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除狼毒复配除草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4915阅读:7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除狼毒复配除草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配除草剂,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防除狼毒的复配除草剂。
背景技术
在我国造成草原退化的五大因素中,毒草化已是继荒漠化之后的第二大严重危害草原的因素。在青海省3636.9万hm2天然草场面积中,退化草地面积530×104hm2,毒杂草型退化草地为262.11×104hm2,占49.5%,其中狼毒发生面积73.94×104hm2,占毒杂草型退化草地面积的28.2%。狼毒属瑞香科,俗称“馒头花”,是目前青海省天然草地危害最为严重的恶性毒草之一,其生长势强,繁殖快,夏季枝繁叶茂,与优良牧草争空间、土壤、水分、营养等,抑制了优良牧草的生长,使优良牧草比例下降,毒杂草增多。不可食草和毒草逐渐取代优良牧草成为群落优势种,大面积的草地已失去利用价值,导致草畜矛盾日趋严重;另外,由于狼毒全株有毒,牛羊易发生误食造成死亡。狼毒的大面积发生加快了草地逆向演替的速度,生态系统呈恶性循环,使退化草地治理难度加大。
目前防除狼毒主要是用单一的草甘磷、2,4-D、使它隆等药剂,且已有在先专利作了除狼毒方面的发明,但这些药剂用药靶标性差,对其他阔叶牧草伤害较大,破坏了草场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了草场牧草单一,导致家畜营养不平衡,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高选择性的专用防除狼毒的复配化学除草剂--防除狼毒复配除草剂。
本发明防除狼毒复配除草剂是由下述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2,4-D丁酯46-94%;3,5,6三氯-2-吡啶基氧乙酸5-50%;辅助剂为明胶0.5-2%;十八烷基磺酸钠0.5-2%;制备工艺为先将2,4-D丁酯加入容器中,再缓缓加入3,5,6三氯-2-吡啶基氧乙酸,边加边搅拌,最后加入辅助剂明胶和十八烷基磺酸钠,充分混匀,装瓶,密封即得产品。
本发明防除狼毒复配除草剂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防除狼毒复配除草剂主要是干扰植物激素平衡和核酸代谢,使植物的核酸和生长素过量,导致植物畸形生长,造成生长点肿大、扭曲;本发明除草剂内吸、传导性强,药剂能迅速从受药部位通过维管束传入根部,造成根部肿大,贮藏物消耗过多,使狼毒无法越冬,翌年根部全部腐烂、不能返青。
本发明与市场上应用的其它防除狼毒的除草剂相比,该除草剂具有高选择性、高效、安全、低残留的特点,防除效果可以达到95%以上,不仅对狼毒有很好的防除效果,而且对其它优良牧草安全,保护了草原的生物多样性。它是一种经济、有效且适宜大面积灭除狼毒的除草剂,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控制狼毒的危害,提高草地植物群落中优良牧草的数量和比例,使草地优良牧草的产量和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可以明显建立有益植物群落,从而达到生态修复,长久控制狼毒的目标,保障草地生物多样性的稳定,促进畜牧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选择性强本药剂靶标性专一,只对狼毒有效,对其它植物的无害,从而保护了草地的生物多样性,不破坏植物群落结构。
2、便于操作本药剂采用常规、常量喷雾,不需使用特殊喷药器械。
3、用药量低每公顷用药量不超过900ml,降低了成本。
4、低毒、低残留本药剂半衰期不超过50天。
5、高效、速效施药2小时后即发生反应,狼毒开始萎焉,生长受到抑制,防效达95%以上。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防除狼毒复配除草剂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本发明一种防除狼毒复配除草剂是由下述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2,4-D丁酯46-94%;3,5,6三氯-2-吡啶基氧乙酸5-50%;辅助剂为明胶0.5-2%;十八烷基磺酸钠0.5-2%;制备工艺为先将2,4-D丁酯加入容器中,再缓缓加入3,5,6三氯-2-吡啶基氧乙酸,边加边搅拌,最后加入辅助剂明胶和十八烷基磺酸钠,充分混匀,装瓶,密封即得产品。
所述的2,4-D丁酯的浓度为72%;所述的3,5,6三氯-2-吡啶基氧乙酸的浓度为61.6%。上述药剂及辅助剂混配时的温度为15-25℃。
