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储存风干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92阅读:7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粮食储存风干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设备,即一种秸杆粮食风干仓。
背景技术
粮食收获之初,含水量较高,难以储存,需经干燥达到安全含水量才能入库。以目前北方盛产的玉米为例,安全储存水份在18%以下,而成熟的玉米棒含水量则高达30%以上,玉米棒经过一个月的摆垛堆放,含水量仍然达到25%以上。要达到储存指标,需要在细高的筒笼内储存2-3个月,或者经过烘干塔烘干。前者需要较大的场地,后者需要耗煤耗电,成本较高,而且干燥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农民多在秋后集中脱粒,集中出售,以降低储存成本。可是,这样既会加剧库容紧张,增加储粮企业的压力,又容易降低粮食售价,伤害农民的利益。因此,我们希望农民拥有既能储存粮食,又能风干粮食,而且成本较低,使用方便的储粮设施,以便玉米脱粒后,由农户分散储存,自然干燥后陆续出售。可是,目前农村的储粮设备主要是柳条编制的粮囤,粮囤虽然可以透气,但口径很大,其内部全靠粮食颗粒的间隙流通空气,通风性能很差,不利于粮食的干燥和储存,而且装卸粮食都很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能储存粮食,又能风干粮食,而且成本低,使用方便的粮食储存风干仓。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研制一种粮食储存风干仓,其主体是筒状的仓体,其特点是:所说的仓体的外壁由筛网围成,仓体内的空间由筛网分隔为多个储粮腔和通风道,每一储粮腔至少与一个通风道相邻,另有多根从仓体外插入各通风道的通风管。所说的储粮腔和通风道的水平断面呈环形或矩形或多角形,通风道内吊挂多个阻风片,插入通风道的通风管其外·端设有锥形集风罩。仓体底部设有上粗下细的锥形仓底,仓底中间设有出粮口,仓底可上下移动,仓底上移即可封堵各个储粮腔的下口,反之储粮腔的下口敞开。仓体外设有风机,风机的风管插入仓体,风管的出风口与各个通风道相对。所说的仓体外面设有提升器,提升器的出口接提升管,提升管向上到达仓体各个储粮腔的上方,提升器的入口通过输粮管与仓体下端的出粮口相接。所说的仓体下部设有多支搅龙,搅龙均布在出粮口的周围,搅龙的外端设有链轮,链轮与传动链相配合,传动链由链板和链销串联而成,一侧链板由一圆形支撑盘支撑,链板的板面是与圆盘状支撑轨相配合的弯曲弧面。所说的仓体下部设有一支搅龙,搅龙的轴的两端分别装在轴座上,搅龙内端的轴座与出粮口外围转动连接,搅龙外端的轴座上装有电机,轴座设有滚轮,电机搅龙转动,同时带动滚轮沿固定在仓体支架上的圆盘状支撑轨滚动。所说的仓体下部设有以出粮口为轴的圆形板状刮盘,刮盘上设有多条刮板,刮板沿出粮口外圆的切线方向安装。所说的通风道的上端配有气囊,气囊由弹性材料制成,气囊设有充气管和拉线和/或重块,充气管与风机相连,气囊充气前直径小于通风道,充气后直径增与通风道侧壁紧密配合。 所说的仓体上端设有风车,风车设有风力传感器,风力传感器与控制装置相通,控制装置与风机控制开关相连。所说的仓体的下部设有底板,底板的下面设有仓底和出粮口,底板的上设有落粮口与仓底相通,底板的边缘与筛网下沿之间有一段开口称下口,下口内设有一支可往复移动的推杆,仓体两侧分别设有与推杆平行的绞轴,绞轴与推杆之间由循环盘绕的环绞绳或链条相拉。所说的通风道分为自然风道和机械风道,自然风道直通仓体的顶部,上部设有封板,机械风道的高度低于自然风道到达仓体的中段,自然风道通过通风管与仓体外面的环境相通,回风道与双向风机相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仓体采用筛网结构,内设风管,通风良好,可使粮食快速干燥,避免发霉,既可用于粮食的快干作业,又可长期储存粮食,且成本低廉,便于操作,为实现农户分散储粮,陆续出售,减轻集中储粮的负担,保证粮食质量,稳定市场供应,提供了条件。


