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人工养殖珍珠的方法

文档序号:368958阅读:6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生产人工养殖珍珠的方法
生产人工养殖珍珠的方法
本方法涉及软体动物的处理操作,该处理操作是在嵌入具有精细雕刻 的半球形核用以在四至六个月养殖之后得以形成紧靠壳内壁的珍珠状突 起之后,生成珍珠质层,其中,该珍珠状突起具有确定的形状和由核所确 定的有规律的雕刻的浮雕,该雕刻的浮雕被珍珠质层包覆,并与雕刻的比 例相符。
为了生成养殖珍珠,直到现在仍然在珍珠贝中进行嫁接。用于嫁接珍
珠的技术包括从年幼、健康的牺牲贝(sacrificed oyster)取出一大部分分 泌真珠质的外套膜。将该膜切成细条然后再将细条分割成小方块,制成嫁 接片。将核(燧石或硬岩石芯)与嫁接片植入珍珠囊。动物受到刺激,通 过用珍珠质层围绕在侵入物周围进行反应。通过人工引入核而生成的珍珠 被称为"养殖珍珠(cultured pearls)"。还有通常被称为"人工养殖珍珠 (mabe)"的半珍珠或珍珠,其更准确地说是"合成珍珠(composed pearls)"。 人工养殖珍珠的顶部是通过将半球形核固定在软体动物的壳内侧(而不是 软体动物的身体中)而获得的突起,其中该半球形核具有平坦面和圆顶, 圆顶具有平滑表面,而没有不太高、允许干涉后贝壳封闭的浮雕。
操作包括部分地提起动物的外套膜并向其中嵌入一个或多个核(平均 为三个),以使它们结合到每个贝壳上。由塑性材料一通常为聚碳酸酯一 成型的核可以具有不同的大小尺寸和不同的形状,例如圆形、泪珠形、心 形、卵形。嵌入核之后,软体动物放回海水中经过六至八个月的周期,其 外套膜逐渐恢复其原始位置并开始在异物周围沉积珍珠质层。核越接近壳 的边缘,其包覆物就越可能被包覆,但是也越少遵循核的初始形状。这样, 在软体动物中就形成了人工养殖珍珠。最后的操作包括对人工养殖珍珠进 行上光,在某些情况下,还有在人工养殖珍珠的圆顶上雕刻图案,这是一 项要顾及珍珠质层的薄度的小心翼翼的操作,需要雕刻师有极熟练的技巧。
同样的方法用于引入表面被粗略雕刻的核或者其设计被金属线固定 在核表面上的浮雕中的核。如果人工养殖珍珠的整体形状被核所构成的基 体影响,则核圆顶上的包覆物的规整度在贝壳内显著地改变设计。形状和 浮雕的范围因此相当宽,并且往往获得不够精致的以粗线条刻划的轮廓。 然后工匠就开始通过采用研磨来移除材料随后改善其美中不足的工艺。
今日提交的方法允许真珠质的该雕刻和精致的外观,无论雕刻多么精 细,都不用后续人工对人工养殖珍珠的干涉,并遵循雕刻的比例。
引入圆顶形面被精细雕刻的半石(half stone)(或半球形核)之后, 在真珠质上发生生物矿化现象(形成珍珠质层的过程)。
由花岗岩、塑料、骨头或动物可以承受的任何其他材料制成的该石头 被嵌入到动物中。嵌入的核的雕刻必须仔细并遵守凹处的深度和浮雕的高 度的规律,以使珍珠质层能够规则地包覆核。
核的圆顶形表面具有伴随核的圆顶的半球形形状的浅浮雕雕刻,雕刻 的主题精微地突出表面。雕刻包覆整个核,具有突出到更大或更小范围的 边缘、与主题相符的波纹和平坦表面。
例如,在30mm宽、40mm长、5mm高的卵形核的圆顶上,确定lmm 高的基础,在该基础上开始对表面的雕刻。
如果该遵从比例的圆顶上的雕刻表面被立着引入动物中,珍珠质层包 覆物将不均等地分布在核上,我们将获得包覆更大和更小范围的凹面、非 常厚的平坦表面和非常精细的凸面。因此获得的结果非常偶然和不确定。 它们往往包含不再遵循原始设计的不定形体,或者以不规则的方式对其进 行包覆。
珍珠质层从核的外边缘向核的中心发展。珍珠质层的发展接近壳边缘 时在表面上加速,但在朝向壳内侧发展时在相对的表面上减慢,直到其具 有从0.5mm到0.8mm变化的珍珠质层总包覆物。有以下发现
