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内人工栽培印度獐牙菜的方法

文档序号:386631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温室内人工栽培印度獐牙菜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野生植物的人工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野生印度獐牙菜的温室内的人工栽培方法。背景技术
印度獐牙菜,印度语叫蒂达,而藏语称为甲蒂,它在藏药中长期使用, 疗效确切,被公认为是治疗肝胆类疾病的首选药物,它最早原产于印度,后又主产于尼泊尔。 此药材性苦、寒,它具有清热消炎、疏肝利胆之功效,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胆囊炎、各型 肝炎、急性咽喉炎及烫伤、风火牙痛、热淋等病症。随着人类对这种野生印度獐牙菜的深入 了解和广泛应用,该药材在国内和国际上的需求量急剧增加,使得这一宝贵的药材资源得到 极过度的采掘,并面临枯竭的境地,2002年被列为国际一级濒危药材。为此,如何将野生的 印度獐牙菜进行引种、驯化和栽培,并从根本上解决该药材的资源问题,是摆在各国科学家 面前的难题之一。三、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而研制一种温室内人工栽培印度獐牙菜 的方法,此方法把野生的印度獐牙菜种子经过引种、驯化,在温室内选择和模拟野生生长环 境,在人为创造的栽培条件下,通过适应和人工辅助管理,转化为可栽培植物的过程。温室 环境中獐牙菜一年四季都能生长,人工控制的幅度更大,这样产量就高。经过人工栽培的印 度獐牙菜与野生的印度獐牙菜化学成分进行比较,主要有效成分的HPLG分析,野生印度獐 牙菜中水溶性的主要四种苷类,如獐牙菜苦苷、龙胆苦苷、芒果苷和异荭草苷等在温室栽培 的印度獐牙菜中都齐备,并且栽种的獐牙菜苦苷和芒果苷含量还高于野生植物3 5倍,脂溶 性的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在温室内栽培和野生植物中相差小于1.7倍。因此人工栽培的印度獐 牙菜完全能替代野生的印度獐牙菜作为药材资源,这样它就能有效保护现有野生印度獐牙菜 的资源,并阻止对环境的进一步破坏,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温室内人工栽培印度獐牙菜的方法由温室整地、播种、田间管理、 釆收加工四个阶段完成,播种前将印度獐牙菜种子在100 1200ppm的赤霉素药液中浸种2 48小时,田间管理包括浇水及遮阴管理、锄草施肥管理、防治病虫害管理三部分构成,采收 加工阶段印度獐牙菜药材的采收时间为播种后6 36个月。温室整地是将温室内的土地进行
翻耕、施底肥、整平、耙细的过程,此过程中还可将地块用田埂划分成小块地,以便于田间管理,施底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佳。播种是将印度獐牙菜种子通过条播、点播、撒播等方式播入到土壤内的过程,为了提高种子的出芽率和出芽后的成活率,印度獐牙菜的种子应精选,选粒重、种粒未腐烂变质的种子,播种前的种子最好在0.5 1.5%的硫酸铜溶液中浸种消毒。硫酸铜溶液的浸种消毒在赤霉素药液浸种前或在它后面完成均可,但以硫酸铜溶液中浸种消毒在前,赤霉素药液浸种在后的效果最佳。田间管理是在播种后、采收加工前这一时间段的管理。浇水是保持土壤湿润和墒情的必要方式,浇水应以喷淋方式为宜,遮阴是为了防止日光暴晒,尤其是在种子出苗期和幼苗的生长阶段,均需遮阴网遮阴。锄草是锄掉影响印度獐牙菜生长的杂草,在杂草生长的早期,要经常用剪刀从根部剪去,印度獐牙菜在第一年积累的生物量很少,根部发育小,因此在这时除草应尽量不要松动土壤,苗长到第二年12 14片叶时,根部已长大,此时锄草可适当松土。施肥是为了植物的生长需要而向土壤内补充养分的过程,印度獐牙菜是全草入药,因此在植株的快速生长期,需追施氮肥和钾肥,在种子的成熟期,为促进种子的的发育和成熟,应适当追施磷肥。防治病虫害管理是预防病虫害对印度獐牙菜植株的浸害,根据本发明的研究,温室中的病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根腐病等, 蚜虫的防治可采用]/900 /3600的阿维脞岈喷施,每周一次,三次即可杀灭。蚜虫还可采用生物防治和农业防治的方法消灭它,生物防治是选用蚜虫的天敌来防治,如瓢虫、食蚜 蝇、草蛉、蚜霉菌等。农业防治是及时翻耕晒地,清除田间杂草和杂物,及时摘除被害叶片 深埋,合理施肥,多用腐熟的农家肥,少用化肥等。红蜘蛛发病时集中分布于老叶的后面, 这种虫子很小,它的繁殖迅速,危害严重,它的预防应以改善通风条件为主,在防治方面还 可用农药防治,如克螨特、三氯杀螨醇、阿维菌素、乐果、花虫净、速灭杀丁等,采用喷洒 的方式,注意喷好叶背。根腐病是个体发病,发病后根部腐烂,叶片枯萎,致使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保持土壤排水良好,极早拔除病株烧毁,病株处用石灰消毒,还可用100~140倍波 而多液,或65 85%可湿性代森锰锌450 650倍液喷洒。