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盏菊的高产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31638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金盏菊的高产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的栽培技术。具体是一种金盏菊金盏菊的高产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金盏菊又名万寿菊,属菊科植物。含有丰富的叶黄素,叶黄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蔬 菜、花卉、水果与某些藻类生物中的天然色素,它能够延缓老年人因黄斑退化而引起的视力 退化和失明症,以及因机体衰老引发的心血管硬化、冠心病和肿瘤疾病。美国从20世纪70 年代起就开始从万寿菊中提取叶黄素,最早是加在鸡饲料里,可以提高鸡蛋的营养价值。叶 黄素还可以应用在化妆品、饲料、医药、水产品等行业中。国际市场上,1克叶黄素的价格与 1克黄金相当。中医还把它作为一种常用药材使用。因此,种植金盏菊具有很高的经济价 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盏菊金盏菊的高产栽培方法。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金盏菊的高产栽培方法,具体是1)选种选用优良品种;2)种子处理把种子放在35 40°C温水中浸泡3 4小时,捞出,用清水过滤一 遍,控干即可播种;为防苗期病害,用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药剂浸种;3)育苗选择土壤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田块,做成宽1 1. 5m的畦;苗床土要 细、平整,播种前苗床浇透水;4月中上旬开始播种,将种子与细土按1 20比例混勻,均勻 撒在苗床上,裸露的种子用细土覆盖,厚度不超过2mm ;播种后先用地膜覆盖,地膜离地面 2cm,上面再支小拱棚覆盖,并加上遮荫网或其他遮盖物,四周压实。播种后2 3d、种子萌发时,在拱棚中6 7d就要掀开两端通风,以防烧苗。炼 苗3 4d后,就可以去掉拱棚上的薄膜。苗期要注意补水,苗长大约6 7cm时就可以去 掉遮荫网或其他遮盖物,在自然情况下进行培养。4)移栽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2 3t,再结合环状施入专用肥,每亩^kg ;移栽时 培土到第1对真叶处,并浇足定根水;注意栽苗时肥料不要直接接触到根系和茎秆,否则会 烧苗;及时补水、查田补苗,确保全苗;5)中耕培土,提沟追肥中耕应早、深、勤,当苗长30 45cm高时进行第1次中耕 培土,以后每10 15d中耕1次,全生育期中耕3 4次;结合第1次中耕,破膜环状施入 万寿菊专用肥,每亩12kg ;现蕾初期及每次采收花以后,结合防病喷施0. 2%磷酸二氢钾溶 液;6)采花8月初开始进入采花期,每采1次花要喷施1次杀菌剂和磷酸二氢钾混合 液;7)病虫害防治苗期以黑胫病、疫病的防治为主,采用黑胫清800倍液、甲霜灵锰 锌800倍液、甲基托布津600倍液交替防治;大田期以褐斑病、病毒病、菊花茎腐病及黄蚂蚁防治为主,选用可杀得2000倍液或病毒消加风行1000倍液或菌核净800倍液或二嗪磷 1000倍液进行防治。8)采摘以花瓣完全展开、花心未完全开放、达8 9成熟时采摘为宜,此时花的 质量和重量最佳;每7 10天采摘1次,全期采摘8 9次,平均每次采摘300千克。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推广,产量高。
具体实施例方式选种选用美国进口杂交一代种子,纯度> 99%,净度> 98%,发芽率> 98% ;种子处理把种子放在35 40°C温水中浸泡3 4小时,捞出,用清水过滤一遍, 控干即可播种;为防苗期病害,用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药剂浸种;育苗选择土壤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田块,做成宽1 1.5m的畦。苗床土要细、 平整,播种前苗床浇透水。3月中上旬开始播种,播种前将种子在温水(35 40°C)中浸泡 3 4h,然后捞出用清水滤1遍,控干后与细土按1 20比例混勻,均勻撒在苗床上,裸露 的种子用细土覆盖,厚度不超过2mm。播种后先用地膜覆盖,地膜离地面2cm,上面再支小拱 棚覆盖,并加上遮荫网或其他遮盖物,四周压实。播种后2 3d、种子萌发时,在拱棚中6 7d就要掀开两端通风,以防烧苗。炼 苗3 4d后,就可以去掉拱棚上的薄膜。