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蕨类植物孢子繁殖方法

文档序号:181023阅读:37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蕨类植物孢子繁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繁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蕨类植物孢子繁殖的实用方法。
背景技术
:蕨类植物(Fern)也称羊齿植物,是原始的维管束植物,是介于苔藓植物和种子植物之间的一个分类群。它是高等孢子植物,具有明显的世代更替,并以无性世代的孢子体占优势。蕨类植物的孢子繁殖是一种快速繁育种苗的捷径,它具有简单易行、繁殖量大、成本低廉、简单易行等诸多优势,是蕨类繁殖的最主要方式。国外蕨类的大规模生产,主要依靠孢子来进行繁殖,并具有较成熟的生产技术。而国内的蕨类植物的生产主要依靠进口一些蕨类的种苗,进行加工生产,或者利用分株繁殖的方式进行生产;极少数种类的蕨类植物通过组培方法进行大量繁殖,但由于没有解决成本高,技术应用难度大的缺点,导致在实际生产中不能得到普遍应用;在夏季进行的孢子繁殖,孢子的萌发率和成苗率均较低,不能形成实际产量。国内的药用和观赏蕨类种类的生产用苗主要依靠在山上挖掘野生植株来进行,这一方法,极易造成野生资源的浪费和破坏,以及对周边的自然环境造成破坏,并且繁殖量有限,很难进行批量生产,进而难以进入和占领市场,这也是蕨类植物在我国的园艺生产中所占比例很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正常条件下,我们多在夏季进行蕨类植物孢子的繁殖,但由于夏季温度高,环境条件,尤其是夏季的高温的可控性低,控制成本高,孢子繁殖过程中,杂菌污染严重,再加上夏季的持续高温,超过孢子的最适萌发温度,导致蕨类孢子的萌发率和成苗率过低,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上述原因导致使蕨类植物在民间的大量生产和普及步履维艰。提供一个简单易行,多快好省,成本低廉,繁殖量大的孢子繁殖方法,是我们国内蕨类植物生产急需解决的一个技术难题。迄今为止,还未见有一种利用简便加温方法,在秋冬季对蕨类植物孢子进行大量繁殖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蕨类孢子繁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一种污染率低,成苗率高,在实际生产中能够以较低成本进行操作的蕨类植物孢子繁殖方法。本发明所述的蕨类植物孢子秋冬季孢子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孢子播种的时间:每年的10月上旬。2.基质的准备:播种基质的成分是珍珠岩:河沙:泥炭(1:1:1体积比),经过充分混合的基质。3.孢子的采集:按照常规孢子采集方法,在孢子成熟的时候采集孢子,如离播种时间超过I个月,需放在冰箱内冷藏保存至播种;本发明所用孢子为华东复叶耳蕨的孢子,孢子采集时间为9月下旬。

4.冬季播种材料和加温设备的准备:在常规玻璃温室内进行播种,温室内温度变化幅度在8-28°C ;准备高度20cm以上的周转箱数个,家庭鱼缸用固定温度加热棒(固定温度26°C,上下正负1°C)若干。5.基质装盆和处理:把混合均匀的基质放入口径为12cm 口径的塑料花盆中,并尽量用手按紧,放入盛有水的塑料盆中浸水,使水分浸透盆土,盆内基质接触紧密,可防止播种后的孢子漂浮移动。6.孢子播种:把基质浸透水的塑料花盆从塑料盆中拿出,用带有手柄的圆形木板将花盆内的基质镇压平整;将称好重量的孢子均匀撒在塑料花盆基质上。7.浸盆并控温:在塑料周转箱内装IOcm深度的自来水,将播好孢子的塑料花盆放入周转箱内,周转箱上面覆盖塑料或玻璃板;将固定温度加热棒放入周转箱内,在夜间温度低于20°C时,接通加热棒电源进行加温。8.养护管理:周转箱放置在温室内阳光充足处;在加热棒正常工作条件下,周转箱内水温控制在23-28°C之间,孢子繁殖的最佳温度在25°C左右,此温度极为符合孢子繁殖的最适温度;周转箱内的自来水要保证一周内换水一次,保证水质的洁净。播种后,经过40-50天,形成原叶体,再经过30天左右的时间,可见有孢子体出现;到第二年6月份,可在温室内进行孢子苗的移栽处理。在2010年6月进行统计,在12cm 口径的塑料花盆中,平均可产华东复叶耳蕨幼孢子苗142株,完全能够满足实际生产的需求。与现有的孢子繁殖方式相比,此方法的优点在于:1.蕨类植物的孢子繁殖一直都是在组培室内,或者用普通方法在夏季进行繁殖,在秋冬季,利用简易温室和周转箱盛水加温的方式进行蕨类植物孢子繁殖,还没有先例。2.具有方法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不需要有很好的园艺设施,不需要操作人员很高的技术素养和理论知识,普通的花农和`技术工人即可进行操作。该方法技术要领易于在初级生产者中进行普及,便于在蕨类植物生产上的应用。3.