezia benedeni、阔节裂头绦虫、猬裂头绦虫、细粒棘球绦虫和多腔棘球绦虫,作为吸虫,可以提到肝片吸虫、大片吸虫、卫氏并殖吸虫、布氏姜片虫、胰阔盘吸虫、体腔阔盘吸虫、中国支睾吸虫、日本裂体吸虫、埃及裂体吸虫和曼森氏裂体吸虫。
本发明组合物也可用于对抗感染人类的寄生虫,作为人消化道寄生虫,例如可以提到钩口线虫属、板口线虫属、蛔虫属、类圆线虫属、毛线虫属、毛细线虫属、鞭虫属和蛲虫属。
本发明化合物也表现对抗下列寄生虫的活性丝虫科的吴策线虫属、Brugia、盘尾丝虫属、恶丝虫属、罗阿丝虫属和龙线属,它们见于血液或除消化道以外的其他组织和器官,在医学上有重要意义;Deacunculus科龙线属寄生虫和类圆线虫属与毛线虫属寄生虫,它们在特定状态下可以寄生于肠道以外,尽管它们本来是肠寄生虫。
实施发明的最佳方式尽管下面参照参考例和试验例详细解释本发明组合物,不过本发明组合物并不限于此。
参考例113-[1-(4-甲氧基乙酰氨基苯基)环戊烷羰基氧基]-5-羟基米尔倍霉素A4(IR1=Et,R2=MeOCH2CO,化合物No.4)(1)13-[1-(4-硝基苯基)环戊烷羰基氧基]-5-氧代米尔倍霉素A4(IVR1=Et,X=NO2,步骤A)向1-(4-硝基苯基)环戊烷羧酸(10.13g,40.0mmol)的二氯甲烷(150ml)悬液加入三氟甲磺酸(0.18ml),在氮气流中搅拌20分钟。向所得透明的反应溶液加入15-羟基-5-氧代米尔倍霉素A4(5.57g,10.0mmol),进一步继续搅拌30分钟。反应完成后,将反应溶液倒入4%碳酸氢钠水溶液,然后用乙酸乙酯萃取。将萃取后的溶液用4%碳酸氢钠水溶液和水洗涤,经硫酸镁干燥,然后除去溶剂。所得残余物含有13-[1-(4-硝基苯基)环戊烷羰基氧基]-5-氧代米尔倍霉素A4,无需进一步纯化即可用于下一步。
(2)13-[1-(4-硝基苯基)环戊烷羰基氧基]-5-羟基米尔倍霉素A4(VR1=Et,步骤B)将步骤A所得5-氧代衍生物溶于甲醇(200ml),在-40℃下向其中加入硼氢化钠(1.52g,40mmol)和三氟化硼-乙醚加合物(两滴),搅拌10分钟。反应完成后,加入乙酸乙酯(400ml)。将混合后的溶液用水洗涤三次,然后经无水硫酸钠干燥。在减压下除去溶剂。所得残余物经过硅胶柱色谱纯化(洗脱剂乙酸乙酯/己烷=1/1),得到6.79g 13-[1-(4-硝基苯基)环戊烷羰基氧基]-5-羟基米尔倍霉素A4。
NMR光谱(400MHz)δ(ppm)8.16(2H,d,7.9Hz),7.53(2H,d,J=7.9Hz),5.70-5.90(2H,m),5.37(1H,s),5.25-5.40(3H,m),4.84(1H,d,J=10.6Hz),4.67 and 4.63(2H,AB-q,J=14.4Hz),4.28(1H,m),4.07(1H,s),3.94(1H,d,J=6.4Hz),3.55(1H,m),3.25(1H,m),3.02(1H,m),1.88(3H,s),1.29(3H,s),0.99(3H,t,J=7.3Hz),0.82(3H,d,J=6.5Hz),0.77(3H,d,J=6.4Hz).