经本申请研究人员长期试验和研究, 赤霉素对印度獐牙菜抽苔期间具有明显的促进生长的作用,为了提高印度獐牙菜的产量和抗 病能力,可在印度獐牙菜抽苔期间用50 800ppm的赤霉素喷洒生长中的印度獐牙菜。温室中 栽培印度獐牙菜,大多数在两年内都不能完成整个生命周期,播种后需要2个月才能出苗, 第一年可长到12片叶,为莲座状的基生叶,不分枝,第二年3 4月进入快速生长期,5 7月 进入抽苔期,8 10月进入花蕾期,11 12月为初花期,第三年的1 5月为花果期,5 8月为 种子成熟期,9 12月植株衰老死亡进入药材采收,因此本发明采收加工阶段印度獐牙菜药材 的采收时间为播种后6~36个月。采集的种子在精选后可作为下次的种子使用。 本发明采用温室栽培印度獐牙菜,温室内冬季有暖气,夏季有通风透气,冬季夜间用草 帘子覆盖保温,并以日光灯增加光照,室温都在0'C以上,它一年四季都可生长,再加之浇 水,施肥和防治病虫害设施良好,因此它植株较野生的要高很多,茎粗,枝繁叶茂,它株高 170 210厘米,而野生株高仅为60 150厘米,温室栽培可大大提高了产量,又有效保护了野 生印度獐牙菜的资源。而且人工栽培的印度獐牙菜均具备野生印度獐牙菜的有效成分,而有 些成分还高于野生的,因此它完全可替代野生的印度獐牙菜。从野生采集的种子,在精选后, 再经温室栽培后得到种子,这种子即被驯化,它可进行一代一代地人工栽培。四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l:温室内经温室整地后,将野外采集的种子精选,播种前将印度獐牙菜种子在100ppm的赤霉素药液中浸种48小时左右,再把种子撒播到土地上,喷水使土地湿润,再盖上草袋遮阴保湿,出苗后3 4个月应除去杂草,让苗适当晒阳光,并浇水,施氮肥,有虫 害则采用相应手段处理,有蚜虫则用y900的阿维脞蚜,即1份阿维脞蚜和900份水稀释后喷施,抽苔期间用50ppm的赤霉素喷洒植株,待从播种后的6个月时,该植株虽未有花果, 也可采收,晒干,全草入药。实施例2:温室内经整地后,将野外采集的种子再精选,播种前先用0.5%的硫酸铜溶 液将种子浸种消毒,再将种子在1200ppm的赤霉素药液中浸种2小时左右,随后再把种子条 播到土壤上,喷水使土地湿润,用遮阴网遮阴保湿,出苗后4个月后去掉遮阴网,让苗适当 晒阳光,除杂草并浇水,施肥,有虫害采用相应手段处理,有蚜虫用y3600的阿维脞蚜,即1份阿维脞蚜3600份水稀释后喷施,抽苔期用800ppm的赤霉素喷洒植株,待播种后的36个月时, 种子已收获,植株衰老发干后进行药材采收加工。实施例3:经温室整地后,将实施例2釆集的种子,精选后用1.5%的硫酸铜溶液浸种 消毒,再将种子在650ppm的赤霉素药液中浸种IO小时左右,再把种子点播到土地上,喷水 使土地湿润,用草帘遮阴保湿,出苗后3个月后去掉草帘,让苗适当晒阳光,除杂草并浇水, 施肥,有虫害采用相应手段处理,抽苔期用600ppm的赤霉素喷洒植株,待播种后的30个月 时种子已成熟,植株与种子一并采收加工为药材。
权利要求
1、一种温室内人工栽培印度獐牙菜的方法,其特征是它由温室整地、播种、田间管理、采收加工四个阶段完成,播种前将印度獐牙菜种子在100~1200ppm的赤霉素药液中浸种2~48小时,田间管理包括浇水及遮阴管理、锄草施肥管理、防治病虫害管理三部分构成,采收加工阶段印度獐牙菜药材的采收时间为播种后6~36个月。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播种前的种子在0. 5 1. 5%的硫酸铜溶液 中浸种消毒。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在印度獐牙菜抽苔期间用50 800ppm的 赤霉素药液喷洒生长中的印度獐牙菜。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防治病虫害管理中蚜虫的防治用1/900 1/3600的阿维脞嫁喷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野生植物的人工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野生印度獐牙菜的温室内的人工栽培方法。该方法由温室整地、播种、田间管理、采收加工四个阶段完成,播种前将印度獐牙菜种子在100~1200ppm的赤霉素药液中浸种2~48小时,田间管理包括浇水及遮阴管理、锄草施肥管理、防治病虫害管理三部分构成,采收加工阶段的采收时间为播种后6~36个月。温室栽培印度獐牙菜,由于冬季有暖气又保温,夏季又通风透气,又有良好的田间管理,因此它产量高,又具备野生印度獐牙菜的有效成分,它能完全替代野生印度獐牙菜入药,从而有效保护了野生印度獐牙菜资源。
文档编号A01G1/00GK101156533SQ200710192859
公开日2008年4月9日 申请日期2007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1月21日
发明者刘怀南, 杜玉枝, 江得亨, 陈伟民, 靳有才, 魏立新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甘肃联海商贸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