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降低番茄土传病害发病率的营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311808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降低番茄土传病害发病率的营养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番茄栽培用营养基质配方及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可以降低番茄土传病害发病率并提高产量的营养基质配方及制备方法,属于植物防病害领域。
背景技术
:在番茄日光温室和大棚生产中,连续栽种番茄三年以上的土壤由于番茄根系分泌物中一些有毒物质的积累,以及上茬栽种番茄,一些病菌也残留在土壤中,均可导致番茄发生一些土传病害,如根腐病、枯萎病等,病情严重时,可引起大面积的植株感病甚至枯死,严重影响番茄产量,而目前一些针对此类病害,进行土壤消毒的农药防治效果不理想,而且造成土壤中大量农药残留,导致果实中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对绿色和无公害蔬菜生产极其不利。目前还没有关于防止番茄土传病害的基质的报道。
发明内容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降低番茄土传病害发病率并提高产量的营养基质配方和制备方法,其目的在于解决日光温室或大棚番茄连作后土传病害严重的问题。技术方案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降低番茄土传病害发病率的营养基质,其特征在于该营养基质应用于抑制番茄土传病,该基质接以下各组分的体积百分比混合后经发酵制备而成园田土30—35%;粉碎的玉米秸64—69%;膨化鸡粪1一2%。一种制备上述用于降低番茄土传病害发病率的营养基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a、按上述比例分别量取园田土、粉碎的玉米秸、膨化鸡粪;'匕K将粉碎的玉米秸用适量水淋湿,以手紧握玉米秸无水滴从指缝流出为适宜湿度,再与园田土和膨化鸡粪充分混匀,然后将混合物在温室或大棚内堆成梯形堆,梯形堆的高为1一1.2米,以梯形堆的腰线中点连线进行测量,使连线后所形成的矩形满足长为6—7米,宽2—3米即可,然后根据营养基质用量确定堆数;c、用塑料布将营养基质堆盖严,以保持温度和湿度,促进发酵,以后每10天-13天翻堆一次,堆内温度应达到50—65度,以杀死园田土和玉米秸中的病菌,并尽快发酵,发酵35—40天,即可做为栽种番茄的营养基质。b步骤中的梯形堆每0.5亩地可堆成2堆或3堆。粉碎的玉米秸长度为2—3厘米。优点及效果该发明为解决日光温室或大棚多年连续栽种番茄导致土传病害严重的问题,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试验,研制出用于降低番茄土传病害发病率并提高产量的营养基质配方,该配方首次采用园田土与鸡粪、玉米秸共同发酵的形式来制备基质;也就是说将植物赖以生存的土壤直接参与发酵,这样对于防治土传病具有更加直接的效果;应用该营养基质栽种番茄,不仅大大降低了土传病害发病率,而且由于加入了玉米秸,使土壤中有机质和氮、磷、钾的含量增加,改善了土壤的营养结构,此外,还有疏松土壤,有利植株根系发育的作用。与不使用该营养基质的植株比较,可降低番茄土传病害发病率75%以上,并且提高产量15%以上。另外,本发明应用原料大大减少,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减少了制备过程的烦琐步骤。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降低番茄土传病害发病率并提高产量的营养基质配方及制备方法,应用于植物的抗病领域,其组分为园田土、粉碎的玉米秸和膨化鸡粪;田园土、又称园土、菜园土,是普通的栽培土,因经过施肥耕作,团粒结构好。具体应用的实施例如下实施例l:可降低番茄土传病害发病率并提高产量的营养基质配方,该营养基质配方各组分及体积百分比为园田土35%、粉碎的玉米秸64%、膨化鸡粪1%。配制方法按上述的比例分别量取园田土、粉碎的玉米秸、膨化鸡粪。将粉碎的玉米秸用适量水淋湿,以手紧握玉米秸无水滴从指缝流出为宜,再与园田土和膨化鸡粪充分混匀,在温室或大棚内堆成梯形堆,梯形堆的高为1米,以梯形堆的腰线中点连线进行测量,使连线后所形成的矩形满足长为6米,宽2.2米即可,共堆成3堆,约40m、可供0.5亩日光温室或大棚栽种番茄;堆成梯形堆可以更好的发酵,梯形堆相对于本发明的基质的特点来讲也更加容易堆砌;用塑料布将营养基质堆盖严,以保持温度和湿度,促进发酵,以后每隔10天翻堆一次,15天后堆内温度达到56°C,35天后用于栽种番茄的营养基质制备完成。