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色瓢虫卵运输及释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958阅读:5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异色瓢虫卵运输及释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异色瓢虫卵运输及释放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异色瓢虫卵运输及释放装置,属于农业害虫生物防治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异色瓢虫隶属于鞘翅目、瓢甲科,是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对蚜虫、叶螨以及一些鞘翅目、膜翅目和鳞翅目等昆虫的幼虫及卵都具有很强的捕食能力,当前,异色瓢虫已经成为了一种世界性的天敌昆虫,对多种农林作物上的害虫进行防治,在全球范围内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人工饲养异色瓢虫在技术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商品化生产仍无法实现,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异色瓢虫的释放应用。[0003]目前,关于瓢虫的收集现有文献及专利报道均采用人工诱集的方法,利用诱集箱收集瓢虫。虽然该种装置能够成功收集到瓢虫,但收集速度慢,收集量低,不能实现快速大量收集的目的。异色瓢虫的贮藏一般用低温冷藏方法,冷藏的条件不同,不同的学者研究结果有所差异。当前的释放研究多选用幼虫或卵为释放虫态,但这两种虫态由于自身的生物学特性,难以满足其长途运输的要求,制约了瓢虫的释放应用。发明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异色瓢虫卵运输及释放装置,改善了异色瓢虫当前无法长途运输的现状。[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0006]释放装置的上端为一个长方形平面背板,背板的上部开有一个圆孔,圆孔一侧面至背板边缘完全切开;背板的下端设有一个两端开放的长方管筒;带有异色瓢虫卵的纸卡黏贴至长方管筒的内侧表面中央。[0007]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采用该释放装置运输及释放异色瓢虫卵,避免运输过程中挤压,减少虫卵在运输过程中的死亡;上端侧面上的圆孔设计,使整个释放过程快速便捷。


[0008]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0009]其中,1、背板;2、长方管筒;3、卵卡黏贴板;4、切口 ;5、圆孔。[0010]具体实施方式
[0011]根据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上端为一个长方形平面的背板1,长5 cm,宽4 cm,下端为一个两侧面开放的长方管筒2,长4 cm,宽高均为1 cm,背板1和长方管筒2的材质均选用高密度纸板制成;背板1的顶部留有一直径为1. Ocm的圆孔5,圆孔5 —侧面至背板1 的边缘完全切开成切口 4,作为释放过程中的悬挂孔;长方管筒2两侧面开放为异色瓢虫卵存放处,卵卡黏贴板3设在长方管筒2的内下表面中央。释放时,直接通过背板1的切口 4将本实用新型挂在释放点,异色瓢虫孵化后即可从长方管筒2的两端开放处爬出。
权利要求1. 一种异色瓢虫卵运输及释放装置,其特征在于释放装置的上端为一个长方形平面背板,背板的上部开有一个圆孔,圆孔一侧面至背板边缘完全切开;背板的下端设有一个两端开放的长方管筒;带有异色瓢虫卵的纸卡黏贴至长方管筒的内侧表面中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异色瓢虫卵运输及释放装置,释放装置的上端为一个长方形平面背板,背板的上部开有一个圆孔,圆孔一侧面至背板边缘完全切开;背板的下端设有一个两端开放的长方管筒;带有异色瓢虫卵的纸卡黏贴至长方管筒的内侧表面中央。采用该释放装置运输及释放异色瓢虫卵,避免运输过程中挤压,减少虫卵在运输过程中的死亡;上端侧面上的圆孔设计,使整个释放过程快速便捷。
文档编号A01M1/00GK202310935SQ20112050537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7日
发明者侯志广, 王秀梅, 阮长春 申请人:吉林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