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浸润捕蚊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406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室内浸润捕蚊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捕捉装置,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室内浸润捕蚊器。
背景技术
苍蝇直接危害着人类的健康。目前,较为先进的捕蚊器,有光诱器和电子驱蚊器,但是这类光诱器和电子驱蚊器在家庭内‘灭蚊’的实际效果、以及在蚊虫防治上的应用价值,在已知比较严格的实验室或野外试验,都尚未发现有明显的驱蚊效果。已有的电子灭蝇器,在使用不当时容易发生漏电事故,使用电子灭蝇器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它需要消耗有限电力资源,其制作成本也较为高。此外,家庭对蚊虫的捕杀方法,还有使用烟驱剂和使用杀虫剂和驱避剂,这些防治方法均对人体有程度不同的毒害作用。因此,认为“在有防蚊设备的房屋,飞入室内的蚊虫较少,只要坚持捕打即可随时消灭,一般不必使用药物。但在蚊虫孳生的季节,人们对室内或蚊帐内的蚊虫若直接用手捕打,因为蚊虫身上有许多鳞片和毛,捕打后,这些鳞片和毛会粘附在手上,对人体健康不利,同时蚊虫的尸体污血粘附于蚊帐或墙壁上,影响卫生美观;若用顶蚊棍、蝇拍捕打,虽可以避免粘污手,但蚊虫尸体污血仍然会粘附于蚊帐上和墙壁上。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室内浸润捕蚊器,该捕蚊器能够清洁方便地捕捉室内的蚊虫、苍蝇、白蛉、跳蚤等害虫。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室内浸润捕蚊器,包括容器壳体,所述容器壳体由透明塑料制成,其整体呈筒状,在容器壳体的外壁设有把手11,在容器壳体内装有溺蚊苍水,在容器壳体的腰部还开设有一开口,在开口处设有一圆口罩;所述圆口罩整体呈锥体状,圆口罩位于容器壳体外,其圆口罩的小端口与容器壳体上开口的边沿紧密连接,在圆口罩上还设有一可分置端口盖。优选的,所述圆口罩为可伸缩的。进一步,所述圆口罩由透明塑料制成。采用本技术方案的实用新型,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捕蚊器不用电,无烟无火,使用安全,本捕蚊器能够清洁方便地捕捉室内的蚊虫、苍蝇、白蛉、跳蚤等害虫。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便利,制作成本低廉,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容器壳体;2、圆口罩;3、端口盖;11、把手;12、溺蚊苍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0011]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室内浸润捕蚊器,包括容器壳体1,所述容器壳体I由透明塑料制成,其整体呈筒状,在容器壳体I的外壁设有把手11,在容器壳体I内装有溺蚊苍水12,在容器壳体I的腰部还开设有一开口,在开口处设有一圆口罩2 ;所述圆口罩2整体呈锥体状,圆口罩2位于容器壳体I外,其圆口罩2的小端口与容器壳体I上开口的边沿紧密连接,在圆口罩2上还设有一可分置端口盖3。所述圆口罩2为可伸缩的。所述圆口罩2由透明塑料制成。使用时,先将用肥皂溶液、洗衣粉溶液或其它日用洗涤剂溶液制成的溺蚊苍水12由开口处注入容器壳体I内,然后将容器壳体I倾倒、倒置、缓慢滚动,让容器壳体I的内壁粘满溺蚊苍水12液体;捕捉蚊苍时,手持把手11用圆口罩2罩住停落在蚊帐上、墙壁上的蚊子、苍蝇、飞蛾等昆虫,虫受惊起飞进入容器壳体I内被溺蚊苍水12液体粘附、浸润、淹死;如果观察到容器壳体I内有蚊苍未溺水而亡,可用端口盖3盖住圆口罩2端口处,摇动容器壳体1,使蚊苍溺水12将蚊苍冲刷而死。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结构作各种变化和改进,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室内浸润捕蚊器,包括容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壳体由透明塑料制成,其整体呈筒状,在容器壳体的外壁设有把手,在容器壳体内装有溺蚊苍水,在容器壳体的腰部还开设有一开口,在开口处设有一圆口罩;所述圆口罩整体呈锥体状,圆口罩位于容器壳体外,其圆口罩的小端口与容器壳体上开口的边沿紧密连接,在圆口罩上还设有一可分置端口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内浸润捕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口罩为可伸缩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室内浸润捕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口罩由透明塑料制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室内浸润捕蚊器,包括容器壳体,所述容器壳体由透明塑料制成,其整体呈筒状,在容器壳体的外壁设有把手,在容器壳体内装有溺蚊苍水,在容器壳体的腰部还开设有一开口,在开口处设有一圆口罩;所述圆口罩整体呈锥体状,圆口罩位于容器壳体外,其圆口罩的小端口与容器壳体上开口的边沿紧密连接,在圆口罩上还设有一可分置端口盖。本实用新型的捕蚊器不用电,无烟无火,使用安全,本捕蚊器能够清洁方便地捕捉室内的蚊虫、苍蝇、白蛉、跳蚤等害虫。
文档编号A01M1/00GK203040473SQ2012206461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30日
发明者张江涛 申请人:张江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