图1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是第一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是第二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4是第二种实施例的局部主视图;图5是第二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6是第四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7是第四种实施例的部件搅龙的主视图;图8是第四种实施例的部件链轮和链条的主视图;图9是第四种实施例的部件链条的主视图;图10是第四种实施例的部件链条的俯视图;图11是第四种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图12是第五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13是第五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14是第五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15是第六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16是第六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17是第七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18是第七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19是第八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0是第八种实施例的部件气囊的示意图;图21是第八种实施例的部件风车的结构框图; 图22是第九种实施例的主视图23是第九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4是第十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5是第十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6是第i^一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7是第i^一种实施例的部件换位板的主视图;图28是第i^一种实施例的部件换位板的俯视图;图29是第十二种实施例的俯视图;图30图31是第十三种实施例的主视图。图中可见:仓体1,筛网2,储粮腔3,通风道4,通风管5,集风罩6,风机7,风管8,仓底9,出粮口 10,支架11,升降螺母12,提升器13,提升管14,输粮管15,搅龙16,支撑轨17,链条18,链轮19,电机20,链板21,链销22,轴座23,滚轮24,刮盘25,刮板26,气囊27,风车28,拉线29,阻风片30,重块31,充气管32,底板33,下口 34,推杆35,落粮口 36,绞轴37,环绞绳38,换向板39,自然风道40,机械风道41,送风机或弓I风机42,封板43,隔板44。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总的构思是:用筛网围成装粮的仓体,仓体里面用筛网分隔出多个通风道,以使气流在仓体内流通,增强粮食的干燥效果。下面围绕这一构思介绍八个实施例。第一种实施例:如图1、2所示,粮食储存风干仓的主体是一个筒形的仓体1,仓体I的外围是用筛网2围成,当然,也可以采用强度更高的骨架支撑筛网2。仓体I的里面设有多层筛网,分隔出多个空腔。其中比较宽的空腔是储粮腔3,较窄的空腔是通风道4。对于圆形仓体I来说,最好如图2所示,储粮腔3和通风道4均采用横截面为圆环形的空间,每一储粮腔3均与一个通风道4相邻。另有多根从仓体外插入各通风道的通风管5,通风管5的外端设有锥形集风罩6,使通风管5的进风面积加大。使用时,粮食从储粮腔3的上方装入而充满仓体1,自然风通过通风管5进入各个通风道4,再从粮食颗粒的空隙间通过,带走粮食中的水分。显然,这种筛网结构比较轻便,造价也比较低,风干效果很好,既可轮番进行粮食脱水作业,也可长时间储存粮食。第二种实施例:如图3图4所示,这种粮食储存风干仓的结构与第一种实施例的差异主要有两点:一是安装了风机7,风机7的风管8插入仓体1,到达各个通风道4,且在与各个通风道4相对处开有风口。一般情况下,风机接自然风即可,在应急的时,风机可接热源,打入热风,以加快干燥的速度。工作时,开动风机7向仓体I里面强制送风,干燥的速度更快,30%的玉米3-5日即可降到安全含水量,特别适合从事粮食干燥加工。粮食干燥加工需要频繁更换仓内的粮食,为此,在仓体I的下段安装了上粗下细的锥形体,下面加装了仓底9,仓底9最好采用筛网制作,中间开有出粮口 10。如图3所示,仓底9可以上下移动,向上移动可以抵顶储粮腔3的下口,粮食不会流出。需要取出粮食的时候,如图4所示,仓底9向下移动,储粮腔3的下口敞开,各个储粮腔3的粮食自然下流,经出粮口 10输出。