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腿玉米定距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82阅读:10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单腿玉米定距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农业机械,具体说是一种单腿玉米定距播种机。
2、背景技术现有的单腿玉米播种机下料仓只有一个种料仓,肥料在其耕地时就已经施下,这种旧技术使得肥料的肥效达不到最大利用,造成很大的浪费,而且需要不同距离的定距时,难以调节,本实用新型不但种料和肥料一起一遍播完,而且下料辊上所设计的种料孔和肥料孔的中心距离也设计的非常科学,绝对不会使肥料压盖在种料上把种料烧坏。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提供单腿玉米定距播种机,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播种、施肥不能一遍完成的缺陷,而且可以容易调节不同的定距。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单腿玉米定距播种机,结构包括机架、料仓、主动轮、机腿和传动机构,扶柄设置在机架后侧上端,料仓设置在机架的中间部位,机腿通过下料漏斗设置在料仓的下方,机架的前端设置有主动轮,在主动轮轴上还装有拴绳架,传动机构包括前链轮、后链轮和链条,主动轮依次通过前链轮、链条和后链轮与下料轴相连,在机腿和机架之间还设置有机腿支撑杆。
料仓通过隔板分为种料仓和肥料仓。
下料辊穿套于下料轴上,并且分别在种料仓和肥料仓中的下料辊上开设种料孔和肥料孔。
种料孔和肥料孔之间的中心错牙距离为1-2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单腿玉米定距播种机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种肥分仓,种料和肥料一起一遍播种完,省时省力省人工,而且种料孔和肥料孔设计科学,不会烧坏种子,还可以通过调节主动轮、前链轮、后链轮和实现不同的定距。


附图1为单腿玉米定距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单腿玉米定距播种机的料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说明书附图1和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的单腿玉米定距播种机作以下详细地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单腿玉米定距播种机,结构包括机架(2)、料仓(17)、主动轮(8)、机腿(4)和传动机构,扶柄(1)设置在机架(2)后侧上端,料仓(17)设置在机架(2)的中间部位,机腿(4)通过下料漏斗(3)设置在料仓(17)的下方,机架(2)的前端设置有主动轮(8),在主动轮(8)轴上还装有拴绳架(7),传动机构包括前链轮(6)、后链轮(16)和链条(9),主动轮(8)依次通过前链轮(6)、链条(9)和后链轮(16)与下料轴相连,在机腿(3)和机架(2)之间还设置有机腿支撑杆(5)。
料仓(17)通过隔板(11)分为种料仓(12)和肥料仓(10)。
下料辊(15)穿套于下料轴上,并且分别在种料仓(12)和肥料仓(10)中的下料辊(15)上开设种料孔(13)和肥料孔(14)。
种料孔(13)和肥料孔(14)之间的中心错牙距离为12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单腿玉米播种机,主动轮和前后链轮的设计尺寸为种植玉米恰好最佳值的尺寸,通过各级传动,下料辊转动循环一圈为相邻两株玉米的最佳距离,所以称为定距播种机,当然这个距离亦可以通过调节主动轮或者前链轮或者后链轮的大小来实现其他的定距大小。
权利要求1.单腿玉米定距播种机,其特征是结构包括机架(2)、料仓(17)、主动轮(8)、机腿(4)和传动机构,扶柄(1)设置在机架(2)后侧上端,料仓(17)设置在机架(2)的中间部位,机腿(4)通过下料漏斗(3)设置在料仓(17)的下方,机架(2)的前端设置有主动轮(8),在主动轮(8)轴上还装有拴绳架(7),传动机构包括前链轮(6)、后链轮(16)和链条(9),主动轮(8)依次通过前链轮(6)、链条(9)和后链轮(16)与下料轴相连,在机腿(3)和机架(2)之间还设置有机腿支撑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腿玉米定距播种机,其特征是料仓(17)通过隔板(11)分为种料仓(12)和肥料仓(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腿玉米定距播种机,其特征是下料辊(15)穿套于下料轴上,并且分别在种料仓(12)和肥料仓(10)中的下料辊(15)上开设种料孔(13)和肥料孔(1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单腿玉米定距播种机,其特征是种料孔(13)和肥料孔(14)之间的中心错牙距离为1-2厘米。
专利摘要单腿玉米定距播种机,结构包括机架、料仓、主动轮、机腿和传动机构,扶柄设置在机架后侧上端,料仓设置在机架的中间部位,机腿通过下料漏斗设置在料仓的下方,机架的前端设置有主动轮,在主动轮轴上还装有拴绳架,传动机构包括前链轮、后链轮和链条,主动轮依次通过前链轮、链条和后链轮与下料轴相连,在机腿和机架之间还设置有机腿支撑杆。本实用新型的单腿玉米定距播种机和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特点,种肥分仓,种料和肥料一起一遍播种完,省时省力省人工,而且种料孔和肥料孔设计科学,不会烧坏种子,还可以通过调节主动轮、前链轮、后链轮来实现不同的定距。
文档编号A01C7/18GK2870423SQ20062008001
公开日2007年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0日
发明者李继江, 李士云, 李玉龙 申请人:李继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