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繁殖花斑花绒寄甲及应用于防治松褐天牛的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068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人工繁殖花斑花绒寄甲及应用于防治松褐天牛的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防治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人工繁殖花斑花绒寄甲及应用于防治松 褐天牛的技术。
背景技术
松褐天牛(Mwoc力a/KAS a"ej7 atws Hope)又名松墨天牛、松天牛,属鞘翅目 (Coleoptera)沟胫天牛亚科(Laminae),是危害松树(/^'/7"s spp.)特别是马尾松(尸. /^^朋ia朋)的重要蛀干害虫。松褐天牛的成虫在补充营养期间,啃食松树嫩梢嫩皮,而 幼虫则蛀入树干中危害形成层和木质部,切断树木的输导组织,造成寄主树木树势衰弱,重 者导致树木死亡。松褐天牛除了直接危害树木外,更重要的是其能够携带并传播松材线虫 病(又称松树萎蔫病)。
松材线虫病的病原为松材线虫(^/rss; / e7e/7c力"s xyioph7^),是松树的重大大毁 灭性病害,已成为森林病虫害之首。目前,林业界的共识和防治策略是首先必须有效控 制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一一松褐天牛,才能控制松材线虫病。
松褐天牛一生的大部分时间为幼虫阶段,在树干内取食,营隐蔽性生活,现有技术 中,主要通过化学防治及其他常规防治方法进行防治。
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缺点
化学防治及其他常规防治方法很难有效防治松褐天牛,且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防治松褐天牛,且不污染环境的人工繁殖花斑花绒寄 甲及应用于防治松褐天牛的技术。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人工繁殖花斑花绒寄甲的技术,包括步骤 首先,进行所述花斑花绒寄甲的成虫的饲养和诱发产卵; 然后,进行卵的孵化,孵化出所述花斑花绒寄甲的一龄幼虫;
之后,利用替代寄主饲养所述花斑花绒寄甲的一龄幼虫,使所述一龄幼虫寄生于所述替代寄主并发育,最后羽化出所述花斑花绒寄甲的成虫,所述替代寄主为一种天牛的幼虫 或一种拟步甲的蛹;
上述过程中的环境温度为25°C ± 2°C 、湿度为60%± 5%。
本发明的防治松褐天牛的技术,应用上述的人工繁殖花斑花绒寄甲的技术繁殖的花斑 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将所述花斑花绒寄甲的卵或成虫释放于所述松褐天牛危害区的树 上。
由上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所述的人工繁殖花斑花绒寄甲及应用 于防治松褐天牛的技术,由于首先在环境温度为25'C士2'C、湿度为60%±5%的环境中对花 斑花绒寄甲的成虫进行饲养和诱发产卵,并孵化出花斑花绒寄甲的幼虫;然后利用替代寄 主使其羽化为成虫;之后应用上述花斑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可将花斑花绒寄甲的卵或 成虫释放于松褐天牛的疫区,能有效防治松褐天牛,而且对环境安全。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人工繁殖花斑花绒寄甲的技术,其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是,包括步骤
