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蚕兼营综合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382238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林蚕兼营综合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林业种植、养植技术领域,是一种林蚕兼营综合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在中国东北广大地区有大量天然低质次生柞木林,目前对低质柞木林没有理想的科学经营方式,只是原始的单一抚育改造生产方法,将柞木砍伐后种植人工树苗,如红松、云杉等针叶树应当避免强光直接照射,需要蔽荫,幼林抚育管理复杂,并且培育种植品种单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管理、能够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林蚕兼营综合生产方法。
本发明是利用柞树生长周期短,初期生长快的特点,砍伐后使其在原根孽萌生幼柞树,再次形成萌生柞树林,在柞树幼林冠下营造针叶蔽荫树种,如红松、云杉等,人为形成复层林。在幼林抚育生产同时,对天然萌生幼柞树选优管护,使其重新恢复天然柞树林群落,继而在柞树上放养柞蚕,冠下抚育人工幼林,实现林业、蚕业共同发展的综合生产经营方式。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如下
1、冬季砍伐天然次生柞木林生长的全部柞树,待春季原根孽萌生幼柞树苗时,在林地原柞树根孽之间的空地处种植针叶树苗。
2、柞树苗生长到二十至五十厘米高度时,对柞树进行选优管护。
3、柞树苗生长到五十至一百厘米高度时,在柞树上放养柞蚕。
其中所述的种植针叶树苗间距可以是两米乘两米,每公顷种植二千株,作为用材林,树苗间距可以是五米乘十米,每公顷种植六百株,作为种子园,所述的选优管护是指对萌生的幼柞树挑选个体生长较好的幼树选留,放蚕量为五公顷放一把蚕,一把蚕为十五万粒,为国家标准。本生产方法最适于红松种子园。
本发明保护了生物种群和生物的多样性,培育了优质针阔混交林后备森林资源及速生丰产林,使林木资源得到了优化组合配置。柞蚕排泄物增加了林地有机肥料,加快可有枯枝落叶层分解,强化了土壤通透性使林冠下人工幼树幼苗健康生长,为培育优质林提供营养条件。柞树放养蚕可以在短期内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方法种植的针叶苗木比现有方法种植的苗木每年高度增加一点三公分,每公顷放养蚕获得直接经济效益两千一百元,节约抚育幼林生产成本两千元,幼林抚育管理简单。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中国长白山地区选五公顷天然低质次生柞木林,冬季全部砍伐,待春季原根孽萌生幼柞树苗时,在林地原柞树根孽之间的空地处均匀种植一万株红松树苗用材林,待柞树苗生长到四十厘米高度时,对柞树进行选优管护,待柞树苗生长到七十厘米及以上高度时,在柞树上放养一把柞蚕。
在中国长白山地区选十公顷天然低质次生柞木林,冬季全部砍伐,待春季原根孽萌生幼柞树苗时,在林地原柞树根孽之间的空地处均匀种植六千株红松树苗,做为种子园,待柞树苗生长到四十厘米高度时,对柞树进行选优管护,待柞树苗生长到七十厘米及以上高度时,在柞树上放养两把柞蚕。
权利要求
1.一种林蚕兼营综合生产方法,是砍伐天然低质次生柞木林,使其在原根孽萌生幼柞树,再次形成萌生柞树林,在柞树幼林冠下营造针叶蔽荫树种,人为形成复层林,使其重新恢复天然柞树林群落,继而在柞树上放养柞蚕,冠下抚育人工幼林。
2.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林蚕兼营综合生产方法,方案如下(1)、冬季砍伐天然次生柞木林生长的全部柞树,待春季原根孽萌生幼柞树苗时,在林地原柞树根孽之间的空地处种植针叶树苗;(2)、柞树苗生长到二十至五十厘米高度时,对柞树进行选优管护;(3)、柞树苗生长到五十至一百厘米高度时,在柞树上放养柞蚕。
全文摘要
一种林蚕兼营综合生产方法,涉及林业种植、养植技术领域,首先砍伐天然低质次生柞木林,使其在原根孽萌生幼柞树,再次形成萌生柞树林,在柞树幼林冠下营造针叶蔽荫树种,人为形成复层林,使其重新恢复天然柞树林群落,继而在柞树上放养柞蚕,冠下抚育人工幼林。本发明方法种植的针叶苗木比现有方法种植的苗木每年高度增加十三毫米,每公顷放养蚕获得直接经济效益两千一百元,节约抚育幼林生产成本两千元,幼林抚育管理简单。
文档编号A01G23/00GK1748495SQ20051001721
公开日2006年3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1日
发明者王春, 杜文国 申请人:杜文国, 王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