第三种实施例:如 图5所示,在仓体I的一侧加装提升器13,向上通过提升管14把粮食送到仓体I的上端,再注入各个储粮腔3。提升器13的下面通过输粮管15与仓体I下端的出粮口 10相接。这样,提升器13既可向仓内填充粮食,又可以把仓内的粮食取出,再送回仓体I。通过这样的循环,可以使粮食干燥更均匀,速度更快。第四种实施例:如图6所示,仓体底部为平底,中间开有出粮口 10。在出粮口 10的周围,装有多支搅龙16,结合图7可见,搅龙16装在圆盘形支撑轨17上面,且沿径向均布,搅龙外端设有链轮19,与支撑轨17外周的链条18相配合。结合图8所示,链轮19的轮齿成尖角状,所配合的链条18由链板21和链销22串连而成。由于链板21的侧面与支撑轨17的圆周面相配合,所以,如图9图10所示,链板21的板面略有弯曲,是一个弧面。结合图11可见,搅龙16是由搅龙轴和外面的多条拨板构成,并且装在上口宽下底窄的斗状槽内,斗状槽下部一侧开口。工作时,需要从仓体I内取出粮食的时候,可开动电机20,带动链条18沿支撑轨17的外围移动,带动搅龙16转动,储粮腔3内的粮食即可分流到各个斗状槽里面,搅龙即可把粮食通过斗状槽一侧的开口推出。这种机构的优点是粮食下移的次序比较稳定,防止干湿混乱。当然,这里的链条也可以固定在支撑轨上,而支撑轨在电机20的驱动下绕出粮口10的轴心线转动,带动各个搅龙16工作。不过,这样的链轮与支撑轨周边设置齿条相等同,电机20的驱动轮和搅龙16的链轮也等同于齿轮。第五种实施例:如图12图13图14·所示,仓体底部只有一支搅龙16,装在出粮口10的外周,支撑轨17的上面。搅龙16的内端装在出粮口 10外围的轴座23上,外端装在与电机20的底座相连的轴座22上,电机20的底座通过滚轮24与支撑轨17相配合,电机20一面带动搅龙16转动,同时又带动滚轮24滚动。这样,电机既可带动搅龙绕自己的轴心线转动,又可在支撑轨上面绕出粮口 10的轴心线转动,一支搅龙16可以完成整个仓体底部的粮食输出作业。第六种实施例:图15图16介绍了一种能代替第四种实施例和第五种实施例的搅龙16的刮盘25,刮盘25是一片圆形的平板,中间是出粮口 10,平板上面设有多条刮板26,刮板最好沿出粮口 10圆周的切线方向均布,装在仓体I的底部,通过电机带动刮板向图示方向转动,即可把粮食推向出粮口 10,其保持粮食次序的作用优于搅龙。第七种实施例:如图17图18所示,仓体I为立方体,其储粮腔3和通风道4的横断面均为矩形,各个通风道均可以自然进风,通风效果更好。当然这种结构也可以在圆柱形仓体里面使用。第八种实施例:如图19所示,在仓体I的上部,各个通风道4的上端口处均设有气囊27。气囊27是由弹性材料制成,形状和通风道4相配合。环形通风道4采用环形气囊,矩形通风道4采用圆柱形气囊27。结合图20可见,气囊27设有充气管32,充气管32的另一端与气源相通,气源可以是单设的风机,也可以共用向仓体I送风的风机7。气囊27在不进行充气的自然状态下,其直径很小,小于通风道4直径的一半,最好囊壁贴在一起附着在通风道一侧的筛网上,尽量不妨碍通风道4的通气性能。气囊27的作用是:当依靠自然风力不足以达到风干粮食的目的,需要用风机7向仓体内强行送风时,气囊27充气膨胀,堵塞通风道4上端口,使打入的气流不会从通风道4的上口流出,而必须从储粮腔3当中通过,以便把粮食当中的水分带走。此外,在仓体I的上方还设有风车28,当自然风力较大时,风车转速增加,反之转速降低。风车28设有风力传感器,可以随时把自然风力的大小值传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风机7的开关。这里的控制装置可以采用自动控制电路,最好采用单板机程序控制系统。当自然风力小于设定值时,风车28的转速降低,控制装置开启风机7开关,风机7转动,向仓体内输送高压气流。同时,各个气囊27充气,封堵各个通风道4,气流只能从粮食的空隙通过。当自然风力超过设定值时,风车28的转速提高,自动控制装置开关闭风机开关,风机停止工作,气囊27自然缩回,通风道4的上口敞开,仓体I内气体流动良好,有利于粮食的干燥。这里,推荐采用双向风机,正转充气,反转吸气,充气结束时立即反转,抽取气囊27内的空气,使气囊27收缩到极限,贴到通风道4的侧壁上,不影响通风道4的流通。由于粮食干燥后体积缩小或者粮食量少等因素,上部不一定能够装满。在没有粮食的情况下,筛网就会通风,气囊就会失去阻风的作用。因此,这里推荐两个办法:一是如图19所示,在仓体的外面设有拉线29,拉线29分别连接气囊27的上下两端,上面的拉线29经滑轮从仓顶通过,下面的拉线29从通风管5通过到达各个气囊,可根据粮食的上限位置通过拉线29调整气囊27的位置。二是如图20所示,拉线29连接在气囊27的上端,气囊27的上端或下端连接一个重块31,气囊27靠拉线29上移,靠重块31的重力下移,都能够到达确定的位置。在需要采用风机送风的情况下,特别是在下部需要通入热风的时候,可以改变气囊的位置,到达通风道4的中部,其效果更好。此外,推荐在各个通风道4的侧壁上吊挂一些小块的挡板30,平时靠重力下垂,不妨碍通风,在风力较大时挡板抬起,适当阻挡气流的直行,迫使气流经过储粮腔3,以增加气流的脱水效果。

