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种衣剂的制备及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222551阅读:749来源:国知局
人参种衣剂的制备及使用方法
【专利摘要】人参种衣剂的制备及使用方法,属于中药现代化领域。本发明解决了人参苗期病虫害严重、营养元素缺乏的问题,克服了目前生产上拌种方法存在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成膜剂、杀菌剂、杀虫剂、营养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主要组分,制成种衣剂后进行种子包衣,能够打破种子休眠、促进根系生长、诱导人参植株产生抗性、防治病害、增加营养元素供给、促进生长和提高产量的方法。本发明的人参种子包衣剂可选用不同型号的种子包衣机进行包衣,也可用手工包衣。本发明所用组分对人参生长无任何毒副作用。
【专利说明】人参种衣剂的制备及使用方法
[0001]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现代化领域,涉及一种人参种衣剂的制备及使用方法。
[0002]【背景技术】:
人参是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病害和虫害都十分严重。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黑斑病、灰霉病、白粉病、菌核病、根腐病和锈腐病等,其中苗期病害主要是猝倒病、立枯病和锈腐病;危害参根的地下害虫主要有金针虫、蝼蛄、蛴螬和地老虎等,人参各生育期均有发生。每年我国人参主产区病虫害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因病虫害减产10%~30%,严重地块可达50%以上。目前生产上主要是采取播种前药剂拌种、播种前结合倒土或作畦进行土壤消毒、或在人参生长期喷洒农药的方式进行防治,但由于部分人参种子已经带有病菌,后期进行药剂防治,病原菌极易对其产生抗药性,因此效果并不理想。
[0003]人参与其他植物一样,生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兀素,缺乏某种营养兀素时,将影响正常生长发育。例如:缺磷时,人参生长迟缓,叶片暗绿,植株矮小,叶面积变小,种子产量降低;缺钾时,叶缘呈黄褐色,叶片皱缩,易染病,种子产量降低;缺硼时,叶片失绿,叶绿素含量降低、光合速率下降,根中总糖及皂苷含量降低;缺锌时,植株矮小,叶小畸形,叶片脉间失绿或白化(花叶病),参根增重缓慢;缺钥时,叶片出现黄色,叶缘向上卷曲,叶片发育不全。
[0004]人参种子具有休眠特征,本发明将赤霉素、氯化胆碱和复硝酚钠混用,具有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及根 系生长的作用。
[0005]人参种衣剂的制备方法,是以种子为载体,借助成膜剂将杀菌剂、杀虫剂、营养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着色剂等包裹在种子外面,使种子基本保持原有形状的一种包衣方法。包衣的种子播种后,随着种子的萌动、发芽和出苗,有效成分逐渐被根系吸收,并传导到植株各部位,达到提高抗性、增加营养元素供给、促进生长和提高产量的目的。
[0006]本发明解决了人参苗期病虫害严重、营养元素缺乏的问题,克服了目前生产上拌种方法存在的缺点。检索表明,目前尚未发现有人参种衣剂制备及使用方法的专利技术和相关报道。
[0007]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以成膜剂、杀菌剂、杀虫剂、营养元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主要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制成种衣剂后进行种子包衣,用于打破种子休眠、促进根系生长、诱导人参植株产生抗性、防治病虫害、增加营养元素供给、促进生长和提高产量。本发明所选组分对人参生长无任何毒副作用。
[0008]1、本发明的人参种衣剂的制备,其成膜剂选择以下一种:
