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鱼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258阅读:4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鱼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工具。
背景技术
目前,经常发生钓鱼时,钓鱼线最下端的鱼坠被卡死在水底的石头缝里面,用劲拽 鱼竿会造成鱼竿断裂或钓鱼线受损。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提供一种在鱼坠被水底的石头缝卡 死时钓鱼具能够方便地从鱼坠体内拔出的新型鱼坠,保护钓鱼杆和线不受损坏。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新型鱼坠,其特点是它包括金属坠 体1和坠心弹片2,金属坠体1内芯向上开有槽孔,槽孔的中部呈弧形向外变粗扩孔,由金属 弹片制成的中间粗、上下细灯笼状的坠心弹片2从上往下插在金属坠体2的槽孔内,坠心弹 片2的上端设有穿钓鱼线的穿线孔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鱼坠被水底石头卡住后可以保护鱼竿鱼线鱼钩不 受损;可以根据需要很方便地更换各种不同重量和外形的金属坠体。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金属坠体;2——坠心弹片;3——钓鱼线;4——穿线孔;5——壁管; 6——挡珠弹片爪;7——坠心珠。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鱼坠由外部的金属坠体1和内部的坠心 弹片2构成,金属坠体1呈上下贯通球体状,也可以做成上下贯通方体状或多方体状;上下 贯通孔的中部呈弧形向外变粗扩孔,在上下贯通孔的孔壁上可以紧贴有壁管5 ;由金属弹 片制成的中间粗、上下细灯笼状的坠心弹片2从上往下插在金属坠体2的上下贯通孔内,坠 心弹片2的上端设有穿钓鱼线3的穿线孔4。当鱼坠被卡死在水底的石头缝里面时,用劲拽 鱼竿上的钓鱼线3,坠心弹片2的中部鼓出部位因被金属坠体1的上下贯通孔的上部挤压变 细而被拉出金属坠体1,从而能够收回钓鱼竿和鱼钩鱼线,只丢弃了金属坠体1。实施例2 如图2所示,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金属坠体1的上下贯通孔变成 下部不贯通,只设在金属坠体1的内芯中上部,其它的构造不变。实施例3 如图3所示,坠心弹片改为坠心珠7,金属坠体1的圆筒形上下贯通孔紧 贴的壁管5的上端口设有多片挡珠弹片爪6,正好能卡住坠心珠7的下端球珠不从上口拎出,只有在金属坠体1被卡住,钓鱼线上提力大到一定程度,多片挡珠弹片爪6向外扩张口, 坠心珠7的下端球珠才能拔出金属坠体1。 使用时本实用新型不用更换坠心弹片2,就可以根据需要很方便地更换各种不同 重量和外形的金属坠体1。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鱼坠,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金属坠体和坠心弹片,金属坠体内芯向上开有 槽孔,槽孔的中部呈弧形向外变粗扩孔,由金属弹片制成的中间粗、上下细灯笼状的坠心弹 片从上往下插在金属坠体的槽孔内,坠心弹片的上端设有穿钓鱼线的穿线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鱼坠,其特征在于在金属坠体的槽孔孔壁上紧贴有壁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鱼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坠体的槽孔是 上下贯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新型鱼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坠体的槽孔是 上部贯通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鱼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坠体外部呈球体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鱼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坠体外部呈多边体状。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鱼坠,它包括金属坠体1和坠心弹片2,金属坠体1内芯向上开有槽孔,槽孔的中部呈弧形向外变粗扩孔,由金属弹片制成的中间粗、上下细灯笼状的坠心弹片2从上往下插在金属坠体2的槽孔内,坠心弹片2的上端设有穿钓鱼线的穿线孔4。当鱼坠被卡死在水底的石头缝里面时,用劲拽鱼竿上的钓鱼线3,坠心弹片2的中部鼓出部位因被金属坠体1的槽孔挤压变细而被拉出金属坠体,从而能够收回钓鱼竿和鱼钩鱼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可以根据需要很方便地更换各种不同重量和外形的金属坠体。
文档编号A01K95/00GK201869681SQ201020585839

公开日2011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9日
发明者刘继华, 朱枝娥 申请人:刘继华, 朱枝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