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舍外发酵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596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舍外发酵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舍外发酵床,所述发酵床上设有一组以上沿横向间隔排布的发酵组;每组发酵组包括若干个沿横向连续设置且呈纵向的发酵槽,两相邻的发酵组之间设有一用于储蓄粪污的储蓄池;每组发酵组的上方分别沿横向架设有一组对应的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与所述储蓄池相连通;还包括一用于翻抛发酵槽中垫料的翻抛机和用于传送所述翻抛机的传送机构;所述储蓄池经一粪污输送装置与猪舍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猪舍中的粪液搅拌后经喷淋管均匀喷洒在发酵槽上的垫料上,并通过翻抛机进行翻抛。通过在舍外设置的发酵床,堆肥灭菌,远离猪舍;而且使用机械统一翻抛,垫料与粪污充分混合,翻抛效果好,菌种分布均匀发酵效果好。
【专利说明】
一种舍外发酵床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猪粪发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舍外发酵床。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舍内发酵床都是直接在猪舍中内进行发酵,导致发酵过程中需要人工对猪舍进行逐个检查,对堆积区进行翻抛,如翻抛不彻底容易导致发酵床老化。,并且猪舍分散不利于灭菌易诱发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疾病等。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舍外发酵床,菌种分布均匀发酵效果好。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舍外发酵床,包括发酵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床体上设有一组以上沿横向间隔排布的发酵组;每组发酵组包括若干个沿横向连续设置且呈纵向的发酵槽,两相邻的发酵组之间设有一用于储蓄粪污的储蓄池;每组发酵组的上方分别沿横向架设有一排以上的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与所述储蓄池相连通;还包括一用于翻抛发酵槽中垫料的翻抛机和用于传送所述翻抛机的传送机构;所述储蓄池经一粪污输送装置与猪舍相连通。
[0005]进一步的,所述粪污输送装置包括伸入至猪舍内用于收集粪污的第一潜水栗、经管道与所述第一潜水栗相连通的搅拌池、用于将搅拌池中的搅拌液输入至所述储蓄池的第二潜水栗;所述喷淋管经一引流管与所述储蓄池相连通。
[0006]进一步的,所述搅拌池中部设有一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底部周侧设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杆的顶部经一电机驱动。
[0007]进一步的,每个发酵槽上方对应的喷淋管上还分别设有一喷液阀门。
[0008]进一步的,所述翻抛机包括一横向的转动杆和沿横向交错设置于转动杆上的翻抛叶片,所述转动杆经一电机驱动旋转;所述翻抛机还经一支撑架与所述传送机构配合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一横向设置于所述发酵槽一端的横向传动机构和与所述发酵槽两侧配合连接的纵向传动机构。
[0010]进一步的,所述发酵槽底部铺设有垫料,所述垫料为按1:1比例混合的木肩和谷壳。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以下有益效果:将猪舍中的粪污搅拌后经喷淋管均匀喷洒在发酵槽上的垫料上,通过翻抛机翻抛使垫料与粪污充分混合,并能通过横向传动机构将翻抛机送至其他发酵槽。通过在舍外设置的发酵床,堆肥灭菌,远离猪舍;而且使用机械统一翻抛,垫料与粪污充分混合,翻抛效果好,菌种分布均匀发酵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一种舍外发酵床的制作方法附图
[001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一步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粪液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发酵槽;2-喷淋管;3-横向传动机构;4-转动杆;5-叶片;6_纵向传动机构;7-猪舍;8-第一潜水栗;9-搅拌池;I O-第二潜水栗;11-储蓄池;12-引流管;13-发酵床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2所不,本实施例的一种舍外发酵床,一种舍外发酵床,包括发酵床体13,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床体13上设有一组以上沿横向间隔排布的发酵组;每组发酵组包括若干个沿横向连续设置且呈纵向的发酵槽I,两相邻的发酵组之间设有一用于储蓄粪液的储蓄池11;每组发酵组的上方分别沿横向架设有一排以上的喷淋管2,所述喷淋管2与所述储蓄池11相连通;还包括一用于翻抛发酵槽I中垫料的翻抛机和用于传送所述翻抛机的传送机构;所述储蓄池11经一粪液输送装置与猪舍7相连通。