壳聚糖。是一种甲壳素衍生物,由甲壳素脱去乙酰基而成,化学名称为聚β(1-4)-2-氨基-2-脱氧-D-葡萄糖。壳聚糖除具有成膜作用外,还具有增稠、稳定、凝胶和粘结作用。此外,还能够抑制和预防种传病害和土传病害,补充植物营养,促进根系和幼苗生长,提高光合效率,增强作物抗旱、抗涝和抗寒等抗逆能力。单甘脂主要用作乳化剂和表面活性剂,具有乳化、稳定和分散作用,可以防治分离、分层和沉淀现象产生,有利于表面成膜。本发明所用壳聚糖分子量为106,用量为1.0%~4.0%。壳聚糖作为成膜剂时加入单甘月旨,用量为0.05%~0.30%。
[0009]海藻酸钠。来源于褐藻类植物,是最丰富的海洋生物高聚物,也是世上仅次于纤维素的最丰富生物高聚物。可溶于不同温度的水中,具有稳定、无毒、成膜性或成球性好的特性,还可以增强粘性,用量为0.5%~1.5%。
[0010]阿拉伯树胶。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和较低的溶液粘度,在热、酸环境下稳定,具有成膜、乳化、增稠、悬浮的作用,用量为1.0%~6.0%。
[0011]聚乙烯醇。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粘结性,水溶性好,水溶液粘度低,乳化力强,用量为 0.5% ~2.0%。
[0012]2、本发明的人参种衣剂的制备,其病害防治为以下一种或几种药剂的复配:
2.5%咯菌腈(国际通用名Fludionil)悬浮种衣剂:主要用于防治人参猝倒病、立枯病、根腐病、炭疽病、茎腐病、黑斑病和褐斑病等病害,用量为1.0%~5.0%。
[0013]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主要用于防治人参黑斑病、锈腐病、菌核病、立枯病和炭疽病等病害,用量为2.0~6.0%。
[0014]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主要用于防治人参黑斑病、灰霉病、立枯病、猝倒病、炭疽病、疫病和根腐病等病害,用量为2.0~6.0%。
[0015]3、本发明的人参种衣剂的制备,其害虫防治选择以下药剂中的一种:
70%噻虫嗪,用量为0.5%~3.0%。
[0016]50%辛硫磷乳油,用量为0.5%~3.0%。
[0017]4、本发明的人参种衣剂的制备,其营养元素为以下几种或全部肥料的复配:
复合氨基酸1.0%~5.0%
磷酸二氢钾1.0%~4.0%
硫酸亚铁0.1%~0.5%
硼酸0.1%~0.4%
硫酸锰0.1%~0.5%
硫酸铜0.05%~0.2%
硫酸锌0.1%~0.4%
钥酸铵0.05%~0.2%。
[0018]5、本发明的人参种衣剂的制备,其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以下3种混合使用:
赤霉素。是植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内源激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和种子等器官中,但含量很少。本发明中使用的赤霉素为40%的水溶性粉剂,生理活性强,用途广,分子式=C19H22O6,相对分子质量:346.0。其主要生理作用是: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用量为1.0%~5.0%。
[0019]氯化胆碱。化学名称:(2_羟乙基)三甲基氯化铵,易溶于水,易被微生物分解,对人、畜安全,无环境污染,可经由茎、叶、根吸收。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根系生长,本发明中使用的是50%水溶性粉剂,用量为2.0%~8.0%。
[0020]复硝酚钠。是广谱型植物生长调节剂,易溶于水。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原生质流动、提高细胞活力,加速植株生长发育、增强抗逆能力(抗病、抗寒、抗旱等),解除肥料间的拮抗作用,增加肥料的渗透、粘着、展着力,提高肥料利用率,促根壮苗和提高产量,用量为 0.03% ~0.08%。
[0021]6、本发明的人参种衣剂的制备,其渗透剂为乙醇,用量为2.0~8.0%。
[0022]7、本发明的人参种衣剂的制备,其警戒色为酸性大红、胭脂红或玫瑰红,用量为
0.5% ~1.5%。
[0023]8、本发明的人参种衣剂的制备,pH调节剂为NaOH饱和水溶液。
