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惊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546阅读:9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惊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物惊吓器,特别是一种惊鸟器。
背景技术
鸟害是输电线路运行人员的重大难题之一,每到春季一些鸟类就会飞到电杆横担 上筑巢繁殖,往往鸟巢还未建成就会造成线路跳闸,每天都要跑一两百公里去清理鸟巢,这 样即浪费了人工和车辆等费用,又不符合节约的原则。现有技术中的惊鸟器仅限于安装在 铁塔上,由于110KV以下线路电杆带电,安装距离有限,现有的惊鸟器无法带电安装在线路 电杆上。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 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以在线路电杆带电情况下进行安装或拆卸的惊鸟器。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 一种惊鸟器,其特点是它包括惊鸟风叶,绝缘操作杆和夹持部,所述的惊鸟风叶由带反光 镜的叶片、叶片基座、风叶转轴和连接杆组成,所述的叶片连接在叶片基座上,叶片基座固 定在风叶转轴上,惊鸟风叶通过其连接杆与夹持部连接;所述的夹持部设有安装固定夹,所 述的固定夹上设有固定孔,固定孔上连接设有螺母,螺母上还设有配套的螺栓,所述的绝缘 操作杆上端设有与螺栓配合的套筒扳手。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实现。以上 所述的惊鸟器,其特点是惊鸟风叶所设的叶片为3个,均勻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可以在线路电杆带电情况下进行安装或拆卸, 而不需要切断电源进行安装或拆卸。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提高了工作效 率,减少了停电时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 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惊鸟器,它包括惊鸟风叶,绝缘操作杆1和夹持部5,所 述的惊鸟风叶由带反光镜的叶片7、叶片基座、风叶转轴8和连接杆6组成,所述的叶片7 连接在叶片基座上,叶片基座固定在风叶转轴8上,惊鸟风叶通过其连接杆6与夹持部5连 接;所述的夹持部5设有安装固定夹,所述的固定夹上设有固定孔,固定孔上连接设有螺母 4,螺母4上还设有配套的螺栓3,所述的绝缘操作杆1上端设有与螺栓3配合的套筒扳手2。实施例2。实施例1所述的惊鸟器,惊鸟风叶所设的叶片7为3个,均勻设置。本实用新型适用于IlOkKV以下砼杆横担上有效部位,也即操作人员手持安全距 离位置。利用等电位作业方法实施。实施时,操作人员手握住绝缘操作杆1,把夹持部5的 固定夹夹在砼杆横担上,这时拧动绝缘操作杆1,绝缘操作杆1上端的套筒扳手2就会拧动 螺栓3,螺栓3穿过固定夹上的固定孔抵住砼杆横担,从而使固定夹夹紧在砼杆横担上,这 时再取下绝缘操作杆1,这样惊鸟器就安装好了。需要拆卸时,同样操作用绝缘操作杆1把 螺栓3拧松,就可以取下惊鸟器了。使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带电进行安装或拆卸,使用方便安全,同时达到了减少停电 时间,又预防了鸟害的目的,可有效控制防止鸟在砼杆或横担上筑巢造成的线路跳闸事故 的发生。
权利要求1.一种惊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惊鸟风叶,绝缘操作杆和夹持部,所述的惊鸟风叶 由带反光镜的叶片、叶片基座、风叶转轴和连接杆组成,所述的叶片连接在叶片基座上,叶 片基座固定在风叶转轴上,惊鸟风叶通过其连接杆与夹持部连接;所述的夹持部设有安装 固定夹,所述的固定夹上设有固定孔,固定孔上连接设有螺母,螺母上还设有配套的螺栓, 所述的绝缘操作杆上端设有与螺栓配合的套筒扳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惊鸟器,其特征在于惊鸟风叶所设的叶片为3个,均勻设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惊鸟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惊鸟风叶,绝缘操作杆和夹持部,所述的惊鸟风叶由带反光镜的叶片、叶片基座、风叶转轴和连接杆组成,所述的叶片连接在叶片基座上,叶片基座固定在风叶转轴上,惊鸟风叶通过其连接杆与夹持部连接;所述的夹持部设有安装固定夹,所述的固定夹上设有固定孔,固定孔上连接设有螺母,螺母上还设有配套的螺栓,所述的绝缘操作杆上端设有与螺栓配合的套筒扳手。本实用新型由于可以在线路电杆带电情况下进行安装或拆卸,而不需要切断电源进行安装或拆卸。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停电时间。
文档编号A01M29/08GK201813747SQ20102028628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0日
发明者刘成明, 周振禄, 姜小明 申请人:江苏省电力公司连云港供电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