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153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洗菜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洗菜机。
技术背景目前多数家庭主要釆用手工形式对水果蔬菜进行清洗,将水果蔬菜在水中长 时间浸泡及流水冲洗,这样既费时费力,也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水资源,现在市场 上也有销售用于清洗蔬菜水果的洗菜机,洗菜机的工作原理与全自动洗衣机相 似,电机带动带有筛孔的内桶在外桶内做正、反两个方向的转动,依靠正、反向 转动带动桶内的水旋转流动,旋转流动的水对水果蔬菜进行冲刷清洗,但这种靠 内桶旋转的方式形成的水流较为平缓,流速慢,无法完全清除蔬菜根部等处的顽 固泥沙或污物,而且由于上面果蔬的隔挡,水流冲洗不到内桶下部或底部的水果 蔬菜,致使内桶下部水果蔬菜不能清洗干净,并且由于内桶转动,水果蔬菜在内 桶中也相对转动,容易造成蔬菜水果的磕碰,损伤外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清洗干净、效率高的洗菜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杀菌消毒、降解农药的洗 菜机。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洗菜机,包括壳 体、位于壳体内的驱动装置、外桶与内桶,其中内桶同心套装在外桶中,内桶壁面 上设有透水孔,内桶与外桶之间留有间隙,驱动装置与内桶连接并带动内桶转动, 外桶上设有循环喷淋装置与一个喷淋口 ,循环喷淋装置的进口设置在外桶下部或底 部,出口与喷淋口连通。所述的循环喷淋装置包括循环管路,循环管路上设有水泵,喷淋口设置在外 桶上部,循环管路进口设在外桶靠近底部的侧壁上。所述的循环喷淋装置包括循环管路,循环管路上设有水泵,循环管路的进口、 喷淋口都设置在外桶底部,进口与喷淋口之间留有间距。在循环管路上连接有臭氧发生器。臭氧发生器连接在紧靠着水泵进水口的循环管路上。 臭氧发生器连接在循环管路的出口 。循环管路的出口设有喷嘴,喷嘴外套装有混合器,臭氧发生器通过导管与混 合器连通。所述混合器为中空变径套管,喷嘴套装进混合器后部,混合器后端密封,喷 嘴口对应的混合器壁上开有进气孔,进气孔与臭氧发生器连通,进气孔前边的混 合器直径縮小。臭氧发生器通过导管与循环管路连通,导管上设有气泵。本实用新型在洗菜机的外桶上设置有循环喷淋装置,其中循环喷淋装置中的 循环管路的进口与洗菜机外桶下部或底部连通,出口设置在洗菜机外桶上部、下 部或底部,循环管路上的水泵将外桶内的水抽出,通过循环管路再进入外桶,强 制外桶内的水快速流动, 一种方式为由外桶底部或下部抽出的水,从外桶的上部 或桶盖上设置的喷淋口喷出,对蔬菜水果进行从上至下的冲洗,由于通过水泵加 压,喷出的水流速快,可将水果蔬菜上顽固泥沙或污物冲洗干净;另一种方式为 从外桶底部抽水,然后又泵入外桶底部,该方式一方面强制水流动,另一方面从 底部泵入的水,可搅动外桶水流产生从下至上的水流,更容易清洗内桶底部的果 蔬,使全部果蔬都能清洗干净,由于本实用新型为强制循环装置,不但增强了水 果蔬菜的清洗效果,而且循环管路中可设置臭氧发生器、添加消毒液等消毒装置, 使洗菜机不但可以清除泥沙污物,还可以进行消毒杀菌;如果在循环管路上设有 臭氧发生装置, 一种方式为在水泵进口连接有臭氧发生器,水泵抽水时,水泵的 叶轮高速旋转,叶轮进口区域形成较强的负压区,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被吸入 循环管路,吸入的臭氧在叶轮及环流通道内就被高速旋转的液体强烈剪切、粉碎、 乳化,气泡直径迅速减小,促使臭氧分子迅速从气相充分地扩散到液相中去,形成高浓度的臭氧水,同时,循环管路是一长水道,臭氧在水中停留时间长,混合 更均匀,高浓度的臭氧水通过循环管路送入洗菜机的内桶中,对桶中的水果蔬菜 进行杀菌、消毒,农药降解;另一种方式是在循环管路的出口设有喷嘴,喷嘴处 设有混合器,混合器为中空套管,喷嘴套装在混合器内,混合器在套装喷嘴的一 端密封,喷嘴对应的混合器壁上开有进气孔,进气孔与臭氧发生器的导管连通, 循环水从喷嘴高速射出,压力减少,在喷嘴的周围形成真空区,通过混合器上的 进气孔,将导管中的臭氧吸入,循环水携带臭氧气体进入混合器,臭氧气体在混 合器内的高度湍动作用下被分散成极小的气泡,形成气液混合物,即高浓度的臭 氧水,臭氧水喷入内桶对果蔬进行杀菌、消毒、农药降解;上述两种方式中都可 以通过气泵将臭氧送入循环管路,气泵泵入臭氧,可增加管路中臭氧的进气量, 增加臭氧水的浓度; 一方面强制循环增加了臭氧与水接触的时间,提高了臭氧在 水中的溶解度,另一方面水中未分解臭氧可继续循环使用,降低了臭氧排放污染。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所示, 一种洗菜机包括壳体1、位于壳体1内的驱动装置 10、外桶3与内桶2,其中内桶2同心套装在外桶3内,内桶2壁面上设有透水 孔15,所述驱动装置10为电机,外桶3底部中心竖直穿装有传动轴7,内桶2 底部中心设有连接件5与传动轴7上端可拆卸配合连接,传动轴7下端通过皮带 轮8与电机10连接,外桶3上连接有循环喷淋装置,所述的循环喷淋装置包括 循环管路22,循环管路22上设有水泵9,外桶3上部设有一个喷淋口21,循环 管路22出水口与喷淋口21连通,循环管路22的进水口设在外桶3底部,外桶3 底部设有排水控制阀11及排水管6,洗菜后的污水及下沉泥沙从排水管6中排出, 壳体1内外桶3的下部设有进水阀和注水管(图中未示出),注水管与自来水管 连接;壳体l内腔上部设有控制器(图中未示出),通过控制器可以自动控制进、排水和清洗程序;清洗时间和次数可以根据果菜的品种、外观、泥沙多少等因素 由用户确定,控制器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详述。