[0024]9、本 发明的人参种衣剂的制备,余量为水。
[0025]本发明的 人参种衣剂的制备及使用方法:
1、包衣剂的制备:
选择并将上述组分计量,将成膜剂倒入无毒混合器中溶解,然后加入总量30%~50%的水,再加入农药、营养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渗透剂和警戒色,用NaOH饱和溶液调节pH至7.0 (pH计测定),然后加水至定量,搅拌均匀,投入胶体磨研磨10分钟以上,要求种衣剂细度标准为:< 2 μ m的粒子达到92%以上,≤4 μ m的粒子达到95%以上(激光粒度分析仪测定),得人参种衣剂。
[0026]2、包衣方法:
机械包衣:可选用不同型号的种子包衣机进行包衣,操作工艺按设备要求执行。
[0027]手工包衣:将种子倒入已经装有种衣剂的塑料袋内,药种比为1: 40~60,握紧袋口,并使袋内充满空气,然后充分摇动,直到种子包衣均匀,再闷2~3h,然后阴干至不沾手。
[0028]本发明的人参种衣剂与目前生产上的拌种方法比较,其优点在于:具有杀菌、杀虫、提供营养元素等多种功效;对种子安全,无药害等不良现象;能够打破种子休眠、促进根系生长、提高保苗率、增加产量;避免了药、肥的浪费,节约了生产成本。本发明克服了目前生产上拌种方法存在的缺点。
[0029]本发明的试验效果:
1材料与方法
试验在吉林农业大学试验基地进行。
[0030]1)试验材料
壳聚糖、单甘脂、海藻酸钠、2.5%咯菌腈、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70%噻虫嗪、复合氨基酸(含N22.3%、氨基酸总量51.83%)、磷酸二氢钾(含P205 49%、K2032%)、硫酸亚铁(含Fel8%)、硼酸(含Β 17%)硫酸锰(含Μη 27%)、硫酸铜(含Cu 25%)、硫酸锌(含Zn 23%)、钥酸铵(含Mo 49%)、赤霉素、氯化胆碱、复硝酚钠、乙醇、酸性大红、NaOH和水。
[0031]2)试验处理及方法
试验处理:试验设3个处理,3次重复,小区面积10m2,随机排列。
[0032]a、对照(CK1)。为生产上常规方法。播种前取2.5%的适乐时(100ml)和70%的噻虫嗪100g,用5.0kg清水稀释均匀后进行拌种,药种比为1: 50,然后阴干至不沾手。
[0033]b.对照(CK2)。为生产上常规方法。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和噻虫嗪2.0%,用清水稀释后拌种,药种比为1: 50,然后阴干至不沾手。
[0034]c.人参种衣剂。按重量百分比,称取2.0%的壳聚糖,倒入无毒混合器中,用3倍量1.5%浓度的乙酸(50°C)溶解,再加入浓度为0.1%的单甘脂水溶液(为加水总量的30%)。称取咯菌腈3.0%、噻虫嗪2.0%、复合氨基酸3.0%、磷酸二氢钾2.0%、硫酸亚铁0.2%、硼酸
0.2%、硫酸锰0.3%、硫酸铜0.1%、硫酸锌0.2%、钥酸铵0.1%、赤霉素2.0%、氯化胆碱4.0%、复硝酚钠0.05%、乙醇5.0%、酸性大红1.0%,倒入混合器中,再用NaOH饱和水溶液调节pH至7.0,然后加水至定量,搅拌均匀。投入胶体磨研磨10分钟以上,要求种衣剂细度标准为:^ 2um的粒子达到92%以上,< 4 ii m的粒子达到95%以上,得人参种衣剂。
[0035]d.人参种衣剂。按重量百分比,称取1.0%的海藻酸钠,倒入无毒混合器中,用3倍量的水溶解,再加入水总量的30%。称取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4.0%、噻虫嗪2.0%、复合氨基酸3.0%、磷酸二氢钾2.0%、硫酸亚铁0.2%、硼酸0.2%、硫酸锰0.3%、硫酸铜0.1%、硫酸锌0.2%、钥酸铵0.1%、赤霉素2.0%、氯化胆碱4.0%、复硝酚钠0.05%、乙醇
5.0%、酸性大红1.0%,倒入混合器中,再用NaOH饱和水溶液调节pH至7.0,然后加水至定量,搅拌均匀。投入胶体磨研磨10分钟以上,要求种衣剂细度标准为:< 2pm的粒子达到92%以上,≤4 ii m的粒子达到95%以上,得人参种衣剂。
[0036]试验方法:
将人参种子倒入已经装有包衣剂的塑料袋内,药种比为1: 50,握紧袋口,并使袋内充满空气,然后充分摇动,直到种子包衣均匀,再闷2h,取出阴干至不粘手。
