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鳖稻共生种养方法

文档序号:283278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鳖稻共生种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种养殖方法,特别是一种鳖的养殖和水稻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浙江省作为我国养鳖大省,甲鱼总量占全国的一半,2011年实产值近70亿元,特别是外塘生态放养鳖的养殖已形成较大规模,池塘经过连续多年养殖后,由于鳖类的排泄物和食物碎屑堆积,会造成塘体水质的严重恶化,影响鳖类养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型的养鳖方法,通过在鳖池中种植水稻,通过二者间的共生可以起到良好的循环互补,提高农产品质量产量,减少化肥农药等元素的投入,取得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鳖稻共生种养方法,包括I)鳖池准备:平整鳖池、开好环沟、筑好防逃墙,鳖池面积为10 — 20亩:鳖池的四周一圈开挖水沟,水沟面积为鳖池面积的8—10%,沟深0.4—0.6米,防逃墙高度在0.5—0.6米;同时在鳖池中设置插秧机、收割机进出的通道;2)水稻种植:在4月下旬进行水稻播种,在5月下旬进行机械化水稻插秧,以宽窄行模式插种,每亩6000丛,高速插秧机每插6行,中间空出2行不插;3)鳖的放养密度:600g以 上的亲鳖每亩250只;150g以上的鳖种每亩600— 800只;稚鳖每亩6000— 8000只;4)水稻水浆管理:插秧以后以鳖池浅水为主,促使水稻早分蘖,7月中旬拷好田,以后以浅水为主,水深在IOcm左右;9月以深水为主,灌20— 30cm/K,收割前20天排水拷田,直至收割机能下田收割为止;6)甲鱼饲养:5月上旬开始投喂饲料,饵料固定投在水沟位置,拷田时,慢慢降低水位,日投饲量根据气温变化,正常时占鳖体重的I一 1.5%,每天两次;7)水稻收割:收割机通过预留的通道在鳖池内对水稻进行收割,水稻收割完之后,把稻草及时搬出鳖池,而后在鳖池内灌满水,鳖进入冬眠;8)来年水稻种植:从第二年的4月下旬开始进行前面所述的水稻种植过程,进行第2轮水稻种植;9)起捕:等第2轮水稻收割完毕后,对鳖进行捕捞。本发明的种养殖方法的优势主要是:一、鳖稻同时生长,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了经济效益。二、鳖稻共生,利用鳖来吃虫驱虫、利用鳖粪便做肥料,不施肥不打药,可以从根本上杜绝农药化肥的使用,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三、鳖稻共生,为鳖提供了广阔的可以不受惊扰的原生态栖息场所,而且食物链更丰富,可以获取更多的原生态野生杂食,鳖的生长更健康,营养更丰富。
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鳖稻共生种养方法,包括I)鳖池准备:平整鳖池、开好环沟、筑好防逃墙,鳖池面积为10 — 20亩:鳖池的四周一圈开挖水沟,水沟面积为鳖池面积的8—10%,沟深0.4—0.6米,沟宽20— 30米,防逃墙高度在0.5—0.6米;同时在鳖池中设置插秧机、收割机进出的通道;2)水稻种植:在4月下旬进行水稻播种,在5月下旬进行机械化水稻插秧,以宽窄行模式插种,每亩6000丛,高速插秧机每插6行,中间空出2行不插;3)鳖的放养密度:600g以上的亲鳖每亩250只;150g以上的鳖种每亩600— 800只;稚鳖每亩6000— 8000只;这样适宜甲鱼爬行觅食;4)水稻水浆管理:插秧以后以鳖池浅水为主,促使水稻早分蘖,7月中旬拷好田,以后以浅水为主,水深在IOcm左右;9月以深水为 主,灌20— 30cm/K,收割前20天排水拷田,直至收割机能下田收割为止;6)甲鱼饲养:5月上旬开始投喂饲料,饵料固定投在水沟位置,拷田时,慢慢降低水位,日投饲量根据气温变化,正常时占鳖体重的I一 1.5%,每天两次;7)水稻收割:收割机通过预留的通道在鳖池内对水稻进行收割,水稻收割完之后,把稻草及时搬出鳖池,而后在鳖池内灌满水,鳖进入冬眠;8)来年水稻种植:从第二年的4月下旬开始进行前面所述的水稻种植、管理和收割过程,进行第2轮水稻种植;9)起捕:等第2轮水稻收割完毕后,对鳖进行捕捞。