[0018]从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将发酵床移至猪舍7外,避免发酵过程中猪舍7中的猪引发呼吸道疾病或者皮肤疾病。使用机械统一翻抛,翻抛效果好,菌种分布均匀发酵效果好。目前养殖户舍外发酵床尚无建设标准,为寻求低廉高效解决商品育肥猪生产中的环保问题,同时为了规范发酵床建设,通过使用钢结构构建发酵床,按每头肉猪需要发酵床面积为0.6立方米的体积比例计算,以500头肉猪为例,垫料高度1.2-1.3m,则发酵床面积为230平方米。发酵槽I的侧壁采用砖墙分隔。
[00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粪液输送装置包括伸入至猪舍7内用于收集粪污的第一潜水栗8、经管道与所述第一潜水栗8相连通的搅拌池9、用于将搅拌池9中的搅拌液输入至所述储蓄池11的第二潜水栗10;所述喷淋管2经一引流管12与所述储蓄池11相连通。通过第一潜水栗8将猪舍7中的粪污统一收集至搅拌池9中,在搅拌池9中搅拌混匀,通过第二潜水栗1将搅拌池9中的混合均匀的粪污输送至储液池中,所述储液池经引流管12与喷淋管2相连通;实现粪污的喷淋发酵。所述引流管12经一三通与每个发酵槽I上方的喷淋管2分别连通。
[00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池9中部设有一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底部周侧设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杆的顶部经一电机驱动。
[0021 ]在本实施例中,每个发酵槽I上方对应的喷淋管2上还分别设有一喷液阀门。
[00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翻抛机包括一横向的转动杆4和沿横向交错设置于转动杆4上的翻抛叶片5,所述转动杆4经一电机驱动旋转;所述翻抛机还经一支撑架与所述传送机构配合连接。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一横向设置于所述发酵槽I一端的横向传动机构3和与所述发酵槽I两侧配合连接的纵向传动机构6。所述横向传动机构3和纵向传动机构6可以为横向设置和纵向设置的轨道,所述翻抛机架设于轨道上。
[002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酵槽I底部铺设有垫料,所述垫料为按1:1比例混合的木肩和谷壳。发酵床垫料最适宜的为木肩和谷壳按1:1比例混合后使用,如果木肩比较难找,那么木肩至少20%,稻壳、蘑菇渣或玉米/高粱秸杆(玉米芯)粉末80%之中的任意一二种就行。垫料的预发酵包括以下步骤:
[0025](I)菌种活化:将菌种与清水按1:10的比例稀释后,浸泡3小时;(2)垫料混匀:在发酵床中将以上物料(锯末、谷壳、菌液及干净水)充分混合均匀。(3)垫料湿度控制:在混匀的过程中,喷洒经进一步稀释的菌液,每平方约20kg粪污混匀。(4)预发酵:将所有垫料堆高成小山状,高度不低于I米。
[002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一种舍外发酵床,结构简单,发酵效果好,避免细菌交叉感染。
[0027]上列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舍外发酵床,包括发酵床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床体上设有一组以上沿横向间隔排布的发酵组;每组发酵组包括若干个沿横向连续设置且呈纵向的发酵槽,两相邻的发酵组之间设有一用于储蓄粪污的储蓄池;每组发酵组的上方分别沿横向架设有一组对应的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与所述储蓄池相连通;还包括一用于翻抛发酵槽中垫料的翻抛机和用于传送所述翻抛机的传送机构;所述储蓄池经一粪液输送装置与猪舍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舍外发酵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粪液输送装置包括伸入至猪舍内用于收集粪污的第一潜水栗、经管道与所述第一潜水栗相连通的搅拌池、用于将搅拌池中的搅拌液输入至所述储蓄池的第二潜水栗;所述喷淋管经一引流管与所述储蓄池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舍外发酵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池中部设有一搅拌杆,所述搅拌杆底部周侧设有搅拌叶片,所述搅拌杆的顶部经一电机驱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舍外发酵床,其特征在于:每个发酵槽上方对应的喷淋管上还分别设有一喷液阀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舍外发酵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抛机包括一横向的转动杆和沿横向交错设置于转动杆上的翻抛叶片,所述转动杆经一电机驱动旋转;所述翻抛机还经一支撑架与所述传送机构配合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舍外发酵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一横向设置于所述发酵槽一端的横向传送机构和与所述发酵槽两侧配合连接的纵向传送机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舍外发酵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酵槽底部铺设有垫料,所述垫料为按1:1比例混合的木肩和谷壳。
【文档编号】A01K1/015GK205694863SQ201620357651
【公开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请日】2016年4月26日
【发明人】康永松
【申请人】厦门康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