[0037]试验地耕翻深度20cm,小区面积10.0m2,随机排列。播种于春季土壤解冻后进行,株行距4.0 cm X 4.0cm,每穴I粒,播后覆土 4cm,适当镇压,覆盖稻草5cm,然后喷灌,灌水量以接触到底层湿土为宜。其它病虫害防治、施肥及田间管理等措施按正常要求进行。
[0038]播种后翌年9月15日起苗(2年苗),秋季移栽前调查人参种子包衣效果。
[0039]2、试验结果
1)人参苗期主要病害是猝倒病、立枯病和锈腐病。研究结果表明(表1),对照(a、b)病害发生率分别为11.4%和12.2%,害虫危害率分别为2.6%和3.2% ;人参种子包衣后(c、d),病害发生率分别为4.6%和5.4%,害虫危害率分别为0.2%和0.6%,人参根病虫害发生率较对照显著降低。
[0040]
表1人参种子包衣对病虫害发生率的影响
【权利要求】
1.人参种衣剂的制备及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是由成膜剂、杀菌剂、杀虫剂、营养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渗透剂和警戒色为主要组分,按重量百分比制成种衣剂,然后进行种子包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参种衣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1)成膜剂及用量选择以下一种:壳聚糖用量为1.0%~4.0%,壳聚糖作为成膜剂时加入单甘脂,用量为0.05%~0.20% ;海藻酸钠用量为0.5%~1.5% ;阿拉伯树胶用量为1.0%~6.0% ;聚乙烯醇用量为0.5%~2.0% ; 2)病害防治药剂及用量为以下一种或几种的复配:2.5%咯菌腈用量为1.0%~5.0%,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用量为2.0~6.0%,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用量为2.0~6.0% ; 3)害虫防治药剂及用量选择以下的一种:70%噻虫嗪用量为0.5%~3.0%,50%辛硫磷乳油用量为0.5%~3.0% ; 4)营养元素及用量为以下一种或几种肥料的复配:复合氨基酸用量为1.0%~5.0%,磷酸二氢钾用量为1.0%~4.0%,硫酸亚铁用量为0.1%~0.5%,硼酸用量为0.1%~0.4%,硫酸锰用量为0.1%~0.5%,硫酸铜用量为0.05%~0.2%,硫酸锌用量为0.1%~0.4%,钥酸铵用量为0.05%~0.2% ; 5)植物生长调节剂及用量为以下3种混合使用:赤霉素用量为1.0%~5.0%,氯化胆碱用量为2.0%~8.0%,复硝酚钠用量为0.03%~0.08% ; 6)渗透剂为乙醇,用量为2.0~8.0% ; 7)警戒色为酸性大红、胭脂红或玫瑰红,用量为0.5%~1.5% ;` 8)pH调节剂为NaOH的饱和水溶液; 9)余量为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参种衣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并将上述组分计量,先将成膜剂倒入无毒混合器中溶解,然后加入总量30%~50%的水,再加入农药、营养元素、植物生长调节剂、渗透剂和警戒色,用NaOH饱和溶液调节pH至7.0,然后加水至定量,搅拌均匀,投入胶体磨研磨10分钟以上,要求种衣剂细度标准为:< 2 的粒子达到92%以上,< 4 ii m的粒子达到95%以上,得人参种衣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参种衣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 可选用不同型号的种子包衣机进行包衣,具体操作按设备工艺要求执行;小批量种子可以用手工包衣,先将种子倒入已经装有种衣剂的塑料袋内,药种比为1: 40~60,握紧袋口,并使袋内充满空气,然后充分摇动,直到种子包衣均匀,再闷2~3h,然后阴干至不沾手,即完成人参种子包衣,然后即可播种。
【文档编号】C05G3/00GK103664314SQ201210336017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2日
【发明者】赵英, 肖丽华, 赵岩 申请人:吉林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