本发明的种养殖方法的优势主要是:一、鳖稻同时生长,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了经济效益。二、鳖稻共生,利用鳖来吃虫驱虫、利用鳖粪便做肥料,不施肥不打药,可以从根本上杜绝农药化肥的使用,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三、鳖稻共生,为鳖提供了广阔的可以不受惊扰的原生态栖息场所,而且食物链更丰富,可以获取更多的原生态野生杂食,鳖的生长更健康,营养更丰富。对甲鱼来说:1、甲鱼不易发病,生长环境与野生甲鱼的生长环境相似。2、甲鱼质量提高,外观体型、体色与野生甲鱼一样。3、食物链拉长,在稻田里、田埂上能吃到各种野生的虫、蛙、螺、草籽等,营养更丰邑O4、不与粮食争土地,可大力推广。5、提高了甲鱼的动物福利,生活环境、吃食等都有了明显改善。对稻米来说:1、利用甲鱼来驱虫、吃虫水稻生长全程不用药。2、利用甲鱼粪便,及残剩的饲料做有机肥,水稻全程不施肥。3、增加了一季粮食产量,平均可达到500kg/亩稻谷。
权利要求
1.一种鳖稻共生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鳖池准备:平整鳖池、开好环沟、筑好防逃墙, 鳖池面积为10 — 20亩:鳖池的四周一圈开挖水沟,水沟面积为鳖池面积的8 —10%,沟深0.4—0.6米,防逃墙高度在0.5—0.6米;同时在鳖池中设置插秧机、收割机进出的通道; 2)水稻种植:在4月下旬进行水稻播种,在5月下旬进行机械化水稻插秧,以宽窄行模式插种,每亩6000丛,高速插秧机每插6行,中间空出2行不插; 3)鳖的放养密度:6 00g以上的亲鳖每亩250只;150g以上的鳖种每亩600—800只;稚鳖每亩6000— 8000只; 4)水稻水浆管理: 插秧以后以鳖池浅水为主,促使水稻早分蘖,7月中旬拷好田,以后以浅水为主,水深在IOcm左右;9月以深水为主,灌20—30cm水,收割前20天排水拷田,直至收割机能下田收割为止; 6)甲鱼饲养: 5月上旬开始投喂饲料,饵料固定投在水沟位置,拷田时,慢慢降低水位,日投饲量根据气温变化,正常时占鳖体重的I一 1.5%,每天两次; 7)水稻收割: 收割机通过预留的通道在鳖池内对水稻进行收割,水稻收割完之后,把稻草及时搬出鳖池,而后在鳖池内灌满水,鳖进入冬眠; 8)来年水稻种植: 从第二年的4月下旬开始进行前面所述的水稻种植过程,进行第2轮水稻种植; 9)起捕: 等第2轮水稻收割完毕后,对鳖进行捕捞。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鳖稻共生种养方法,该种养方法将水稻种在鳖池里,甲鱼养在稻田里,实现二者的有机互补。鳖稻轮作(共生)模式充分利用了动植物间的互补效应,养鳖肥田、种稻吸肥,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又保证了粮食的安全,保证了水产的发展,解决鱼粮争地矛盾,还从源头上提高了农产品的产品质量,节约了能源和资源(节水型养鳖),是一种良性的高效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文档编号A01G16/00GK103202253SQ20131012894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12日
发明者王根连, 马坤 申请人:浙江清溪鳖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