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菌包装包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787阅读:3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菌包装包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杏鲍菇用菌包装包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近年来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于一体、备受人们欢迎的一种食用菌新品种。在工厂化栽培杏鲍菇过程中,为了避免杂菌的感染,人及其它外界因素与杏鲍菇的菌包接触越少越好。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厂化栽培杏鲍菇时使用的菌包装包输送系统,该系统包括了拌料、装包、灭菌、冷却、接种、输送等部分,实现了从培养料灭菌到菌包输送到养菌房之间的无菌化操作,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菌包装包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系统包括将培养料搅拌均匀的拌料部分;将培养料打包成菌包的装包机;对菌包进行灭菌的灭菌部分;灭菌完成对菌包进行快速冷却的冷却部分;无菌房中的接种部分;接种完毕后、通过地槽实现菌包的地下输送的地下输送部分,该地下输送部分将菌包输送至地上养菌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接种部分包括将菌包带出无菌房的扇形推出块,所述扇形推出块上设有转动的锥形推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地下输送部分包括位于地槽中的输送带。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灭菌部分为高压锅灭菌。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无菌化操作的菌包装包输送系统,本系统能实现接种之前对菌包的高压灭菌和接种之后自动化地下输送至养菌房,从而有效避免了杂菌感染。本系统具有设计合理、机械化程度高、成本低廉之优点,特别适合于杏鲍菇的工厂化栽培。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扇形推出块结构示意图,其中I是拌料部分,2是装包机,3是灭菌部分,4是冷却部分,5是接种部分,6是地下输送部分,7是扇形推出块,8是锥形推辊。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说明。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菌包装包输送系统,该输送系统包括将培养料搅拌均匀的拌料部分I ;将培养料打包成菌包的装包机2 ;对菌包进行灭菌的灭菌部分3 ;灭菌完成对菌包进行快速冷却的冷却部分4 ;无菌房中的接种部分5 ;接种完毕后、通过地槽实现菌包的地下输送的地下输送部分6,该地下输送部分6将菌包输送至地上养菌房。其中,灭菌部分3使用了灭菌高压锅,能将装好的菌包进行高温灭菌,减少杏鲍菇被杂菌感染的几率。冷却部分4采用风冷方式,将灭菌后的菌包快速降温至30度以下。接种部分5位于无菌室中,接种完毕的菌包装在包装箱中,包装箱放在扇形推出块7上,借助锥形推辊8的转动,将包装箱推出无菌室。地下输送部分6包括输送带,当扇形推出块7将包装箱推出后,包装箱到达输送带上,由输送带向外输送。输送带设置在地槽中,这样,在输送带带动下,包装箱通过地槽进入到养菌房,实现了菌包无菌化输送过程。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菌包装包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系统包括将培养料搅拌均匀的拌料部分;将培养料打包成菌包的装包机;对菌包进行灭菌的灭菌部分;灭菌完成对菌包进行快速冷却的冷却部分;无菌房中的接种部分;接种完毕后、通过地槽实现菌包的地下输送的地下输送部分,该地下输送部分将菌包输送至地上养菌房。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包装包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部分包括将菌包带出无菌房的扇形推出块,所述扇形推出块上设有转动的锥形推辊。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包装包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输送部分包括位于地槽中的输送带。
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包装包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菌部分为高压锅灭菌。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菌包装包输送系统,该输送系统包括将培养原料搅拌均匀的拌料部分;将培养料打包成菌包的装包机;对菌包进行灭菌的灭菌部分;灭菌完成对菌包进行快速冷却的冷却部分;无菌房中的接种部分;接种完毕后、通过地槽实现菌包的地下输送的地下输送部分,该地下输送部分将菌包输送至地上养菌房。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实现无菌化操作的菌包装包输送系统,本系统能实现接种之前对菌包的高压灭菌和接种之后自动化地下输送至养菌房,本系统具有设计合理、机械化程度高、成本低廉之优点,特别适合于杏鲍菇的工厂化栽培。
文档编号A01G1/04GK202958245SQ201220661990

公开日2013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5日
发明者单伟坤, 林涛 申请人:山东保益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