—第一发现珍珠质层在位于接近软体动物壳边缘的核表面上发展更为迅速;这些表面首先被包覆。
一第二发现位于核边缘、接近软体动物壳的其他表面形成圆顶的基 础;它们其次将随后被真珠质所包覆;
一第三发现珍珠质层的扩散在平坦表面更迅速,平坦表面也就是没 有细节的表面;
一第四发现表面越高,真珠质包覆出现的越慢;
一第五发现位于中部的表面包覆更慢,该表面集中了核上的大部分 浮雕和凹陷。
在上述发现的基础上,有必要强调圆顶上的雕刻的某些方面,必须严 格遵照高度和深度的雕刻将这些参数考虑在内。
例如,为了获得平滑的抹大拉的玛利亚(MaryMagdalene)脸部包覆 物,她脸上的线条遵照圆顶的比例复制成所需的形式。
以下是对原始模具所做的相对的修改
一位于尽可能接近软体动物壳的边缘的核表面抹大拉的玛利亚的头
发朝向并置于尽可能接近壳边缘,因为其具有无需非常仔细雕刻的波纹。
抹大拉的玛利亚的全部头发降低0.2mm,因为表面的包覆被加速并更大。 如果希望进一步标明头发的设计,就需要也将每个凹陷再降低O.lmm。
一位于核边缘的表面、接近软体动物壳的表面、围绕雕刻的脸部的基 础会被珍珠质层快速包覆;我们选择保持其高度;
一核边缘上的平坦表面抹大拉的玛利亚的胸部降低0.1mm,以升起 她的衣服褶皱;
—中部平坦表面颈项表面降低0.1mm,以标明其与衣领的区别以及 弯度稍大的肩膀;
一核颈部上的凹陷表面位于抹大拉的玛利亚的下巴下方的玫瑰的凹 陷下降O.lmm,以平衡浮雕花瓣的变慢的包覆;
一中部凹陷表面下巴下方的空间必须更加强调,因此要保持下巴的 高度,但是位于下巴下方的表面要减少O.lmm;抹大拉的玛利亚的鬓角要降低0.1mm,以将她的头发放在浮雕中;
一凸面项链、花瓣和衣服的褶皱保持其高度。
因此,无论是否位于中部还是处于核边缘,凸面都是最后被包覆并且 不修改。另一方面,围绕在那些浮雕周围的平坦或凹陷表面将不得不根据 它们的位置或画像减少O.lmm至0.2mm,以标明高度的不同。
这些雕刻中的修改可以通过手工用铣床或通过能够成型雕刻或重新 将原始雕刻成型到零点一毫米之内的激光设备实现。
将这些雕刻规律准确地固定是很重要的,因为每十分之一毫米都计算 在软体动物内。
按照两个标准选择软体动物它们的整体健康状况和生成珍珠质层的 内壳具有足够宽阔和有色彩的色带。
例如,将达到这些标准的珍珠贝利用分离器半打开,提起动物的外套 膜。将精细雕刻浮雕(例如抹大拉的玛利亚的脸)的石头精微地引入贝中 并结合在动物的外套膜下方壳具有有趣的彩色彩虹色反射的地方。贝再次 闭合,在海水和纯海巴戟(il/on'"A 果汁溶液中浸泡一天,海
巴戟也称为"诺丽(noni)"。诺丽是一种来自热带的植物,现在作为人类 保健食品出现在普通公众面前,我们在这里将其应用于动物种群。"诺丽" 最重要的成分是一种称为赛洛宁原(proxeronine)的大分子。这种分子辅 以存在于软体动物组织中的被称为赛洛宁转化酶(proxeroninase)的一种 酶,通过非常复杂的转换方法,就会生产出赛洛宁(xeronine)。赛洛宁与 软体动物的蛋白质结合,对动物细胞的结构负责。这些蛋白质允许重要的 营养进入细胞内并起到维护免疫系统的抗体的作用。
因此,赛洛宁对蛋白质和细胞水平起着绝对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大量 的功能之中,其具有极大的刺激和强化免疫系统的能力。赛洛宁剌激软体 动物,加速真珠质的生成并允许其平滑固定到雕刻的核上。
动物根据其需要利用这种成分,未利用的成分非常容易除去。这是因 为赛洛宁是一种极其不稳定的化合物,其不使用时会降解并变得无效。混 合物提出一个20厘升海巴戟果汁加入100升海水的剂量,这个比例允许
6更大量的海巴戟果汁经过赛洛宁的能力自然分解。另一方面,减少该汁液 量不能保证成功。
然后将重新闭合的贝放回海中。在三至六个月末,最好是三至四个月