5下面以每亩地3000株番茄秧苗为例,对使用本发明基质的番茄秧苗和在含有土传病病菌的土壤中栽培的秧苗进行土传病发病率及产量的对比,以实施例l为第一对比组,见下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根据上表可知使用本发明的基质的番茄秧苗的土传病减少了454株,约占使用前患土传病秧苗的75.2%;而产量提高了1522公斤,约占使用之前的16.1%。由此可见,使用本发明的基质的番茄秧苗,在减少土传病上具有明显的效果,同时也提高了产量。实施例2:可降低番茄土传病害发病率并提高产量的营养基质配方,该营养基质配方各组分及体积百分比为园田土30%、粉碎的玉米秸69%、膨化鸡粪1%配制方法按上述的比例分别量取园田土、粉碎的玉米秸、膨化鸡粪。将粉碎的玉米秸用适量水淋湿,以手紧握玉米秸无水滴从指缝流出为宜,再与园田土和膨化鸡粪充分混匀,在温室或大棚内堆成梯形堆,梯形堆的高为1.2米,以梯形堆的腰线中点连线进行测量,使连线后所形成的矩形满足长为6米,宽2米即可,,共堆成3堆,近40m3。可供0.5亩日光温室或大棚栽种番茄。用塑料布将营养基质堆盖严,以保持温度和湿度,促进发酵,以后每隔ll天翻堆一次,15天后堆内温度达到6(TC,35天后用于栽种番茄的营养基质制备完成。下面以每亩地3000株番茄秧苗为例,对使用本发明基质的番茄秧苗和在含有土传病病菌的土壤中栽培的秧苗进行土传病发病率及产量的对比,以实施例<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根据上表可知使用本发明的基质的番茄秧苗的土传病减少了454株,约占使用前患土传病秧苗的79.3%;而产量提高了1700公斤,约占使用之前的18%。由此可见,使用本发明的基质的番茄秧苗,在减少土传病上具有明显的效果,同时也提高了产量。实施例3:可降低番茄土传病害发病率并提高产量的营养基质配方,该营养基质配方各组分及体积百分比为园田土33%、粉碎的玉米秸69%、膨化鸡粪2%配制方法按上述的比例分别量取园田土、粉碎的玉米秸、膨化鸡粪。将粉碎的玉米秸用适量水淋湿,以手紧握玉米秸无水滴从指缝流出为宜,再与园田土和膨化鸡粪充分混匀,在温室或大棚内堆成梯形堆,梯形堆的高为l.l米,以梯形堆的腰线中点连线进行测量,使连线后所形成的矩形满足长为7米,宽3米即可,共堆成2堆。可供0.5亩日光温室或大棚栽种番茄。用塑料布将营养基质堆盖严,以保持温度和湿度,促进发酵,以后每隔ll天翻堆一次,15天后堆内温度达到50。C,38天后用于栽种番茄的营养基质制备完成。下面以每亩地3000株番茄秧苗为例,对使用本发明基质的番茄秧苗和在含有土传病病菌的土壤中栽培的秧苗进行土传病发病率及产量的对比,以实施例3为第三对比组,见下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8</column></row><table>根据上表可知使用本发明的基质的番茄秧苗的土传病减少了319株,约占使用前患土传病秧苗的80%;而产量提高了1655公斤,约占使用之前的17.2%。由由此可见,使用本发明的基质的番茄秧苗,在减少土传病上具有明显的效果,同时也提高了产量。实施例4:可降低番茄土传病害发病率并提高产量的营养基质配方,该营养基质配方各组分及体积百分比为园田土30%、粉碎的玉米秸68.5%、膨化鸡粪1.5%配制方法按上述的比例分别量取园田土、粉碎的玉米秸、膨化鸡粪。将粉碎的玉米秸用适量水淋湿,以手紧握玉米秸无水滴从指缝流出为宜,再与园田土和膨化鸡粪充分混匀,在温室或大棚内堆成梯形堆,梯形堆的高为1米,以梯形堆的腰线中点连线进行测量,使连线后所形成的矩形满足长为6米,宽3米即可,共堆成3堆。可供0.5亩日光温室或大棚栽种番茄。用塑料布将营养基质堆盖严,以保持温度和湿度,促进发酵,以后每隔13天翻堆一次,15天后堆内温度达到55'C,40天后用于栽种番茄的营养基质制备完成。下面以每亩地3000株番茄秧苗为例,对使用本发明基质的番茄秧苗和在含有土传病病菌的土壤中栽培的秧苗进行土传病发病率及产量的对比,以实施例4为第四对比组,见下表患土传病植株(株)产量(Kg)没使用本发明的基质的番茄秧苗6709420使用本发明的基质的番茄秧苗14711000根据上表可知使用本发明的基质的番茄秧苗的土传病减少了523株,约占使用前患土传病秧苗的78.1%;而产量提高了1580公斤,约占使用之前的16.8%。由此可见,使用本发明的基质的番茄秧苗,在减少土传病上具有明显的效果,同时也提高了产量。