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果木棒状肥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965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果木棒状肥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型设备,特别是关于一种果木棒状肥成型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果树、林木和花卉生产中广泛施用的是粉状、颗粒状等肥料,这种肥 料施入果树地中,养分释放快,而且易淋洗和挥发,造成肥料浪费和污染环境。同 时这种肥料存在用肥量大、施肥次数多、肥料利用率低、操作复杂和费工费时等问
题,如南方柑桔每年一般须施肥4 5次,北方苹果每年一般须施肥3 4次。为解 决上述问题,近年来研究人员根据果树、林木和花卉等不同需肥特点,将氮、磷、 钾不同组分的肥料与粘结剂、辅料混合在一起,经物理挤压固结棒状,从而研制出 一种新型肥料——棒状肥。棒状肥的施用方法是在树冠周围将棒状肥打入或埋入土 壤中,根据不同果木选择不同的打入深度,如南方的香蕉一般5 10cm,北方苹果 一般20cm左右。由于棒状肥是埋在土壤中,因此能够缓慢释放肥性,而且不存在 挥发流失问题,可以做到每年仅需施肥1 2次而无需再追肥,从而减少了追肥次 数和用工,提高了肥料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国外棒状肥的应用对象主要是盆栽作物、草坪、草地、灌木和树木,尤其适合 施用在根系庞大、施肥不便的树木上,而且使用效果良好,有试验表明,施用长效 肥料棒,对胡椒、益智等热带作物有显著的增产作用。由于国内对棒状肥的研究应 用起步相对较晚,市场上很少见到产品。90年代开始研制棒状肥,但没有固定成型 的加工设备,加工成本较高,为推广应用带来了难度。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棒状肥规模化生产的果 木棒状肥成型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果木棒状肥成型机,其 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冲压装置、工作平台、下模、脱模装置和液压系统;所述 冲压装置包括一竖直固定在所述机架上部的冲压油缸和一固定在所述冲压油缸输 出端的上模;在所述冲压装置两侧的所述机架上各设置有一冲压定位挡板;所述工 作平台水平设置所述冲压装置下方的所述机架上,其上部平行设置有两导轨,所述 下模通过导轮滑动设置在两所述导轨上;所述下模上设置有一组与所述上模形状对 应且底部贯通的料槽,所述下模的外侧固定有一手柄,且在所述下模外侧的所述工作平台上固定有一脱模定位挡板;所述脱模装置包括一竖直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下 方的脱模油缸,所述脱模油缸的输出端连接一脱模板,所述脱模板上竖直固定有两 组脱模杆,与所述脱模杆位置对应的所述工作平台上开设有两组脱模口;所述液压 系统连接所述冲压油缸和脱模油缸,且所述冲压油缸和脱模油缸的进油管上均安装 有换向阀。
所述冲压装置两侧的所述工作平台上开设有多个落料口,所述落料口的下方倾 斜设置有一料槽。
所述液压系统包括一固定在所述机架一侧的三相异步电机,所述三相异步电机 的输出端连接一轴向柱塞泵,所述轴向柱塞泵通过管线依次与一油箱、所述冲压油 缸和脱模油缸连接。
所述下模的数量为两个,且两所述下模对称分布在所述冲压装置两侧的所述导 轨上,相应的所述脱模装置和脱模定位板的数量亦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1、本实用新 型采用上、下模冲压合拢的方式使棒状肥粘合成型,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2、 本实用新型在冲压装置两侧的工作平台上对称设置两个下模,可由两个操作人员同 时进行冲压操作,从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3、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在待加 工肥料中添加各种所需的微量元素以及杀虫、杀草、杀菌剂等,因此生产的棒状肥 应用范围广,不仅适用于南、北方的各种果树,还适合南、北方的根系比较庞大的 花卉和各种绿化树。4、本实用新型投资少,成品率高,可以实现棒状肥的规模化 生产,为果林施肥提供一条新的途径,为推广应用棒状肥提供了技术支持。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 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一机架l、 一冲压装置2、 一工作平台3、 两下模4、两脱模装置5和一液压系统6。冲压装置2包括一竖直固定在机架1上 部的冲压油缸21和一固定在冲压油缸21输出端的上模22。在冲压装置2两侧的机 架1上各设置有一冲压定位挡板7。
工作平台3水平设置冲压装置2下方的机架1上,其上部平行设置有两导轨8,
4两下模4通过导轮9对称设置在冲压装置2两侧的两导轨8上。冲压装置2两侧的 工作平台3上开设有多个落料口 10,落料口 lO的下方倾斜设置有一料槽ll,用以 收集冲压过程中溢出的肥料。
