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与垃圾的生态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795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淡水与垃圾的生态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淡水与垃圾的生态利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对城市 中生活用淡水及垃圾进行生态化处理并合理利用的生态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生活淡水的使用一般是一次性的,能重复使用的概率很少,只 有少数家庭能将洗脸水、洗菜水等用盆或桶收集起来,用于冲厕使用,使 大部分淡水只发挥了一次作用,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在目前的污水处理 方式中,只有少部分地区建设有专门的污水处理厂,大部分地区采用自然 排放的方式,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对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的处理方 法大部分是将其燃烧或深埋,只有很少一部分用于发电,这样既造成了环 境污染,又浪费了现有资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综合性的淡水与
垃圾的生态利用系统,这个系统将淡水(家用自来水)多次利用、污水处
理、废物利用、清水再利用等各种功能集中在一起。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在本发明中,各室内淡水利用系统及室外淡水利用系统的下水支管的 出水口分别与下水总管的入水口连接,下水总管的出水口与污水处理及废 物利用系统的入水口连接,污水处理及废物利用系统的出水口与清水利用 系统的总水管的入水口连接;所述清水利用系统的总水管与多个主水管连 接,各主水管的出水口分别与各大分水池的入水口连接,所述大分水池位于较高较大的植被块的最高处,各大分水池通过支水管分别与多个小分水 池的入水口连接,所述小分水池位于较低较小的植被块的最高处,在所述 大分水池和所述小分水池的周围均铺设有渗水砖,所述渗水砖内有首尾相 通的流水孔,各渗水砖的流水孔之间相互对应连接,紧靠所述大分水池和 所述小分水池的渗水砖的流水孔与所述大分水池和所述小分水池的小型 出水孔对应连接,所述渗水砖位于植被下方的土壤之中。本发明的总体流程如下:家庭中的生活用淡水经过室内淡水利用系统 的三次利用后变成污水,并连同渣滓及人的排泄物一起进入下水支管,同 时淡水经过室外淡水利用系统(比如酒店、宾馆、公厕等)后也进入下水 支管,各下水支管最终汇到下水总管,流入污水处理及废物利用系统的入 水口 。污水处理及废物利用系统将污水进行处理后变成清水排出至清水利 用系统,同时将所有的废物进行再加工利用。清水利用系统的总水管通过 各主水管将清水送到各大分水池,大分水池再通过各分水管将清水送到各 小分水池,所述大分水池和小分水池根据实际地形分布于各植被块的最高 处,各大分水池和小分水池内的清水通过渗水砖渗透到植被下方的土壤 中,形成一个稳定可靠的水源,即使在长期不下雨的情况下也可以不用浇 水,解决了以前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给植被浇水所带来的费时、费力、费钱 的问题。如果土壤中水份充足,则本发明所提供的清水连同多余的雨水会 在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渗透到地漏并流入到下水道排至河流中。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污水处理及废物利用系统包括污水 处理池及清水池;在污水处理池内由下至上分别设有沉淀层、浊水层、过 滤层和清水层,所述污水处理及废物利用系统的入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沉淀 层内,污水处理池内的清水层与清水池的上方相通,在清水池的最下方设有深度沉淀层,所述污水处理及废物利用系统的出水管的入水口位于深度 沉淀层的上方。污水依次经过污水处理池的沉淀层、浊水层、过滤层和清 水层,流入清水池内,再经过清水池的深度沉淀,从清水池的深度沉淀层 的上方输出清水。上述两级(污水处理池和清水池)处理装置可以确保流 出清水的清澈度,同时也便于对废物的处理及利用。在所述污水处理池的沉淀层及清水池的深度沉淀层内设有沉淀物排 出管,沉淀物排出管的出口与渗水砖生产装置的原料入口连接。