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扎眼式空中压条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5685阅读:27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腊梅扎眼式空中压条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腊梅繁殖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通过对环剥口上方的腊梅枝条皮部通过扎眼促使其迅速生根的空中压条技术。
背景技术
腊梅空中压条繁殖的成功率很低,其主要原因是腊梅对枝条环剥口上方枝条的营养供应仅能维持2月,在此期间若环剥口上方的新根尚未长出,此枝条将干枯死去。由于这个原因,腊梅的繁殖主要依赖于树基萌蘖枝的分蔸和播种育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腊梅扎眼式空中压条法,以大幅度提高腊梅空中压条的成活率。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于4~7月期间,在用于空中压条的腊梅枝条的环剥口上沿以上5cm以内的区域内,用锥子对枝条的皮部扎眼,扎眼的密度为2~3个/cm2,锥子的尖端成三棱形,锥杆的直径为5~8mm,其中三棱形尖端部分的长度为锥杆直径的1~1.5倍,扎眼的手法是先用锥尖垂直穿透枝条的皮部,并深入木质1~5mm后将锥子旋转90°~120°后抽出,接着按常规的空中压条的包扎法用塑料薄膜将1~1.5kg泥土包裹于环剥口上沿以上15cm以内的部位,自包扎泥土起,3个月后将枝条自环剥口下沿切断,去掉捆扎绳和薄膜后再定植。
采用上述方案可收到如下显著效果 1、由于腊梅环剥口上沿的膨大部分表面光滑,难以形成新根的着生点,加之腊梅本身就是难生根树种,所以造成空中压条生根难,而本方案可使环剥口上沿以上区域产生多处点状伤口,愈合后的新生组织在湿润泥土的刺激下会自然形成乳突状物,随着乳突状物尖端的不断延伸,从而衍变为新根,所以这些乳突状物为新根的形成提供了大量的着生点。
2、由于枝条的皮部具有较强的弹性,所以若用普通圆尖锥子扎眼,待拔出锥尖后,眼子将迅速闭合,而且在几天之内就完全愈合,所以难以形成乳突状的愈合组织,而本方案采用三棱锥,并且在深入木质后旋转90°~120°,可确保愈合组织形成乳突状,并能在皮部创口愈合前穿越皮部,从而形成新根。
3、采用本方案能使腊梅枝条环剥口上方扎眼区域于1月后长出新根,从而完全消除了被环剥腊梅枝条枯死的危险,使腊梅空中压条的成功率达到90%以上。
权利要求
1、一种腊梅扎眼式空中压条法,其特征是于4~7月期间,在用于空中压条的腊梅枝条的环剥口上沿以上5cm以内的区域内,用锥子对枝条的皮部扎眼,扎眼的密度为2~3个/cm2,锥子的尖端成三棱形,锥杆的直径为5~8mm,其中三棱形尖端部分的长度为锥杆直径的1~1.5倍,扎眼的手法是先用锥尖垂直穿透枝条的皮部,并深入木质1~5mm后将锥子旋转90°~120°后抽出,接着按常规的空中压条的包扎法用塑料薄膜将1~1.5kg泥土包裹于环剥口上沿以上15cm以内的部位,自包扎泥土起,3个月后将枝条自环剥口下沿切断,去掉捆扎绳和薄膜后再定植。
全文摘要
腊梅空中压条的成功率很低,其原因在于腊梅枝条环剥口上方生根慢,以致于造成被环剥枝条的枯死,本发明提供一种腊梅扎眼式空中压条法,通过用三棱锥在环剥口以上部位扎眼,从而提供了大量的新根着生点,使环剥口上方提前生根,从而避免了被环剥枝条的干枯,使腊梅空中压条的成功率达到90%以上。
文档编号A01G17/00GK1922984SQ200610021668
公开日2007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6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29日
发明者梁德富 申请人:四川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