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作条件下的杏树栽培节水节肥方法

文档序号:310248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间作条件下的杏树栽培节水节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果树栽培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核果类果树的肥水调控技 术领域。
背景技术
采用农林间方式进行农产品生产自古有之,至今仍在许多国家采用。到二十世纪 七十年代后期,为解决农林争地,改变传统农业中存在的肥料和能源的高成本投入,防止表 土流失,解决当今世界上存在的能源、环境污染和生存危机等问题,这一古老的经营方式逐 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并赋予它更新、更深刻的涵义。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相比,发达国家的 农林复合经营对防护林或间作林带的直接经济效益要求不高,对生态防护作用及防护林体 系的认识比较深刻。主要是因为发达国家因特殊的地理环境,在自然灾害的影响和工业化 的推进下,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首先意识到了维持森林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由于世界各地的自然、经济、社会条件不同,林农结合的类型也多种多样。20世纪 50年代,我国开始真正有组织有规模地开展农林复合经营的实践与研究。该时期的主要特 点是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在生态学、经济学、生态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理论的指导下,组织农、 林、牧、副、渔等综合经营体系,使当地自然资源(气候、土地、水分等)和社会效益(劳力、 技术等)得以最充分的利用,以谋求巨大而持续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进入本世纪以来,我国果树产业迅猛发展,由于我国人口多,水土资源匮乏,多数 果园都采用了间作方式生产,果农间作是各地果树生产的主要模式,许多果园不仅幼龄期 间作小麦、棉花等农作物,进入成龄期后仍然进行间作。由于土地是以农户为单位的承包制 度,为了保证粮食生产,导致了果农必须要进行间作。由于杏树与间作物的生长发育有很大 差别,间作物与果树的肥水需求矛盾突出,不但影响了果树的生长发育也影响了间作物的 产量和品质。果树对农作物光照影响很大,特别是在密植的情况下,由于树冠密集、通风透光田 间差,严重影响了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高大的间作物,如玉米对果树的通风透光也有很 大的影响,致使果树的生长发育不良、花芽分化不良,影响了下一年的开花和坐果。各地在灌水、施肥制度上以间作物为主,却忽略了果树的需水、需肥规律。果树在 生长发育节律上与农作物有很大差别,往往果树需水的时候,农作物不需要灌水,而果树不 需要水的时候,而农作物需水量较大,特别是在果树的生长后期需要控水时,由于间作物大 量浇水,导致果树生长停止晚,花芽和枝条越冬性下降。另一方面,果树的根系分布深度和 分布范围,与间作物有很大差别,现有技术中按照农作物进行施肥和浇水显然是不合理的, 因而对果树和间作物分别进行水肥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杏树与农作物间作时,在肥水管理上存在的矛盾,研究了一种适合在 干旱区间作条件下的杏树栽培的节水节肥技术,在不影响间作物生长发育的情况下,为杏树提供了一种节水节肥的灌水施肥方法,解决了间作物和杏树灌水和施肥矛盾问题,为果 树和农作物的合理间作,提高综合经济效益找到了有效的解决途径。本发明具体提供了一种间作条件下的杏树栽培节水节肥方法通过在杏树的定植沟两侧1米处沿行向设置土埂,土埂高宽30厘米。在两株树之 间的中间位置挖宽50X50厘米,深60厘米深的坑,将长40厘米玉米秸秆等有机物竖放入 坑内填实,也可在秸秆间加入有机肥和少量复合化肥,覆土 5厘米左右,然后在坑的表面覆 盖80X80厘米宽的塑料膜,四周用土覆盖密封,膜的中间开一小孔,塑料膜的中部低于四 周8-10厘米。本发明根据现有技术得知,杏树地根系主要分布于20-80厘米深,距树干150厘米 范围内,而间作物小麦和棉花的根系则主要分布在20-30厘米范围内,从而得出本发明在 间作条件下的杏树栽培节水节肥方法。本发明主要采用滴灌法,将滴头放在塑料膜的开口处,根据需水时期进行灌溉即可。本发明还可采用沟灌法,则在果沟内直接灌水即可。通过实施本发明具体的方法技术,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1、本发明通过对施肥坑内进行施肥和灌水,可有效增加肥料和水的利用率,同时 满足杏树的需水需肥,适用于干旱缺水地区。2、操作方法简单易行,不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技术手段。3、成本低,所需工具和材料价格便宜,购买方便。4、肥水利用周期长,施肥灌水后由于减少了蒸发,提高了水肥的利用率。5、本发明解决了间作物和杏树的需水肥的矛盾问题,可单独为杏树施肥浇水,与 间作物无关,同时可显著节约用水用肥。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举实施例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本发明中选用的所有试剂和仪器都为本领域熟知选用的,但不限制本发明的实 施,其他本领域熟知的一些试剂和设备都可适用于本发明以下实施方式的实施。实施例一施肥灌水坑的设置在杏树的定植沟两侧1米处沿行向设置土埂,土埂高宽30厘 米。在两株树之间的中间位置挖宽50X50厘米,深60厘米深的坑,将长40厘米玉米秸秆 等有机物竖放入坑内填实,也可在秸秆间加入有机肥和少量复合化肥,覆土 5厘米左右,然 后在坑的表面覆盖80X80厘米宽的塑料膜,四周用土覆盖密封,膜的中间开一小孔,塑料 膜的中部低于四周约10厘米。实施例二 灌水施肥方式可采用管道滴灌等方法,将滴头放在塑料膜的开口处,根据需水时 期进行灌溉即可。如果采用沟灌法,可根据杏树的需水时期在果沟内灌水即可。
权利要求
一种间作条件下的杏树栽培节水节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在杏树的定植沟两侧1米处沿行向设置土埂,土埂高宽30厘米,在两株树之间的中间位置挖宽50×50厘米,深60厘米深的坑,将长40厘米玉米秸秆等有机物竖放入坑内填实,也可在秸秆间加入有机肥和少量复合化肥,覆土5厘米左右,然后在坑的表面覆盖80×80厘米宽的塑料膜,四周用土覆盖密封,膜的中间开一小孔,塑料膜的中部低于四周8-10厘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作条件下的杏树栽培节水节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 的中间开一小孔,将滴头放在塑料膜的开口处,根据需水时期进行灌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作条件下的杏树栽培节水节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膜 的中间开一小孔,采用沟灌法,则在果沟内直接灌水。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作条件下的杏树栽培节水节肥方法。通过在杏树的定植沟两侧1米处沿行向设置土埂,土埂高宽30厘米,在两株树之间的中间位置挖宽50×50厘米,深60厘米深的坑,将长40厘米玉米秸秆等有机物竖放入坑内填实,也可在秸秆间加入有机肥和少量复合化肥,覆土5厘米左右,然后在坑的表面覆盖80×80厘米宽的塑料膜,四周用土覆盖密封,膜的中间开一小孔,塑料膜的中部低于四周8-10厘米。解决了间作物和杏树灌水和施肥矛盾问题,为果树和农作物的合理间作,提高综合经济效益找到了有效的解决途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文档编号A01G17/00GK101861816SQ20101019539
公开日2010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10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6月9日
发明者廖康, 李永娴, 潘存德 申请人:新疆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