(3)13-[1-(4-氨基苯基)环戊烷羰基氧基]-5-羟基米尔倍霉素A4(VIR1=Et,步骤C)将(2)所得硝基衍生物溶于乙酸乙酯(100ml),向该溶液加入氯化镍(II)的三苯膦配合物(1.12g,1.7mmol),在冰冷却下历经10分钟向其中逐渐加入硼氢化钠(100mg,2.6mmol)。搅拌10分钟后,向反应溶液加入乙酸乙酯(70ml),然后用水洗涤三次,经无水硫酸钠干燥,然后在减压下除去溶剂。加入乙酸乙酯-己烷使所得残余物结晶,得到5.87g13-[1-(4-氨基苯基)环戊烷羰基氧基]-5-羟基米尔倍霉素A4,为晶体。
熔点235-239℃NMR光谱(400MHz)δ(ppm)7.16(2H,d,J=8.6Hz),6.65(2H,d,8.6Hz),5.77-5.84(2H,m),5.44(1H,s),5.32-5.43(3H,m),4.84(1H,d,J=10.5Hz),4.70和4.73(2H,AB-q,J=14.5Hz),4.33(1H,m),4.13(1H,s),4.00(1H,d,J=6.2Hz),3.54(1H,m),3.30(1H,m),3.09(1H,m),1.92(3H,s),1.36(3H,s),1.01(3H,t,J=7.3Hz),0.87(3H,d,J=6.5Hz),0.82(3H,d,J=6.5Hz).
(4)13-[1-(4-甲氧基乙酰氨基苯基)环戊烷羰基氧基]-5-羟基米尔倍霉素A4(IR1=Et,R2=MeOCH2CO,化合物No.4,步骤D)将(3)所得氨基衍生物溶于四氢呋喃(60ml),然后在-30℃下加入吡啶(0.52ml,6.4mmol)和甲氧基乙酰氯(0.58ml,6.2mmol),搅拌10分钟。反应完成后,向反应溶液加入乙酸乙酯(250ml),连续用0.5mol/l枸橼酸溶液、水、4%碳酸氢钠水溶液和水洗涤,然后经无水硫酸钠干燥,然后在减压下除去溶剂。所得残余物经过硅胶柱色谱纯化(洗脱剂乙酸乙酯/己烷=2/1),得到4.38g所需化合物。
NMR光谱
(400MHz)δ(ppm)8.20(1H,s),7.49(2H,d,J=8.6Hz),7.29(2H,d,J=8.6Hz),5.77(1H,m),5.74(1H,m),5.39(1H,s),5.27-5.37(3H,m),4.80(1H,d,J=10.5Hz),4.68和4.64(2H,AB-q,J=14.5Hz),4.28(1H,m),4.08(1H,s),4.01(2H,s),3.95(1H,d,J=6.4Hz),3.54(1H,m),3.51(3H,s),3.25(1H,m),3.01(1H,m),2.64(2H,m),2.32(1H,d,J=8.1Hz),1.87(3H,s),0.96(3H,t,J=7.3Hz),0.82(3H,d,J=6.5Hz),0.76(3H,d,J=6.5Hz).
参考例213-[1-(4-乙酰氨基苯基)环戊烷羰基氧基]-5-羟基米尔倍霉素A4(IR1=Et,R2=MeCO,化合物No.1)按照与参照例1(4)相同的方式,除了在参照例1(4)中使用乙酸酐代替甲氧基乙酰氯以外,制备标题化合物(步骤D收率89.8%)。
NMR光谱(400MHz)δ(ppm)7.41(2H,d,J=8.6Hz),7.27(2H,d,8.6Hz),5.70-5.80(2H,m),5.39(1H,s),5.25-5.40(3H,m),4.80(1H,d,J=10.6Hz),4.64和4.68(2H,AB-q,J=14.2Hz),4.28(1H,dd,J=6.3 and 8.4Hz),4.07(1H,s),3.95(1H,d,J=6.3Hz),3.54(1H,m),3.25(1H,m),3.01(1H,m),2.61(2H,2),2.33(1H,d,J=8.4Hz),1.87(3H,s),1.58(3H,s),0.96(3H,t,J=7.3Hz),0.82(3H,d,J=6.5Hz),0.76(3H,d,J=6.5Hz).
参考例313-[1-(4-氰基乙酰氨基苯基)环戊烷羰基氧基]-5-羟基米尔倍霉素A4(IR1=Et,R2=NCCH2CO,化合物No.3)按照与参照例1(4)相同的方式,除了在参照例1(4)中使用氰基乙酰氯代替甲氧基乙酰氯以外,制备标题化合物(步骤D收率89.8%)。
NMR光谱
(400MHz)δ(ppm)7.68(1H,s),7.42(2H,d,J=8.7Hz),7.33(2H,d,8.7Hz),5.72-5.77(2H,m),5.39(1H,s),5.28-5.37(3H,m),4.81(1H,d,J=10.6Hz),4.64和4.68(2H,AB-q,J=14.5Hz),4.29(1H,m),4.07(1H,s),3.95(1H,d,J=6.2Hz),3.55(2H,s),3.52(1H,m),3.25(1H,m),3.01(1H,m),2.62(2H,2),2.32(1H,d,J=8.2Hz),1.87(3H,s),0.96(3H,t,J=7.3Hz),0.82(3H,d,J=6.5Hz),0.76(3H,d,J=6.5Hz).