所述渗水 砖由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所述污水处理及废物利用系统产生的沉淀物和 适量水泥通过渗水砖生产装置加工而成,在所述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中, 塑料制品及电子类产品除外。这种渗水砖本身的密度不大,而且由于其中 包含有较多如蔬菜等容易腐烂的物质,所以在经过一段时间自然分解后, 渗水砖的密度会进一步降低,以便于水份的渗出。在所述污水处理及废物利用系统的污水处理池的上方还可以设置沼 气排出口,沼气排出口与沼气利用装置的原料入口连接。在污水处理池内 肯定会产生沼气,如果不经处理就排放,不但会污染环境,而且会造成资 源浪费。沼气利用装置可以将沼气的能量进行转化后用于照明或生活燃烧 用气等,形成了资源的合理利用。所述渗水砖为长方体形,在渗水砖内的长边方向上设有一个位于中心 部位的流水孔,在渗水砖内的宽边方向上设有两个均匀分布的流水孔。纵 横分布的流水孔相互贯通,使渗水砖内的水可以相互流动,形成动态平衡, 达到最佳渗透效果。所述渗水砖在平铺时,各渗水砖的流水孔完全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渗 水砖在斜铺时,在各渗水砖的接口处,低位渗水砖高于高位渗水砖约二分之一,各渗水砖的流水孔之间的空隙截面积为各渗水砖的流水孔的常规截 面积的大约二分之一。平铺时,渗水砖内的水大致在一个平面内,自然能 保持动态平衡,以达到最佳渗透效果;当渗水砖斜铺时,如果各流水孔完 全对应连接,则会使渗水砖的水很快流向低处,这样就使高处的渗水砖内 的水很快减少或消失,使其渗透效果大打折扣。采用上述本发明中的方法 后,在斜铺时,渗水砖内的水流动速度会降低大约一半,高处渗水砖内的 水会存储部分,有效地保证了渗透效果。所述室内淡水利用系统包括蹲便器冲厕池、坐便器冲厕池、帚帕清洗 池,洗手盆、洗衣机和浴缸的出水管与坐便器冲厕池的入水口连接,坐便 器冲厕池的上部与帚帕清洗池的上部相通,洗菜池、清洗池、洗碗池的出 水管与蹲便器冲厕池的入水口连接,蹲便器冲厕池和帚帕清洗池的出水口 分别通过冲水阀与蹲便器的入水口连接,坐便器冲厕池出水口通过冲水阀 与坐便器的入水口连接,蹲便器和坐便器的出水管分别与下水支管的入水 口连接。上述结构使淡水形成三次利用,有利于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淡水经过本发明先后被四次利用,变成清水,同时解决了污水处理及 植被浇水的问题;由于将废物进行再加工处理后成为新的原料或新的能 源,既合理地利用了资源,节省了成本,又避免了环境污染,有利于环保。


图l是本发明的整体系统框图;图2是本发明中室内淡水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中污水处理及废物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中渗水砖的主视图;图5是本发明中渗水砖的俯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渗水砖的左视图;图7是沿图4中的A-A线平剖后下半部分渗水砖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中分水池及渗水砖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渗水砖平铺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io是本发明中渗水砖斜铺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具体描述如图1所示,各室内淡水利用系统1——n及室外淡水利用系统的下 水支管11的出水口分别与下水总管12的入水口连接,下水总管12的出 水口与污水处理及废物利用系统的入水口连接,污水处理及废物利用系统 的出水口与清水利用系统的总水管的入水口连接;所述清水利用系统的总水管15与多个主水管16连接,各主水管16的出水口分别与各大分水池 1——m的入水口连接,所述大分水池位于较高较大的植被块的最高处, 各大分水池通过支水管18分别与多个小分水池1——P的入水口连接,所 述小分水池位于较低较小的植被块的最高处,结合图l、图8、图9和图 10,在分水池50 (包括大分水池和小分水池)的周围均铺设有渗水砖60, 结合图4——图7,渗水砖60内有首尾相通的流水孔61,结合图8、图9 和图10,各渗水砖60的流水孔61之间相互对应连接,紧靠分水池50 (包 括大分水池和小分水池)的渗水砖60的流水孔61与分水池50的小型出 水孔52对应连接,图中51为分水池50的入水口,如图1所示,渗水砖 60位于植被下方的土壤之中。如图3所示,所述污水处理及废物利用系统包括污水处理池38及清水池39;在污水处理池38内由下至上分别设有沉淀层33、浊水层32、 过滤层31和清水层30,所述污水处理及废物利用系统的入水管即下水总 管12的出水口位于沉淀层33内,污水处理池38内的清水层30与清水池 39的上方相通,在清水池39的最下方设有深度沉淀层36,所述污水处理 及废物利用系统的出水管即清水利用系统的总水管15的入水口位于深度 沉淀层36的上方。