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流通风箱体式出雏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1390阅读:3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环流通风箱体式出雏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孵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雏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禽蛋出雏器的情况如下
通风方式如图la和lb所示的出雏器,其风扇4-1安装在箱体1-1内的后侧,并纵向排列,向其前侧的蛋架车8-1送风,使箱体1-1内产生"X"型的循环风向;另外,如图2a和2b所示的出雏器,其风扇4-2安装在箱体的中间,向两侧的蛋架车送风,这会产生"乱气"现象。上述的通风方式均会使箱体内的温度场不均匀,并且,氧气含量的分布也不同,使出雏器的出雏时间不一致,对雏鸡的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循环风量不均匀后会使局部地方产生高温现象,这对鸡苗品质有很大影响。
风扇的驱动方式 一般采用电动机放置在箱体的外面,通过皮带传动带动风扇运转,造成箱体无法密封,对箱体的内外环境均会带来不好的影响。
冷却系统虽然很多出雏器也都设有水冷盘管,如图la和lb所示的出雏器设置的水冷盘管5-l,但是由于出雏器本身结构的影响,无法使所有的循环风量完全通过水冷盘管,这样会使冷却效率大大降低,而且也会造成温度场不均匀,离水冷盘管近的地方温度偏低,远的地方温度偏高。
加湿系统 一般的出雏器采用加湿水盘进行加湿,但是,加湿水盘会污染箱体,特别是容易繁殖细菌,并且,加湿水盘具有加湿速度慢,且不宜精确控制的缺点。
湿度检测元件采用湿度探头检测,由于在箱体内部常常会因为对种蛋或熏蒸消毒而产生一些固体悬浮物,会对湿度传感器造成比较大的影响,进而产生测量误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出雏器的通风方式设计不合理的缺陷,提供
一种可以产生"o"型通风方式的环流通风箱体式出雏器。
一种环流通风箱体式出雏器,包括箱体,箱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排风口,
箱体内安装有风扇,水冷盘管和蛋架车;所述风扇安装在箱体的上部、且邻近箱体顶板的位置处,所述风扇的正面朝向箱体右侧壁;所述风扇的下方设置一吊顶,所述吊顶与箱体左侧壁和箱体右侧壁之间均具有间隙;所述排风口设置在吊顶上方、且位于风扇至箱体右侧壁的区域上;所述进风口设置在吊顶上方、且位于风扇至箱体左侧壁的区域上;所述蛋架车安装在吊顶的下方,在所述吊顶与箱体左侧壁之间的区域内形成空气混合区;在所述吊顶下方、蛋驾车与箱体右侧壁之间的区域内形成进风区。
优选的是,所述进风口设置在箱体顶板上,所述空气混合区位于进风口的下方;所述排风口设置在箱体右侧壁上、且与风扇相对的位置处。
优选的是,所述吊顶与箱体左侧壁和箱体右侧壁之间均未连接,所述水冷盘管安装在吊顶与箱体右侧壁之间,水冷盘管的一端与箱体右侧壁连接,在吊顶和水冷盘管的下方形成所述进风区。
优选的是,所述风扇在箱体前侧壁和箱体后侧壁之间均匀间隔地安装;所述吊顶和水冷盘管纵伸在箱体前侧壁和箱体后侧壁之间的区域内。
优选的是,所述风扇安装在与箱体顶板连接的、且与顶板垂直的安装板上,风扇的正面正对箱体右侧壁,所述吊顶和水冷盘管在箱体内水平安装。
优选的是,所述风扇包括风叶和带动风叶转动的电机,所述风叶直接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
优选的是,还设置有喷雾加湿器,所述喷雾加湿器位于吊顶上方,设置在风扇与箱体右侧板之间、且邻近风扇的位置处。
优选的是,所述喷雾加湿器,安装在箱体顶板上,且喷雾加湿器的喷头与箱体右侧壁正对。
优选的是,还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安装在所述风扇的后部和吊板之间,纵伸至箱体前侧壁和箱体后侧壁。
优选的是,所述箱体内,在箱体左侧壁的上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
1.风扇、吊顶,进风口和排风口的设计可以使风扇强制送风后吹出来的空气经过吊顶上方, 一部分空气通过排风口排出箱体,大部分空气掉头向下进入蛋架车内,吹过整个蛋架车后再回到风扇后面,此时,风扇后面是负压区,所以通过进风口吸进一部分新鲜空气,吸进来的新鲜空气和从蛋驾车出来的空气在混合区内混合后再被风扇4强制送出,这样在箱体内形成一个"0"形循环风向;这种通风方式会使箱体内的温度场均匀,而且蛋驾车内的氧气含量分布也