控温方式新颖,采用价格低廉的家庭鱼缸用固定温度加热棒来进行加温,对加温设备的要求较低;用加热棒控温进行秋冬季蕨类植物孢子的繁殖,方法简单、实用、新颖,实际效果良好;温度能够控制在25°C左右的蕨类植物孢子繁殖的最佳温度。4.孢子萌发率高,孢子体成苗率高,比夏季普通孢子繁殖方式的孢子萌发率高2-10倍以上;在蕨类植物生产中能够用较低的生产成本,实现较大的收益。5.在秋冬季进行孢子的繁殖,可以错开生产的高峰,减少劳动支出;冬季外界温度低,环境中的杂菌较少,较大程度的减少播种盆内的污染;减少了在夏季进行孢子繁殖中播种基质较易受到真菌和细菌感染的问题;同时,也易于利用加热棒对周转箱内的水温进行恒温控制。6.因蕨类植物孢子萌发过程中一直需要水的参与,在周转箱内保持IOcm深度的自来水,能够保证孢子萌发过程中对水的需求。7.播种用的孢子,混配的基质,以及整个孢子播种育苗过程均不需用消毒,节约了人力、物力,还避免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具有经济环保的优势,符合绿色生产的要求。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每年10月上旬,用9月下旬采集的成熟孢子或冰箱冷藏的孢子作为播种材料,孢子不需用进行消毒处理。将配置好的混合基质珍珠岩:河沙:泥炭(1:1:1体积比)装入12cm 口径塑料花盆中,稍镇压,浸水处理,浸透水后,用带木柄的原木板镇压平整,待用;将30mg的孢子均匀撒播在盆土上,将撒播好孢子的塑料花盆放入盛有IOcm深自来水的周转箱内;在周转箱上面覆盖透明的塑料薄膜或玻璃板,以利光线的充分进入;将家庭鱼缸用固定温度加热棒平放入周转箱内,做好加温准备。将周转箱放置在温室内阳光充足处,接通好电源,当夜间温度低于20°C时,即开始利用固定温度的加热棒进行加温,保证周转箱内水温保持在25°C左右;周转箱内平均一周换水一次,保证浸水水质的洁净。播种后,经过40-50天,形成原叶体,再经过30天左右的时间,可见有孢子体出现;平均每盆产孢子苗数量是 142株;到第二年6月以后,即可进行幼孢子苗的移栽。
权利要求
1.一种蕨类植物孢子繁殖方法,其特征是: (1)孢子的播种时间是10月上旬;孢子采集时间是夏季(需冷藏至播种时间)和9月下旬。
(2)在常规玻璃温室内进行播种,温室内温度变化幅度在8-28°C;准备高度20cm以上的周转箱数个,用 于盛水和盛装播种孢子所用塑料花盆,家庭鱼缸用固定温度加热棒(固定温度26°C,上下正负1°C )若干,用于对周转箱内的水温进行控制。
(3)在塑料周转箱内装IOcm深度的自来水,将播好孢子的塑料花盆放入周转箱内,周转箱上面覆盖塑料或玻璃板(起保温、防止杂菌进入,并保证有一定强度的光照);将固定温度加热棒放入周转箱内,在夜间温度低于20°C时,接通加热棒电源进行加温。
(4)播种后的养护管理:周转箱放置在温室内阳光充足处;在加热棒正常工作条件下,周转箱内水温控制在23-28°C之间,此温度符合孢子繁殖的最适温度;周转箱内的自来水要保证一周内换水一次,保证水质的洁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蕨类孢子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种基质的成分是珍珠岩:河沙:泥炭(1:1:1体积比),经过充分混合的基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蕨类孢子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把混合均匀的基质放入口径为12cm 口径的塑料花盆中,并尽量用手按紧,放入盛有水的塑料盆中浸水,使水分浸透盆土,盆内基质接触紧密,用带有手柄的圆形木板将花盆内的基质镇压平整;将称好重量的孢子(30mg)均匀撒在塑料花盆基质上,可防止播种后的孢子漂浮移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蕨类植物孢子繁殖方法,属于蕨类植物繁殖技术领域。在秋冬季,在简易温室内,利用家庭鱼缸用固定温度加温棒对浸在水中的盆播孢子进行加温处理,维持孢子萌发的最适宜(25℃左右)温度,促进孢子萌发;在播种过程中,不需要进行任何的消毒过程,养护过程中不需要特殊的管理;平均每盆产幼孢子苗142株。基质制备简单,操作方法简单易行,解决了孢子繁殖过程中的技术壁垒,播种和养护过程绿色环保,可大量进行蕨类植物的繁殖,能够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本发明的方法可推广到其它蕨类植物的孢子繁殖上,具有极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141243SQ20121010604
公开日2013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2日
发明者孙起梦, 刘兴剑, 朱洪武, 仲秀林, 任全进, 胡乾军, 刘永志 申请人: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