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花园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213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空中花园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通过一种安装在建筑外墙的固定装置,达到把植物生长的空间从平面向立体伸展的目的,从而重现了古代“巴比伦空中花园”奇迹。
背景技术
目前,所有的“空中花园”其实都是平面式的,都是在建筑物顶层之类的平台上像地面的花园一样种植物的;并不能有效地覆盖建筑外墙,所以其隔热效果并不好,也不能充分利用立体空间来绿化城市。

发明内容
为了节约能源,减少城市二氧化碳污染,本发明设计提供一种可以让植物生长在建筑外墙的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不仅可以让植物接受人类的安排随心所欲地生长在人类指定的任何立体空间,充分利城市的立体空间来增加绿化面积;而且随着植物的生长繁茂,一年之后,安装了本发明的建筑,由于外墙有了一层由植物构成的隔热层,使内部保持凉爽、恒温;从而大大地减少了开空调的时间、数量,节约了宝贵的电力资源。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建筑外墙安装一种可供植物生长的固定装置,该装置上下左右密封,朝外一面留有生长洞,顶部通过一条分布有规律滴水微孔的滴灌水管,底部设计有集水孔的排水通道,在装置的中空内部,填充混合沙土。装置数量的多少视建筑外墙大小,形状而定。安装以后,只需每日开水滴灌半小时,便可以满足植物生长需求,在一年内生长覆盖住建筑,让建筑不再直接暴露在太阳的灼烤下,使建筑有了一层有生命的生物隔热、恒温层。这样,即节约了电力资源,又使建筑拥有了一座立体式“空中花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整栋建筑本身变成一座空中花园,与大自然完美地融合为一体,拥有了一种有生命的不消耗电力的“生物空调”。不仅环保节能,还将结束人类居住石屎生活森林的历史,带给人类居住环境的一次革命性的改变,让21世纪的人类真正拥有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生活的绿色生态家园。更重要的是我国人多地少,人均绿地占有率不多,而如果在全国推广本发明,向建筑外墙要绿地,将使我国人均绿化面积一步赶上发达国家的人均绿化面积的神奇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图1.图4是本发明安装在建筑外墙上的固定装置外观正面图。图2是本发明安装在建筑外墙上的固定装置内部结构透视图。图3是本发明安装在建筑外墙上的固定装置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图中1.固定装置;2.滴灌水管;3.生长洞;4.排水通道;5.集水孔;6.混合沙土。
具体实施例方式
在图1.图4中,固定装置(1)上下左右密封,朝外一面留有可供植物生长的生长洞(3);装置顶部通过一条分布有规律滴水微孔的滴灌水管(2),底部设有排水通道(4)。在图2所示的内部结构透视图中,固定装置(1)上下左右密封,顶部通过一条分布有规律滴水微孔的滴灌水管(2),底部设有集水孔(5)的排水通道(4)。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固定装置(1)内部填充混合沙土(6),顶部通过一条分布有规律滴的滴灌水管(2),底部设有排水通道(4)。
权利要求
1.一种立体式空中花园,安装在建筑外墙可供植物生长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数量的多少视建筑外墙面积大小,形状而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花园,其特征如图1、图4所示固定装置上下左右密封, 朝外一面留有可供植物生长的生长洞;装置顶部通过一条分布有规律滴水微孔的滴灌管; 底部设有排水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中花园,其特征如图2、图3所示在装置内部,填充混合泥土 ;顶部通过一条有滴水微孔的滴灌水管;底部设计有集水孔的排水通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立体式的“空中花园”,它是通过一种安装在建筑外墙的固定装置,从而实现了把植物生长空间从平面空间往立体空间发展的目的。该固定装置上下右密封,朝外一面留有生长洞,顶部通过一条分布有规律滴水微水微孔的滴灌水管,底部设计有集水孔的排水通道,在装置的中空内部,填充混合沙土,装置数量的多少视建筑外墙面积大小而定。安装以后,只需每日开水滴灌半小时,便可以满足植物长需求,在1年内生长覆盖住建筑,使建筑内部保持凉爽、恒温。
文档编号A01G9/02GK102273382SQ20101019528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9日
发明者唐悦 申请人:唐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