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冬青树的移植方法

文档序号:312263阅读:43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冬青树的移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树木种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冬青树的移植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冬青树移植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栽植前1 2年在树冠周围挖沟断根, 这种断根处理到移栽定植由于时间跨度太长,产生的新根长度也会增加,以致在移栽过 程中通过挖树、包扎、运输、栽植几个环节都会造成树木二次伤根(由于新根嫩、脆, 容易折断),对树木的成活和恢复生机造成很大的影响,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树木半死不 活,挖掉可惜、留着有碍观瞻;另一种方法是直接挖树、包扎、运输、栽植,由于冬青 细根的损伤使植物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遭到破坏,树的移栽成活率降低,即便成活, 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生机形成景观效果。两种方法都对植物根系产生不同程度上的破坏 作用,第一种方法虽然产生了新根,但在施工过程中新根还是遭到了破坏,第二种方法 是没有产生新根的情况下异地移栽,树木恢复生机的速度更慢、移栽所达到的效果更差, 无论哪一种方法都给施工单位的后期管理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和经济压力,同时也给加 快城市景观效果和提高城市的生态效应产生不利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冬青树的移植方法,以克服现有的冬青树移 植造成的成活率低、树木恢复生机速度慢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釆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冬青树的移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 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冬青树挖取前3 5天苗圃浇一次透水;
(2) 挖取时,按树木胸径的6 8倍挖取根部土球,并用草绳绑扎好;
(3) 把冬青树挖出后的原坑稍微挖大使其略大于土球,然后再把挖出的用草绳绑 扎好的冬青树土球放回原坑中,在土球的周围喷淋营养液,再在土球四周填满土,浇一 次透水,然后在土球上方盖上稻草,稻草上经常喷水使土球处于湿润状态;
(4) 6月上旬至6月中旬,新根长到2 3cm时,把冬青树连同土球挖出,运到栽 植地点栽植。
其中,所述的冬青树,其胸径为5 12cm。 步骤(2)中,所述的草绳的直径为2.5~3.5cm。
步骤G)中,所述的营养液包含如下组分每1升水中,含0.2 0.4g萘乙酸、1.0~1.5
3g八角、3.0 6.0g大蒜。优选配比为每1升水中,含0,25g萘乙酸、1.0 g八角、5.0g大蒜。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冬青树的移植方法避免了冬青移植中的二次伤根以及直接挖树 栽植所致的成活率低的问题,不仅提高了移栽成活率,而且能使移植树木恢复期大大缩 短,快速地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节省了管理费用。本发明方法实施简单,在工程中较 易推广。
具体实施例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 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1:
冬青树的移植方法为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冬青树挖取前3 5天苗圃浇一次透 水,再把选好待挖树木按胸径的6 8倍挖好土球,并用草绳绑扎好,草绳的粗度直径 要达到3cm,确保长出的新根在3cm以内挖取、运输、栽植时不会受伤、折断,挖取的 树木要对树形和枝叶略加修剪,再把挖树的坑稍微扩大一点使其略大于土球,然后再把 挖出的树木连同土球和绑好的草绳放回原来的坑中,在土球的周围喷淋营养液,营养液 为促进细胞分裂和防止根系腐烂的物质混合配置而成,即每1升水中,含0.258萘乙酸、 l.Og八角、5.0g大蒜。再在土球四周填满土、浇一次透水,然后在上面盖稻草,稻草上 经常喷水使土球处于湿润状态(但不能积水),创造适宜的生根环境有利于新根形成, 6月上旬至6月中旬,当新根长度达到2 3cm时,即可把树木挖出运到栽植地点栽植。 栽植时只要把枝叶稍加修剪,不影响冬青的满冠效果。这种方法处理的树木由于从处理 到栽植时间跨度短,包扎土球的草绳仍完好如初,新根的长度还没有超过草绳的粗度, 无论是挖取、运输、栽植,哪个环节都不会伤到新根,因此,栽植成活率极高,几乎达 100%,栽后的管理也及其简单,只要树木的正常管理即可,而且树木能在很短的时间 恢复生机,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
实施例2:
2006年3月 6月间,采用实施例1的方法将南京市的冬青树移植至无锡市,植株 平均胸径为7.86cm,实验695株,成活693株,成活率99.71%。
权利要求
1、一种冬青树的移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冬青树挖取前3~5天苗圃浇一次透水;(2)挖取时,按树木胸径的6~8倍挖取根部土球,并用草绳绑扎好;(3)把冬青树挖出后的原坑稍微挖大使其略大于土球,然后再把挖出的用草绳绑扎好的冬青树土球放回原坑中,在土球的周围喷淋营养液,再在土球四周填满土,浇一次透水,然后在土球上方盖上稻草,稻草上经常喷水使土球处于湿润状态;(4)6月上旬至6月中旬,当新根长到2~3cm时,把冬青树连同土球挖出,运到栽植地点栽植。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冬青树的移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冬青树,其胸径为 5 12cm。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冬青树的移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草绳 的直径为2.5~3.5cm。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冬青树的移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营养 液包含如下组分每1升水中,含0.2 0.4g萘乙酸、1.0 1.5g八角、3.0 6.0g大蒜。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冬青树的移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营养 液包含如下组分每1升水中,含0,25g萘乙酸、l.Og八角、5.0g大蒜。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冬青树的移植方法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在冬青树挖取前3~5天苗圃浇一次透水;挖取时,按树木胸径的6~8倍挖取根部土球,并用草绳绑扎好;把冬青树挖出后的原坑稍微挖大,然后再把挖出的冬青树放回原坑中,在土球的周围喷淋营养液,再在土球四周填满土,浇一次透水,然后在土球上方盖上稻草,稻草上经常喷水使土球处于湿润状态;6月上旬至6月中旬,当新根长到2~3cm时,把冬青树连同土球挖出,运到栽植地点栽植。本发明的冬青树的移植方法避免了冬青移植中的二次伤根以及直接挖树栽植所致的成活率低的问题,不仅提高了移栽成活率,而且能使移植树木恢复期大大缩短,快速地达到预期的景观效果,节省了管理费用。
文档编号A01G23/00GK101485277SQ20091002499
公开日2009年7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4日
发明者张纪林, 李淑琴 申请人: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