实施例2、如图2所示, 一种洗菜机包括壳体l、位于壳体l内的驱动装置 10、外桶3与内桶2,其中内桶2同心套装在外桶3内,内桶2壁面上设有透水 孔15,所述驱动装置10为电机,外桶3底部中心竖直穿装有传动轴7,内桶2 底部中心设有连接件5与传动轴7上端可拆卸配合连接,传动轴7下端通过皮带 轮8与电机10连接,外桶上连接有循环喷淋装置,所述的循环喷淋装置包括循 环管路22,循环管路22上设有水泵9,循环管路22出水口与外桶3底部的喷淋 口21连通,循环管路22的进水口也设在外桶3底部,循环管路22的进水口与 喷淋口 21之间留有间距,该间距有利于外桶3中的水循环,在循环管路22上连 接有臭氧发生器4,臭氧发生器4通过导管23连接在紧靠着水泵9进水口 24的 循环管路22上,外桶3底部设有排水控制阀ll及排水管(图中未示出),洗菜 后的污水及下沉泥沙从排水管中排出,壳体1内外桶3的下部设有进水阀和注水 管(图中未示出),注水管与自来水管连接;壳体1内腔上部设有控制器(图中 未示出),通过控制器可以自动控制进、排水和清洗程序;清洗时间和次数可以 根据果菜的品种、外观、泥沙多少等因素由用户确定。实施例3、如图3所示,臭氧发生器4连接在循环管路22的出口,循环管路 22的出口设有喷嘴25,喷嘴25外套装有混合器26,臭氧发生器4通过导管23 与混合器26连通,所述混合器26为中空变径套管,喷嘴25套装进混合器26后 部,混合器26后端密封,喷嘴25对应的混合器26壁上开有进气孔27,进气孔 27与臭氧发生器4的导管23连通,进气孔27前边的混合器26前部直径縮小, 混合器26前端与洗菜机外桶3上部的喷淋口 21连通,循环管路22的进水口设 在外桶3底部,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1、一种洗菜机,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驱动装置、外桶与内桶,其中内桶同心套装在外桶中,内桶壁面上设有透水孔,内桶与外桶之间留有间隙,驱动装置与内桶连接并带动内桶转动,其特征在于,外桶上设有循环喷淋装置与一个喷淋口,循环喷淋装置的进口设置在外桶下部或底部,出口与喷淋口连通。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喷淋装置包括循 环管路,循环管路上设有水泵,喷淋口设置在外桶上部,循环管路进口设在外桶 靠近底部的侧壁上。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喷淋装置包括循环管路,循环管路上设有水泵,循环管路的进口、喷淋口都设置在外桶底部,进 口与喷淋口之间留有间距。
4、 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洗菜机,其特征在于,在循环管路上连接有臭 氧发生器。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菜机,其特征在于,臭氧发生器连接在紧靠着水 泵进水口的循环管路上。
6、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菜机,其特征在于,臭氧发生器连接在循环管路 的出口。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洗菜机,其特征在于,循环管路的出口设有喷嘴, 喷嘴外套装有混合器,臭氧发生器通过导管与混合器连通。
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洗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器为中空变径套管, 喷嘴套装进混合器后部,混合器后端密封,喷嘴口对应的混合器壁上开有进气孔, 进气孔与臭氧发生器连通,进气孔前边的混合器直径縮小。
9、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洗菜机,其特征在于,臭氧发生器通过导管与循环 管路连通,导管上设有气泵。
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洗菜机,其特征在于,臭氧发生器通过导管与循环 管路连通,导管上设有气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洗菜机,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驱动装置、外桶与内桶,其中内桶同心套装在外桶中,内桶壁面上设有透水孔,内桶与外桶之间留有间隙,驱动装置与内桶连接并带动内桶转动,外桶上设有循环喷淋装置与一个喷淋口,循环喷淋装置的进口设置在外桶下部或底部,出口与喷淋口连通。本实用新型采用强制循环加压水,对蔬菜水果进行从上至下的冲洗,可将水果蔬菜上顽固泥沙或污物冲洗干净;而且循环管路中可添加臭氧发生器、消毒液等消毒装置,使洗菜机不但可以清除泥沙污物,还可以进行消毒杀菌。
文档编号A23N12/00GK201098039SQ20072012256
公开日2008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9日
发明者建 袁, 袁嘉希 申请人:袁 建;袁嘉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