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温室大棚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030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温室大棚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业种植领域的大棚,具体涉及一种温室大棚。
背景技术
农业大棚一般为两种塑料大棚和温室大棚,塑料大棚适用于早春与晚秋;温室大棚内设有增温措施,可在冬季使用。温室大棚采用单层塑料膜结构,一般沿拱形方向铺盖在大棚骨架上,不易安装固定,且保温性能差。夜间需要覆盖草毡等遮盖物,提高保温性能。 这种结构既不利于保护大棚的塑料膜,降低塑料膜的使用寿命,也增加了大量的体力劳动。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保温性能好,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可充气温室大棚。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温室大棚,包括大棚膜、拱形梁、与拱形梁垂直连接的纵向梁以及支撑立柱, 所述大棚膜为多片,每片沿纵向铺设,其纵向边通过固定装置分别固定于相邻两纵向梁上; 该大棚膜由两层塑料膜及两层塑料膜中间的气室构成,其中一层塑料膜上设有连通气室和气源的充气嘴。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纵向梁上部开设的纵向的燕尾槽以及与其相配的截面形状呈等腰梯形的压条,压条的大端部位于燕尾槽内,并将相邻两片大棚膜的相邻纵向边压紧在纵向梁上的燕尾槽底部。大棚膜是由两层塑料薄膜及两层塑料模中间的气室构成,可以像普通薄膜一样成卷的生产和运输,使用时,只需将充气嘴与气源连接充气后即可。本实用新型结构够简单, 保温性能好,延长了透光时间。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大棚膜固定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大棚膜,2拱形梁,3纵向梁,4支撑立柱,5塑料膜,6气室,8燕尾槽,9压条,10纵向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温室大棚包括大棚膜1、拱形梁2、与拱形梁2垂直连接的纵向梁3以及支撑立柱4。所述大棚膜1为多片,每片沿纵向铺设,其纵向边10通过固定装置分别固定于相邻两纵向梁3上。该大棚膜1由两层塑料膜5及两层塑料膜5中间的气室6构成,其中一层塑料膜5上设有连通气室6和气源的充气嘴。作为固定装置的具体结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纵向梁3上部开设的纵向的燕尾槽 8以及与其相配的截面形状呈等腰梯形的压条9,压条9的大端部位于燕尾槽8内,并将相
3邻两片大棚膜ι的相邻纵向边10压紧在纵向梁3上的燕尾槽8底部。
权利要求1.一种温室大棚,包括大棚膜、拱形梁、与拱形梁垂直连接的纵向梁以及支撑立柱,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膜为多片,每片沿纵向铺设,其纵向边通过固定装置分别固定于相邻两纵向梁上;该大棚膜由两层塑料膜及两层塑料膜中间的气室构成,其中一层塑料膜上设有连通气室和气源的充气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纵向梁上部开设的纵向的燕尾槽以及与其相配的截面形状呈等腰梯形的压条,压条的大端部位于燕尾槽内,并将相邻两片大棚膜的相邻纵向边压紧在纵向梁上的燕尾槽底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温室大棚,包括大棚膜、拱形梁、与拱形梁垂直连接的纵向梁以及支撑立柱,所述大棚膜为多片,每片沿纵向铺设,其纵向边通过固定装置分别固定于相邻两纵向梁上;该大棚膜由两层塑料膜及两层塑料膜中间的气室构成,其中一层塑料膜上设有连通气室和气源的充气嘴。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纵向梁上部开设的纵向的燕尾槽以及与其相配的截面形状呈等腰梯形的压条,压条的大端部位于燕尾槽内,并将相邻两片大棚膜的相邻纵向边压紧在纵向梁上的燕尾槽底部。本实用新型用于农业种植。
文档编号A01G9/14GK202050742SQ2011201448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0日
发明者房凌 申请人:房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