首先,进行花斑花绒寄甲成虫的饲养和诱发,使其大量产卵;然后,进行卵的孵化, 孵化出花斑花绒寄甲的一龄幼虫;之后,利用替代寄主饲养花斑花绒寄甲的一龄幼虫,使 一龄幼虫寄生于替代寄主并发育,最后羽化出花斑花绒寄甲的成虫。
其中,替代寄主可以为一种天牛的幼虫,可以是一种越冬代天牛的幼虫,也可以是一 种拟步甲的蛹或其它昆虫的幼虫或蛹等。
上述过程中的环境温度可以为25。C土2。C 、湿度为60%±5%,也可以是温度 25°C±1°C、湿度60%±2%的环境。
上述的花斑花绒寄甲的成虫的饲养和诱发产卵包括
首先,在经过消毒处理后的养虫塑料盒内盒底铺一层与盒底同样大小的白色塑料窗纱 (网眼为2X2mm),然后放入养虫木块,养虫木块上方放2 4层比木块表面积小的牛皮 纸,牛皮纸的上方盖一载玻片,并将载玻片、牛皮纸和木块捆绑在一起,养虫塑料盒内还 放有饮水器和饲料皿。养虫塑料盒内还放有两端开口的牛皮纸袋,供成虫避光休息;
然后,在养虫塑料盒中接入花斑花绒寄甲成虫20 50头,如30头、40头等,并盖上盒 盖,盒盖上钻有多个小孔,如钻3 6个小孔;花斑花绒寄甲成虫中,雌虫的数量可以大于 或等于雄虫的数量,这一过程中的环境温度为25'C士rC、湿度为60%±2%。
养虫木块为马尾松木块,木块的中部挖有一长槽,长槽的一端的木块表面上向外开有 一细槽,牛皮纸和载玻片放在养虫木块挖有长槽的一面,将长槽盖住,并通过细槽与外部 相通,养虫木块的长槽中可以放有l头替代寄主。在诱发产卵的过程中,会有部分卵孵化出
5幼虫,并寄生到替代寄主身上。
使一龄幼虫寄生于替代寄主的方法包括
首先,取l头所述替代寄主,放入到直径为10 15mm、长度为30 90mm的透明塑料管 内;然后,用细毛笔沾少许蒸馏水,并根据替代寄主的大小,沾取2 5头刚孵化的花斑花 绒寄甲一龄幼虫,放到替代寄主身体上,并在所述透明塑料管内放入对折成多折的纸条, 便于幼虫做茧时附着;之后,用脱脂棉塞紧塑料管口。
当羽化出花斑花绒寄甲的成虫后,可以对羽化出的成虫进行常规和保种饲养,常规和 保种饲养的环境温度可以为2CTC土2'C、湿度可以为60%±5%;之后,对需要诱发产卵的成 虫重复进行所述饲养和诱发使其大量产卵歩骤;对不需要诱发产卵的成虫进行释放或冷藏 待用。
替代寄主可以进行保鲜保存,以便需要时取用,具体包括
在封闭塑料盒内放入一个或多个木块,木块的中部挖有一长槽,长槽中放有一头或两 头所述替代寄主,长槽的上面依次放有牛皮纸片和载玻片,并将木块、牛皮纸、载玻片进 行固定,封闭塑料盒内接入川硬皮肿腿蜂或管氏肿腿蜂雌蜂15 35头,在20 24小时后, 检测替代寄主是否被麻醉,取出被麻醉的替代寄主放入到带盖培养皿中,并放入3 5'C的 低温下保存备用。再放入新的替代寄主,循环多次。这里所用的木块可以用养虫木块替 代。
本发明的防治松褐天牛的技术,其较佳的实施方式是,应用上述的人工繁殖花斑花绒 寄甲的技术繁殖的花斑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将花斑花绒寄甲的卵或成虫释放于松褐天 牛危害区的树上。
释放花斑花绒寄甲的卵包括首先将花斑花绒寄甲的卵制成卵释放卡进行释放或冷藏待 用。卵释放卡的制作方法包括-
首先将带有饲养的花斑花绒寄甲所产卵的牛皮纸按每个扇形自然卵块剪开,然后分块 粘到对折后的双叶纸内面,随后将对折双叶纸在开口处用订书机订上,即制成卵释放卡; 卵释放卡冷藏待用的温度可以为6 ± rc 。
释放时,将花绒寄甲的卵释放卡订于树干上接近所述松褐天牛幼虫的排粪孔处。
释放花斑花绒寄甲的成虫包括将花斑花绒寄甲的成虫放入成虫释放袋或指形管内进行
释放或冷藏待用。冷藏待用的温度可以为5'c士rc。
释放时将成虫释放袋撕开,或将指形管打开后,将成虫直接倒在树干基部,任其自由 爬行到树干上部或扩散爬行至周围附近其它树上产卵,寄生松褐天牛的幼虫或蛹。具体可以按以下步骤进行
歩骤l、花斑花绒寄甲的常规饲养和保种词养
