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参养殖池增氧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603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海参养殖池增氧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海产品养殖设备,尤其涉及ー种海參养殖池增氧设备。
背景技术
在海产品养殖领域,尤其是海參养殖领域,海參养殖池的增氧是非常重要的技木,是保证海參安全增长,防止病草害,提高产量的重要养殖手段,如果海參养殖池内的氧气供养不足,则会导致海參等的死亡,影响生产量。现有的海參养殖池增氧方式主要是物理和化学两种方式,物理方式主要是利用增氧设备向养殖池直接注氧,现有的增氧设备在注氧时 是由养殖池的ー侧直接向水内注入,这样容易导致注氧不均匀,造成局部缺氧,影响鱼类、海參等的生长;化学方式主要是向养殖池内投入化学药物,这种方式虽然是快速有效的方式,但是仍然存在危害海參苗,局部缺氧,增氧时间短以及成本高等缺点。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不仅增氧均匀、时间长,危害小效果好,而且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构造简单的海參养殖池增氧设备。本实用新型包括养殖池、风机、主管、支管、供氧盘、连管、尾管、弯头以及水阀,其中养殖池基本与现有技术相同,即养殖池为五个面的上部开ロ槽形结构,养殖池的ー个侧面沿中线设有纵向的主管,主管的一端与养殖池外部的风机相连,主管的另一端通过弯头与支管相连,所述支管铺设在养殖池底面中线上;上述支管的一端与主管相连,支管的另ー端与供氧盘相连,供氧盘为中空圆柱体结构,供氧盘的顶面上开设若干个圆形通孔,即出氧孔;所述供氧盘有若干个,它们之间通过连管相连通,首端的供氧盘与支管相连,末端的供氧盘与尾管相连,尾管的一端与供氧盘相连,尾管的另一端设有水阀并且设置在养殖池的外部。本实用新型在铺设时,可在养殖池内开设与主管、弯头、支管、供氧盘以及尾管对应的槽,将它们在铺设在槽内,不仅使占用养殖池内部空间小,而且美观、整齐;工作吋,先打开尾管末端的阀门,再启动风机,待各个管路以及供氧盘内的水排净后,关闭尾管阀门,此时气体由主管经支管进入供氧盘,气体再由供氧盘上的出氧孔排至养殖池内部,由于采用供氧盘的方式,由于其结构的特殊性,供氧盘内部可以贮存一部分气体,不仅起到持续供氧的作用,而且停机一段时间内避免水倒灌。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I、采用底部增氧,气体由池底散出,避免养殖池内局部缺氧;2、排气纵贯全池,全池活水无死角,有效抑制草害发生;3、增氧时间长,持续、有效的保证养殖池内的氧气量;4、对海參苗的危害小,提高生产效率,缩短养殖时间;5、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可一机多池使用。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I所示的海参养殖池增氧设备的示意图中,养殖池I为五个面的上部开口槽形结构,养殖池的一个侧面沿中线设有纵向的主管2,主管的一端与养殖池外部的风机3相连,主管的另一端通过弯头4与支管5相连,支管铺设在养殖池底面中线上;支管的一端与主管相连,支管的另一端与供氧盘6相连,供氧盘为中空圆柱体结构,供氧盘的顶面上开设若干个圆形通孔,即出氧孔7 ;供氧盘有若干个,它们之间通过连管8相连通,首端的供氧盘与支 管相连,末端的供氧盘与尾管9相连,尾管的一端与供氧盘相连,尾管的另一端设有水阀10并且设置在养殖池的外部。
权利要求1. ー种海參养殖池增氧设备,包括养殖池、风机、主管、支管、供氧盘、连管、尾管、弯头以及水阀,其特征是养殖池为五个面的上部开ロ槽形结构,养殖池的一个侧面沿中线设有纵向的主管,主管的一端与养殖池外部的风机相连,主管的另一端通过弯头与支管相连,支管铺设在养殖池底面中线上;上述支管的一端与主管相连,支管的另一端与供氧盘相连,供氧盘为中空圆柱体结构,供氧盘的顶面上开设圆形通孔,即出氧孔;供氧盘之间通过连管相连通,首端的供氧盘与支管相连,末端的供氧盘与尾管相连,尾管的一端与供氧盘相连,尾管的另一端设有水阀并且设置在养殖池的外部。
专利摘要一种海参养殖池增氧设备,养殖池的一个侧面沿中线设有纵向的主管,主管的一端与养殖池外部的风机相连,主管的另一端通过弯头与支管相连,支管铺设在养殖池底面中线上;支管的一端与主管相连,支管的另一端与供氧盘相连,供氧盘的顶面上开设出氧孔;供氧盘之间通过连管相连通,首端的供氧盘与支管相连,末端的供氧盘与尾管相连,尾管的一端与供氧盘相连,尾管的另一端设有水阀并且设置在养殖池的外部。本实用新型具有增氧均匀、时间长,危害小效果好,而且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文档编号A01K63/04GK202514434SQ20122009886
公开日2012年11月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6日
发明者张庆涛, 王海东 申请人:大连东泽海产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