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伸缩式高秆作物茎穗兼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311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伸缩式高秆作物茎穗兼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收获机械领域,涉及一种高秆作物联合收割机,尤其涉及一种可伸缩 式高秆作物茎穗兼收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收获机械领域,谷物联合收割机通常采用以下方式来实现喂入拨禾 轮扶禾,收割机底部割刀割断茎杆的同时将作物拨进输送装置,由搅龙输送装置集中通过 耙杆传送给后方的脱粒装置。然而,对于高秆作物收获来说,由于作物本身高度较高,现有收割机拨禾轮高度难 以升至作物穗头以上,不能对穗头进行向内的拨打,作物无法进入割台内,容易出现推倒的 情况;并且对于高秆作物来说,其茎秆也很有价值,它是极好的青贮饲料,并且这些茎秆还 含有丰富糖分,可加工成粗糖或通过蒸馏生产乙醇等,所以对于秸秆有回收的需求。在秸秆 回收过程中,需要对秸秆进行铺放为后续打捆回收做准备,这更是现有谷物联合收割机割 台不能完成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适应不同高度作物,同时将作物穗头收集并对茎 秆进行切断处理的可伸缩式高秆作物茎穗兼收装置。完成对高秆作物茎秆回收的技术条件 准备,形成一种新的收割装置型式。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达到上述目的可伸缩式高秆作物茎穗兼收装置包括 切割机构、夹持机构、伸缩转轴机构、传动机构;将四组切割机构整体均布安装在伸缩转轴 机构上,其中一组切割机构安装在伸缩转轴机构中的前伸缩转轴底部并通过螺栓固定,另 外三组切割机构安装在伸缩转轴机构中的后伸缩转轴底部并通过螺栓固定;将两组夹持机 构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伸缩转轴机构两端;伸缩转轴机构通过轴承座连接在支撑架上;传 动机构通过传动座、马达固定座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的切割机构由两组刀盘组成,刀盘由两片切割刀片拼成圆盘形与刀盘座并排
组装在一起。所述的夹持机构由两组夹持链组合件组成;第一组夹持链组合件包括拨禾齿、链 轮、夹持链座、挡链板,并由上而下按此顺序组装在一起固定在前伸缩转轴上,第二组夹持 链组合件包括链轮、夹持链座、挡链板,并由上而下按此顺序组装在一起固定在后伸缩转轴 上,夹持链条装配在前伸缩转轴、后伸缩转轴上的链轮上。所述的伸缩转轴机构由两组前伸缩转轴、两组后伸缩转轴组成;前伸缩转轴包括 前顶外轴管、内轴管、底外轴管;后伸缩转轴包括后顶外轴管、内轴管、底外轴管;内轴管上 下两端都焊有顶端限位滑块,两个过渡限位滑块分别与两端的顶端限位滑块保持一定距离 并与内轴管焊在一起。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马达、直齿轮、锥齿轮、马达固定座、传动轴,过渡轴、传动座;
3马达与马达固定座用螺栓连接在一起,过渡轴分别安装到马达固定架和传动座上,过渡轴 两端分别安装上锥齿轮、直齿轮,传动轴两端分别安装到马达固定座和传动座上,并在传动 轴两端安装直齿轮和锥齿轮,外侧为锥齿轮,内侧为直齿轮,马达固定座和传动座安装到支 撑架上;锥齿轮安装到后伸缩转轴上。本发明可达到以下有益效果可伸缩式转轴,能够方便地调整整体割台高度,适应不同高度作物。切割机构,使秸秆成段更适与后续的集中铺放,减少对集中铺放装置大小的要求, 并且切割机构也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高度调整。夹持机构,在工作时强行抓取作物并夹持,同步根部切割,保证作物与收割机的同 步性不造成推倒现象,并在切段时更稳定,并且夹持机构也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高度调整。切割机构的刀盘、夹持机构的夹持链轮、拨穗轮都为可调整结构,能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调整高度。刀盘的刀片采用分块式设计,拆装方便。


附图1为本发明可伸缩式高秆作物茎穗兼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发明可伸缩式高秆作物茎穗兼收装置的主视图。附图3为本发明可伸缩式高秆作物茎穗兼收装置的传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 图3所示,可伸缩式高秆作物茎穗兼收装置包括切割机构1、夹持机构 2、伸缩转轴机构3、传动机构24,有一组切割机构1安装在伸缩转轴机构3中前伸缩转轴19 底部通过螺栓固定,另外三组切割机构1安装在伸缩转轴机构3中后伸缩转轴20底部通过 螺栓固定,四组切割机构1整体均布安装在伸缩转轴机构3上;将两组夹持机构2通过螺栓 分别固定在伸缩转轴机构3两端;伸缩转轴机构3通过轴承座21连接在支撑架13上;传动 机构2通过传动座22、马达固定座26固定在支撑架13上。所述的切割机构1由两组刀盘组成,刀盘由两片切割刀片17拼成圆盘形与刀盘座 16并排组装在一起,两组刀盘相切旋转实现切割功能。所述的夹持机构2由两组夹持链组合件组成。第一组夹持链组合件包括拨禾齿 12、链轮11、夹持链座10、挡链板8并由上而下按此顺序组装在一起固定在前伸缩转轴19 上,第二组夹持链组合件包括、链轮11、夹持链座10、挡链板8并由上而下按此顺序组装在 一起固定在后伸缩转轴20上,夹持链条9装配在前伸缩转轴19、后伸缩转轴20上的链轮 11上。两组夹持链组合件完成对秸秆的夹持作用。