污水依次经过污水处理池38的沉淀层33、浊水层32、 过滤层31和清水层30,流入清水池39内,再经过清水池39的深度沉淀, 从清水池39的深度沉淀层36的上方输出清水。上述两级(污水处理池和 清水池)处理装置可以确保流出清水的清澈度,同时也便于对废物的处理 及利用。结合图1和图3,在污水处理池38的沉淀层33及清水池39的深度 沉淀层36内设有沉淀物排出管35,沉淀物排出管35的出口与渗水砖生 产装置的原料入口连接。渗水砖由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所述污水处理及 废物利用系统产生的沉淀物和适量水泥通过渗水砖生产装置加工而成,在 所述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中,塑料制品及电子类产品除外。这种渗水砖本 身的密度不大,而且由于其中包含有较多如蔬菜等容易腐烂的物质,所以 在经过一段时间后,渗水砖的密度会进一步降低,以便于水份的渗出。在 所述污水处理及废物利用系统的污水处理池38的上方还可以设置沼气排 出口,沼气排出口与沼气利用装置的原料入口连接。在污水处理池内肯定 会产生沼气,如果不经处理就排放,不但会污染环境,而且会造成资源浪 费。沼气利用装置可以将沼气的能量进行转化后用于照明或生活燃烧用气 等,形成了资源的合理利用。结合图4——图7,渗水砖60为长方体形,在渗水砖60内的长边方向上设有一个位于中心部位的流水孔61,在渗水砖60内的宽边方向上设 有两个均匀分布的流水孔61。纵横分布的流水孔61相互贯通,使渗水砖 60内的水可以相互流动,形成动态平衡,达到最佳渗透效果。如图9所示,渗水砖60在平铺时,各渗水砖60的流水孔61完全一 一对应连接;如图10所示,渗水砖60在斜铺时,在各渗水砖60的接口 处,低位渗水砖60高于高位渗水砖60约二分之一,各渗水砖60之间需 要错位连接,使各渗水砖60的流水孔61之间的空隙截面积为各渗水砖 60的流水孔61的常规截面积的大约二分之一。平铺时,渗水砖60内的 水大致在一个平面内,自然能保持动态平衡,以达到最佳渗透效果;当渗 水砖60斜铺时,如果各流水孔61完全对应连接,则会使渗水砖60内的 水很快流向低处,这样就使高处的渗水砖60内的水很快减少或消失,使 其渗透效果大打折扣。采用上述本发明中的方法后,如图10所示,在斜 铺时,渗水砖60内的水流动速度会降低一半,高处渗水砖60内的水也不 会很快减少或消失,尽可能地保证了渗透效果。如图2所示,所述室内淡水利用系统包括蹲便器冲厕池、坐便器冲 厕池、帚帕清洗池,洗手盆和洗衣机的出水管与坐便器冲厕池的入水口连 接,坐便器冲厕池的上部与帚帕清洗池的上部相通,洗菜池、清洗池、洗 碗池的出水管与蹲便器冲厕池的入水口连接,蹲便器冲厕池和帚帕清洗池 的出水口分别通过冲水阀22与蹲便器20的入水口连接,坐便器冲厕池出 水口通过冲水阀22与坐便器21的入水口连接,蹲便器22和坐便器21 的出水管分别与下水支管ll的入水口连接。上述结构使淡水形成三次利 用,有利于节约水资源,保护环境。如图l所示,本发明的总体流程如下家庭中的生活用淡水经过室内淡水利用系统的三次利用后变成污水,并连同渣滓及人的排泄物一起进入 下水支管11,同时淡水经过室外淡水利用系统(比如酒店、宾馆、公厕等)后也进入下水支管11,各下水支管11最终汇到下水总管12,流入污 水处理及废物利用系统的入水口。污水处理及废物利用系统将污水进行处 理后变成清水排出至清水利用系统,同时将所有的废物进行再加工利用。 清水利用系统的总水管15通过各主水管16将清水送到各大分水池,大分 水池再通过各分水管18将清水送到各小分水池,所述大分水池和小分水 池根据实际地形分布于各植被块的最高处,各大分水池和小分水池内的清 水通过渗水砖渗透到植被下方的土壤中,形成一个稳定可靠的水源,即使 在长期不下雨的情况下也可以不用浇水,解决了以前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给 植被浇水所带来的费时、费力、费钱的问题。如果土壤中水份充足,则本 发明所提供的清水连同多余的雨水会在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下渗透到地漏 并流入到下水道排至河流中。
权利要求
