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马铃薯套大豆补偿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350610阅读:4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的马铃薯套大豆补偿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铃薯套大豆的补偿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以甘肃、陕西、宁夏为代表的西北地区是我国典型的旱作农业生产区,气候干燥、 降雨量少且集中于6-9月,春、冬气温低,农作物种植长期以一年一熟制为主。马铃薯是该 地区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既能适应当地气候特征而高产,又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粮 食作物,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08年达123. 56万公顷。马铃薯种植季节多样,适宜于西北 地区的主要有春、秋马铃薯,且品种熟期多样,有早、中、晚熟品种。由于马铃薯的营养器官 和收获器官为地下块茎,以充分利用地下水肥资源为主,地上枝叶较矮小,且枝叶繁茂期较 短,致使马铃薯在2/3生育期内地上光资源不能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由于 马铃薯在全生育期内以地下块茎生长为主,地上枝叶覆盖耕地时间短,易造成地面水分蒸 发增加,土壤干旱程度加重,不利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和高产形成;再加上马铃薯成熟收获 后还有2-3个月(早熟马铃薯可达3-4个月)的光热资源可供利用。因此,如何充分利用 马铃薯生长前期和收获后空余的光热资源,并对马铃薯遮荫,降低地表水分蒸发,实现光热 水肥资源的利用与节约,是当前我国西北地区旱地现代农业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大豆是一种既能通过根瘤固氮培肥地力,又能抗旱保墒的集粮、经、饲和加工原料 于一身的重要作物,我国对大豆需求量极大,长期供不应求,2009年进口大豆4255万吨,如 何在稳定东北及黄淮海主产区大豆生产的基础上,增加西北大豆种植面积,解决西北地区 食用大豆自给,对缓解我国大豆供需矛盾将起到重要作用。因此,本发明利用马铃薯和大豆 两种作物在光、热、水、肥上的空间生态位和时间生态位上的差异,通过马铃薯套作大豆的 补偿栽培方法,实现马铃薯、大豆在资源上的时空互补利用,既促进西北地区主要粮食作物 马铃薯高产,又增种一季大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地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实现资源 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西北马铃薯套作大豆的补偿栽培方法,解决当前我 国西北地区马铃薯生产过程中光热水肥资源利用不充分、效益低下二大关键问题。本发明 的积极效果在于有效提升我国西北马铃薯生产水平和大豆的种植规模,提高土地利用效 率,降低生产成本和资源浪费,增加农民收入。本发明是一项新式科学种植技术,它改变了传统种植马铃薯、大豆的方法,根据农 业生态学的种间相互作用原理,利用马铃薯和大豆两种作物在光、热、水、肥上的空间生态 位和时间生态位的差异互补,通过作物播期搭配、熟期搭配和田间株行配置错位等成套的 田间管理技术,实现了西北马铃薯、大豆在光热水肥资源上的时空互补利用,提高单位面积 产量,增加经济效益。本发明的具体原理第一,养分互补利用。马铃薯是块茎作物,根系少, 下扎于土壤浅层,以利用浅层土壤养分为主,且对氮素用量要求较多;大豆是直根系作物,根系下扎于土壤深层,可以更好地利用深层土壤的养分,而且,大豆通过根瘤固氮来满足自 身氮素需要,甚至把多余的氮转移给马铃薯,达到不同土层养分充分利用和节约氮肥的目 的。第二,光能互补利用。由于马铃薯在生长前期降雨少,光照强,裸露的地表需要作物遮 荫,以保土壤墒情和增大田间湿度;该发明通过大豆科学的播期搭配,既保证了自身降雨量 偏少的情况下能正常出苗生长,又达到为马铃薯遮荫的目的;在马铃薯生长后期,地上枝叶 较高,与大豆共同竞争光热资源,但此时大豆耐荫性强,光协迫后的补偿生长能力强,在马 铃薯收获后,又能迅速生长,实现高产,达到全生育期内对光能的时空互补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选配良种马铃薯选用株型直立、分枝少、株高较矮,即60-70厘米高的早熟型春马铃薯品 种;大豆选用耐旱、抗倒的中迟熟夏大豆品种。2、搭配播期马铃薯根据气温回升情况适时早播,时间为3月20日至4月5日;大豆根据当地 气象预报在马铃薯生长中期的雨前或雨后及时抢墒播种,时间为5月15日至5月25日。3、配置田间株行距马铃薯、大豆采用宽窄行种植。马铃薯宽行110厘米,窄行起垄,垄宽55-60厘米, 垄高15-20厘米,垄上种2行马铃薯,行间距40厘米;播大豆时,马铃薯宽行内种2行大豆, 大豆行间距40厘米,马铃薯与大豆行间距35厘米。马铃薯与大豆的种植密度根据各生态区光热条件及土壤肥力适当密植,马铃薯亩 植3500-4000株,穴距22-25厘米;采用垄上开浅沟错穴摆播,沟深8_10厘米,沟内摆放种 薯,薯芽向上;播后覆土整平垄面,用80厘米宽的地膜覆盖;当幼苗长出后及时破膜放苗, 2-3片时间苗补苗,每穴保留1株。