使花斑花绒寄甲正常发育和保种的饲养。先制做养虫盒,即在一个带盖的塑料盒内, 盒底铺一层与盒底同样大小的白色塑料窗纱(网眼为2X2mm),然后放入一个养虫木块, 一个成虫休息纸袋、饮水器和词料皿等,制成一个养虫盒,然后放入花斑花绒寄甲成虫40 头,盖上塑料盒盖(上面有5个孔径为l 2mm的通气孔);每两天清理一次养虫盒内的卫 生、换饲料、加蒸馏水等,放在2(TC士2r,湿度60%±5%的环境中饲养。之后,根据需要 可以分别进行歩骤2进行繁殖;或步骤4进行释放或冷藏。
步骤2、花斑花绒寄甲的繁殖
步骤2. 1、花斑花绒寄甲成虫的饲养和诱发产卵
在养虫盒内盒底铺一层与盒底同样大小的白色塑料窗纱(网眼为2X2mm),然后放入 一个诱发产卵的养虫木块,代替上述的养虫木块,再放入花斑花绒寄甲成虫30头(其中雌 雄虫各约为15头),盖上塑料盒盖(上面有5个孔径为1 2腿的通气孔),放在25。C士1 'C、湿度60%±2%的环境中饲养;2天后,将原先放入的诱发产卵养虫木块取出,然后放入 新的,并检查养虫盒内是否有已孵化的一龄小幼虫(身体很小,仅长lmm,故需特别注意观 察和寻找)。
若发现有幼虫,应立即进行人工接虫到替代寄主(一种天牛幼虫或一种拟步甲蛹)上 人工繁殖,转移到步骤3幼虫的饲养过程中,并清理养虫盒内的卫生、换饲料、加蒸馏水 养。
步骤2.2、花斑花绒寄甲卵的孵化
将从步骤2. l中取出的诱发产卵后所产卵的养虫木块, 一般将4块一起放到一个塑料盒 内,盖上塑料盒盖(上面有5个孔径为l 2mm的通气孔);放在25t:士rC、湿度60%±2%的 恒温恒湿的环境中促使卵孵化,每2天检查一次塑料盒内是否有已孵化的花斑花绒寄甲一龄 幼虫,若发现有幼虫,就转移到幼虫的饲养过程中。若没有发现则继续进行使卵孵化的程 序。
步骤2. l之后,也可以不进行步骤2.2卵的孵化,而将卵制成卵释放卡即时进行释放或 冷藏待用。
步骤2中提到的诱发产卵的养虫木块与步骤1中的养虫木块可以用相同的木块,养虫木 块中部的长槽中放入一头替代寄主,即可制成诱发产卵的养虫木块。 步骤3、花斑花绒寄甲幼虫的饲养
将已发现的养虫盒内有刚孵化的花斑花绒寄甲一龄幼虫的养虫木块打开,对养虫盒内 的花斑花绒寄甲幼虫,立即进行人工接虫。首先将一头替代寄主放入干净并已消毒的直径12隱、长80mm的透明塑料指形管内,每管1虫,每4个指形管用橡皮筋扎为l捆,放到另一个 塑料盒内饲养,不盖盖,然后接上花斑花绒寄甲一龄幼虫,塞上棉塞,置于25'C士2'C、湿 度60%±5%的环境中饲养。 一般40天后检查,看是否有新一代花斑花绒寄甲成虫羽化而出。 将新羽化的花斑花绒寄甲成虫进行即时释放或进入歩骤4包装和冷藏;未羽化的放回原处继 续饲养。
并将诱发产卵的养虫木块内已被花斑花绒寄甲幼虫寄生的替代寄主取出,放到一个培 养皿内,再换l头活的替代寄主幼虫,放到养虫木块里制成诱发产卵养虫木块,将其放回到 该养虫盒内,继续进入到卵的孵化过程中;
歩骤4、花斑花绒寄甲成虫的包装和冷藏将新羽化的成虫按步骤l词养的程序饲养, 对成虫进行补充营养。饲养5天后分雌雄,将雌雄虫各5头放入到一个成虫释放袋内,封 口,竖着放入塑料盒内。每个塑料盒内放约140个成虫释放袋,再将塑料盒放到4"C 6'C的 低温下冷藏。或者花斑花绒寄甲成虫装入长50mra、孔径12mm的带盖指形管中,盖上钻一孔 径lmm的通气孔,每管装10头成虫。如果需要即时释放,如果暂时不释放,则进行冷藏待
用。冷藏的温度为6士rc。
步骤5、花斑花绒寄甲的释放
选择晴朗天气的傍晚至晚上12时之前释放成虫。每3棵受害树放1个成虫释放袋或一个 指形管(即10头成虫)。释放时,将释放袋撕口后倒到受害树根部,或将指形管管口打开 将花斑花绒寄甲成虫倒在树干基部。随后可看到花斑花绒寄甲成虫很快爬到树干上,寻找 松褐天牛幼虫排粪孔。雌虫一般产卵于天牛排粪孔周围的树皮裂缝下,以方便小幼虫孵化 出后能够容易地进入到松褐天牛幼虫坑道中寄生寄主。释放适宜时期为松褐天牛3龄及以后 的幼虫期。
