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合大棚栽培管理操作的矮化开心形整形方法

文档序号:351719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适合大棚栽培管理操作的矮化开心形整形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果树整形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合大棚栽培管理操作的矮 化开心形整形方法。
背景技术
枇杷为蔷薇科常绿乔木,原产我国,在我国栽培至少有2000多年的历史。主要分 布在长江以南的浙江、安徽、江苏、福建和四川等省。果形圆或长圆,果皮橙黄色或乳白色, 果肉柔软多汁,酸甜适口,营养丰富。枇杷是秋花春实的果树,花期和幼果容易受冻害。果 实成熟前遇雨又易裂果,裂果率达到5 10 %,个别年份达70 %,商品果率低,造成减产和 品质下降,经济效益差。近年来发展的大棚设施栽培可以有效的减轻花期低温冻害,减少台 风,雨雪等自然灾害的危害,还可以减少病虫害。设施条件下果树栽培受地理纬度的限制相 对较小,可以改善果实生长发育条件,调控果实成熟期,提高产量和果实的商品性。枇杷树 的生长具有一定的规律,层次分明,成年树形成整齐的圆锥形,结果后树形开张而成为圆头 形,如果不进行整形,任其自然生长,则树冠高大管理不便,结果部位外移,果实容易受冻害 及日烧。整形是枇杷(果树)栽培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措施,通过整形,配合其他管理措施, 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提早结果,延长果树经济结果的寿命;2、提高产量,减少大小年结果 的现象;3、提高品质;4、提高工效,降低成本;5、防御自然灾害和其他不良条件的影响。目 前生产上使用的枇杷整形方法主要有主干形、疏散分层形、变则主干形、普通分层形和二 层式杯状形等五种类型。但总体而言,这些整形方法形成的树高3-5米,对于大棚设施栽培 棚高要求较高,不利于管理和采摘,费时费工。另外,由于大棚内光照条件相对于露地栽培 较弱,栽培多年后容易造成内膛空虚和结果部位外延,降低果实品质和产量,减少效益。在 台湾、日本和巴西等地,为抵抗台风影响,节省劳力,采用矮化树形,树高控制在3米以内, 操作方便。但是矮化造型的方法是在树势强、肥水管理强,树龄在30年生以下的主干形、变 则主干形和分层形、双层杯状形的树进行造型。逐年或隔年自上而下数去第一层以上的各 层主旨,最后进行把主干形也截去的方法。由于截去的伤口面积大,容易影响树势,减少当 年产量,还有也会增多病虫害的侵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操作方便、管理快 捷、提高果实品质、果实商品率高、通风透光条件好及整体经济效益好的适合大棚栽培管理 操作的矮化开心形整形方法。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合大棚栽培管理操作的矮 化开心形整形方法,选择已经搭建好的大棚,该大棚高度范围为3米至3. 8米;进行定植步 骤选择至少2-3年生苗木为植苗本体,并选定好适合栽培的土地,将其栽培成活;主枝整形步骤苗木成活以后,顶芽抽生之枝,向上直立伸长,成为中央主干及其 延长枝,在其下即自地面高约30厘米至40厘米的范围时,截去主干及其顶芽所抽生的延长枝;均勻选择其下长于主干上部周圈的饱满腋芽四个至六个,并待其抽生成长为主枝;主枝定型步骤筛选主枝,保留生长旺盛的主枝梢三个至四个,留作成型的主枝; 最低主枝离地面至少30厘米;副主枝选型步骤抹去顶芽;使腋芽抽生为主枝的延长枝;均勻选择其下长于主 干上部周圈的饱满侧芽四个至六个,并待其抽生成长为副主枝;副主枝培育步骤待成型的副主枝生长到20厘米至30厘米的范围时,抹去顶芽; 使腋芽抽生为主枝的延长枝;侧枝培育步骤均勻选择长于副主枝上部周圈的饱满侧芽一个至二个,进行培育, 并待其抽生成长为侧枝;同步培育步骤重复副枝选型步骤、副枝定型步骤、副枝培养步骤和侧枝选型步 骤,培育副枝和侧枝,并培育成果树;并均按百分之四十和百分之六十的比例留取结果母枝 和营养枝的数量;日常修剪步骤上述的果树进入稳产期后,按百分之五十和百分之五十的比例留 取结果母枝和营养枝的数量;进行日常的修剪管理;当主枝最远处离主干超出两米时,进 行回缩修剪,每次回缩为主枝的1/3左右,不超过1/2。采取的措施还包括上述的副枝定型步骤中,所筛去副枝梢为生长纤细衰弱,或带病虫害。上述的侧枝选型步骤中,副枝两侧同时培育侧枝,或者副枝一侧先培育侧枝。