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带式的蚕室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输送带式的蚕室,在结构上包括:蚕室的正上方及末端分别设置有蚕网(1)和除沙滚刷(2),其特征是:所述的蚕室是输送带(4)式的,位于蚕室正上方的蚕网(1)可上下运动及抖动,而除沙滚刷(2)可做旋转运动将废料推送至废料回收盒(5)里待处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输送带式的蚕室,可为蚕宝宝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并且能解决大规模蚕桑养殖不易处理蚕沙的难题。
【专利说明】一种输送带式的蚕室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清除蚕沙并消毒的蚕室,尤其是一种输送带式的蚕室。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饲养蚕清除蚕沙采用人工作业将蚕宝宝捡离蚕室,接着清扫蚕沙等废料,待清扫完毕铺洒石灰粉消毒,然后将蚕宝宝移回蚕室。这种除沙方式不但增加人工劳动力,并且不能实现完整的消毒,甚至在抓拾过程中容易出现抓伤、抓死蚕的情况。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出一种输送带式的可清除蚕沙并消毒的蚕室,以降低人工劳动力,提闻清除香沙及消毒的效率。
[0004]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拟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5]在结构上包括:蚕室的正上方及末端分别设置有蚕网和除沙滚刷,其特征是:所述的蚕室是输送带式的,位于蚕室正上方的蚕网可上下运动及抖动,而除沙滚刷可做旋转运动将废料推送至废料回收盒待里处理。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0007]同传统的框架式或广铺式的蚕室相比,本实用新型利用蚕的生理习性——向上进食,诱使蚕宝宝爬上蚕网实现蚕宝宝与蚕室分离,蚕沙等废料随输送带传递并经除沙滚刷推送至回收盒里,然后对循环过来的输送带面洒石灰粉以消毒蚕室,这样便完成了对蚕室的除沙及消毒,并且基本不会对蚕宝宝造成伤害,为蚕宝宝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8]图1示意了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实例;
[000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图。
[0010]1:蚕网;2:除沙滚刷;3:基体;4:输送带;5:废料回收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12]输送带4式蚕室的正上方及末端分别设置有蚕网I和除沙滚刷2,位于蚕室正上方的蚕网I可上下运动及抖动,而除沙滚刷2可做旋转运动将废料推送至废料回收盒5里待处理。
[0013]根据附图,当需要除蚕沙时,可在蚕网I上铺上桑叶,然后将蚕网I降至铺在输送带4上的蚕宝宝上,利用蚕的向上进食的习性,可诱使蚕宝宝爬上蚕网I进食,上升蚕网I从而实现蚕宝宝与蚕室的分离;然后转动输送带4,蚕沙等废料随输送带传递至输送带末端并经除沙滚刷2将蚕沙等废物推至回收盒里5待处理;然后对循环而来的输送带4面铺洒石灰粉及紫外线照射进行消毒;消毒完成后,下降并抖动蚕网I即可使蚕宝宝重新回到蚕室,实现了对蚕沙清除及蚕室消毒的功能,可为蚕宝宝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并且能解决大规模蚕桑养殖不易处理蚕沙的难题。
【权利要求】
1.一种输送带式的蚕室,在结构上包括:蚕室的正上方及末端分别设置有蚕网(I)和除沙滚刷(2),其特征是:所述的蚕室是输送带(4)式的,位于蚕室正上方的蚕网(I)可上下运动及抖动,而除沙滚刷(2)可做旋转运动将废料推送至废料回收盒(5)里待处理。
【文档编号】A01K67/04GK203575390SQ201320791759
【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4日
【发明者】龚洪亮 申请人:龚洪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