1、一种淡水与垃圾的生态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各室内淡水利用系统及室外淡水利用系统的下水支管的出水口分别与下水总管的入水口连接,下水总管的出水口与污水处理及废物利用系统的入水口连接,污水处理及废物利用系统的出水口与清水利用系统的总水管的入水口连接;所述清水利用系统的总水管与多个主水管连接,各主水管的出水口分别与各大分水池的入水口连接,所述大分水池位于较高较大的植被块的最高处,各大分水池通过支水管分别与多个小分水池的入水口连接,所述小分水池位于较低较小的植被块的最高处,在所述大分水池和所述小分水池的周围均铺设有渗水砖,所述渗水砖内有首尾相通的流水孔,各渗水砖的流水孔之间相互对应连接,紧靠所述大分水池和所述小分水池的渗水砖的流水孔与所述大分水池和所述小分水池的小型出水孔对应连接,所述渗水砖位于植被下方的土壤之中。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与垃圾的生态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污水处理及废物利用系统包括污水处理池及清水池;在污水处 理池内由下至上分别设有沉淀层、浊水层、过滤层和清水层,所述 污水处理及废物利用系统的入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沉淀层内,污水处 理池内的清水层与清水池的上方相通,在清水池的最下方设有深度 沉淀层,所述污水处理及废物利用系统的出水管的入水口位于深度 沉淀层的上方。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淡水与垃圾的生态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污水处理池的沉淀层及清水池的深度沉淀层内设有沉淀物排出管,沉淀物排出管的出口与渗水砖生产装置的原料入口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淡水与垃圾的生态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污水处理及废物利用系统的污水处理池的上方设有沼气排出 口,沼气排出口与沼气利用装置的原料入口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与垃圾的生态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渗水砖为长方体形,在渗水砖内的长边方向上设有一个位于中 心部位的流水孔,在渗水砖内的宽边方向上设有两个均匀分布的流 水孔。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淡水与垃圾的生态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水砖由各种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所述污水处理及废物利用 系统产生的沉淀物和适量水泥加工而成,在所述生活垃圾和建筑垃 圾中,塑料制品及电子类产品除外。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5或6所述的淡水与垃圾的生态利用系统,其特 征在于所述渗水砖在平铺时,各渗水砖的流水孔完全一一对应连接;所述渗水砖在斜铺时,在各渗水砖的接口处,低位渗水砖高于 高位渗水砖约二分之一,各渗水砖的流水孔之间的空隙截面积为各 渗水砖的流水孔的常规截面积的大约二分之一。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与垃圾的生态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淡水利用系统包括蹲便器冲厕池、坐便器冲厕池、帚帕清 洗池,洗手盆、洗衣机和浴缸的出水管与坐便器冲厕池的入水口连 接,坐便器冲厕池的上部与帚帕清洗池的上部相通,洗菜池、清洗 池、洗碗池的出水管与蹲便器冲厕池的入水口连接,蹲便器冲厕池 和帚帕清洗池的出水口分别通过冲水阀与蹲便器的入水口连接,坐便器冲厕池出水口通过冲水阀与坐便器的入水口连接,蹲便器和坐 便器的出水管分别与下水支管的入水口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淡水与垃圾的生态利用系统,其结构为各室内淡水利用系统及室外淡水利用系统通过下水支管分别与下水总管连接,下水总管的出水口与污水处理及废物利用系统的入水口连接,污水处理及废物利用系统的出水口与清水利用系统的总水管的入水口连接;所述清水利用系统的总水管通过多个主水管分别与位于较高较大的植被块最高处的各大分水池的入水口连接,各大分水池通过支水管分别与多个位于较低较小的植被块最高处的小分水池连接,在所述大分水池和所述小分水池的周围均铺设有渗水砖,所述渗水砖位于植被下方的土壤之中。淡水经过本发明被四次利用,节省、环保,同时解决了污水处理及植被浇水的问题。
文档编号A01G25/00GK101235654SQ200810045370
公开日2008年8月6日 申请日期2008年2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2月14日
发明者梁成军 申请人:梁成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