本发明防除狼毒复配除草剂在冷凉、干燥环境条件下密封保存,保存期最长不能超过6个月。
实施例1。
本发明防除狼毒复配除草剂是由下述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
浓度为72%的2,4-D丁酯46%;浓度为61.6%的3,5,6三氯-2-吡啶基氧乙酸50%;辅助剂为明胶2%;十八烷基磺酸钠2%;制备工艺为在容器温度为15℃条件下,先将2,4-D丁酯加入容器中(禁用金属器具),再缓缓加入3,5,6三氯-2-吡啶基氧乙酸,边加边搅拌,最后加入辅助剂明胶和十八烷基磺酸钠,充分混匀,装瓶,密封即得产品。
实施例2。
本发明防除狼毒复配除草剂是由下述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浓度为72%的2,4-D丁酯94%;浓度为61.6%的3,5,6三氯-2-吡啶基氧乙酸5%;辅助剂为明胶0.5%;十八烷基磺酸钠0.5%;制备工艺为在容器温度为15℃条件下,先将2,4-D丁酯加入容器中(禁用金属器具),再缓缓加入3,5,6三氯-2-吡啶基氧乙酸,边加边搅拌,最后加入辅助剂明胶和十八烷基磺酸钠,充分混匀,装瓶,密封即得产品。
实施例3。
本发明防除狼毒复配除草剂是由下述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浓度为72%的2,4-D丁酯70%;浓度为61.6%的3,5,6三氯-2-吡啶基氧乙酸27.5%;辅助剂为明胶1.25%;十八烷基磺酸钠1.25%;制备工艺为在容器温度为15℃条件下,先将2,4-D丁酯加入容器中(禁用金属器具),再缓缓加入3,5,6三氯-2-吡啶基氧乙酸,边加边搅拌,最后加入辅助剂明胶和十八烷基磺酸钠,充分混匀,装瓶,密封即得产品。
实施例4。
本发明防除狼毒复配除草剂是由下述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浓度为72%的2,4-D丁酯91%;浓度为61.6%的3,5,6三氯-2-吡啶基氧乙酸8%;辅助剂为明胶0.5%;十八烷基磺酸钠0.5%;制备工艺为在容器温度为15℃条件下,先将2,4-D丁酯加入容器中(禁用金属器具),再缓缓加入3,5,6三氯-2-吡啶基氧乙酸,边加边搅拌,最后加入辅助剂明胶和十八烷基磺酸钠,充分混匀,装瓶,密封即得产品。
权利要求
1.一种防除狼毒复配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除狼毒复配除草剂是由下述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2,4-D丁酯46-94%;3,5,6三氯-2-吡啶基氧乙酸5-50%;辅助剂为明胶0.5-2%;十八烷基磺酸钠0.5-2%;制备工艺为先将2,4-D丁酯加入容器中,再缓缓加入3,5,6三氯-2-吡啶基氧乙酸,边加边搅拌,最后加入辅助剂明胶和十八烷基磺酸钠,充分混匀,装瓶,密封即得产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除狼毒复配除草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4-D丁酯的浓度为72%;所述的3,5,6三氯-2-吡啶基氧乙酸的浓度为61.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除狼毒复配除草剂,其特征在于上述药剂及辅助剂混配时的温度为15-25℃。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配除草剂,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防除狼毒的复配除草剂。本发明是由下列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2,4-D丁酯50-94%;3,5,6三氯-2-吡啶基氧乙酸5-50%;明胶0.5-2%;十八烷基磺酸钠0.5-2%;制备工艺先将2,4-D丁酯加入容器中,再缓缓加入3,5,6三氯-2-吡啶基氧乙酸,边加边搅拌,最后加入辅助剂明胶和十八烷基磺酸钠,充分混匀,装瓶,密封即得产品。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选择性强本药剂靶标性专一,对狼毒药效强,对其它植物的毒性低,从而保护了草地的生物多样性,不破坏植物群落结构。2.便于操作。3.用药量低,降低了成本。4.低毒、低残留。5.高效、速效防效达95%以上。
文档编号A01N39/04GK101019534SQ20071004866
公开日2007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16日
发明者王宏生, 周青平, 李宁, 刚存武, 曾辉, 杨春江 申请人: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