相同,有效地保证一致的出雏时间;
2. 如果将水冷盘管安装在吊顶与箱体右侧壁之间,水冷盘管的一端与箱体右侧壁连接,则上述的大部分空气掉头向下通过水冷盘管进入蛋架车内,即使所有的循环风量完全通过水冷盘管,这样会提高冷却效率,而且可以从水冷盘管的设置方面考虑而使温度场均匀;
3. 采用电机的输出轴直接带动安装在其上的风叶转动,不仅提高了机械的可靠性,而且,由于电机直接安装在箱体内部,使箱体与外界无需留出传动空隙,保证了箱体的密封性;
4. 通过喷雾加湿器进行加湿,提高了加湿速度,增加了控制精确度,同时,该种方法不用在箱体内部存水,减少了污染;
5. 同时通过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分别测量干球温度和湿球温度来检测箱体内部的湿度情况,减小了由于湿度传感器的探头容易受外界影响所带来的测量误差。


图la和lb分别为现有的一种出雏器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图2a和2b分别为现有的另一种出雏器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图3本实用新型所述环流通风箱体式出雏器的主视图;图4本实用新型所述环流通风箱体式出雏器的俯视图;图5本实用新型所述环流通风箱体式出雏器的右侧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说明。
一种环流通风箱体式出雏器,如图3、 4和5所示,包括箱体l,风扇4安 装在箱体1的上部、且邻近箱体顶板la的位置处,风扇4的正面朝向箱体右侧 壁lc。风扇4的下方设置一吊顶10,吊顶10可以设置在箱体1的中部,使其 与箱体左侧壁lb和箱体右侧壁lc之间均具有间隙。蛋架车8安装在吊顶10的 下方。排风口 9设置在吊顶10上方、且位于风扇4至箱体右侧壁lc的区域上, 使风扇4所送的风可以通过排风口 9排出一部分,排风口 9优选设置在箱体右 侧壁lc上、与风扇4相对的位置处,如此可以使一部分空气直接排出箱体1夕卜。 进风口 2设置在吊顶10上方、且位于风扇4至箱体左侧壁lb的区域上。在吊 顶10与箱体左侧壁之间lb的区域内形成空气混合区13。在吊顶10下方、蛋驾 车8与箱体右侧壁lc之间的区域内形成进风区15。所述进风口 2优选设置在箱 体顶板la上,如此,可以使经过蛋驾车8的空气在空气混合区13与通过进风 口 2吸进来的空气进行直接的对流混合。
所述吊顶10与箱体左侧壁lb和箱体右侧壁lc均未连接,吊顶10优选为 一块方板,使其与箱体左侧壁lb和箱体右侧壁lc之间的距离相同。环流通风 箱体式出雏器的水冷盘管5优选地安装在吊顶10与箱体右侧壁lc之间,水冷 盘管5的一端与箱体右侧壁lc连接,因此在吊顶10和水冷盘管5的下方形成 所述进风区15。风扇4的数量可以根据环流通风箱体式出雏器的体积确定,一 般常用的环流通风箱体式出雏器,可以在安装板上均匀间隔地安装3个风扇。 所述吊顶10和水冷盘管5纵伸至箱体前侧壁和箱体后侧壁,优选为水平安装,即使吊顶10和水冷盘管5在纵向上覆盖其下方的全部区域,在此,可以通过多 个吊顶10和水冷盘管5接连而成。
其中,为了便于安装风扇4,可在箱体顶板la上连接一与其垂直的安装板 14,将风扇4全部安装在安装板14上,使风扇4的正面,即风叶,正对箱体右 侧壁lc。
所述的风扇4包括风叶和带动风叶转动的电机,所述风叶直接安装在电机 的输出轴上直接转动,这种方式不但提供了需要的风量,从风叶的动压上考虑, 也保证循环空气能够克服蛋驾车8所产生的阻力,获良好的通风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环流通风箱体式出雏器未采用加湿水盘,而是在吊顶10 的上方设置一喷雾加湿器6,喷雾加湿器6安装在风扇4与箱体右侧板lc之间、 且邻近风扇4的位置处。在此,可将喷雾加湿器6直接安装在箱体顶板la上, 使喷雾加湿器6的喷头正对箱体右侧壁。
环流通风箱体式出雏器的加热管3安装在所述风扇4的后部和吊板10之间, 纵伸在箱体前侧壁和箱体后侧壁之间的区域内。
另外,在箱体左侧壁lb的上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ll和湿度传感器12,同 时测量湿球温度和干球温度。