上述的同步培育步骤中,上述的结果母枝的修剪部位是距离该结果母枝根部十五 厘米至二十五厘米处;上述的营养枝的修剪部位是距离该营养枝根部十五厘米至20厘米 处。上述的同步培育步骤中,上述的结果母枝的修剪部位是距离该结果母枝根部20 厘米处。上述的同步培育步骤中,上述的结果母枝和营养枝数量留取比例均为百分之 五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包括有定植步骤、主枝选型步骤、主枝定型步骤、副枝选 型步骤、副枝定型步骤、副枝培育步骤、侧枝培育步骤、同步培育步骤、日常修剪步骤;本发 明的优点在于不论品种适用性广,成熟后的果树其总体高度较矮,在2-2. 5米以内,便于 操作管理,也利于大棚内的通风透光条件;疏散的平面结果形状,利于充分利用大棚光照, 增加结果部位,减少内膛空虚、结果部位外延等现象;矮化的树形和疏散的结果平面,利于 提高果实品质,果实商品率提高5%至10%左右,增加了经济效益。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正面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图2所示,图标号说明主干1,主枝2,副枝3,侧枝4。
本发明实施例,一种适合大棚栽培管理操作的矮化开心形整形方法,选择已经搭 建好的大棚,该大棚高度范围为2. 8米至3. 8米;进行定植步骤选择至少1. 5年生苗木为 植苗本体,并选定好适合栽培的土地,将其栽培成活;主枝整形步骤苗木成活以后,如秋季定植的次年春季萌芽,而当年早春定植的常 在初夏开始萌芽,顶芽抽生之枝,向上直立伸长,成为中央主干及其延长枝,在其下即自地 面高约30厘米至40厘米的范围时,截去主干及其顶芽所抽生的延长枝;均勻选择其下长于 主干上部周圈的饱满腋芽四个至六个,并待其抽生成长为主枝;主枝定型步骤筛选主枝梢,保留生长旺盛的主枝梢三个至四个,留作成型的主 枝;最低主枝离地面至少30厘米;副主枝选型步骤截去主枝及其顶芽所抽生的延长枝;均勻选择其下长于主干上 部周圈的饱满腋芽四个至六个,并待其抽生成长为副主枝;副主枝培育步骤待成型的副主枝生长到20厘米至30厘米的范围时,截去副主枝 顶芽,或截去副枝顶芽所抽生的枝条;侧枝培育步骤均勻选择长于副枝上部周圈的饱满枝芽一个至二个,进行培育,并 待其抽生成长为侧枝;同步培育步骤重复副枝选型步骤、副枝定型步骤、副枝培养步骤和侧枝选型步 骤,培育副枝和侧枝,并培育成果树;并均按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六十的比例留取结果母枝 和营养枝的数量;日常修剪步骤上述的果树进入稳产期后,进行日常的修剪管理。副枝定型步骤中,所筛去副枝3梢为生长纤细衰弱,或带病虫害。在侧枝选型步骤 中,副枝3两侧同时培育侧枝4,或者副枝3 —侧先培育侧枝4。在同步培育步骤中,结果母 枝的修剪部位是距离该结果母枝根部十五厘米至二十五厘米处;营养枝的修剪部位是距离 该营养枝根部十五厘米至20厘米处。更进一步论述结果母枝的修剪部位是距离该结果母枝根部20厘米处;同步培育 步骤中,结果母枝和营养枝数量留取比例均为百分之五十。本发明实施例,如枇杷为例,第一种应用操作如下所述第1年于春季发芽前定主干1,主干1高30-40厘米左右。抹去主干顶芽或者截 去主干顶芽枝条,其下抽生三个侧芽,即为主枝2,并选择三个平面方向平均呈120°的角 向前斜生,其余枝条摘去;三个主枝2在主干1上可以不在同一出处,也可以在同一出处。 在不同出处时,上下相隔15厘米左右。第2年与第1年相似,主枝2继续延伸,在主枝2的距离30-35厘米左右除去顶 芽或截去顶部枝条,培养副枝3 —个,如其着生在主枝1左侧,则各主枝1均留在左侧。视 生长势强弱,如强则在离第一副枝3间隔10-15厘米时,其右侧可以培养第二副枝3 ;否则 第3年培养第二个副枝3。第3年根据生长情况,留取第二层副枝3,方法同第一层副枝3的留取方法。短 截徒长枝,适当留取50%的结果母枝和50%的营养枝。对结果母枝的修剪部位是距离根部 20厘米处,而营养枝一般距离根部15-20厘米左右,同时疏除病虫害枝条。第4年果树进入稳产期,只要进行日常的修剪管理即可。本发明实施例,如枇杷为例,第二种应用操作如下所述
5
