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养殖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089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增养殖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增养殖用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能为海藻生长提供 附着场所,特别适用于海参栖息的增养殖礁。
技术背景
众所周知,海参为海产品中的珍品,名列海味八珍之首,特别是海参纲中 的刺参,其经济价值可称为"参"中之冠,刺参不仅营养丰富,而且保健价值 极高,刺海参生活在近岸的海底,特别喜欢栖息在海底岩礁或具有海藻生物丛 的场所,由于它有夏眠的习性,所以刺参栖息地还需要有可供隐蔽的场所,现 在一般采用向海底投放石块的方式为刺参提供栖息场所,但投放的石块互相积 压,形成的空隙不仅少而且小,另外, 一部分石块容易陷入海底的泥沙里,浪 费大量石资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提 供一种表面积大,空隙大,不易陷入海底泥沙中的增养殖礁。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
一种增养殖礁,其特征是至少设有两块增养殖板,两块增养殖板的上端固 定连接,下端经连接杆相连接形成一个整体。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增养殖板上设有透水孔,透水孔一方面供增养殖礁内、 外海水的流动,另一方面为海参、鱼等生物进、出增养殖礁提供通道。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增养殖板的下端设有防淤翻边,以防止其陷入海底的泥 沙里。
本实用新型可造成形似房脊的人工礁,礁体表面可供海藻附着生长,礁体
3下面可供刺参隐蔽夏眠,便于刺参摄食,也可让鱼类在礁体内活动,成为一个 较好的生态系统,改善近海非岩礁海底刺海参的栖息条件,具有供海藻附着生 长表面积大、形成的空隙大、不易陷入海底泥沙里等的优点。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所示, 一种增养殖礁,其特征是至少设有两块增养殖板l,增养殖板 1可以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制成,两块增养殖板1的上端固定连接,下端经连接 杆2相连接,其形状似房脊的人工鱼礁,连接杆2也是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制 成。本实用新型中的增养殖板可以采用平面式,也可以采用曲面式,其上设有 多个透水孔4,透水孔4可以呈圆形、方形、三角形、槽形等,透水孔一方面供
增养殖礁内、外海水的流动,另一方面为海参、鱼等生物进、出养殖礁提供通
道,防淤翻边3主要是防止增养殖礁陷入海底的泥沙里,防淤翻边3可以设在 增养殖板1底边,也可以设有连接杆2上,本实用新型礁体表面可供海藻附着 生长,礁体下面可供剌参隐蔽夏眠,便于刺参摄食,也可让鱼类在礁体内活动, 改善近海非岩礁海底养殖刺海参的栖息条件,具有供海藻附着生长表面积大、 形成的空隙大、不易陷入海底泥沙里等的优点,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投放在 近海水深10米以内的海域,形成一个礁体群,待礁体表面海藻生长起来后,投 放刺参幼苗,经过一至两年,刺参达到商品规格时进行采捕。
权利要求1、一种增养殖礁,其特征是至少设有两块增养殖板,两块增养殖板的上端固定连接,下端经连接杆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养殖礁,其特征在于增养殖板上设有透水孔。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增养殖礁,其特征在于增养殖板下端设有防 淤翻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增养殖用的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能为海藻生长提供附着场所,特别适用于海参栖息的增养殖礁,其特征是至少设有两块增养殖板,两块增养殖板的上端固定连接,下端经连接杆相连接,增养殖板上设有透水孔,透水孔供养殖礁内、外海水的流动及海参、鱼等生物进出,本实用新型可造成形似房脊的人工礁,礁体表面可供海藻附着生长,礁体下面可供刺参隐蔽夏眠,便于刺参摄食,也可让鱼类在礁体内活动,成为一个较好的生态系统,改善近海非岩礁海底刺海参的栖息条件,具有供海藻附着生长表面积大、形成的空隙大、不易陷入海底泥沙里等的优点。
文档编号A01G33/00GK201409370SQ20092002539
公开日2010年2月24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9日
发明者刘雨新, 张学超, 李源强, 辛晓东, 邹吉新 申请人:威海西港刺参水产研究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