大豆根据土壤肥力适当密植,每亩9500-12000株,穴距 22-28厘米;采用人工挖穴,错穴点播,每穴丢种子5-6粒,播完后盖细土 ;待生长到3叶时, 及时勻苗,每穴保留3株。本发明中,在马铃薯与大豆种植后要按其传统种植方法进行精细的田间管理,包 括施肥、除草、间苗补苗、病虫防治等环节,尤其要重点注意以下环节(1)施肥时,马铃薯 采用两段式施肥,水肥耦合,足施底肥,猛攻追肥,底肥结合整地亩施腐熟农家肥5000公 斤,整地后亩施普钙40-45公斤,碳酸氢铵10-15公斤,硫酸钾20-25公斤;在块茎膨大初 期亩追施尿素10-12公斤、硫酸钾8-10公斤。大豆要足施底肥,酌施追肥,底肥亩施过磷酸 钙30-40公斤、氯化钾5-8公斤;追肥于马铃薯收后视田间长势亩施5-8公斤尿素,个别长 势较差地块可在开花期雨后亩撒施尿素4-5公斤。( 壮苗控旺,当马铃薯生长至现蕾期 即块茎形成期时,对茎叶生长过旺有徒长趋势的田块,亩用15%的多效唑40-50克,兑水40 公斤,均勻喷在茎叶上,控旺防徒长。大豆在分枝期和初花期,两次亩用5%的烯效唑对-48 克,或15%的多效唑50-70克,兑水40-50公斤均勻喷施茎叶,控旺防徒长。(3)病虫防治 时,注意对马铃薯、大豆共生期间马铃薯蚜虫及花叶病毒病的防治,以减少对共生大豆的影 响;大豆全生育期注意对根腐病、病毒病、豆杆黑潜蝇及蚜虫进行监控和防治。


图1为本发明马铃薯套作大豆的补偿栽培模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通过在甘肃、宁夏进行的试验作为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予以进一步的说明,需 要注意的是下面的实施仅用举例说明,本发明内容并不局限于此。实施例1:本实施例在中国甘肃省靖远县大芦乡庄口村进行。采用马铃薯品种与密度相结合的试验,马铃薯品种为直立早熟型费乌瑞它、半直 立中熟型陇薯3号和开展晚熟型渭会2号。马铃薯与大豆的种植规格为宽窄行种植,马铃 薯宽行110厘米,垄上窄行40厘米;播大豆时,马铃薯宽行内种2行大豆,大豆行间距40厘 米,马铃薯与大豆行间距35厘米;大豆品种为晚熟型冀豆17,密度为9500株/亩。试验结 果以直立早熟型品种费乌瑞它在中等密度3500株/亩时,马铃薯与大豆可以同时获得较高 产量,综合效益最高。表1不同马铃薯品种与密度下的马铃薯和大豆产量(公斤/亩)
权利要求
1. 一种西北马铃薯套大豆的补偿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马铃薯与大豆两种作物通过 科学的作物播期搭配、品种熟期搭配和田间株行配置技术,在低于各自生育期一半的共生 期内,从时间和空间上互补利用同一区域内有限的光热水资源及土地资源,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和土地生产率,增加农民的收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技术方案的主要特征在 于(1)选配良种。马铃薯与大豆通过不同株型与不同熟期品种的相互搭配,实现空间光热 水肥资源的互补利用。马铃薯选用株型直立、分枝少、株高较矮,即60-70厘米高的早熟型 春马铃薯品种;大豆选用耐旱、抗倒的中迟熟夏大豆品种。( 搭配播期。马铃薯与大豆通 过错期播种,实现不同时期内光热资源的互补利用。马铃薯根据气温同升情况适时早播,时 间为3月20日至4月5日;大豆根据当地气象预报在雨前或雨后及时抢墒播种,时间为5 月15日至5月25日。(3)配置田间株行距。马铃薯与大豆通过宽窄行错位栽植,确保田间 纵横方向的通风透光,进一步实现空间光热资源的互补利用。马铃薯宽行110厘米,窄行起 垄,垄宽55-60厘米,垄高15-20厘米,垄上种2行马铃薯,行间距40厘米;播大豆时,马铃薯 宽行内种2行大豆,大豆行间距40厘米,马铃薯与大豆行间距35厘米。马铃薯与大豆的种 植密度根据各生态区光热条件及土壤肥力适当密植,马铃薯亩植3500-4000株,穴距22-25 厘米;采用垄上开浅沟错穴摆播,播后覆土整平垄面,用地膜覆盖;当幼苗长出后及时破膜 放苗,2-3片时间苗补苗,每穴保留1株。大豆根据土壤肥力适当密植,每亩9500-12000株, 穴距22- 厘米;采用人工挖穴,错穴点播,每穴丢种5-6粒,播完后盖细土 ;待生长到3叶 时,及时勻苗,每穴保留3株。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西北马铃薯套大豆的补偿栽培方法,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中的作物栽培。本发明是根据农业生态学的种间相互作用原理,利用马铃薯与大豆的生态位差异,实现同一生境内养分互补利用和光能互补利用,达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土地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本发明包括以下具体步骤马铃薯选用株型直立、分枝少、株高较矮的早熟型春马铃薯品种,大豆选用耐旱、抗倒的中迟熟夏大豆品种;马铃薯根据气温回升情况适时早播,大豆在马铃薯生长中期的雨前或雨后及时播种;马铃薯与大豆采用宽窄行种植,马铃薯宽行110厘米,垄上窄行40厘米;播大豆时,马铃薯宽行内种2行大豆,大豆行间距40厘米,马铃薯与大豆行间距35厘米;马铃薯双行单株错穴栽植,大豆双行3株错穴点播。
文档编号A01C21/00GK102067775SQ201010154990
公开日2011年5月25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29日
发明者杨文钰 申请人:张国宏, 杨文钰, 雍太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