实施例5:可降低番茄土传病害发病率并提高产量的营养基质配方,该营养基质配方各组分及体积百分比为-园田土35%、粉碎的玉米秸64%、膨化鸡粪1%;配制方法按上述的比例分别量取园田土、粉碎的玉米秸、膨化鸡粪。将粉碎的玉米秸用适量水淋湿,以手紧握玉米秸无水滴从指缝流出为宜,再与园田土和膨化鸡粪充分混匀,在温室或大棚内堆成梯形堆,梯形堆的高为1米,以梯形堆的腰线中点连线进行测量,使连线后所形成的矩形满足长为6米,宽3米即可,共堆成3堆。可供0.5亩日光温室或大棚栽种番茄。用塑料布将营养基质堆盖严,以保持温度和湿度,促进发酵,以后每隔13天翻堆一次,15天后堆内温度达到65。C,36天后用于栽种番茄的营养基质审u备完成。9下面以每亩地3000株番茄秧苗为例,对使用本发明基质的番燕秧苗和在含有土传病病菌的土壤中栽培的秧苗进行土传病发病率及产量的对比,以实施例5为第五对比组,见下表患土传病植株(株)产量(Kg)没使用本发明的基质的番茄秧苗7308920使用本发明的基质的番茄秧苗14610800根据上表可知使用本发明的基质的番茄秧苗的土传病减少了523株,约占使用前患土传病秧苗的80%;而产量提高了1880公斤,约占使用之前的21.1%。由此可见,使用本发明的基质的番茄秧苗,在减少土传病上具有明显的效果,同时也提高了产量。以上制备过程中玉米秸长度为2—3厘米。通过两年的实施,根据以上各个实施例及对比组可以看出,应用该营养基质配方栽种番茄,可降低番茄土传病害发病率75%以上,番茄产量提高15%以上,平均亩产11000公斤,经济效益十分可观。该可降低番茄土传病害发病率并提高产量的营养基质配方解决了日光温室或大棚多年连续栽种番茄导致土传病害严重的问题,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试验,研制出的用于降低番茄土传病害发病率并提高产量的营养基质配方,应用该营养基质栽种番茄,不仅大大降低了土传病害发病率,而且由于并且是在园田土的基础上加入了玉米秸,使土壤中有机质和氮、磷、钾的含量增加,改善了土壤的营养结构,此外,还有疏松土壤,有利植株根系发育的作用。与不使用该营养基质比较,可降低番茄土传病害发病率75%以上,并且提高产量15%以上。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降低番茄土传病害发病率的营养基质,其特征在于该营养基质应用于抑制番茄土传病,该基质按以下各组分的体积百分比混合后经发酵制备而成园田土30—35%;粉碎的玉米秸64—69%;膨化鸡粪1—2%。2、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降低番茄土传病害发病率的营养基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a、按权利要求l的比例分别量取园田土、粉碎的玉米秸、膨化鸡粪;b、将粉碎的玉米秸用适量水淋湿,以手紧握玉米秸无水滴从指缝流出为适宜湿度,再与园田土和膨化鸡粪充分混匀,然后将混合物在温室或大棚内堆成梯形堆,梯形堆的高为1一1.2米,以梯形堆的腰线中点连线进行测量,使连线后所形成的矩形满足长为6—7米,宽2—3米即可,然后根据营养基质用量确定堆数;c、用塑料布将营养基质堆盖严,以保持温度和湿度,.促进发酵,以后每10天-13天翻堆一次,堆内温度应达到50—65度,以杀死园田土和玉米秸中的病菌,并尽快发酵,发酵35—40天,即可做为栽种番茄的营养基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b步骤中的梯形堆每0.5亩地可堆成2堆或3堆。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粉碎的玉米秸长度为2—3厘米。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降低番茄土传病害发病率的营养基质,其特征在于该营养基质应用于抑制番茄土传病,该基质按以下各组分的体积百分比制备而成园田土30-35%;粉碎的玉米秸64-69%;膨化鸡粪1-2%;应用该营养基质栽种番茄,不仅大大降低了土传病害发病率,而且由于加入了玉米秸,使土壤中有机质和氮、磷、钾的含量增加,改善了土壤的营养结构,此外,还有疏松土壤,有利植株根系发育的作用。与不使用该营养基质的植株比较,可降低番茄土传病害发病率75%以上,并且提高产量15%以上。文档编号C05F17/00GK101503325SQ200910010769公开日2009年8月12日申请日期2009年3月20日优先权日2009年3月20日发明者何莉莉,余朝阁,孙周平,李天来,泳郭,晖须,健马,齐明芳,齐红岩申请人:沈阳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