参考例413-[1-(4-甲磺酰氨基苯基)环戊烷羰基氧基]-5-羟基米尔倍霉素A4(IR1=Et,R2=MeSO2,化合物No.5)按照与参照例1(4)相同的方式,除了在参照例1(4)中使用甲磺酰氯代替甲氧基乙酰氯以外,制备标题化合物(步骤D收率88.2%)。
NMR光谱(400MHz)δ(ppm)7.32(2H,d,J=8.7Hz),7.14(2H,d,8.7Hz),6.47(1H,s),5.70-5.80(2H,m),5.39(1H,s),5.25-5.37(3H,m),4.80(1H,d,J=10.6Hz),4.64和4.68(2H,AB-q,J=14.0Hz),4.28(1H,dd,J=6.4和8.2Hz),4.07(1H,s),3.95(1H,d,J=6.4Hz),3.54(1H,m),3.25(1H,m),3.01(1H,m),2.93(3H,s),2.62(2H,2),2.33(1H,d,J=8.2Hz),1.87(3H,s),0.96(3H,t,J=7.3Hz),0.82(3H,d,J=6.5Hz),0.74(3H,d,J=6.5Hz).
参考例513-[1-(4-甲氧基乙酰氨基苯基)环戊烷羰基氧基]-5-羟基米尔倍霉素A3(IR1=Me,R2=MeOCH2CO,化合物No.9)(1)13-[1-(4-氨基苯基)环戊烷羰基氧基]-5-羟基米尔倍霉素A3(VIR1=Me,步骤A至C)按照与参照例1(1)至(3)相同的方式,除了在参照例1中使用15-羟基-5-氧代米尔倍霉素A3代替15-羟基-5-氧代米尔倍霉素A4以外,得到13-[1-(4-氨基苯基)环戊烷羰基氧基]-5-羟基米尔倍霉素A3。
NMR光谱
(400MHz)δ(ppm)7.11(2H,d,J=8.5Hz),6.60(2H,d,8.5Hz),5.71-5.78(2H,m),5.38(1H,s),5.25-5.40(3H,m),4.80(1H,d,J=10.6Hz),4.65和4.68(2H,AB-q,J=13.9Hz),4.28(1H,m),4.08(1H,s),3.95(1H,d,J=6.1Hz),3.59(2H,宽-s),3.52(1H,m),3.18-3.26(2H,m),2.57(2H,m),1.87(3H,s),1.31(3H,s),1.13(3H,d,J=6.4Hz),0.83(3H,d,J=6.5Hz),0.77(3H,d,J=6.6Hz).
(2)13-[1-(4-甲氧基乙酰氨基苯基)环戊烷羰基氧基]-5-羟基米尔倍霉素A3(IR1=Me,R2=MeOCH2CO,化合物No.9,步骤D)按照与参照例1(4)相同的方式,使用(1)所得氨基衍生物,得到标题化合物(收率92.3%)。
NMR光谱(400MHz)δ(ppm)8.21(1H,s),7.49(2H,d,J=8.6Hz),7.29(2H,d,8.6Hz),5.71-5.78(2H,m),5.38(1H,s),5.24-5.36(3H,m),4.80(1H,d,J=10.6Hz),4.64和4.68(2H,AB-q,J=13.7Hz),4.28(1H,m),4.07(1H,s),4.01(2H,s),3.95(1H,d,J=6.3Hz),3.51(3H,s),3.50(1H,m),3.18-3.26(2H,m),2.61(2H,m),1.87(3H,s),1.28(3H,s),1.13(3H,d,J=6.3Hz),0.83(3H,d,J=6.6Hz),0.76(3H,d,J=6.5Hz).