第九种实施例:如图22所示,粮仓为矩形,仓体的下部设有底板33,底板33的下面设有锥形仓底9和出粮口 10,底板33的周围有落粮口 36与粮斗相通。底板33的边缘超过仓体外围的筛网,且与筛网下沿之间有一段开口,这里称下口 34,下口内设有一支可往复移动的推杆35。推杆35的移动方式很多,图23介绍的是在仓体两侧分别设有绞轴37,绞轴37与推杆35之间由循环盘绕的环绞绳38相拉,在电机的带动下,环绞绳38即可带动推杆35往
复运动。上述机构的工作过程是:推杆35不动时,部分粮食从下口 34流出后靠摩擦力自然堆积呈角状,即停止流动。当推杆35移动时,粮食被推动从落粮口 36下落到仓底9从出粮口 10流出。这种结构的优点是仓内的粮食分层下落,次序不变,可以防止干湿混乱,能够更好的保证干燥的效果。第十种实施例:图24图25介绍的机构原理与第九种实施例相同,不同的是:仓体水平截面为圆形,仓体下面的底板33中间通过转轴安装一支推杆35,推杆35的外端固定在圆周链条18或齿条上,底板33上面开有多个落粮口 36,推杆35在电机20带动下做圆周运动,把粮食一层一层的推出仓下,达到次序不变,防止干湿混乱的效果。第^^一种实施例:如图26所示,在储粮腔3的里面,在两侧筛网的表面上安装多个换向板39。换向板39可以是矩形的平板,倾斜安装,其作用是把粮食的位置进行交换,防止因位置不同和通风条件不同而造成干燥不均。图27图28推荐一种换向板39,换向板39板面呈梯形,两侧有向上的凸边,这种换向板39成对使用,分别安装在储粮腔3的两侧筛网上,可以把两侧的粮食分别送到对面,交换的数量较多,遗漏的较少,从而使粮食的水分更趋一致。第十二种实施例:如图29所示,仓体I水平截面呈多角形,受风面积大,干燥效果好。第十三种实施例:如图30所示,仓体I也是由筛网2围成,并且设有储粮腔3和通风道4,其特点是:这里的通风道4分为两种,一种是自然风道40,另一种是机械风道41,自然风道40直通仓体I的顶部,上部设有封板43,机械风道41低于进风道40,一般到达仓体I的中段。自然风道40最好与机械风道41交替设置,自然风道40通过通风管5与仓体I外的环境相通,机械风道41与送风机或引风机42相通。当然,也可以采用既可送风也可引风的双向风机。工作时,自然风从通风管5进入自然风道40,穿过两侧的粮食进入机械风道41,再从送风机或引风机42的出口自然排出。需要加快干燥时,开动引风机42引风,加快仓内的气流流动速度。在紧急情况下,将送风机与热风源相接,向仓内打入热风。上述仓体I可以制成多节组合的形式,也可以如图30所示,在机械风道设置可开可关的隔板44,把机械风道41分为两段或多段,相当于多节组合。图中例举的是两个机械风道41上各有两层隔板44,把仓体I分成上中下三段,中段和下段各有一部风机,风机包括送风机或引风机42。这样,这种仓体就形成了上段以自然风为主,中下段以机械风为主。中段可采用接热源的送风机,向仓体内打入热风。下段送入或引出冷风,这样即可根据需要调整风干的温度和 速度。
权利要求
1.一种粮食储存风干仓,其主体是筒状的仓体,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仓体(I)的外壁由筛网(2)围成,仓体(I)内的空间由筛网(2)分隔为多个储粮腔(3)和通风道(4),每一储粮腔(3)至少与一个通风道(4)相邻,另有多根从仓体(I)外插入各通风道(4)的通风管(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粮食储存风干仓,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储粮腔(3)和通风道(4)的水平断面呈环形或矩形或多角形,通风道(4)内吊挂多个阻风片(30),插入通风道(4)的通风管(5)其外端设有锥形集风罩¢),仓体(I)底部设有上粗下细的锥形仓底(9),仓底(9)中间设有出粮口(10),仓底(9)可上下移动,仓底(9)上移即可封堵各个储粮腔(3)的下口(34),反之储粮腔(3)的下口(34)敞开,仓体(I)外设有风机(7),风机(7)的风管(8)插入仓体(1),风管(8)的出风口与各个通风道(4)相对,仓体(I)外面设有提升器(13),提升器(13)的 