下面对上述各步骤中有些操作、用具的具体实施例及其述语的详细说明
塑料盒可以是长X宽X高二17.5X11.5X6 cm的带盖透明塑料盒,使用前需用脱脂 棉蘸酒精(75%),对盒内的表面进行消毒,然后再用脱脂棉沾蒸馏水,擦洗盒内外表面。
养虫木块可以是长X宽X高二8.4X4.5X3.5cm的马尾松树木段,木段上面中间凿一 长X宽X深二50X15X15 mm的槽,槽的前方向外开一个细小的槽,在槽的上面放上80X 30mm的牛皮纸片3 4张,在牛皮纸上再放一长宽高为75X25X2mm的载玻片,最后用橡皮筋 将养虫木块、牛皮纸和载玻片套紧。
成虫休息纸袋用长X宽为4.5X8.5 cm的牛皮纸,对折后用订书机钉住外缘,让花斑 花绒寄甲在其中避光和"休息"。
饮水器可以用长和孔径分别为40mm、 13mm的透明 料指形管,内盛蒸馏水(占管内容积的2/3),然后用海绵塞管口。
饲料皿直径和高度分别为13mm、 5mm的塑料盖。内盛人工饲料,供花斑花绒坚甲取食。
人工饲料将天牛幼虫、黄粉虫蛹和马尾松树皮形成层先烘干、然后粉碎,再加多种 微量元素,按1:1:0.4:0.2的比例混合而成,每次配制不宜过多,配置好后放置在(TC以下 保存备用。
诱发花斑花绒寄甲成虫大量产卵的养虫木块取一个用马尾松木做成的养虫木块,在 中间的小槽中放入一些马尾松树的碎木片,放实并用脱脂棉把向外开的细小的槽堵实,再 给脱脂棉上滴些蒸馏水。取l头替代寄主的幼虫放入到槽中,用牛皮纸片盖住槽,再用载玻 片压住牛皮纸,然后用橡皮筋将载玻片、牛皮纸和养虫木段套上以固定;所用的替代寄主 为一种越冬代的天牛幼虫,采集和贮存都较易,且成本低。
人工接虫先取l头替代寄主,放入到直径与高分别为13醒和40mm的透明塑料指形管 内,先用细毛笔蘸取少许蒸馏水,沾取刚孵化不久的花斑花绒寄甲一龄幼虫,轻轻放到替 代寄主的身体上,即完成接虫。接虫量根据替代寄主的个体大小而定, 一般接2 3头一龄 花斑花绒坚甲幼虫。替代寄主的体重在O. 15 0.30g间时,接2头花斑花绒寄甲幼虫为宜; 替代寄主的体重在0.30 0.45g间时,接3头花斑花绒寄甲幼虫为宜。接虫后,将一长宽分 别为30mm和15mm的70g长方形牛皮纸折成4折放入管内,紧靠替代寄主,以利花斑花绒寄 甲幼虫老熟后吐丝作茧时附着,最后用脱脂棉塞紧管口。脱脂棉堵塞的程度以用手捏住脱 脂棉而塑料管不脱落为度。
替代寄主的制备可以将2头替代寄主放入到养虫木块中间的槽内,在槽的上面放长宽 80X30腿的牛皮纸,再放长宽厚度为75X25X2mm的载玻片,然后用橡皮筋套上以固定,放 入到塑料养虫盒内。 一个塑料盒内放入这样的养虫木块4个,然后接入川硬皮肿腿蜂或管氏 肿腿蜂雌蜂25头,盖上盒盖(盖上没有通气孔),在20 24小时后,检查养虫木块中的替 代寄主是否以被肿腿蜂刺蛰所麻醉。将麻醉的替代寄主取出放入到直径和高度分别为 65mm、 25mm的带盖培养皿内,再换入新的替代寄主,如此循环来得到大量已麻醉的替代寄 主,再将装有已麻醉替代寄主的培养皿,放入3 5'C的低温下保存备用。
成虫释放袋可以用长宽为85X60腦的牛皮纸,折叠成65X35 mra的长方形小袋,然 后将一个开口从距开口5mra处折叠用钉书机先钉住,装入花绒寄甲成虫10头后,再将另一开 口从距开口5 mm处折叠钉住。
本发明解决了松褐天牛的最主要的天敌昆虫花斑花绒寄甲人工大量词养和繁殖问题, 为在生产中应用和推广花斑花绒寄甲来防治松褐天牛,最终达到控制松材线虫病提供了一 种重要的天敌资源;并研究出了人工大量饲养和释放这种天敌的技术和方法,尤其是释放
9卵的防治技术(现有技术中在利用天敌防治害虫时以前基本上都是释放成虫),大大降低 了天敌的繁殖成本,提高了天敌的繁殖量,而且具有与释放成虫相同的防治效果。本发明 系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做到在不污染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前提 下,又使害虫和病害得到了有效而持续的控制,是控制松褐天牛和松材线虫病的先进技 术,目前在国内外还没有先例。