末,结果最佳,成功率为70°/。至80%。 20%至30%的失败率分布在贝自然 死亡、过程开始时贝排斥核以及珍珠质层不规则包覆核之间。
从水中取出贝,以便进行处理。生物矿化现象已经发生嵌入物包覆 有一层文石和方解石形式的碳酸钙,称为真珠质的混合物。石头获得了厚 度在0.5mm到0.8mm之间变化的包覆物,露出与比例一致的雕刻的石头 的凹陷和浮雕。
总之,遵照用于核的雕刻参数(以允许珍珠质层包覆的规整性)结合 动物中添加赛洛宁(为了刺激和强化软体动物的免疫系统)能够生成精细 雕刻的与比例一致的人工养殖珍珠。
除去动物后,收获成形的人工养殖珍珠并通过金刚石锯切割并除去初 始核。真珠质因而被雕刻和成形,然后就可以用做珠宝或艺术品。
附图表示了嵌入和回收雕刻的核的各个步骤(


图1至5),以及包覆有 真珠质的抹大拉的玛利亚的雕刻(图6和7)。
一图l表示打开的贝以及组成其的主要组成部分壳、珍珠质区、外 套膜、珍珠囊,
一图2表示提起的外套膜,露出了珍珠质区,
一图3中,雕刻的核被精微地引入并结合在外套膜下方,
一图4表示六个月后的真珠质珍珠质层已经包覆了雕刻的石头,遵 循其与比例一致的形状和浮雕,
一图5中动物已经被除去,雕刻的真珠质可以被切割,
一图6为贝壳的壳中的刻有抹大拉的玛利亚的人工养殖珍珠的照片,
—图7为显示放大IO倍的同一人工养殖珍珠、显示雕刻细节的照片, 其露出了与比例一致的抹大拉的玛利亚脸部的浮雕和凹陷以及真珠质的 特殊彩虹色。
权利要求
1.一种生产雕刻的人工养殖珍珠的方法,包含-将圆顶形式的核放置在软体动物外套膜下方的步骤,其中该圆顶具有雕刻的浮雕,-将具有核的软体动物浸入海水中一段给定的时间,其特征在于,在放置步骤之前还有修改所述核的浮雕的雕刻的步骤,包括减小核的一个或多个具有要强调的平坦表面或凹陷表面的区域的浮雕高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放置步骤包括将核放置 在软体动物中软体动物外套膜和壳之间具有彩色的彩虹色反射的地方。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浸入海水中的步骤 持续3至6周,最好是3至4周。
4. 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具有核 的软体动物浸入海水中之前还有浸入海巴戟果汁和海水的刺激溶液中的 步骤。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刺激溶液由至少20厘 升的海巴戟汁液加入100升海水组成。
6. 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浸入所述溶液的步 骤持续一天。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雕刻的人工养殖珍珠的方法,包含一将圆顶形的核放置在软体动物外套膜下方的步骤,其中该圆顶具有雕刻的浮雕,以及一将具有核的软体动物浸入海水中一段特定的时间。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在放置步骤之前还有修改所述核的浮雕的雕刻的步骤,包括减小核的一个或多个具有要强调的平坦表面或凹陷表面的区域上的浮雕高度。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1494973SQ200780027828
公开日2009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06年7月25日
发明者波依玛塔·拉伯托 申请人:波依玛塔·拉伯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