试验例1口服试验将参考例1化合物(5mg/kg)和吡喹酮(1.25mg/kg)包封在明胶内,以制备预定量口服试验制剂。另外,使用每一单独的参考例1化合物和单独的fipronil制备对照制剂,也进行试验。
将制剂对自然感染犬复孔绦虫(Dipylidium Caninum)和犬弓蛔虫(Toxocara Canis)的狗(每一试验位置两只狗)口服给药一次。另外,在药物给药前三天,借助排泄到粪便中的犬复孔绦虫节片确认被犬复孔绦虫感染。在药物给药前不久借助排泄到分辨中的犬弓蛔虫卵确认被犬弓蛔虫感染。药物给药后第10天,对狗进行尸体检查,计数存活的犬复孔绦虫和犬弓蛔虫的数量。
结果,参考例1化合物和吡喹酮的同时使用有效地杀灭两种寄生虫犬复孔绦虫和犬弓蛔虫。相形之下,参考例1化合物的单独使用有效地杀灭犬弓蛔虫,不过对杀灭犬复孔绦虫无效。进而,吡喹酮的单独使用有效地杀灭犬复孔绦虫,不过对杀灭犬弓蛔虫无效。
试验例2外涂试验(螨杀灭试验)将参考例1化合物(10g)与fipronil(3.8g)混合。将该混合物溶于苯甲醇与碳酸亚丙酯的混合溶剂(9∶1),以便总体积为100ml,进一步加入0.05%BHT,制备外涂试验制剂。进而,作为对照,使用每一单独的参考例1化合物和单独的fipronil制备制剂,也进行试验。
将上述外涂试验制剂滴在自然感染螨的每只狗(每一试验位置两只狗)的颈后部,剂量为5mg/kg参考例1化合物。每只狗中,在滴加给药后三天检查螨感染。
结果,参考例1化合物和fipronil的同时使用有效治疗螨感染,即使fipronil的治疗剂量很小也是如此。相形之下,参考例1化合物的单独使用对治疗螨感染无效。进而,其中治疗剂量很小的fipronil的单独使用对治疗螨感染无效。
试验例3外涂试验(跳蚤杀灭试验)使用预先感染猫跳蚤的猎兔犬(4至7月龄,四只狗),在感染后三天计数从每只狗体表收集的跳蚤数量,测定每只狗的感染比率(通常70至90%)。按照与试验例2相同的方式,将外涂试验制剂滴加至每只狗的肩胛间,剂量为5mg/kg参考例1化合物。在给药后第7天、第21天和第28天,使每只狗感染100只猫跳蚤,在感染后第三天计数从狗体表收集的跳蚤数量。从给药前后的感染比率测定杀灭比率。
结果,在给药后第7天、第21天和第28天没有从试验狗体表收集到跳蚤,即使在给药后28天杀灭比率也是100%。相形之下,在没有进行同时给药的组中,四只狗都观察到感染比没有显著改变。
工业实用性本发明组合物对广泛的内寄生虫和外寄生虫具有较高的杀灭活性,对由寄生在动物上的昆虫和寄生虫所导致的多种疾病损伤表现优异的控制效果。
权利要求
1.驱虫组合物,包含一种或多种第一成分,选自由式(I)代表的米尔倍霉素衍生物 (其中R1代表甲基、乙基、异丙基或仲丁基;R2代表乙酰基、甲氧基乙酰基、三氟乙酰基、氰基乙酰基或甲磺酰基)或其盐,和一种或多种第二成分,选自由吡喹酮类、fipronil类、苯并咪唑类和新类烟碱组成的组,作为活性成分。
2.权利要求1的驱虫组合物,其中R1是甲基或乙基。
3.权利要求1或2的驱虫组合物,其中R2是甲氧基乙酰基。
4.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的驱虫组合物,其中该第二成分是吡喹酮类或fipronil类。
5.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的驱虫组合物,其中该第二成分是吡喹酮、依西太尔或fipronil。
6.杀灭内寄生虫和外寄生虫的方法,该方法口服或局部给以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的驱虫组合物。
全文摘要
驱虫组合物含有第一组分和第二组分作为活性成分,第一组分由一种或多种选自由通式(I)代表的化合物的成员等组成,第二组分由一种或多种选自吡喹酮类的成员等组成,(I)中R1是甲基等,R2是乙酰基等。
文档编号A01P5/00GK1592577SQ02823500
公开日2005年3月9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01年10月25日
发明者齐藤彰夫, 杉山阳子, 远山俊光, 难波俊彦 申请人:三共生命科技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