具体实施例,花斑花绒寄甲的人工大量饲养、繁殖和释放
1. 饲养
指常规的和保种的饲养。先制做养虫盒,即在一个带盖的塑料盒内(长X宽X高二 17. 5X11.5X6cm),先在底部铺一层与盒底同样大小的白色塑料窗纱(网眼为2X2mm), 然后放入一个养虫木块(长X宽X高二8.4X4.5X3.5 cm)、 一个成虫休息纸袋、饮水 器、和饲料皿,制成一个养虫盒,再放入花斑花绒寄甲成虫30头,盖上塑料盒盖(上面有5 个孔径为1 2隱通气孔);两天清理一次养虫盒内的卫生,换饲料,加蒸馏水,放在温湿 度分别为20°C ±2°C和60%± 5%的环境中饲养。
2. 繁殖
1) 成虫的词养和诱发产卵在一个养虫盒内,放入一个诱发产卵的养虫木块,再放入 花斑花绒寄甲成虫30头(雌雄各15头),盖上塑料盒盖(上面有5个孔径为l 2mm的通气 孔);清理养虫盒内的卫生,换饲料,加蒸馏水;放在温度25。C士rC、湿度60%±2%的恒 温恒湿环境中饲养。2天后,取出已产卵的养虫木块,换入新的,并检查养虫盒内是否有已 孵化的花绒寄甲一龄小幼虫。若发现有幼虫,立即进行人工接虫,并转移到幼虫饲养的过 程中
2) 卵的孵化将上述取出的有卵的养虫木块,每4块一起放到新塑料盒内,盖上盖 (上面有2 5个1 2隱通气孔);放在温度25。C士rC、湿度60%±2%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饲
养,每4天检查一次塑料盒内是否有已孵化的幼虫,若发现有幼虫,就转移到幼虫的饲养过 程中。若没有发现有幼虫,继续进行卵的孵化。
3) 幼虫的饲养将已发现塑料盒内有幼虫的诱卵养虫木块打开,将已被花斑花绒寄甲 幼虫寄生的替代寄主取出,放到一个干净并已消毒的直径与高分别为80mm和12 mm的培养皿 内,再换l头活的替代寄主幼虫,放到养虫木块里制成诱发产卵养虫木块,把该养虫木块放 回到一个新的塑料盒内,进行卵的孵化;对塑料盒内和替代寄主身体上幼虫,立即进行人 工接虫,将己接上虫的透明塑料管,每4个用橡皮筋扎为1捆,放入到新的塑料盒内,不盖 盖,再放在温度25i:士2。C、湿度60%±5%的恒温恒湿环境中饲养,40天后检査是否有成虫 羽化,并将羽化的成虫进行包装和冷藏,未羽化的放回原处继续饲养。
4) 成虫的包装和冷藏将新羽化的成虫按常规和保种的饲养程序饲养,对成虫进行补充营养。饲养5天后分雌雄,将5头雄虫,5头雌虫放入到释放袋内,封口,竖着放入新的塑 料盒内,每个塑料盒内放140个左右释放袋,再将塑料盒放到4'C 6'C的低温下冷藏。 3.释放
1) 释放成虫选择晴朗天气的傍晚时候释放成虫。每3棵受害树放1个成虫释放袋(即 IO头成虫)。释放时,将释放袋撕开一个口后倒到受害树根部,这时可看到花斑花绒寄甲 成虫很快爬行到树干上,寻找松褐天牛幼虫排粪孔。雌虫一般产卵于天牛排粪孔周围的树 皮裂缝下,小幼虫从卵中孵化出后可以方便而容易地进入到松褐天牛幼虫坑道中寄生寄 主。释放适宜时期为松褐天牛3龄及以后的幼虫期。
2) 释放卵先将人工饲养得到的花斑花绒寄甲卵制成卵释放卡(每卡有卵50 350粒 不等,取决于根据一头雌虫一次实际所产的一个卵块上卵的数量)。释放时将卵释放卡用 订书机钉在受天牛危害的树干上松褐天牛幼虫的排粪孔处周围。卵孵化成一龄幼虫后可自 行爬入松褐天牛坑道中,在其幼虫和蛹上寄生。
花斑花绒寄甲释放后,防治效果显著释放当年,在试验林分中对松褐天牛幼虫的寄 生率达56.3%,第二年达到了基本控制的防治效果。