综上所述,上述实施方式并非是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性实施方式,凡本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修饰或者等效变形,均 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环流通风箱体式出雏器,包括箱体,箱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排风口,箱体内安装有风扇,水冷盘管和蛋架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安装在箱体的上部、且邻近箱体顶板的位置处,所述风扇的正面朝向箱体右侧壁;所述风扇的下方设置一吊顶,所述吊顶与箱体左侧壁和箱体右侧壁之间均具有间隙;所述排风口设置在吊顶上方、且位于风扇至箱体右侧壁的区域上;所述进风口设置在吊顶上方、且位于风扇至箱体左侧壁的区域上;所述蛋架车安装在吊顶的下方,在所述吊顶与箱体左侧壁之间的区域内形成空气混合区;在所述吊顶下方、蛋驾车与箱体右侧壁之间的区域内形成进风区。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流通风箱体式出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 设置在箱体顶板上,所述空气混合区位于进风口的下方;所述排风口设置在箱 体右侧壁上、且与风扇相对的位置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流通风箱体式出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顶与 箱体左侧壁和箱体右侧壁之间均未连接,所述水冷盘管安装在吊顶与箱体右侧 壁之间,水冷盘管的一端与箱体右侧壁连接,在吊顶和水冷盘管的下方形成所 述进风区。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环流通风箱体式出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在 箱体前侧壁和箱体后侧壁之间均匀间隔地安装;所述吊顶和水冷盘管纵伸至箱 体前侧壁和箱体后侧壁。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流通风箱体式出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安 装在与箱体顶板连接的、且与顶板垂直的安装板上,风扇的正面正对箱体右侧壁,所述吊顶和水冷盘管在箱体内水平安装。
6、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环流通风箱体式出雏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扇包括风叶和带动风叶转动的电机,所述风叶直接安装在电机的输出轴上。
7、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环流通风箱体式出雏器,其特征在于: 还设置有喷雾加湿器,所述喷雾加湿器位于吊顶上方,设置在风扇与箱体右侧 壁之间、且邻近风扇的位置处。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环流通风箱体式出雏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加 湿器,安装在箱体顶板上,且喷雾加湿器的喷头与箱体右侧壁正对。
9、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环流通风箱体式出雏器,其特征在于 还设置有加热管,所述加热管安装在所述风扇的后部和吊板之间,纵伸至箱体 前侧壁和箱体后侧壁。
10、 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环流通风箱体式出雏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箱体内,在箱体左侧壁的上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孵化领域内使用的一种环流通风箱体式出雏器,其箱体上设置有进风口和排风口,内部安装有水冷盘管;风扇安装在箱体的上部、且邻近箱体顶板的位置处,风扇的正面朝向箱体右侧壁;风扇的下方设置一吊顶,吊顶与箱体左侧壁和箱体右侧壁之间均具有间隙;排风口设置在吊顶上方、且位于风扇至箱体右侧壁的区域上;进风口设置在吊顶上方、且位于风扇至箱体左侧壁的区域上;蛋架车安装在吊顶的下方,在吊顶与箱体左侧壁之间的区域内形成空气混合区;在吊顶下方、蛋驾车与箱体右侧壁之间的区域内形成进风区。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了由现有出雏器的通风方式设计不合理所带来的出雏时间不一致的缺陷,提供一种可以产生“O”型通风的出雏器。
文档编号A01K41/04GK201398373SQ200920068299
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3日
发明者孙雪松, 沈俊峰, 灵 邹 申请人:上海石井畜牧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