下模4上设置有一组与上模22形状对应且底部贯通的料槽41,下模4的外侧 固定有一手柄42,以方便推拉下模4。同时,在两下模4外侧的工作平台3上各固 定有一脱模定位挡板12。
脱模装置5包括一竖直设置在工作平台3下方的脱模油缸51,脱模油缸51的 输出端连接一脱模板52,脱模板52上竖直固定有两组脱模杆53,与脱模杆53位 置对应的工作平台3上开设有两组脱模口 54。
液压系统6包括一竖直固定在机架1 一侧的三相异步电机61,三相异步电机 61的输出端连接一轴向柱塞泵62,轴向柱塞泵62通过管线63依次与油箱64、冲 压油缸21和两脱模油缸51连接,且冲压油缸21和两脱模油缸51的进油管上均安 装一换向阀13。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启动三相异步电机61,并由操作人员将下模4中的料 槽41装满肥料后,将下模4送出直至顶住冲压定位挡板7,此时打开与冲压装置2 连接的换向阀13,上模21与下模4合拢将肥料冲压成棒状肥。然后拉回下模4直 至顶住脱模定位挡板12,此时打开与脱模装置5连接的换向阀13,从而将成型后 的棒状肥从下模4中顶出送走。
本实用新型仅以上述实施例进行说明,各部件的结构、设置位置、及其连接都 是可以有所变化的,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凡根据本实用新型原理对个 别部件进行的改进和等同变换,均不应排除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外。
权利要求1、一种果木棒状肥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机架、冲压装置、工作平台、下模、脱模装置和液压系统;所述冲压装置包括一竖直固定在所述机架上部的冲压油缸和一固定在所述冲压油缸输出端的上模;在所述冲压装置两侧的所述机架上各设置有一冲压定位挡板;所述工作平台水平设置所述冲压装置下方的所述机架上,其上部平行设置有两导轨,所述下模通过导轮滑动设置在两所述导轨上;所述下模上设置有一组与所述上模形状对应且底部贯通的料槽,所述下模的外侧固定有一手柄,且在所述下模外侧的所述工作平台上固定有一脱模定位挡板;所述脱模装置包括一竖直设置在所述工作平台下方的脱模油缸,所述脱模油缸的输出端连接一脱模板,所述脱模板上竖直固定有两组脱模杆,与所述脱模杆位置对应的所述工作平台上开设有两组脱模口;所述液压系统连接所述冲压油缸和脱模油缸,且所述冲压油缸和脱模油缸的进油管上均安装有换向阀。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木棒状肥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压装置 两侧的所述工作平台上开设有多个落料口,所述落料口的下方倾斜设置有一料槽。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木棒状肥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系统 包括一固定在所述机架一侧的三相异步电机,所述三相异步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一轴 向柱塞泵,所述轴向柱塞泵通过管线依次与一油箱、所述冲压油缸和脱模油缸连接。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果木棒状肥成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系统 包括一固定在所述机架一侧的三相异步电机,所述三相异步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一轴 向柱塞泵,所述轴向柱塞泵通过管线依次与一油箱、所述冲压油缸和脱模油缸连接。
5、 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果木棒状肥成型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模的数量为两个,且两所述下模对称分布在所述冲压装置两侧的所述导轨 上,相应的所述脱模装置和脱模定位板的数量亦为两个。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果木棒状肥成型机,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一带工作平台的机架和一竖直固定在机架上的冲压装置;冲压装置由一冲压油缸和一上模组成,在冲压装置两侧的机架上各设置有一冲压定位挡板;工作平台上部平行设置有两导轨,两导轨之间滑动设置有一下模,下模上设置有一组底部贯通的料槽,且在下模外侧的工作平台上固定有一脱模定位挡板;工作平台下方竖直设置有一脱模装置,脱模装置包括一脱模油缸,脱模油缸的输出端连接一脱模板,脱模板上竖直固定有两组脱模杆,与脱模杆位置对应的工作平台上开设有两组脱模口;各油缸连接一液压系统,且各油缸的进油管上均安装有一换向阀。本实用新型为果林施肥提供一条新的途径,为推广应用棒状肥提供了技术支持。
文档编号C05G5/00GK201400644SQ2009201075
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4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8日
发明者徐东森, 徐秋明, 李亚星, 杨宜斌, 衣文平, 谷佳林 申请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