寄生松褐天牛幼虫和蛹的最主要天敌一一花斑花绒寄甲("astarc"s sp.)(鞘翅目 寄甲科Bothrideridae)。其在松材线虫病严重危害的马尾松林分中, 一般自然寄生率较 低,为3%左右,但在个别马尾松植株的松褐天牛上的自然寄生率高达79. 1%,说明花斑花 绒寄甲是自然控制松褐天牛的重要天敌。而且经我们多年的调査,是能够控制松褐天牛的 唯一一种最主要的天敌。作为一种天敌资源,能否利用于生产防治,最关键的是能否繁殖 出大量的个体进行释放,才能达到控制害虫的效果。因此,如何解决人工大量饲养和繁殖 技术就成为关键。本发明解决了这种天敌的大量繁殖技术,以及释放防治技术难题,为有 效而持续地控制松褐天牛、进而控制松材线虫病提供了一项无污染、对环境安全的生物防 治新技术。
应用本发明, 一般在林间大多数情况下,2头花绒寄甲寄生消灭1头松褐天牛幼虫或 蛹,花斑花绒坚甲成虫的寿命长,达3 5年,且繁殖速度快,利用花斑花绒寄甲防治松褐 天牛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 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 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权利要求
1、一种人工繁殖花斑花绒寄甲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首先,进行所述花斑花绒寄甲的成虫的饲养和诱发产卵;然后,进行卵的孵化,孵化出所述花斑花绒寄甲的一龄幼虫;之后,利用替代寄主饲养所述花斑花绒寄甲的一龄幼虫,使所述一龄幼虫寄生于所述替代寄主并发育,最后羽化出所述花斑花绒寄甲的成虫,所述替代寄主为一种天牛的幼虫或一种拟步甲的蛹;上述过程中的环境温度为25℃±2℃、湿度为60%±5%。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人工繁殖花斑花绒寄甲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花斑花绒 寄甲的成虫的饲养和诱发产卵包括首先,在经过消毒处理后的养虫塑料盒内放入养虫木块,所述养虫木块上方放2 4层 比木块表面积小的牛皮纸,所述牛皮纸的上方盖一载玻片,并将所述载玻片、牛皮纸和木 块捆绑在一起,所述养虫塑料盒内还放有饮水器和饲料皿,所述养虫塑料盒内还放有两端 开口的供花绒寄甲休息的牛皮纸袋;然后,在所述养虫塑料盒中接入所述花斑花绒寄甲成虫20 50头,并盖上盒盖,所述 盒盖上钻有3 6个小孔;所述花斑花绒寄甲成虫中,雌虫的数量大于或等于雄虫的数量;所述成虫的饲养和诱发产卵及进行卵的孵化的过程中的环境温度为25'c土rc、湿度为60%±2%。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人工繁殖花斑花绒寄甲的技术,其特征在于,所述养虫木块 为马尾松木块,所述马尾松木块的中部挖有一长槽,所述长槽的一端的木块表面上向外开 有一细槽,所述牛皮纸放在所述养虫木块挖有长槽的一面,所述养虫木块的长槽中放有l头 所述替代寄主。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人工繁殖花斑花绒寄甲的技术,其特征在于,使所述一龄幼 虫寄生于所述替代寄主的方法包括首先,取l头所述替代寄主,放入到直径为10 15誦、长度为30 90mra的透明塑料管内;然后,用细毛笔沾少许蒸馏水,并根据所述替代寄主的大小,沾取2 5头刚孵化的所 述花斑花绒寄甲一龄幼虫,放到所述替代寄主身体上,并在所述透明塑料管内放入对折成 多折的牛皮纸纸条;之后,用脱脂棉堵紧所述透明塑料管口。
5、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人工繁殖花斑花绒寄甲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当羽化出所述花斑花绒寄甲的成虫后,还对羽化出的成虫进行常规和保种饲养,所述常规和保种饲养的 环境温度为20°C ±2°C 、湿度为60%±5%;之后,对需要诱发产卵的成虫重复进行所述饲养和诱发产卵歩骤;对不需要诱发产卵 的成虫进行释放或冷藏待用。
