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侧枝中度修剪方法

文档序号:328710阅读:5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林木侧枝中度修剪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本植物的修剪方法,尤其是一种对林木侧枝的中度修剪、促进主干生长的方法。
背景技术
树木修剪,通常是剪去枝条的一部分。修剪目的在于获得良好的树体结构,以调节光照,合理分配养分,平衡树势,提高产量。其中果树和经济林修剪,是为了提高果实等产品的产量;用材林修剪,旨在增加主干部分产量——即木材蓄积量。
树木修剪的强度分为个三等级轻度修剪——剪去的部分≤枝条长度1/3;中度修剪——剪去的部分占枝条长度的1/3~2/3;重度修剪——剪去的部分≥枝条长度的2/3。
修剪,普遍应用于果树和经济林。对于用材林来说,历来都不修剪,只进行整枝;更不搞中度修剪和重度修剪。本人申请号200610050124.6的发明专利申请,是修剪技术创新,能使用材林木增产。但这只是一种轻度修剪,其修剪部分≤枝条长度的1/3,增产潜力有限。况且要从幼林期就开始修剪,见效较慢;还需要年年进行修剪,林内阳光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林木的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以往林木不修剪的习惯或只进行轻度修剪,影响成年林木光照条件和正常生长的弊病,提出一种进一步改善林木光照环境,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林木侧枝中度修剪方法。为此,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林木侧枝中度修剪方法,其特征是当林木刚进入郁闭期或即将郁闭时,从树冠外围剪去侧枝长度的1/3~2/3,对树干顶梢1~2年生部位不予修剪。塑造窄冠型树冠,增大树冠间隙,改善光照条件,大大提高树冠采光系数和光能利用效率,显著增加生物产量。
所述的林木侧枝中度修剪方法,其特征是在一次修剪后约过3年,当林木重新郁闭时,再进行下一次中度修剪。
所述的林木侧枝中度修剪方法,其特征是修剪后的侧枝留取长度约35~50cm。
所述的林木侧枝中度修剪方法,其特征是修剪定型树冠的纵剖面呈等腰梯形,修剪面与地面交角约85°。
本发明是对林木侧枝的中度修剪,旨在促进林木主干生长,增加树高和径粗生长量。
对林木侧枝修剪,修剪的对象是树干中下部侧枝,对树木梢部1~2年生部位不予修剪。
该林木侧枝的修剪,适宜时期是林木刚郁闭或即将郁闭时,适宜季节在早春树木尚在休眠时。
本发明之侧枝中度修剪方法,与果木、经济林修剪截然不同。前者修剪重在控制侧枝,塑造窄而长的高干型树冠,促进主干和径粗生长;后者重在控制主干,塑造开张而宽幅的矮干型树冠,增加果品类产量。本发明之侧枝中度修剪方法,也与鲜有的用材林轻度修剪有本质区别。前者侧枝修剪部分为枝条长度的1/3~2/3;后者侧枝修剪部分小于枝条长度的1/3。前者修剪间隔期约3年,后者需要年年修剪。中度修剪比起轻度修剪,林内光照更充足,侧枝长势更好,林木生长更快。
本发明专利具有如下优点1.保持林内树冠有较充足阳光,树冠采光系数可增加1倍左右;2.用材林立木蓄积量增加18~26%;3.便于人工修剪操作,节约人力成本60~100%;4.有利于培育少节良材;
5.适用于大部分阔叶树种和少数针叶树种。
本发明专利——一种林木侧枝中度修剪方法的增产机理在幼龄后期和中龄初期,用材林木进入郁闭状态。在此前的一定时间内,是林木生长的快速较佳期。但到了郁闭之后,由于光照条件变差,下部枝条逐渐枯死,绿叶层迅速减少,导致生长量的急剧下降。因此,在林木郁闭来临之前,对林木侧枝实施中度修剪,就可大大改善光照环境,提高绿叶层厚度,确保生长量持续上升。直至接近重新郁闭时,林木生长再次处于快速较佳状态。这时又可进行第二次修剪。如此“郁闭、修剪、再郁闭、再修剪”,循环往复,直到林木中龄后期。使林木始终保持较快生长,取得明显的增产效果。


图1侧枝中度修剪之前的林木。
图2侧枝中度修剪之后的林木。
图中1-林木树干梢部,2-林木主干,3-林木侧枝,4-侧枝修剪状,5-枝下高,6-林木间距。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对苦丁茶(I.latifolia)生态公益林实行中度修剪方法。
1.林木概况 10年生苦丁茶生态公益林,郁闭度0.9,密度240株/亩。
2.修剪 在3月下旬,对该林木实施中度修剪,除树木梢部(1米)外,将所有较粗壮的侧枝,从上端平均剪去1/2左右。修剪后树冠纵剖面呈正梯形,底部交角约85°。
3.疏枝 剪除病虫纤弱枝和过密重叠枝。
4.抚育管理 正常的抚育措施不能少(包括间伐抚育),要加强肥水管理。
该苦丁茶生态公益林,经连续二次中度修剪,至16年生时,林木平均高生长,比对照增加26%;在9~16龄期间,平均年采摘苦丁茶鲜叶比对照提高105%。
实施例二对杉木(C.lanceolata)用材林侧枝进行中度修剪。
1.林木概况 8年生杉木用材林,造林密度300株/亩,郁闭度0.85。
2.修剪 在2月下旬,将所有一级侧枝(除树梢1年生部位外)平均从顶端剪去1/3左右。
3.抚育管理 同实施例一。
经二次中度修剪,至14年生时,该杉木林亩产立木蓄积量比对照提高18.5%。
注释1.树冠受光面积 树冠外围(表面)接受阳光照射的面积。
2.树冠采光系数 树冠受光面积与土地面积的比值。可用如下公式表示R=As/al其中R-树冠采光系数,As-树冠受光面积,al-土地面积。
权利要求
1.林木侧枝中度修剪方法,其特征是当林木刚进入郁闭期或即将郁闭时,从树冠外围剪去侧枝长度的1/3~2/3,对树干顶梢1~2年生部位不予修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林木侧枝中度修剪方法,其特征是在一次修剪后约过3年,当林木重新郁闭时,再进行下一次中度修剪。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林木侧枝中度修剪方法,其特征是修剪后的侧枝留取长度约35~50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林木侧枝中度修剪方法,其特征是修剪定型树冠的纵剖面呈等腰梯形,修剪面与地面交角约85°。
全文摘要
林木侧枝中度修剪方法,其特征是在幼龄林后期和中龄林初期,林木进入郁闭期或即将郁闭时,对侧枝(除1~2年生顶梢外)实施中度修剪,即从树冠外围平均剪去侧枝长度的1/3~2/3。经第一次修剪后,约过3年时间,林木重新郁闭或将要郁闭时,再进行下一次修剪,如此多次修剪直至林木进入中龄后期。本发明方法,能扩大树冠间隙,极大改善光照条件,有力促进侧枝更好更快地生长,提高林木光能利用效率,显著增加立木蓄积量。
文档编号A01G17/00GK101073310SQ20071006845
公开日2007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9日
发明者杜宏彬 申请人:杜宏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