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合一渔网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954阅读:12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合一渔网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器具渔网兜,具体涉及一种三合一渔网兜。
背景技术
钓鱼的人在钓鱼过程中,往往会把钓起来的鱼放到水桶暂时喂养。要是为了使鱼 存活时间更长,或者将鱼放入鱼网,鱼网放在水中喂养,或者把鱼放入鱼兜,鱼兜放在水边 喂养。待钓鱼结束后,收起来提回家。水桶容积有限,不利于鱼的存活,大鱼也不便喂养。使用鱼网不方便,每次放入鱼 时,需要先拉开网口。用鱼兜,放入鱼方便,但鱼兜是广口形状,里面的鱼容易跳出跑掉。还 有使用鱼网、鱼兜,在提鱼回家途中,没有水喂鱼,回家后活着的鱼很少;若是去十几公里外 的地方钓鱼,尤其是夏天,到家时,根本就没有活着的鱼。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钓 得的鱼保持存活,集鱼网、鱼兜、水桶三者于一体的三合一渔网兜。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 三合一渔网兜,其特征在于该渔网兜包括内置网、外网、支撑环和水桶,其中,支撑环与内 置网的一端网口和外网的一端网口连接,外网的另一端网口与水桶的敞口端连接,内置网 置于外网之中,内置网的另一端网口呈自然收缩状态。进一步,所述内置网的长度为外网长度的五分之一。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该渔网兜不仅可以方便装盛钓得的 鱼儿,而且能够保证被钓到的鱼长时间存活,并且可以防止鱼儿逃逸,还可以方便返回途中
给鱼儿充氧气。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支撑环1、插针2、兜绳3、插钎4、内置网5、外网6、水桶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见图1所示,一种三合一渔网兜,该渔网兜的内置网5、外网6可以选用常用的塑料 线制成,网目大小、网长度、口径大小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内置网5、外网6扩张后网口大小 应该基本一致,二者网口叠置一起后,通过网孔,套在支撑环1上,实现网口张开状态。水桶 7可以用现有的塑料水桶,大小与外网6的网口相匹配,然后可以利用水桶7的敞口端的翻 边,用绳索穿过外网6的网孔串起网口边,与水桶7的敞口端的外沿捆扎好,即把外网6与 水桶7敞口端连接起来,外网6与水桶7围成的空间作为放入的鱼的游动空间。内置网5
3置于外网6之中,内置网5的另一端网口呈自然收缩状态,可以方便放入钓得的鱼,当鱼穿 过内置网5进入外网6与水桶7形成的空间后,内置网5又可以防止鱼逃出去。作为优选, 内置网5的长度为外网6长度的五分之一。为了使用更加方便,还可以在支撑环1上固定连接一根插针2,并往外网方向延 伸,支撑环1与插针2也可以一体制成,材料可以选塑料、金属材料。还可以附设一兜绳3, 兜绳3 —端与支撑环1连接,另一端与插钎4连接。作为优选,兜绳3长度为外网6长度的两倍。在使用时,选好钓鱼位置后,测好角度,将水桶7压入水边泥土里,暂时固定渔网 兜,再将兜绳3拉直后把插钎4插入远一点的泥土里,以防止兜内大鱼挣扎逃逸。然后拔起 水桶7,将渔网兜拖入水中,支撑环1应该露出水面,内置网5可以防止鱼逃出去。或者把 插针2插在水边泥土中,让支撑环1支架起来,保持其口面朝向钓鱼人,与水面不垂直,有一 定的夹角。这样,方便放入鱼儿,内置网5的末端由于地心引力总是向下,则贴着外网6的 内壁,这就方便放入鱼、防止鱼跳出。结束钓鱼时,拔起插钎4、插针2,通过兜绳3收回渔网 兜。在水桶7里面装入适量的水,把渔网兜栓在摩托车上回家,另外可以将备用的充氧器的 喷氧头插入水中给鱼儿充氧。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方便装盛钓得的鱼儿,而且能够保证被钓到的鱼长时间存 活,并且可以防止鱼儿逃逸,还可以方便返回途中给鱼儿充氧气。
权利要求一种三合一渔网兜,其特征在于该渔网兜包括内置网(5)、外网(6)、支撑环(1)和水桶(7),其中,支撑环(1)与内置网(5)的一端网口和外网(6)的一端网口连接,外网(6)的另一端网口与水桶(7)的敞口端连接,内置网(5)置于外网(6)之中,内置网(5)的另一端网口呈自然收缩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三合一渔网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网(5)的长度为外网 (6)长度的五分之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三合一渔网兜,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使钓得的鱼保持存活,集鱼网、鱼兜、水桶三者于一体的三合一渔网兜。该渔网兜包括内置网、外网、支撑环和水桶,其中,支撑环与内置网的一端网口和外网的一端网口连接,外网的另一端网口与水桶的敞口端连接,内置网置于外网之中,内置网的另一端网口呈自然收缩状态。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方便装盛钓得的鱼儿,而且能够保证被钓到的鱼长时间存活,并且可以防止鱼儿逃逸,还可以方便返回途中给鱼儿充氧气。
文档编号A01K97/20GK201709261SQ20102027008
公开日2011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23日
发明者许江 申请人:许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