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水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160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储水花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储水花盆技术领域本发明属园艺领域,具体来说涉及花盆。
技术背景目前世界范围内水资源匮乏,植物既能美化生活环境又能改善空气质 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植物来装点家居,城市建设及楼堂管所更是离不 开盆栽植物,使用传统花盆得经常给植物浇水,这是一件费力费时的事, 现代人生活节奏较快,没有闲暇顾及只得放弃,而且一般人对浇水量也难 于控制,水少了泥土外湿内干,浇而不透,花苗会因供水不足而影响其生 长,且盆面泥土易板结。水浇多又会烂根。传统花盆因水份会大量流失, 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节约用水,省时省力, 能保水、保湿的储水花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主要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储水花盆,包括外盆和内盆,外盆呈上大下小 的圓锥形,内盆由盆体与盆檐组成,盆体上开有若干透水孔,内盆与外盆 之间为储水腔;外盆高于内盆的盆壁上开有溢水孔。外盆的盆沿口对称设有四片外高内低呈一定斜度的集水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由以上技术 方案可知,内盆的盆檐可保证内外盆自然之间形成储水腔,外盆呈上大下 小的圓锥形,内盆装入后可卡在外盆盆壁上,防止泥土进入储水腔。内盆 盆体上的透水孔的设置可使水份进入储水腔。外盆盆壁上的溢水孔可保证 多余的水份流出盆外。外高内低呈一定斜度的节水片的设置可使更多的雨 水进水花盆内。由于其可储备天然雨水,供内盆植物吸收使用,这样就可 以节约宝贵的水资源,当土壤内水份不足时,储水腔通过毛细现象可以实 现供水,免去人工浇灌费时费力的麻烦,保水、保温。是一种既能满足植 物对水份的需要,又节约用水,且省时省力。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为图1的俯4见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盆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外盆;2、内盆;3、盆体;4、盆檐;5、透水孔;6、储水腔; 7、溢水孔;8、集水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储水花盆具体 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参见图1-3,本实用新型的储水花盆,包括外盆1和内盆2,外盆l呈 上大下小的圓锥形,内盆2由盆体3与盆檐4组成,盆体3上开有若干透 水孔5,内盆2与外盆1之间为储水腔6;外盆1高于内盆2的盆壁上开有 溢水孔7。外盆1的盆沿口对称设有四片外高内低呈一定斜度的集水片8。 使用时先将内盆2装入外盆1内,然后在其内腔装上土壤,雨水沿 着集水片8进入盆内,土壤内多余的水份通过内盆2盆体3上的透水孔5 进入储水腔6,当水过多时,可通过外盆1盆壁上的溢水孔7流出盆外。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 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 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 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储水花盆,包括外盆(1)和内盆(2),其特征在于外盆(1)呈上大下小的圆锥形,内盆(2)由盆体(3)与盆檐(4)组成,盆体(3)上开有若干透水孔(5),内盆(2)与外盆(1)之间为储水腔(6);外盆(1)高于内盆(2)的盆壁上开有溢水孔(7)。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水花盆,其特征在于外盆(1)的盆沿i:' 对称设有四片外高内低呈一定斜度的集水片(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储水花盆,包括外盆(1)和内盆(2),外盆(1)呈上大下小的圆锥形,内盆(2)由盆体(3)与盆檐(4)组成,盆体(3)上开有若干透水孔(5),内盆(2)与外盆(1)之间为储水腔(6);外盆(1)高于内盆(2)的盆壁上开有溢水孔(7)。外盆(1)的盆沿口对称设有四片外高内低呈一定斜度的集水片(8)。具有节约用水,省时省力,能保水、保湿的特点。
文档编号A01G27/00GK201025800SQ200720122960
公开日2008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07年5月11日
发明者肖春林 申请人:肖春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