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收蒜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725阅读:4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收蒜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辅助机具,更详细地讲,涉及一种收获大蒜的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收获大蒜时还没有一种能代替人工劳作的工具,尤其是大面积收蒜时,如用铲子手工掘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效率高的收蒜器。
本实用新型拟解决所述的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该种收蒜器,包括机架和铲刀,机架的前端设有牵引钩及定位调整装置,机架的后下方设有铲刀,其特征是所述的铲刀由定位立刀、双翼铲、稳定板及散土板组成;双翼铲的头部有尖角,两翼片外侧设刀刃,两翼片之间有一夹角,夹角张口朝下;定位立刀切角为锐角,垂直焊接在双翼铲中间的接缝上,双翼铲的尾部水平设置一稳定板,与稳定板成锐角设置散土板,散土板张角向后;所述的定位调整装置由定位清障板、及下端固定在定位清障板上而上端紧固在机架前端的调整杆组成;定位清障板由水平板和纵向立板组成,水平板的前端设有尖角,纵向立板的前侧面设有一斜面,调整杆固定在水平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机架与铲刀柄之间设有T型加强杆,可以增加机架和铲刀柄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收蒜器在带庄稼的地块使用时可用四轮拖拉机作动力,在无套种地块使用时任何动力均可,平稳且准确的把蒜铲下来,工作效率高,而且该装置结构简单,造价低,经济实用,适于推广。
以下结合附图
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双翼铲,3稳定板,4散土板,5定位立刀,6定位清障板,7尖角,8调整杆,9牵引钩,10斜面,11加强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该收蒜器包括机架1和铲刀,机架的前端设有牵引钩9及定位调整装置,机架1的后下方设有铲刀。
所述的铲刀由定位立刀5、双翼铲2、稳定板3及散土板4组成。双翼铲2的头部有尖角7,两翼片外侧设刀刃,两翼片之间有一夹角,夹角张口朝下。定位立刀5切角为锐角,垂直焊接在双翼铲2中间的接缝上。双翼铲2的尾部水平设置一稳定板3,与稳定板3成锐角设置散土板4,张角向后。
所述的定位调整装置由定位清障板6及下端固定在定位清障板6上而上端紧固在机架1前端的两根调整杆8组成。定位清障板6由水平板和纵向立板组成,水平板的前端设有尖角7,纵向立板的前侧面设有一斜面10,调整杆8固定在水平板上。
为了提高机架1和铲刀柄的强度,机架1与铲刀柄之间设有一T型加强杆11。
使用时,将牵引绳挂在牵引钩9上,拉动牵引绳使其前进,一人手扶机架的两个扶手,以掌握前进的方向。定位立刀5位于相邻行距之间,前端的定位清障板6清理障碍物,双翼铲2插入地下将相邻两行大蒜铲下,铲下的大蒜站立在土壤中,然后人工清理掉包覆大蒜的土壤即可。如在带庄稼的地里,可用四轮拖拉机作动力,如在无套种的地块中使用,可用任何动力。
权利要求1.一种收蒜器,包括机架和铲刀,机架的前端设有牵引钩及定位调整装置,机架的后下方设有铲刀,其特征是所述的铲刀由定位立刀、双翼铲、稳定板及散土板组成;双翼铲的头部有尖角,两翼片外侧设刀刃,两翼片之间有一夹角,夹角张口朝下;定位立刀切角为锐角,垂直焊接在双翼铲中间的接缝上,双翼铲的尾部水平设置一稳定板,与稳定板成锐角设置散土板,散土板张角向后;所述的定位调整装置由定位清障板、及下端固定在定位清障板上而上端紧固在机架前端的调整杆组成;定位清障板由水平板和纵向立板组成,水平板的前端设有尖角,纵向立板的前侧面设有一斜面,调整杆固定在水平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收蒜器,其特征是机架与铲刀柄之间设有T型加强杆。
专利摘要一种收蒜器,属于农用机具技术领域。它包括机架和铲刀,机架的前端设有牵引钩及定位调整装置,机架的后下方设有铲刀,所述的铲刀由定位立刀,双翼铲稳定板及散土板组成;所述的定位调整装置由定位清障板及下端固定在定位清障板上而上端紧固在机架前端的调整杆组成。它解决了目前在收蒜过程中尤其是大面积收蒜时,人工劳作效率低,收的蒜质量也不高的问题。该种收蒜器使用方便,可以人力牵引,也可用四轮拖拉机作动力,工作效率高而且结构简单,造价低,易制作,适于推广,特别适于大面积收蒜。
文档编号A01D13/00GK2776012SQ200420098
公开日2006年5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26日
发明者刘瑞礼 申请人:刘瑞礼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