出口接提升管(14),提升管向上到达仓体(I)各个储粮腔(3)的上方,提升器(13)的入口通过输粮管(15)与仓体(I)下端的出粮口(10)相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粮食储存风干仓,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仓体(I)下部设有多支搅龙(16),搅龙(16)均布在出粮口(10)的周围,搅龙(16)的外端设有链轮(19),链轮(19)与传动链相配合,传动链由链板(21)和链销(22)串联而成,一侧链板(21)由一圆形支撑盘支撑,链板(21)的板面是与圆盘状支撑轨(17)相配合的弯曲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粮食储存风干仓,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仓体(I)下部设有一支搅龙(16),搅龙(16)的轴两端分别装在轴座(23)上,搅龙(16)内端的轴座(23)与出粮口(10)外围转动连接,搅龙(16)外端的轴座(23)上装有电机(20),轴座(23)设有滚轮(24),电机(20)带动搅龙(16)转动,同时带动滚轮(24)沿固定在仓体(I)支架上的圆盘状支撑轨(17)滚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粮食储存风干仓,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仓体(I)下部设有以出粮口(10)为轴的圆形板状刮盘(25),刮盘(25)上设有多条刮板(26),刮板(26)沿出粮口(10)外圆的切线方向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粮食储存风干仓,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通风道(4)的上端配有气囊(27),气囊(27)由弹性材料制成,气囊(27)设有充气管(32)和拉线(29)和/或重块(31),充气管(32)与风机(7)相连,气囊(27)充气前直径小于通风道(4),充气后直径增与通风道(4)侧壁紧密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粮食储存风干仓,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仓体(I)上端设有风车(28),风车(28)设有风力传感器,风力传感器与控制装置相通,控制装置与风机(7)控制开关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粮食储存风干仓,其特征在于:所说的仓体(I)的下部设有底板(33),底板(33)的下面设有仓底(9)和出粮口(10),底板(33)上面及周围有落粮口(36)与仓底(9)相通,底板(33)的边缘与筛网(2)下沿之间有一段开口称下口(34),下口(34)内设有一支可往复移动的推杆(35),仓体(I)两侧分别设有与推杆(35)平行的绞轴(37),绞轴(37)与推杆(35)之间由循环盘绕的环绞绳(38)或链条相拉。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粮食储存风干仓,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通风道(4)分为自然风道(40),另一种是机械风道(41),自然风道(40)直通仓体(I)的顶部,上部设有封板(43),机械风道(41)低于自然风道(40)到达仓体I的中段,自然风道(40)通过通风管(5)与仓体(I)外的环境相通,机械风道(41)与送风机或引风机(42)相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粮食储存风干仓,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机械风道(41)设有可抽插的隔板(44),隔板(44)插入后将机械风道(41)分为多段,每段均设有送风机或引风机(42) 。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能设备,即一种粮食储存风干仓,其主体是筒状的仓体(1),其特点是所说的仓体(1)的外壁由筛网(2)围成,仓体(1)内的空间由筛网(2)分隔为多个储粮腔(3)和通风道(4),每一储粮腔(3)至少与一个通风道(4)相邻,另有多根从仓体(1)外插入各通风道(4)的通风管(5)。其有益效果是仓体采用筛网结构,内设风管,通风良好,可使粮食快速干燥,避免发霉,既可用于粮食的快干作业,又可长期储存粮食,且成本低廉,便于操作,为实现农户分散储粮、陆续出售、缓解储库紧张、保证粮食质量、稳定市场供应提供了条件。
文档编号A01F25/14GK103238423SQ20131015955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4月26日
发明者张建臣, 张净琳 申请人:张建臣, 张净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