所述的伸缩转轴机构3由两组前伸缩转轴19、两组后伸缩转轴20组成;前伸缩转 轴19包括前顶外轴管7、内轴管6、底外轴管18 ;后伸缩转轴20包括后顶外轴管15、内轴管 6、底外轴管18 ;内轴管6上下两端都焊有顶端限位滑块4,两个过渡限位滑块5分别与两端 的顶端限位滑块4保持一定距离并与内轴管6焊在一起,通过顶端限位滑块4、过渡限位滑 块5实现转轴伸缩的长度调整。拨穗轮14与后伸缩转轴20通过键装配在一起,完成对穗头向后拨打的作用。所述的传动机构24包括马达29、直齿轮28、锥齿轮27、马达固定座26、传动轴25,过渡轴23、传动座22。马达29与马达固定座26用螺栓连接在一起,过渡轴23分别安装到 马达固定架26和传动座22上,过渡轴28两端分别安装上锥齿轮27、直齿轮26,传动轴25 两端分别安装到马达固定座26和传动座22上,并在传动轴25两端安装直齿轮28和锥齿 轮27,外侧为锥齿轮27,内侧为直齿轮28,马达固定座26和传动座22安装到支撑架13上; 锥齿轮27安装到后伸缩转轴20。 本装置工作时,马达29带动锥齿轮27通过直齿轮28、锥齿轮27、传动轴25,过渡 轴23的传动,详见图3。实现左、右两侧的后伸缩转轴20反向转动,通过夹持链条9带动前 伸缩转轴19,使左、右两侧的前伸缩转轴19反向转动,前伸缩转轴19、后伸缩转轴20转动, 带动固定在上面的刀盘相切旋转实现对秸秆的切割。
权利要求
一种可伸缩式高秆作物茎穗兼收装置,包括切割机构(1)、夹持机构(2)、伸缩转轴机构(3)、传动机构(24);其特征在于将四组切割机构(1)整体均布安装在伸缩转轴机构(3)上,其中一组切割机构(1)安装在伸缩转轴机构(3)中的前伸缩转轴(19)底部并通过螺栓固定,另外三组切割机构(1)安装在伸缩转轴机构(3)中的后伸缩转轴(20)底部并通过螺栓固定;将两组夹持机构(2)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伸缩转轴机构(3)两端;伸缩转轴机构(3)通过轴承座(21)连接在支撑架(13)上;传动机构(24)通过传动座(22)、马达固定座(26)固定在支撑架(1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式高秆作物茎穗兼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切割机构(1) 由两组刀盘组成,刀盘由两片切割刀片(17)拼成圆盘形与刀盘座(16)并排组装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式高秆作物茎穗兼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持机构 (2)由两组夹持链组合件组成;第一组夹持链组合件包括拨禾齿(12)、链轮(11)、夹持链座(10)、挡链板(8),并由上而下按此顺序组装在一起固定在前伸缩转轴(19)上,第二组夹持 链组合件包括、链轮(11)、夹持链座(10)、挡链板(8),并由上而下按此顺序组装在一起固 定在后伸缩转轴(20)上,夹持链条(9)装配在前伸缩转轴(19)、后伸缩转轴(20)上的链轮(11)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式高秆作物茎穗兼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伸缩转轴机 构(3)由两组前伸缩转轴(19)、两组后伸缩转轴(20)组成;前伸缩转轴(19)包括前顶外 轴管(7)、内轴管(6)、底外轴管(18);后伸缩转轴(20)包括后顶外轴管(15)、内轴管(6)、 底外轴管(18);内轴管(6)上下两端都焊有顶端限位滑块(4),两个过渡限位滑块(5)分别 与两端的顶端限位滑块(4)保持一定距离并与内轴管(6)焊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伸缩式高秆作物茎穗兼收装置,其特征在于传动机构 (24)包括马达(29)、直齿轮(28)、锥齿轮(27)、马达固定座(26)、传动轴(25),过渡轴 (23)、传动座(22);马达(29)与马达固定座(26)用螺栓连接在一起,过渡轴(23)分别安 装到马达固定架(26)和传动座(22)上,过渡轴(28)两端分别安装上锥齿轮(27)、直齿轮 (26),传动轴(25)两端分别安装到马达固定座(26)和传动座(22)上,并在传动轴(25) 两端安装直齿轮(28)和锥齿轮(27),外侧为锥齿轮(27),内侧为直齿轮(28),马达固定座 (26)和传动座(22)安装到支撑架(13)上;锥齿轮(27)安装到后伸缩转轴(20)上。
全文摘要
可伸缩式高秆作物茎穗兼收装置包括切割机构、夹持机构、伸缩转轴机构、传动机构,将四组切割机构整体均布安装在伸缩转轴机构上,其中一组切割机构安装在伸缩转轴机构中的前伸缩转轴底部并通过螺栓固定,另外三组切割机构安装在伸缩转轴机构中的后伸缩转轴底部并通过螺栓固定;将两组夹持机构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伸缩转轴机构两端;伸缩转轴机构通过轴承座连接在支撑架上;传动机构通过传动座、马达固定座固定在支撑架上。本装置能方便地调整整体割台高度,适应不同高度作物。能使秸秆成段更适与后续的集中铺放,减少对集中铺放装置大小的要求。能强行抓取作物并夹持,同步根部切割,保证作物与收割机的同步性,不造成推倒现象,并在切段时更稳定。
文档编号A01D45/00GK101960947SQ20101025248
公开日2011年2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3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3日
发明者冯小川, 李晓华, 李辉 申请人:洛阳中收机械装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