苗期要注意补水,苗长大约6 7cm时就可以去 掉遮荫网或其他遮盖物,在自然情况下进行培养。移栽a)理墒采用单垄单行栽培或双垄梅花塘栽培,按1. 6 1. 7m宽开墒,墒面宽60 70cm, 墒面要达到“齐、平、松、碎、净”的标准。栽植密度1600 1800株/亩,瘦地多栽,肥地少 栽。b)移栽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2 3t,采用塘施,再结合环状施入万寿菊专用肥,每亩 ^kg。移栽时培土到第1对真叶处,并浇足定根水。注意栽苗时肥料不要直接接触到根系 和茎秆,否则会烧苗。及时补水、查田补苗,确保全苗。中耕培土,提沟追肥中耕应早、深、勤,当苗长30 45cm高时进行第1次中耕培土,以后每10 15d中 耕1次,全生育期中耕3 4次。结合第1次中耕,破膜环状施入万寿菊专用肥,每亩Ukg。 现蕾初期及每次采收花以后,结合防病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有利于提高产量。采花一般从7月初开始进入采花期,采花要坚持以下原则有露水不采、雨天不 采、不成熟不采、腐蚀花不采、雾天不采。每采1次花要喷施1次杀菌剂和磷酸二氢钾混合 液,有利于防止病菌感染伤口,提高产量。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苗期以黑胫病、疫病的防治为主,可采用黑 胫清800倍液、甲霜灵锰锌800倍液、甲基托布津600倍液交替防治。大田期以褐斑病、病 毒病、菊花茎腐病及黄蚂蚁防治为主,可选用可杀得2000倍液或病毒消加风行1000倍液或 菌核净800倍液或二嗪磷1000倍液进行防治。采摘以花瓣完全展开、花心未完全开放、达8 9成熟时采摘为宜,此时花的质量和重量最佳;每7 10天采摘1次,全期采摘8 9次,平均每次采摘300千克。采摘时注 意下雨天不采,露水花不采,采摘后应及时交售,以防霉烂,降低等级。
权利要求
1. 一种金盏菊的高产栽培方法,其特征是1)选种选用优良品种;2)种子处理把种子放在35 40°C温水中浸泡3 4小时,捞出,用清水过滤一遍,控 干即可播种;为防苗期病害,用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药剂浸种;3)育苗选择土壤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田块,做成宽1 1.5m的畦;苗床土要细、平 整,播种前苗床浇透水;4月中上旬开始播种,将种子与细土按1 20比例混勻,均勻撒在 苗床上,裸露的种子用细土覆盖,厚度不超过2mm ;播种后先用地膜覆盖,地膜离地面2cm, 上面再支小拱棚覆盖,并加上遮荫网或其他遮盖物,四周压实。播种后2-3d、种子萌发时,在拱棚中6 7d就要掀开两端通风,以防烧苗。炼苗3 4d后,就可以去掉拱棚上的薄膜。苗期要注意补水,苗长大约6 7cm时就可以去掉遮荫网 或其他遮盖物,在自然情况下进行培养。4)移栽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2 3t,再结合环状施入专用肥,每亩^kg;移栽时培 土到第1对真叶处,并浇足定根水;注意栽苗时肥料不要直接接触到根系和茎秆,否则会烧 苗;及时补水、查田补苗,确保全苗;5)中耕培土,提沟追肥中耕应早、深、勤,当苗长30 45cm高时进行第1次中耕培土, 以后每10-15d中耕1次,全生育期中耕3 4次;结合第1次中耕,破膜环状施入万寿菊专 用肥,每亩12kg ;现蕾初期及每次采收花以后,结合防病喷施0. 2%磷酸二氢钾溶液;6)采花8月初开始进入采花期,每采1次花要喷施1次杀菌剂和磷酸二氢钾混合液;7)病虫害防治苗期以黑胫病、疫病的防治为主,采用黑胫清800倍液、甲霜灵锰锌800 倍液、甲基托布津600倍液交替防治;大田期以褐斑病、病毒病、菊花茎腐病及黄蚂蚁防治 为主,选用可杀得2000倍液或病毒消加风行1000倍液或菌核净800倍液或二嗪磷1000倍 液进行防治。8)采摘以花瓣完全展开、花心未完全开放、达8 9成熟时采摘为宜,此时花的质量 和重量最佳;每7 10天采摘1次,全期采摘8 9次,平均每次采摘300千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盏菊的高产栽培方法,属植物的栽培技术。包括选择优良品种、种子处理、育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适时采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便于推广,产量高。
文档编号A01G1/00GK102047799SQ20091021287
公开日2011年5月1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日
发明者张平安 申请人:张平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