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花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401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花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涉及一种具有蓄水、自动浇灌的多功能花盆。
背景技术
越来越多的人们对花卉、植物栽培产生着浓厚兴趣。在栽培过程中,需要经常对种植于花盆中的花卉、植物进行浇水。当人们外出旅行或因工作学习忙碌忘记浇水时,种植在花盆内的花卉、植物会因水量供应过少而影响花卉成活,种植后可能因不能及时给花卉供水,影响其生长,而有的花盆种植花卉一天要浇两到三次水,甚是麻烦;相反地,有时又会因水浇得过多导致花卉不能及时吸收,使大量水流失造成水资源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蓄水、自动浇灌且控制水流的多功能花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花盆,包括盆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盆体上端设置有蓄水槽,蓄水槽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孔,所述盆体下端设置有进水孔;出水孔与进水孔通过导管连通;所述盆体与所述蓄水槽活动连接。其中,所述导管上设置有开关阀门,用于控制浇灌水流量的大小。其中,位于开关阀门上端的导管内设置有海棉滤芯,用于过滤水中杂质,防止开关阀门被杂质堵塞。其中,所述出水孔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其中,所述进水孔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其中,所述盆体底部设置有渗水通气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1、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花盆不仅能够自动将蓄水槽中的水浇灌到花盆内植物的根部,保持植物生长必须的水分;而且通过调节开关阀门控制水流量的大小,保证植物根部不被水浸也不会干旱。2、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花盆的蓄水槽在雨季能够收集雨水用于浇灌植物,节约水资源。3、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必每天浇灌,为花卉、植物种植者带来便利。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花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花盆的主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花盆的俯视图。[0018]图中:1-盆体,2-蓄水槽,3-出水孔,4-进水孔,5-导管,6_开关阀门,7_渗水通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所作得任何变更或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如图f 3所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花盆,包括盆体I,在所述盆体I上端设置有蓄水槽2,盆体I与蓄水槽2活动连接,方便取下蓄水槽进行清洗;所述蓄水槽2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出水孔3,在所述盆体I下端设置有至少一个进水孔4 ;出水孔3与进水孔4的数量相同,且通过导管5连通,且所述导管5上设置有开关阀门6,用于控制浇灌水流量的大小;在位于开关阀门6上端的导管5内设置有海棉滤芯,用于过滤水中杂质,防止开关阀门6被杂质堵塞。在所述盆体底部设置有渗水通气孔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使用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花盆时,将水倒入蓄水槽中(干季时),根据花盆内植物习性调节开关阀门以控制水浇灌流量;或放置室外收集雨水到蓄水槽中(雨季时),待花盆内植物水分较少需要浇水时,调节开关阀门进行自动浇灌。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花盆不仅能够自动将蓄水槽中的水浇灌到花盆内植物的根部,保持植物生长必须的水分;而且通过调节开关阀门控制水流量的大小,保证植物根部不被水浸也不会干旱。同时本实用新型设置的蓄水槽在雨季能够收集雨水用于浇灌植物,节约水资源。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花盆,包括盆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盆体上端设置有蓄水槽,蓄水槽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孔,所述盆体下端设置有进水孔;出水孔与进水孔通过导管连通;所述盆体与所述蓄水槽活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上设置有开关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花盆,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开关阀门上端的导管内设置有海棉滤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孔的数量至少为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孔和所述进水孔的数量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花盆,其特征在于:所述盆体底部设置有渗水通气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花盆。该花盆包括盆体,在所述盆体上端设置有蓄水槽,蓄水槽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孔,所述盆体下端设置有进水孔;出水孔与进水孔通过导管连通,所述导管上设置有开关阀门;所述盆体与所述蓄水槽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花盆不仅能够自动将蓄水槽中的水浇灌到花盆内植物的根部,保持植物生长必须的水分;而且通过调节开关阀门控制水流量的大小,保证植物根部不被水浸也不会干旱。同时本实用新型设置的蓄水槽在雨季能够收集雨水用于浇灌植物,节约水资源。
文档编号A01G27/02GK203015514SQ2012207465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31日
发明者刘红彪 申请人: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