6、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人工繁殖花斑花绒寄甲的技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替 代寄主的保鲜保存,具体包括在封闭塑料盒内放入至少一个木块,所述木块的中部挖有一长槽,长槽中放有一头或 两头所述替代寄主,所述长槽的上面依次放有牛皮纸片和载玻片,并将所述木块、牛皮 纸、载玻片进行捆绑固定,所述封闭塑料盒内接入川硬皮肿腿蜂或管氏肿腿蜂雌蜂15 35 头,在20 24小时后,取出被麻醉的替代寄主放入到带盖培养皿中,并放入3 5'C的低温 下保存备用。
7、 一种防治松褐天牛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应用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人工繁 殖花斑花绒寄甲的技术繁殖的花斑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将所述花斑花绒寄甲的卵或成 虫释放于所述松褐天牛危害区的树上。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治松褐天牛的技术,其特征在于,释放所述花斑花绒寄甲 的卵包括将所述花斑花绒寄甲的卵制成卵释放卡进行释放或冷藏待用,所述卵释放卡的制 作包括首先将带有饲养的花斑花绒寄甲所产的卵的牛皮纸按每个扇形自然卵块分块剪开,然 后粘到对折后的双叶纸内面,随后将所述对折双叶纸在开口处用订书机订上,即制成所述 卵释放卡;所述卵释放卡冷藏待用的温度为6士 1 °C 。
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治松褐天牛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将所述花绒寄甲的卵释 放卡进行释放,包括将所述卵释放卡订于树干上接近所述松褐天牛幼虫的排粪孔处。
10、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治松褐天牛的技术,其特征在于,释放所述花斑花绒寄 甲的成虫包括,将所述花斑花绒寄甲的成虫放入成虫释放袋或指形管内进行释放或冷藏待 用,所述成虫释放袋或指形管的释放方法包括将所述成虫释放袋撕开或将指形管打开后,将成虫直接倒在有松褐天牛幼虫危害的树 干基部,任其自由爬行到树干上部或扩散爬行至周围附近其它树上产卵繁殖,寄生松褐天 牛的幼虫或蛹;所述成虫释放袋冷藏待用的温度为5°C ± rc 。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繁殖花斑花绒寄甲及应用于防治松褐天牛的技术,首先在环境温度为25℃±2℃、湿度为60%±5%的环境中对花斑花绒寄甲的成虫进行饲养和诱发使其大量产卵,并孵化出花斑花绒寄甲的幼虫;然后利用替代寄主使其寄生、发育,最后羽化为成虫;之后可将花斑花绒寄甲的卵或成虫制成卵释放卡或成虫释放袋或指形管释放于松材线虫病疫区的松褐天牛危害的林分。利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可以在不污染环境、维护了生态平衡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的前提下,使害虫和病害得到有效而持续的控制,是控制松褐天牛和松材线虫病的先进技术。
文档编号A01M99/00GK101589697SQ20081011418
公开日2009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30日
发明者张翌楠, 杨忠岐 申请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