第1年于春季发芽前定主干1,主干1高30-40厘米左右。抹去主干顶芽或者截 去主干顶芽枝条,其下抽生四个侧芽,即为主枝2,并选择四个平面方向度呈90°角向前斜 生;各主枝在主干上相距为10厘米左右;各枝条与主干夹角为30-45°。第2年与第1年相似,主枝2继续延伸,在主枝2的距离30-35厘米左右除去顶 芽或截去顶部枝条,培养副枝3 —个,如其着生在主枝1左侧,则各主枝1均留在左侧。视 生长势强弱,如强则在离第一副枝3间隔10-15厘米时,其右侧可以培养第二副枝3 ;否则 第3年培养第二个副枝3。第3年根据生长情况,留取第二层副枝3,方法同第一层副枝3的留取方法。短 截徒长枝,适当留取50%的结果母枝和50%的营养枝。对结果母枝的修剪部位是距离根部 20厘米处,而营养枝一般距离根部15-20厘米左右,同时疏除病虫害枝条。第4年果树进入稳产期,只要进行日常的修剪管理即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不论品种适用性广,成熟后的果树其总体高度较矮,在2-2. 5 米以内,便于操作管理,也利于大棚内的通风透光条件;疏散的平面结果形状,利于充分利 用大棚光照,增加结果部位,减少内膛空虚、结果部位外延等现象;矮化的树形和疏散的结 果平面,利于提高果实品质,果实商品率提高5%至10%左右,增加了经济效益。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已被阐明,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做出的各种变化或改型都 不会脱离本发明的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适合大棚栽培管理操作的矮化开心形整形方法,选择已经搭建好的大棚,该大棚高度范围为2.8米至3.8米;进行定植步骤选择至少1.5年生苗木为植苗本体,并选定好适合栽培的土地,将其栽培成活;主枝整形步骤苗木成活以后,顶芽抽生之枝,向上直立伸长,成为中央主干及其延长枝,在其下即自地面高约30厘米至40厘米的范围时,截去主干及其顶芽所抽生的延长枝;均匀选择其下长于主干上部周圈的饱满腋芽四个至六个,并待其抽生成长为主枝;主枝定型步骤筛选主枝梢,保留生长旺盛的主枝梢三个至四个,留作成型的主枝;最低主枝离地面至少30厘米;副主枝选型步骤截去主枝及其顶芽所抽生的延长枝;均匀选择其下长于主干上部周圈的饱满腋芽四个至六个,并待其抽生成长为副主枝;副主枝培育步骤待成型的副主枝生长到20厘米至30厘米的范围时,截去副主枝顶芽,或截去副枝顶芽所抽生的枝条;侧枝培育步骤均匀选择长于副枝上部周圈的饱满枝芽一个至二个,进行培育,并待其抽生成长为侧枝;同步培育步骤重复副枝选型步骤、副枝定型步骤、副枝培养步骤和侧枝选型步骤,培育副枝和侧枝,并培育成果树;并均按百分之四十至百分之六十的比例留取结果母枝和营养枝的数量;日常修剪步骤上述的果树进入稳产期后,进行日常的修剪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大棚栽培管理操作的矮化开心形整形方法,其特征 是所述的副枝定型步骤中,所筛去副枝(3)梢为生长纤细衰弱,或带病虫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大棚栽培管理操作的矮化开心形整形方法,其特征 是所述的侧枝选型步骤中,副枝(3)两侧同时培育侧枝(4),或者副枝(3) —侧先培育侧 枝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合大棚栽培管理操作的矮化开心形整形方法,其特征 是所述的同步培育步骤中,所述的结果母枝的修剪部位是距离该结果母枝根部十五厘米 至二十五厘米处;所述的营养枝的修剪部位是距离该营养枝根部十五厘米至20厘米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合大棚栽培管理操作的矮化开心形整形方法,其特 征是所述的同步培育步骤中,所述的结果母枝的修剪部位是距离该结果母枝根部20厘米 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合大棚栽培管理操作的矮化开心形整形方法,其特征 是所述的同步培育步骤中,所述的结果母枝和营养枝数量留取比例均为百分之五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大棚栽培管理操作的矮化开心形整形方法,包括有定植步骤、主枝选型步骤、主枝定型步骤、副枝选型步骤、副枝定型步骤、副枝培育步骤、侧枝培育步骤、同步培育步骤、日常修剪步骤;不论品种适用性广,成熟后的果树其总体高度较矮,在2-2.5米以内,便于操作管理,也利于大棚内的通风透光条件;疏散的平面结果形状,利于充分利用大棚光照,增加结果部位,减少内膛空虚、结果部位外延等现象;矮化的树形和疏散的结果平面,利于提高果实品质,果实商品率提高5%至10%左右,增加了经济效益。
文档编号A01G17/00GK101897286SQ20101022133
公开日2010年12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日
发明者叶建国, 张望舒, 徐伟, 沈波 申请人:宁波市林特科技推广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